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

冬天的时候,好几个和大恒正在谈武器采购的国家,都是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谈判,这是因为如今各国开始大规模供应后装线膛武器了,他们开始转而找克鲁尔王国等国家采购去了。

而且让人很尴尬的是,克鲁尔王国等强国供应的后装线膛武器,性能不差甚至更好,价格也适中。

尤其是战舰领域,克鲁尔王国陆续服役了多艘装备后装舰炮的战舰后,很多潜在的买家都直接去找克鲁尔王国订购战舰去了。

克鲁尔王国为了争夺战舰订单,也是很用心,甚至把自家刚装备的两百五十毫米三十二倍口径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舰炮都是拿出来摆在货架上。

这款火炮,也是他们克鲁尔王国目前除了处于保密状态的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外,威力最大的一款舰炮了。

性能及其强悍,搭配了他们的特种钢圆锥形穿甲弹,威力足以威胁当代的几乎所有战舰的主装甲带。

而且威力庞大的同时,这火炮的身管寿命还很不错,经久耐用!

平心而论,这款火炮看似口径不如大恒帝国目前主推的三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径舰炮,但是性能比这火炮其实还要强悍!

强悍的舰炮以及穿甲弹,再搭配他们优秀的船体设计能力,钢面铁甲,强压通风的蒸汽机技术,这些加起来使得了克鲁尔王国的战舰设计制造能力,毫无疑问的稳居世界第一。

很多国家购买战舰的时候,都是会首选找克鲁尔王国订购。

就连奥利萨帝国,都是跑到了克鲁尔王国那边,准备订购主力战舰呢。

面对这种情况,林子然也是有些无奈!

己方的工业技术实力不如人,不管是舰炮还是装甲又或者是动力方面,都是比不上人家,这也是没什么好的办法。

唯一的优势也就是价格优势了!

克鲁尔王国的战舰虽然好,但是采用诸多新技术的新型战舰价格也贵啊,而很多国家可是没这么多钱的。

大恒帝国的战舰虽然技术略微渣了点,但是胜在价格便宜啊!

为此,皇帝林子然在乾圣二年结束之后,新年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给了相关的负责人下了指示,武器贸易,尤其是战舰的生意不能停下来,必须继续寻找更多的订单。

性能拼不过,就拼价格啊!

此外也可以适当的利用地缘政治。

可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够从克鲁尔王国那边买到新型战舰的,比如奥尔王国这黄金国家,他们就算愿意出大价钱也不可能从克鲁尔王国手里买到新型战舰,人家克鲁尔王国可是一心想要把他们给吞并掠夺黄金呢。

东海岸四国那边,最近和克鲁尔王国也是出现了矛盾,之前利用这个矛盾已经是拿下了两艘战舰的订单,后续还可以继续努力。

南大陆西海岸三国联盟那边,也可以努力努力。

至于其他国家,也可以尽快的争取。

总之,不能主动放弃!

这一艘战舰随随便便都是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呢,主力舰的话都得几百万去了,随便弄点军舰的订单,都能够获得几百万恒元的贸易收入,这对如今处于重建恢复民生阶段的大恒帝国而言很重要。

自从去年采购了一大批的先进机械设备之后,帝国依旧没停下采购先进设备的脚步,今年又是准备采购不少先进机械设备了。

采购设备是要钱的,为了避免过大的贸易赤字,就需要扩大武器贸易赚取外汇了。

除了赚取外汇外,武器出口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让三大武器公司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内重工企业,能够借机得到持续高速发展。

战舰的订单,养活的可不仅仅是造船厂里的工人,还有舰炮、钢铁等一系列行业的工人呢,同时也能够让这些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购入机械设备,进行技术升级。

乾圣三年的开头,林子然通过连续召开了两次会议,继续强调了武器贸易的重要性,以继续推动武器出口贸易。

不过武器出口贸易始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贸易,看似附加值大,利润大,短时间内指望一二还可以,但是想要长期依靠武器贸易赚取外汇就有些不太靠谱了。

毕竟军舰这种东西,可不是消耗品,很多国家好几年也才订购几艘主力舰而已,并且是非常的慎重,选了又选才会下订单。

真说起来,大恒帝国去年签订了这么多武器贸易的订单,但是武器的总出口量远远没有农畜产品的贸易量大。

而且农畜产品甚至都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去推销,粮食这东西可是硬通货,强需求产品,一些缺乏粮食的国家可以不进口武器,但是不能不进口粮食。

这也是为什么纵然林子然内心里想要改变国内的农业结构,但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大恒帝国的粮食产业依旧是大恒帝国内仅有的一项优势产业,主动放弃掉的话很可惜。

