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前尘因果 定阳周门

酉时末,张衍解读出来的六十四篇道诀完完整整摆在卞桥眼前。

卞桥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说实话,这些法诀他本不能看懂其中一二,但当日胡胜余曾亲口说这经诗共能读出六十四篇道诀,现下张衍所书暗自契合胡胜余所言,足可以证明是当真能看懂其中真意。

他在袖中的双手轻轻颤抖、显然已知自己大败亏输,只是嘴上犹自强撑,道:“此《漫曲经诗》艰深繁奥,师弟这番解读快则快矣,然其中是否无误卞某还不得而知,待我拿到胡师兄处再辨真伪。”

眼见卞桥明明已经输了,却还耍赖不认,围观众人望向他的目光都是满含鄙夷,更有甚者出言冷嘲几句。

卞桥尽管胸中怒火翻沸,但表面上却只能装作没有听见,心中却是暗恨,暗道:“今次且先让尔等得意几天,待回头再收拾不迟!”

张衍一声冷笑,道:“如此,这份道诀便留在张某处,等卞管事辨明真伪再来寻张某不迟,告辞了。”他竟然一把将那张写有蚀文的薄纸连带致和丹一起收到袖子里,二话不说,起身就走。

卞桥万万没有想到张衍说走就走,他起身追了几步,望着张衍背影几次想开口,却又都把话咽了下去,想到胡胜余来日问自己索拿这份道诀,而自己又拿不出来……

他脸色顿时一阵惨白,浑没有注意脚下凉亭台阶,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虽靠两旁奴仆扶住才没有出丑,却也是大失颜面,再也不敢在此多留片刻,急急狼狈而去。

今番令卞桥吃瘪,张衍心中却没什么快意。

卞桥不过是奴仆之流,这个人虽然跟随了胡胜余不少时间,但是两眼浑浊,气息粗重,一眼就可以看出身上没有任何修为,虽然发黑齿健,不过张衍可以断定,那是长期服食上好丹药的原因。

人生短短百年,只为了那些黄白之物奔波忙碌,到头来还不是黄土一坯?明明身在宝山也不自知,只是一个舍本逐末,贪图眼前小利的鼠辈而已。

只是听说胡胜余这个人极为护短,自己得罪了他的管事,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

张衍笑了笑,他在之前就已经将这个后果考虑进去了,也早有应对之策。

摇摇头,他将这件事抛到脑后,一心整理起一天以来的收获,毕竟卞桥拿来的道书法诀内容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倒是便宜了自己,毕竟只是提升修为才是自己的根本。

只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件事所引发的后果却比他想象中还要大的多,短短几日之内,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苍梧山,三观弟子纷纷找他攀谈结交。

初时张衍还耐着性子应付,后来却感到烦不胜烦,索性不再外出解读道书,闭门参悟法诀,这才消停了不少。

这一日张衍摆弄手中的残玉,他隐隐然觉得,这块玉当中好像还有很多秘密没有挖掘出来,之前他修为低下,所以很多地方的猜想无法印证,正当他想试一试心中想法的时候,却有人在外轻轻拍打大门。

张衍不禁诧异,自从他推说闭关后,已经很少有人来拜访自己了。

“门外是哪位师兄?”

门外那人轻声喊道:“少爷,我是张喜啊。”

张衍一阵欣喜,道:“哦,是喜伯?快快进来。”

他起身开门,只见一个四旬出头,模样老实的中年人瑟瑟站在门口。

这个张喜是他上苍梧山前唯一带在身边的仆从,自小在他府中长大,为人厚道实诚,原本是他父亲的书童,记忆中前身从不当他是下人,而是当叔伯长辈看待。

张衍上山后,张喜一直住在山下,前日他拿到不少粮食后,还差人送下去了不少。

只是张喜现在一脸愁苦,仿佛有什么心事。

张衍看了看他的神色,关切道:“喜伯,夜晚山间凄寒,怎么这个时候上山?”

