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国海军

南部大陆国家很多,北部是老大奥利萨帝国,西部海岸中部四个王国,不过北部的米罗王国虽然称为王国,但实际上一百多年前就变成了奥利萨帝国的一部分,只不过内部保留了行政等部分自主权利而已,属于奥利萨帝国内的邦国。

南边的三个国家则是松散的联盟,而背后则是占着好几个大国!

南大陆东海岸的话,北部靠近奥利萨帝国的科切利亚王国,这地方也非常的特殊,这地方五十多年前的时候还是奥利萨帝国的直属领土,恒奥战争后,奥利萨帝国和东海岸四国联盟以及中部联盟爆发战争,战败后这一片土地被迫独立建国。

不过该国独立后,也没有加入四国联盟,反而是成为了四国联盟和奥利萨帝国的缓冲地带。

但是,这地方的民众依旧是奥利萨人,当地人都不想要独立,所以这些年一直都是谋取重新回归奥利萨帝国,这么多年过去后,这地方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已经回归奥利萨帝国了,只不过名义上还是独立国家而已。

东北海岸有东海岸四国联盟,别看人家四国联盟国土小,但是军事强悍,可是北边力抗奥利萨帝国,南边不断给奥尔王国施压的小强。

更南边的奥尔王国则是带着两个穷小弟结盟自保。

最南端的五个国家里,有两个是克鲁尔王国的殖民地王国,还有三个国家也是结盟自保。

从这也就可以看的出来为啥奥尔王国找大恒帝国采购武器,而不是找克鲁尔王国了。

因为克鲁尔王国的殖民扩张都已经是伸到奥尔王国的家门口了,估计正在琢磨着如何奥尔王国这个黄金产国一口吞了。

纵观南部大陆的局势,林子然认为这地方是大有可为!

东海岸四国联盟以及西海岸中部三国联盟,这些都是大恒帝国可以拉拢的对象!

他们本身就和奥利萨帝国不对付,扶持他们对抗奥利萨帝国的话很有赚头。

如果还能够从他们身上获得大量军事装备订单,那就更好了。

只不过难度也不小,四国联盟之所以强悍,那是有克鲁尔王国在背后支撑着,想要从克鲁尔王国抢走订单估计难度不小。

倒是西海岸中部三国有点可能。

还有最南部的三国,争取他们的订单可能性也不小。

南部大陆那边,努力努力武器市场还是有的。

其他大陆的话,王国大陆不用说了,那可是克鲁尔王国的自留地,靠近克鲁尔王国的斯瑞尔王国以及巴赫尼亚王国,在最近二十年里陆续变成克鲁尔王国的傀儡王国了,甚至克鲁尔王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同时也是上述两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等这两国傀儡国王一死,那么克鲁尔王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就能够名正言顺的继承上述两国,最后把三个王国彻底整合,成为一个联合王国。

西边的安洛尔联合王国以及伊萨雅图王国,虽然还勉强保留着独立性,但是经济工业等方面已经是遭到了克鲁尔王国的全面渗透。

这两个王国的军队的指挥权,甚至都是以王国大陆联合军的名义,被克鲁尔王国所掌控。

王国大陆,这地方就是克鲁尔王国的地盘,其他国家想要进入其中,你得先干掉克鲁尔王国的世界第一海军再说。

而位于大恒帝国西部,与海相隔,位于王国大陆东部的‘西部大陆’,这地方更复杂,这破地方面积大,强国如林。

和克鲁尔王国隔海相望的瓦利亚帝国,妥妥的世界第二强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海军吨位。

而其他国家大多也不差,世界十大海军强国里,西部大陆能占一半。

林子然觉得基本不用指望在这里抢占什么武器市场了,这里强国太多,而很多中等国家也都是拥有自己的国防工业的,武器在这里怕是不太好卖。

倒是王国大陆正南方向的西南大陆,这地方简单一些,虽然大陆面积大,但是大多南部地区都是荒漠,其南部地区除了少量沿海据点外,内陆地区都是无人区,西南大陆的主要国家集中在大陆东部区域以及北部区域,也就是环无尽海沿岸。

这里努力努力,估计也能收获几个国家的武器订单。

对武器出口贸易,林子然是非常重视的,毕竟这玩意是大恒帝国目前仅有能够大规模出口创汇的工业产品了,而且利润极高。

甚至为了和奥尔王国那边达成新的采购协议,林子然都是亲自出面接见了奥尔王国的代表团,并宴请了率领奥尔王国代表团的奥尔王国第一顺位继承人,奥尔王国王储霍利巴特。

宴席里,林子然化身推销员,对着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大十多岁的奥尔王国王储推销。

热情的甚至让霍利巴特有些尴尬。

那啥,大家都是体面人,你是高高在上的大恒皇帝,我呢,好歹也是王储,全球拥有最多黄金的王室继承人,我们这样身份的人,坐下来谈自然是该谈一些大事,聊一聊全球局势什么的。

但是现在谈战舰的细节,陆军火炮的细节有点不像话啊!

