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镇北城战役

新的林氏王朝已经是确定下来要在京师定都,但是考虑到姬氏王朝定都西平三百年,在此地的影响力极为庞大,所以新王朝要在这里定都的话,肯定是需要一番整顿的。

不仅仅是京城区,而且京城区所在的整个西平郡、以及西平郡往上的丰阳郡,乃是整个京州。

京州乃是大恒人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林氏王朝定都西平城后,这里还将会继续是大恒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这样的重要地区,新王朝必须进行彻底的整顿,以便让整个京州都处于皇室的强力掌控之中。

就和当初的姬氏王朝能够强力掌控京州,哪怕是外部十二州都叛乱了,但是京州依旧处于姬氏掌控之下一样。

未来,林氏王朝也需要做到把京州彻底掌控在手中,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京州都必须坚定不移的站在皇室这一边。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赵老七出发之前,林子然在安苏城里和赵老七详细讨论过京州整顿方案,林子然对赵老七指示:京州要改变,从思想层面进行改变,如果不能改变思想,那么就改变人!

赵老七前往京师的路上,一直是琢磨着林子然的话!

赵老七没什么文化,他小时候连小学都没读完呢,撑死了也就只读了两三年书而已,勉强认得字能写书,但是文化水平依旧很低下。

不过文化程度不行,并不意味着他愚笨!

早期跟着林子然起家的一票人马里,要么死在了战场上,要么是泯然于众人,只有少数几个人一直跟着林子然不断的往上爬,赵老七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这已经是说明了此人并不愚笨,甚至是很精明。

他琢磨了林子然的话很久,又是找了众多人咨询意见,最后才是确定下来了整顿方案,并带着大量的官员以及巡警抵达京州处理这事。

赵老七除了要修缮整理皇宫、各机构办公建筑,把城区初步恢复起来外,同时他还需要整顿治安,肃清危险分子。

而后者更重要!

期间自然是免不了要清剿前朝余孽,前朝乱兵,尤其是当初带着武器逃亡并躲起来的乱兵等等。

最后嘛,他还有一个林子然没有明确交代,但是暗示过的任务,那就是要在整顿肃清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解决财政问题。

说白了就是让赵老七过去抄家捞一笔,以弥补军费的巨大亏空。

所以说,赵老七这一次来京师是任务繁重的,哪怕是从南海州,东定州两州抽调了足足两千多巡警过来,但是单单依靠巡警可没办法做成这些事。

他还需要军方提供助力。

第八军在京师地区南岸城区驻防了一整个步兵师,北城区也是驻防了一个团,京州机器局地区也是驻防了一个团。

在京师地区,第八军除了军部直辖部队外,驻防了一个师又两个团的兵力。

这就是赵老七后期进行整顿清理京师地区的最大底气所在。

同时第八军另外一部分兵力,则是驻防在曲平海军基地、东河关、丰阳城等地。

简单来说,第八军就是沿着镜河中下游布防,从丰阳城沿着江河南下,京师城区、京州机器局、东河关、曲平海军基地都是他们的防区。

掌控镜河中下游沿岸的同时,在必要时候也是随时能够通过船只沿着镜河进行紧急机动。

某种程度上来说,第八军也算是京州地区的一支战略预备部队。

当然了,只要不是前线实在没办法,梁成磊是不会动用第八军的,第八军事关后续的定都事宜,能不调动就不调动。

不过镇北城前线,也的确是需要战略预备队,梁成磊想了许久后,就是奏报林子然,请求把第十二军以及第十三军调往前线,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

第十二军、第十三军,这两个军就是在之前京州南线战役里,利用三州联军的投诚,投降士兵们组建起来了。

按照帝国陆军的一贯处理方法,依旧是只整编士兵,并且是自愿继续从军,并各方面合格的士兵。

其他不愿意继续从军,或者条件不合格的一律打发到工兵师里去。

以这些投诚投降自愿士兵为基础,再加上从各部队抽调过来的军官,继而形成了第十二军和第三师军。

这两支部队的整编工作实际上刚刚完成,各方面的组织构架刚搭建完毕呢,都还没有来得及进行适应性训练或者是换装武器装备。

不过前线急需兵力,任务又比较紧张,所以是准备调往靠近前方的地方,一边继续整编,一边充当战略预备队了。

实际上帝国陆军在京师地区,也还有两支新整编的部队,也就是第十四军以及第十五军。

这是利用京师战役、丰阳战役以及其他多场里的先后投诚,投降士兵们为基础整编的,不过这个第十四军、第十五军目前只有一个名头,预定下属各师旅团都还处于整编前期状态,根本没办法用起来,哪怕是名义上的使用也没有办法。