但是林子然也是不甘心一直靠低附加值的粮食出口来换取外汇,所以他一直都是在努力推进粮食加工业,同样是出口,但是出口酒类等粮食加工产品,可比直接出口粮食赚钱。

同时林子然也是在持续推动民用工业的发展,指望着以后大恒帝国的民用工业产品,比如纺织品,日用化工品等能够打开国际市场,但是林子然估计着希望是不大了,至少三五年内是没指望了。

不过乾圣三年四月份的时候,青山石油公司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国家资产委员会下属的沙洋湾石油公司,在宁禹州东北部,临近南海州清源郡的沿海地带常南县,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常南油田的石油储量甚至是超过了青山油田,而且容易开采,勘测队的第一口油井,打井深度不过三百多米,但是日产量就达到了三千桶。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统一之前,林子然可是依靠着煤油出口赚了不少,不过随着国内统一后,青山石油那边的产能虽然逐步攀升,产能一天比一天高,目前已经是达到了三百万桶,但是大恒国内的市场实在是太庞大了些,这年产三百万桶的石油,连供应国内都不够,更别说大规模出口了,所以煤油出口一时间就是停了下来。

不过林子然一直没停下石油工业的发展,指示了青山石油公司除了继续围绕着青山油田勘测,扩大油田产能并到其他地方到处找油田的的同时,也是指示国家资产委员会直接成立了沙洋湾石油公司、东部石油公司等多个石油公司,投入巨资在全国范围内勘测石油。

这年头找石油说困难也困难,说简单也简单!

基本都是去本来就有石油出产的地方,然后钻井勘测,看看有没有油田。

过去一年里,其实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海州和东定州都是陆续发现了石油,不过发现的油田储量都很小,小打小闹根本没什么用。

但是现在的这个常南油田可不一样,这个油田的储量极大,甚至是要超过青山油田。

得知这个消息后,林子然立即指示沙洋湾石油公司立即全面开发常南油田,同时向周边地带继续勘测,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油田。

果然,好消息连接传来,仅仅是半个月后,青山石油公司通报,他们也是在宁禹州东北部找到了一个油田,很不巧,就在常南油田的北边,相隔也就二十多公里而已……

甚至不客气的说,青山石油公司的发现的油田,估计都是属于常南油田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宁禹州东北部和南海州接壤的这一片地区,极有可能是一大片的油田!

一时间,除了青山石油公司、沙洋湾石油公司外,其他国家资产委员会投资设立的石油勘测公司,也是跑到这里来继续勘测了。

而这一扩大规模勘测后,还真的是陆续发现了不少石油。

这地方,百分百有着一片巨大的油田!

如果汇总起来的话,储量估计是青山油田的十倍甚至更高!

石油行业传来的好消息,让林子然大为振奋!

因为他找到了大恒帝国的拳头出口商品:煤油等石油相关产品!

据他所知,目前世界各国里,除了大恒这边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油田,或者说有油田,但是他们还没找到,或者是没开发。

这就给了大恒帝国石油行业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机!

一时间,林子然是亲自主导了多场石油相关会议,亲自制定了石油行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包括指示帝国银行等多家国家银行,给予石油行业足够的资金扶持,指示工业部门优先保障石油开采,提炼装备等等。

在利润以及政策的双重利好催动下,帝国的三家国家控股的石油企业以及嫡属于皇室私产的青山石油公司在常南县一带,竖立起来了众多的油井,分别嫡属四家石油公司的四座超大型的炼油厂在短短数月内拔地而起,一条巨大的数十公里长的输油管只用了区区数月就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

不仅仅是官方资本,就连民间资本也是密集涌入石油行业。

帝国并没有禁制民间资本投资石油行业,只要合法合规的做生意,别妄图调整,或者左右官方资本控制能源行业,那么帝国也不在乎民间资本跟在后头喝点汤。

短时间内,帝国就是先后出现了上百家石油公司,然后赌博一样投资到处找石油。

只不过寻找石油也不容易,而且很多地方的石油勘测开发权,尤其是有油苗的地方的勘测开发权都已经是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以及皇室私产青山石油公司所获得,民间资本的石油公司只能是跑到其他地方去找石油。

还别说,还真让一些企业找到了石油。

不过他们找到的石油,其储量和常南油田的石油储量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了。

随着四大石油公司在常南县以及周边地区持续勘测,该地区的石油储量也是持续攀升,已经是连续出现了多口高产油井。

乾圣三年八月,沙洋湾石油公司旗下的三十六号油井成功出油,出油当天就是喷出了上万桶石油,创造了帝国石油勘测开发的记录,嗯,之前的记录也是他们公司的,日产五千桶。

仅仅是依靠这几口高产油井,就让沙洋湾石油公司超越了青山石油公司,成为了帝国内第一大石油公司。

而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大恒帝国的石油产品,主要是煤油也是重新出现在了国际市场上!

