第五百八十八章 册封

关于新王朝在那里定都这个问题,林氏王朝内部有些不太统一,有相当多一部分人,认为定都罗安城,因为罗安城是他们的老巢,李氏王朝在这里的根基深厚,军方里超过半数军官,那都是清一色的罗安郡人。

没办法,林氏王朝起家于青山镇,后续逐步控制连关县。

后续的大发展时期也是掌控罗安郡时期。

控制罗安郡时期的时候,实际上整个体系已经是奠定了基础,军中大部分高级将领,都是在这一时期加入。

在老巢定都,安全,又能获得广泛的支持。

而且又有罗河可以通航,交通也算便利。

但是很多人却是反对,吴冠林就是反对在定都罗安郡。

他认为罗安城格局太小,而且此地历来都不是大恒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甚至连副中心都算不上。

非要在南海州定都的话,最好的选择是罗海城,这里最近几百年来都是大恒南方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工商业发达,人口八十几万。

不过很多人也不同意在罗海城,嗯,他们罗安城也不同意。

他们认为南海州地处帝国南部,不管是罗海城还是罗安城,从来都不是大恒人的中心。

因为南海州乃至整个罗河流域,本来就不算是大恒人传统上的核心区域。

大恒人起源于镜河下游的京州,更准确的说是丰阳一带。

一千多年前大恒人就在京州丰阳一带生活居住,最后逐步向外扩张,奠定了目前大恒人的七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大恒千年历史上,前面仅有的六个大一统王朝里,前五个王朝不管皇室在那里起家,但是他们定都的地方都是在京州丰阳。

丰阳作为大恒人的京师,超过千年之久!

第六王朝期间,之所以选择在西平,一方面是西平乃是姬氏起家之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丰阳在战火中被彻底摧毁,重建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不说。

如其说他们想在西平定都,更不如说是被逼的!

而且后续三百年里一样先后多次讨论过迁都丰阳。

因为他们觉得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政治角度,又或者是从经济上考虑,其实最适合的地方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丰阳!

林子然看着地图,看着罗海城、罗安城的位置,再看看姬氏京师西平城的位置,再看传统京师丰阳的位置。

同时心中也是思考着臣子们的话,如今各臣子对那里定都分歧比较大。

在林子然自己看来,罗安城是肯定不行的,这地方格局太小,这地方连南海州的州城都成不了,更别说成为一国之都了。

罗海城倒是不错,但是地处帝国南部,和其他州,尤其是和东北方向的几个州距离太远。

而南海州的这两个城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缺陷,那就是没有铁路!

因为罗河支流众多,南海州内的河运发达,相对来说铁路发展很缓慢,只有一些矿区铁路以及小段的铁路。

这意味着,不管是定都罗安城还是罗海城,其实交通都不会很方便。

丰阳的话,这个地方和罗安一样,存在一些格局问题,如果是冷兵器时代,这地方很适合,地处镜河干流以及支流交汇之地,属于非常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但是现在并不是冷兵器了,大炮之下,河流算个屁。

此地距离出海口也有两百五十多公里,而且现在也没有铁路通过,交通不便利。

西平城,这地方其实很不错,已经被姬氏王朝建设三百年之久,乃是当代大恒第一大城市,拥有完善的工商业设施,距离出海口八十多公里,而且这一段河流的通航条件非常不错,足以通航万吨铁甲舰。

同时还有一南一北京州铁路连接。

从工商经济以及交通、军事防御等角度来说,此地其实非常适合。

唯一的麻烦就是,这地方的前朝余孽估计会比较多。

林子然仔细考虑了许久后,最终决定,在定都一事上,不搞标新立异,虽然自己是在南海州起家的,但是也没有必要害怕到在老巢里定都。

毕竟他是大恒人的皇帝,而不仅仅是南海州人的皇帝。

所以定都大恒人传统上的政治中心京州更好一些。

丰阳的话,这地方交通不便,局限太大,而且第六王朝期间的丰阳实际上一直都没能发展起来,现在也不过二十几万人口,缺乏必要的各种建筑设施,要是定都在这里的话,基本上和重新建立一座全新的都城也没什么区别了,工程量太大。

西平城设施完善,之前虽然受到一定的战争破坏,但是还是可以修的。

此地还有姬皇室的皇宫,纵然皇宫在之前的京师战役里,遭到了一定的纵火破坏,但是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吗,大部分建筑设施还是完善了,其内城区整体来说依旧是保留完好。