张喜低头道:“已有三月未见到少爷,如今春寒料峭,少爷又向来身体单薄,老奴心中担忧,是以上来看看。”

张衍洒然一笑,道:“我等修道人餐风饮露,寒暑不侵,喜伯无需忧虑。”

张喜看了张衍一眼,神色间欲言又止。

“杨伯来得正好,今晚便在此处住下,与我说些山下趣闻,苍梧山多有美景,改日再带些粮食随采买之人下山。”张衍自然能看出张喜上山别有因由,不过他这个人胸有城府,并不急于询问,只是一味招呼。

见张衍要往里走,张喜突然拉住了他的袖子,“唉,少爷,老仆我有句话不得不说。”

张衍回过头,温和地说道:“喜伯,我自小是你带大,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张喜连连叹息,道:“少爷在这苍梧山上已是三个春秋,掰指细算,可见多少人成仙了道?老太爷曾官至云州太守,老爷临终前也是对你期望殷殷,盼你光耀门楣,你本该读书应考,怎可在此耗费大好光阴啊!”

张衍却是哈哈一笑,他走了两步,在一处站定,伸出一只手指着洞壁上方,道:“喜伯你看,这上面一首诗伴我三年,我却始终见而不识,今日一观,竟是深得我心。”

张喜诧异张衍怎么突然扯到诗上,不过少爷既然对诗词有兴趣,自己当然乐见其成,他也是读过诗书的,凑过去抬头一看,发现这首诗落款时间是永平初年,便知道距今已经一百三十三年,可那字迹竟然深入石壁,犹胜初刻。

他慢吞吞地念道:“金殿枯骨黄泥冢,浊酒半杯祭公侯,今朝一觉黄粱梦,只问仙人不问愁……”

张衍一声感慨:“今朝一觉黄粱梦,只问仙人不问愁,说得好,说得好!喜伯你看,这正是我张衍心意之写照。”

天不绝人,再世重生,今生大道之路豁然在前。他怎么会浪费上天赐予自己的机会而回去贪图人间富贵?

张喜颓然摇头,少爷看多了神仙志怪,受此毒害甚深,虚无缥缈的神仙之事怎可听信?他叹道:“少爷,你资质不高,修仙无望,何苦……”

“资质不高?”

原本表情淡然的张衍神情略有异色,眉头轻皱,道:“喜伯,这话你是从何听来的?”

杨喜吓了一跳,似乎感觉自己说错了什么,立时嚅嚅不敢言。

张衍目光一闪,叹了一声,道:“你来时,周家人是怎么对你说得?”

张喜不假思索,道:“周家人说……”

还未说完,他脸色一白,顿时知道自己说漏嘴了,嘴唇哆嗦了几下,“扑通”一声跪下,拉着张衍的袍服,泣声道:“少爷,周家人找到我说已知你在此处修道,着我劝你下山,否则当你试试周家的厉害手段,少爷,周家势大,我们惹不起啊。”

果然是周家找上门来了么?

张衍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摇了摇头,道:“喜伯,你这是上当了,周家人若知我所在还需找你作甚?岂非多此一举。”

“什么?”张喜愣住了,“少爷是说周家不知你在此处么?”

张衍冷笑一声,道:“他们先前大约也知道我在苍梧山中,只是这里又不是他家后院,找起我来还要些花费些手脚,可是你一来,他们自然轻而易举就能找到我了。”

“啊?”

“哈哈,姐夫到了山上几年,倒是长进了不少啊。”

随着一声长笑,门外转进来一个身着白色襕衫的英武少年,他双目狭长,鼻梁挺直,嘴如一线,眉宇间透出一股傲气。

他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了张衍几遍,突然一笑,道:“姐夫,求道长生有万般坎坷,千般关隘,似你这等资质,终生成就有限,有家姐在上,自然能护持你一生平安富贵,何必在这山中与寒露荒草相伴?还是回到家中,今后小心照看父母,做个凡人安度余生,岂不是逍遥快哉?”

不等张衍开口,他又一笑,道:“虽然你此次私自上山,但是父母家人也知你受他人蛊惑,不会怪责于你,且速速随我回去吧。”他的话听起来像是规劝,但语气中一股不容置疑姿态却是尽显。

张衍淡淡一笑,道:“父母家人?谁的父母,谁的家人?”