因为仅仅是乾圣三年里,大恒帝国的石油产能就是出现了超过数倍的爆炸式增长,甚至因为原油产能急剧扩大,炼油产能没能及时跟上,倒是很多石油生产出来后都无法第一时间提炼销售,迫使很多石油公司都是搞了很多大型石油罐进行储备。

大恒帝国的原油产能,在乾圣三年里迅速从三百万桶突破到一千五百万桶。

虽然说大恒帝国人口多,市场庞大,但是这么庞大的石油产能,也是有些无法消化了。

毕竟现在的石油终端产品,主要就是煤油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市场总体容量是有限的,而帝国石油行业也没有打算说短时间内就大幅度降低价格,以降低煤油价格的方式来扩大消费群体的方式来扩大更大的市场。

这样市场看似大了,但实际上钱也不会多赚,甚至会赚的更少。

因为煤油实际上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便宜一个恒分就少赚一个恒分!

哪怕大恒帝国内的石油产能暴涨了,导致终端产品煤油的产能也大幅度增加,以至于国内的煤油市场,在不降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的饱和。

但是相对于全球的广大照明市场而言,煤油依旧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同时帝国的四大石油公司都是属于官方以及皇室控制,在石油价格上步伐一致,采取共进退的方式,所以哪怕是石油产能增加了,但是煤油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下跌,总体而言还是保持了比较平稳的状态。

乾圣二年的时候,原油价格经过多年的连续下跌后,维持在大概十恒元左右,今年的话价格跌倒了八恒元左右,不过这个价格的石油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竞争产品而言,已经具有极大的竞争力了,所以帝国的四大石油公司并没有继续降价的打算。

除非石油产能持续暴涨,或者出现国外的竞争对手,导致全球煤油市场也无法维持现在的高价位,需要扩大消费群体,那个时候才会考虑进一步降价了。

毕竟现在煤油的价格相对于鲸鱼油等各种动/物植物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的!

现在没有国外竞争对手,煤油相对于全球市场又供不应求,这个时候大恒帝国的石油公司,很自然就开始了积极的对外扩张,他们需要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来消化庞大的石油产能。

乾圣三年十一月,青山石油公司旗下的盛源号机帆船,满载着两千多吨的煤油抵达克鲁尔王国的时候,正式宣告着大恒帝国的石油开始在全面范围内攻城略地!

第五百五十二章 气球较射第二十八章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简良志的迷茫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变化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年的等待第七百三十六章 势在必得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权和封锁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地盘啦啦啦第七百一十二章 奥尔王国大采购第二百零二章 重见天日的曹镇守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小子是个祸害留不得第七百六十七章 战列舰巡洋舰第七百八十一章 赶超的机会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国海军第六百七十九章 蓝星第一舰夏林号(又加更)第九百二十二章 暴露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家都是体面人,要文明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体面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八百八十九章 战术大师第五百六十章 全军覆没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六百七十二章 贵国是要向帝国宣战吗第六百五十六章 伟大的历史使命第二百五十二章 野心超级大的南州银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圣驾北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御条约第八百六十四章 谨慎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产能过剩而是兵力太少第三百二十五章 残酷的现实第七百五十六章 全球震动第四百六十八章 爱兵如子林子然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尽出第七百二十二章 悄然紧张的恒克关系第六百八十六章 你疯了还是我疯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五百六十章 全军覆没第七百二十三章 统一全重炮战舰第一百八十三章 林子然你这王八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了大恒统一冲啊第八十一章 对比化管理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径火炮的忠实信徒第五百二十二章 统一号第八百七十八章 步枪品牌第七百八十八章 第一工业国第三百八十三章 无法理解的邵秉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人我们够钱吗?第一百二十二章 稳住别慌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小子是个祸害留不得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蓝星各国第一百零五章 创业者林子然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坤的试探第八百六十四章 谨慎第八百四十八章 蒸汽轮机面世第三百九十四章 杜志宽的生死危机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内战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们也是匪吧?第五百九十八章 镇北城战役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平南广城活捉林子然第九十四章 曹大人赴宴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电气化的开端第四百八十九章 围点打援第八百六十八章 高端出口第六百六十章 选择变化的大恒海军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镇不杀藩镇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异动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国岛动荡第四百八十六章 冯子奇的绝望第六百九十一章 订单爆炸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三百四十七章 赵松之死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机器局之战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进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路上辛苦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义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胜可期第五百五十一章 让人目瞪口呆的炮击第七百七十五章 让大恒人尴尬的水雷第九十七章 周立要压不住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整编第九十五章 这不公平第一百六十六章 时不待我第八百九十二章 坦克参战第四百七十一章 绝望和无法理解的战争第六百七十二章 贵国是要向帝国宣战吗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义第二十五章 管饭就不错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六百五十章 推销军舰第九十三章 来者不善第三十三章 大人我都听你的第三百零七章 抢占石岩镇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后第七百四十六章 博瓦困局第六百零七章 让人绝望的平推第五百九十二章 近海进攻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