因为当时的大恒统一军,就没对内城区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用重炮进行轰击。

其所有的破坏,基本都是最后时刻乱兵们的破坏,而乱兵手里有没啥重武器,也破坏不了多少。

至于前朝余孽多,这个不是问题,来几场肃清作战也就差不多了。

心中有了定论后,林子然也是把自己的意思暗示了下去,于是乎,第四天的会议上,一群大臣们就是旗帜鲜明的支持定都西平城了。

既然定都西平城了,那么后续在西平城那边肯定会有一大堆的事务要处理,比如说现在的西平城肯定是不能直接迎接林子然等一大票军政官员的,需要整顿一番。

比如把皇宫修好,把内城区的各机构建筑整理出来,还要把城内的一些心怀不轨的人给清理干净了。

为此,林子然把赵老七给派了过去。

赵老七目前是巡警部部长,管的就是治安这一块,刚好可以配合军方肃清城内治安。

同时他还是参务院参务,林子然同还在参务院会议上,指定他统筹定都各项事务,让他有名义处理其他杂项事务。

赵老七领命后当即奔赴京师西平城,为后续林子然率领一大票军政要员以及整个统治机构迁往京师西平城做准备工作。

新王朝建立第五天,林子然正式册封蒙雨凌为皇后,并论功行赏,册封了一批贵族。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崭新的林氏王朝已经大恒第七王朝,但实际上北方六州依旧公然抵抗,就连京州超过半数的地区,依旧还处于北方藩镇掌控之中。

林氏王朝还得继续努力把北方各州收复统一了,这样自称为大恒帝国的时候,才能更加的名正言顺,才能够被世人认为是大恒有史以来的第七个大一统王朝!

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御条约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设军第五百零四章 大恒必须统一第五百零五章 有准备的曲阳州军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万岁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金属飞机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轻型臼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银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战列舰才是王道第七百八十章 国力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钱第四十八章 你以为我们是玩过家家?第五百九十九章 温左新团长第八百四十二章 跨江大桥第四百四十二章 这南海州谁爱打谁打去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作战计划第八百零四章 大恒可以不要但是你们也不能要第五百二十章 订婚第六百四十五章 装甲巡洋舰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御条约第六百五十五章 石油经济第三百零三章 崩溃第七百八十五章 西海岸共同防御条约第七百八十七章 丹拿代理人战争第五百五十章 北伐!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买这个官了第七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七百九十章 汽车新时代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军发展计划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径更重要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二百五十二章 野心超级大的南州银行第九百零八章 试探第一百四十七章 钱第九百三十一章 税收和粮食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错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个台阶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返罗海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舰队的未来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二百四十章 林子然参战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骑兵团第七百八十四章 克奥同盟条约事件(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镇卫队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战的南海军第五百八十二章 旧王朝的覆灭第三百三十一章 简良志的迷茫第六百一十九章 粮食贸易专营第五百五十四章 滩头阵地第九百四十九章 俯冲轰炸机服役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作战计划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奥尔王国第三百零三章 崩溃第六百七十八章 克鲁尔海军的结论第四百三十章 崩溃的财政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机动舰队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军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败第七十七章 肯定有埋伏第七百五十三章 追不上逃不掉第六百二十六章 苛刻的要求第七百零八章 和大恒人开战,疯了吧你!第八百二十九章 奥利萨人的撤退无题第三百零二章 这绝对不可能第四百章 杀入重广城第五百零六章 四州交通线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轰港口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挡不住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损失惨重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胜可期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骑兵团第七百八十二章 电气化的开端第八百六十四章 谨慎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恒统一元帅府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满满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们别的没有就是炮多第八十六章 都是人才啊第四百四十一章 硝烟中的广安城郊外第七百五十五章 迦菲亚人的勇武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军发展计划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杀无赦第八百五十四章 出口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是想买就买想卖就卖第二百零二章 重见天日的曹镇守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时代的海战第六百零二章 军械出口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利品颇丰第四百四十一章 硝烟中的广安城郊外第五百五十章 北伐!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七百一十八章 军事研发合作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乌羽渡口第七百八十二章 电气化的开端第八百八十七章 北方半岛第一百三十八章 堂堂铁血男儿,该认怂就得怂第七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