说来他的前身经历也是奇异。三年前,也就是在他十六岁时,娶了定阳周氏的周家小姐周幼楚为妻,与此女拜堂之后,洞房中新娘居然周身大放光华,称自己是神女转世,如今灾怨得满,即将飞升仙阙,着他照看顾此生人间父母,百年后自会渡他去天庭同享极乐。

张衍前身倒也听信了这番话,虽然妻族骄横,时常把下人如一般使唤,仍旧无怨无悔,一心一意侍奉神女父母,只盼有朝一日能享天道极乐。

但偏偏某日来了一个老道站在门口冷笑,又指点了他一番,他这才恍然大悟,哪里是什么仙家神女,分明是修道练气士,虽然两者在普通人眼里也没什么区别,但得老道一说,才知道练气士不过是练神冲道,妄称天阙神仙是多么可笑。

周幼楚原先是玉霄派灵崖上人的徒弟,为修上乘大道,所以以妙法转世渡劫,只是此生父母如果无人看顾便道德不满,有碍功行,因此寻了张衍这么一个无父无母,家中还千顷良田的冤大头来赡养父母,偿补天道。

如果不是老道点破了其中玄虚,那么张衍此生不但只是娶了一个挂名之妻,还需拼死卖活奉养妻族,非但代人受过,到头来还是落得一场空。

当时十六岁的张衍得知真相后,愤然之下受老道指点来了苍梧山,也要修仙成道,誓要讨回公道。

周幼楚这世父母虽然是灵崖上人的嫡系后裔,但终究还是凡人,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关碍,巴不得张衍不在,正好尽数吞并张氏田产,所以张衍出走三年,周幼楚并不知情。

直到前些时日,她入静时突然感到在张衍身上的施下的“牵魂术”突然消失,这才发现不对,找来周家人一问,才知道张衍已经走了有三年之久。

可奇怪的是,周幼楚竟然推算不出张衍的去处,似乎有高人遮掩了天机,而灵崖上人闭关多年,也无从求他推算,无奈之下,命同在上山修道的三弟周子尚下山查探究竟。

周子尚不敢怠慢,张衍关系重大,涉及到他二姐能否修习成上乘功法,他不得不慎重。

虽然找不到张衍,但是不张衍却是带着张喜一起出走的,果然一番推算后,周子尚没多久就在苍梧山山脚下找到了张喜。

因为怕张喜不肯吐露张衍所在,所以他命一个下人去试探了一下张喜,果然,张喜惧怕之下连夜上山,跟在他身后的周子尚轻松找打了张衍的居处。

得知张衍果然在山上修道,周子尚不免吃了一惊,张衍一旦修道有成,天道亏损自然又落回在他大姐周幼楚的头上,这样一来,先前的努力那就是尽皆付之流水了。

周子尚原本想直接绑了张衍下山,但是却看到张衍气息绵绵,面如润玉,分明已经是筑元修为。虽然嘴上说得不屑一顾,心中却是有些吃惊,难道张衍在苍梧山上得了某上师看重不成?

如果是这样,倒是难办了。

张衍现在是溟沧派弟子,轻易掳去,恐怕会引起两派不和,再则,张衍上山另有蹊跷,究竟是谁在背后唆使还不得而知。

思来想去,周子尚决定还是用柔和手段逼张衍自己下山。

然而现在听张衍说“谁的父母,谁的家人”这句话时,冷漠中带着三分讥嘲,偏偏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之意流露出来,心中不由惊疑不定,更加怀疑是有人在背后给张衍撑腰,要不然他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

他暗自揣测,那个人很有可能是灵崖上人的对头,这样的人他自己是肯定招惹不起的,不过这件事也不能就此放弃,而且他难得下山一次,正要凭此事让师傅好好看看自己的手段。

周子尚微微一皱眉,也不动怒,不再做什么规劝,一句话也不多说,转身就走。

从周子尚进门到离去,自始自终,张衍都是神色如常,倒是旁边张喜一脸惶惶之色。

张衍若有所思,这个周子尚居然没有浪费口舌逼迫自己下山,就这么退走了?