最后,经不住林子然的热情,霍利巴特在宴席里一下子没忍住,又是下了两艘巡洋舰的订单!

这会林子然就更高兴了:“贵国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我们在建造巡洋舰上,拥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实力!”

土豪奥尔王国的订单,一定程度上是让大恒帝国的造船厂以及相关的国防工业得到了更高速的发展。

大恒帝国海军自身的订单虽然也不少了,但是内部的订单利润有限,远不如外贸订单来的赚钱,这赚钱了有利润了才能够进行船厂的扩张,技术的升级啊。

林子然亲自出面,再加上之前双方也谈的差不多了,加上拿出来的设计方案让奥尔王国那边比较满意,所以双方的新一轮订单也算是正是确定了下来,并签署了正式合同。

根据合同,奥尔王国将会订购两艘七千五百吨级的战列舰、追加一艘海岸级岸防铁甲舰、订购两艘穹甲巡洋舰、两艘无防护侦查巡洋舰,以及八艘只有几百吨的浅水重炮舰以及几艘近海巡逻舰。

同时还签订了后续意向订单,两艘改进型战列舰。

这仅仅是海军的订单,陆军方面,他们追加订购了十五万支罗安三型步枪以及部分后装陆军火炮以及大批的十三毫米全金属子弹以及各口径炮弹。

奥尔王国方面的订单将会让帝国的国防工业再一次吃的满嘴油。

而趁着这个东风,陆海军内部也是加速了新型装备的换装。

陆军方面很简单,继续换装罗安四型步枪,根据目前预计后续的罗安四型步枪的产量来看,今年应该能够装备二十五万支罗安四型步枪,明年是三十万支,后年也是三十万支。

通过三年积累,完成对整编后的八十万常备军的制式步枪的初步换装工作。

后续的生产主要是正常替换、储备以及装备预备役部队,同时将会启动新型步枪的设计研发工作。

火炮方面也很简单,就是换装七十五毫米二十七倍火炮以及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同时继续装备部分重大口径火炮。

上述装备的换装工作,将会按照计划稳步进行。

相对陆军换装的简单,海军就要复杂的多。

虽然第二期海军发展计划已经是确定下来了扩张规模,但是对战舰该怎么设计,怎么使用,实际上海军内部一直都是存在着分歧。

就连永林级战列舰都是如此,虽然已经设计完成并已经有两艘开始建造,但是海军北部对永林级战列舰依旧存在分歧,一部分将领认为永林级战舰很适合大恒海军,而有一些则是认为不适合。

这种分歧是多方面的,包括舰炮,防护,动力等各种方面,而折射出来的是海军内部对未来海战的不确定性。

海军的战略战略发展,是明确的,那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顶级海军,长期目标是力压克鲁尔王国成为全球第一海军。

战略规划虽然明确,但是具体到未来的战舰该如何发展,未来的海战会怎么进行,海军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而这种分歧也不仅仅是大恒海军内部存在,其他国家海军里同样存在着。

甚至这种情况在克鲁尔王国海军这个全球第一海军里更加严重,要不然话克鲁尔王国海军的战舰也不会同时存在着炮塔战舰,中央炮廊战舰,甚至连船旁列炮战舰都有了。

这里头主要是设计到了对未来海战的设想问题!

由于最近几十年,尤其是最近二十年里技术发展的非常快速,各种技术更新换代极快,层出不穷的技术直接导致了各国海军发展的混乱。

最近十几二十年里,虽然蓝星上爆发过一些海战,比如大恒帝国内战里,就发生过几次中等规模的海战,但是这些海军依旧没能为蓝星各国海军指明发展方向。

比如前几年的可凯尔帝国海军和伊伯安帝国海军发生了一次中等规模的海战,当时的可凯尔帝国海军采取了船头对敌的雁式战术大获全胜,战斗里甚至用撞角击沉了伊伯安帝国的一艘主力舰。

但是吧,几乎同一时间里,克鲁尔王国在和西南大陆迦菲亚帝国的一次海上冲突中,却是使用了,使用强大的侧舷火力干掉了迦菲亚帝国的一支分舰队。

大恒帝国内战里,几次海上战斗是有船头对敌战术,也有侧舷对敌的纵队战术。

这些年的海上战斗,各种各样的都有,甚至就连船旁列炮的战舰都能找到闪光点,而一些看似先进的炮塔战舰也有被吊打的例子。

各种各样的实际战例都有,直接就导致了当代各国海军对未来海战的猜测陷入了混乱!