现在这两个军连军长,各师的师长都还没有,下属各部队的军官也没有到位,连士兵大部分都还没有来得及选拔呢。

简单来说,这两个军目前只存在于纸面上,想要初步成型最快也得一个月以后,想要拉上战场去的话,恐怕还得再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

梁成磊很清楚,第十四军和第十五军是用不上的。

而第十二军和第十三军说是战略预备队呢,但是也不能真抱有什么指望,这种刚成型连训练都还没有完成的整编部队,根本没什么战斗力。

打镇北城,还得靠现有的三个步兵军!

林子然在七月二十二日仓促登基为帝的半个月后,也就是八月七日,梁成磊正式下达了对镇北城发动总攻的命令。

帝国陆海军数以百计的中大口径火炮,朝着镇北城要塞防线打出了数不清的炮弹,由此拉开了镇北城总攻战的作战。

而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场战役也将会整个京州范围内的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了。

甚至都可以说是大恒统一战争里,东部战场上的最后一场大规模,具有决定性的战役了。

第九百一十四章 战列舰是消耗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滩头阻击第四百三十章 崩溃的财政第四百一十七章 两万是打,五万也是打!第三百八十六章 养不起的兵工厂第三百二十三章 吾辈使命:为大恒统一而战!第二百九十八章 你再看戏老哥我就要完蛋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蓝星各国第一百二十九章 帮人的事怎么能分白天黑夜第四百一十章 失去指挥的河台军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恒军火商第七百六十四章 恒迦条约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风雨的气息第三十四章 远远的打枪,靠近的不要。第八十章 该怂还是得怂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来越高的战争成本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纸糊一样的防线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银行第八百二十七章 恒奥默契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讨厌有钱人装穷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这都是钱啊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战略破产第一百三十一章 残暴而好战的大恒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恒人又发疯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驾回南海州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二百一十七章 此子太不要脸第八百二十七章 恒奥默契第二百零二章 重见天日的曹镇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战起!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为何物第五十八章 一发入魂第一百八十章 老子不要面子的啊?第八百五十四章 出口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什么也要抢到手第七百七十八章 忧心忡忡的大恒军方(一)第九百零二章 发战争财的大恒农场主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错能改的吴冠林第九十九章 南州银行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战第四百三十六章 奥尔王国:我们不差钱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枪第五百二十八章 北线反扑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联系紧密的蓝星第五百三十二章 统一大恒的最大希望第七百三十六章 势在必得第八百七十八章 步枪品牌第二百九十章 这事情,不正常!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进攻!第二百七十章 重炮横行第八百一十四章 宁禹号首训第七十五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担忧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鲁尔陷入被动第八百七十六章 战争财第三百零三章 崩溃第四百三十六章 奥尔王国:我们不差钱第一百三十四章 当个县守绰绰有余第七百七十五章 让大恒人尴尬的水雷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枪第三百四十五章 邵秉的心理阴影第九十六章 免费试新炮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型战术的曙光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远都不会发光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错能改的吴冠林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镇卫队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军发展计划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乌龟坦克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国的秘密第三百五十章 进攻,进攻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竞争第七百零三章 威力重要还是射速重要第六百九十章 门户开放自由贸易第二百七十五章 限税令第九百三十三章 克鲁尔王国的潜在矛盾第十七章 青山镇可是个好地方第七百八十七章 丹拿代理人战争第七十二章 这水平还是太渣第七百九十九章 没有底气的迦菲亚人第八十二章 王老板:欠债还钱第八百零八章 彻底乱套的肯恩地区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弹药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驾回南海州第四十章 逆风投顺风还投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四百七十九章 段洪晓赴任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战场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货换货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统帅部(继续加更)求订阅求打赏第六百零一章 装备产能全球第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镇第二百三十一章 就是这么简单第四百八十五章 扩张不断的扩张第三百三十九章 临江战略会议第七百三十九章 博瓦海战(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奥利萨人的撤退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铁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