他们很难彻底的判定,未来的海战会是什么样子的,无法预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战术,也无法预估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战舰。

如此也就直接导致了战舰建设上出现了混乱。

同为导致这年头啥样的战舰都冒出来了。

克鲁尔王国海军作为第一强国,面对这种情况那是多条退走路,你说未来海战模式将会是船头对敌,好,他们就弄一堆的中央舯部布局,在舯部左右两侧弄两座双联装主炮塔,使得战舰的四门大口径主炮能够同时向正前方射击。

你说未来海战会是侧舷对敌模式,那么他们就搞了一堆的发挥侧舷火力布局的战舰,其中不乏中轴线前后主炮塔布局的战舰。

安德烈号战列舰就是典型!

总之人家家大业大,不同路子,不同的技术路线都可以同步尝试,而且而且克鲁尔王国搞两条腿同时走路的时候,其实也是留了个心眼,那就是继续奉行压制策略。

他们克鲁尔王国不管未来海战会变成啥样,甚至他们的造舰计划都不是根据自己的猜测去制定,而是根据其他国家的造舰计划而制定的。

这就是克鲁尔王国海军里很流行的:同步计划!

这个同步计划就是某一国家发展了某种具有威胁的战舰后,克鲁尔王国也应当同步发展同一类型的战舰,而且还要更多更好。

也就是说,甭管以后怎么变,他们克鲁尔王国海军都能应对。

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就比较困难了,毕竟不是每个国家的海军都能和克鲁尔王国海军一样,能够针对多个国家,同时采取多条路线。

大恒帝国虽然潜力庞大,也是野心勃勃,但毕竟是刚统一,资金有限,不可能说把所有路线的战舰种类都弄一堆出来。

他们必须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同时最符合未来海战发展方向的路子来,针对性的制定海军发展战略,包括造舰、战术制定等等。

其中争论最大的自然是船首对敌还是船舷对敌了。

这一点蓝星各国海军都争论十几年里,现在也没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来,甚至连过去几年的几场海战里也没能彻底的凸显出来这两种论调的明显优劣。

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坏处。

这就是这两种论调在当代的特点。

不仅仅是船首还是侧舷对敌之争,还有副炮之争。

第四百零九章 与时俱进的徐腾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来的命令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丹城意外第六百三十四章 贵族和交通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钧能够赢吗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们有钱了不起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盗铃第九百五十一章 一夜春风起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铁骑第九百一十一章 战列舰的辉煌第七百九十八章 克鲁尔的石油供应必须得到保障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败第七百三十章 红火的战舰生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们被可耻的出卖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恒参战第九章 大当家威武第一百一十六章 这名字有点耳熟第六百零二章 军械出口第七百零二章 豪气的克鲁尔王国海军第三十七章 君子动口不动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甭管他们要干嘛打了再说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发钱第九十二章 新镇守上任第七百八十九章 统一火控的威力第五百四十章 数量比质量更重要第四百七十九章 段洪晓赴任第一百章 公是公私是私第一百三十六章 老子带你们打地盘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兴产业的澎湃发展第八百九十二章 坦克参战第四百五十章 被遗忘的蒙氏第四百三十五章 奥尔王国采购第九十三章 来者不善第六百九十八章 电报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平南广城活捉林子然第三百九十四章 杜志宽的生死危机第一百四十四章 他林子然不是配角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机器局之战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规模换装第六百零一章 装备产能全球第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镇的木材商第六百二十七章 无畏舰都出来了第三百六十章 虎头蛇尾的总攻第三百六十章 虎头蛇尾的总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过生意得做第九百一十一章 战列舰的辉煌第九百零八章 试探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南州银行的合作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坤就这么完蛋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炮轰博瓦第二十四章 这个傻子掉钱眼里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结婚挺难的第四十五章 傻子才回青山镇第九百零一章 僵持的战争第四百八十六章 冯子奇的绝望第四百三十章 崩溃的财政第四百五十三章 罗清铁路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来的命令第七十四章 打一波就跑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御条约第一百三十六章 老子带你们打地盘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径大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战略破产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恒人在丹拿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破了平衡的简家第八百零六章 油价一致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时候下令投降了第三百五十章 进攻,进攻第一百四十七章 钱第八十章 该怂还是得怂第一百五十三章 扩张!扩张!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结合经济体系第六百二十六章 苛刻的要求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推才是王道!第六百四十章 让那个人头皮发麻的千万大军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识破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银行必须死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内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州银行的老朋友林子然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铁还得自身硬第一百一十五章 程宏斌也是个好人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国硬化装甲第七百七十三章 八大强国第六百零七章 让人绝望的平推第五百三十一章 滩头阻击第八十三章 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错能改的吴冠林第五百五十九章 剑指关崇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两万吨战舰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战略破产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们被可耻的出卖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战列舰巡洋舰第九百二十三章 决战第四百章 杀入重广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了,一切都完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主京师倒计时第七百五十八章 还有获胜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