他绝不相信周家会这么轻易的放弃,看来自己这个便宜小舅子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应该还有更大的后手等着自己。

他很清楚,周幼楚想要修成上乘道法,就绝不允许自己成仙了道,双方谁都没有妥协的可能。

张衍看了看外间阴沉沉的天色,想来今天之后,周家的压力恐怕会如疾风暴雨而来,幸好他的大计已经提前开始,要是周子尚早来几天,他还真不好应付。

想到这里,他自信一笑,周子尚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求道长生有万般坎坷,千般关隘,这不仅仅是指修道上的障碍,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较量,杀伐争斗难道就不在其中么?

如果他连这一关都闯不过去,那又何谈大道!

……

……

记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诸力化劫争在先第八十章 剑驰连珠变 遁空演神通第一百七十三章 周流始终气还虚第两百七十四章 人劫自当合其名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虽消去道自生第两百七十章 八方起风云第五十九章 剖腹剜心显奇术第一百六十章 敕符问罪正门法第三百零九章 千载相隔沧海变第二十八章 青石照壁 正源剑经第两百八十八章 水镜翻澜一脉同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生造化随心道第一百零五章 真印种子 开禁启诀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显异兆持慎行第一百九十章 不拘正法从心欲第六十章 真魔入世卷 尘劫第两百零四章 流光一点解神形第两百八十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八十四章 吞吐纯精炼金虫第六十九章 龙游大海虎归山第八十二章 神元未至异思起第两百五十七章 生机一线倒乾坤第三十四章 赠丹借舟 小浪妖蛟第三百八十章 改易旧数使求真第一百五十章 蛮原法坛谒上经第九章 人心一动起杀劫第八十五章 开界避重劫 天魔夺灵真第两百八十四章 心有飞剑起 来去身自如第两百六十二章 戚长老第六十八章 气落半天执妄消第二十八章 借势而行 鸿飞莹云第七十七章 难掩一暇不得真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破虚缺归世中第九十四章 但凭手中剑,斩破万里云(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千里外迎远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借得灵甲遮天机第十九章 大法碎玉袍第两百八十一章 再睹九星碑 凡真身外身第两百三十一章 如意应灵丹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观法名已异同第一百零一章 千族千面难同心第六十九章 灵虬凤剑哭雀袋第十七章 风云一会动雷霆第二百零四章 感异玄机天外悬第六章 顶上神华放光明 还回旧宫点天青第两百三十六章 知空锦绣第一百五十一章 羽翼一扶上青云第三十三章 绝争斗书需正名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朝去缚还本来第两百七十九章 风雨雷霆遮心算第一百二十八章 丹入神窍化浑淤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海纵风云 天外魔气浑第二百八十五章 破开道河碎莲华第八十一章 纵剑扫残云 擎天挽狂澜第十九章 大法碎玉袍第两百四十六章 精血凝气镇脂玉第八十九章 辟立幽天演全法第两百七十一章 道传之外是天规第两百五十章 白羽遮赤不逾矩第三百六十九章 半界结契换善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心明道正方是诚第一百零七章 青桐山前觅旧仇第六十四章 愿观本来筑心台第两百九十四章 问道崖下玲珑石 鸿鹤已去难成仙第九十一章 界启剑光映星传第一百三十七章 得睹倾觉巍五行第四十八章 阴魔肆虐 刀斩血魄第一百五十一章 羽翼一扶上青云第一百五十八章 玄幽精珠合重水第七十九章 血脉重逢诉前尘第两百五十一章 宴中起争计深藏第三百三十七章 计转宝镜第两百五十一章 坚身岂惧外邪侵第两百六十九章 另辟奇招 剑锁天地第两百二十二章 寻脉取气 崇越长老第一百五十三章 为避灾劫攀昭幽第三百零四章 廓清诸神还本源第两百七十一章 揽得化丹参玄文第三十三章 明气三重 炼玄云砂第八十二章 神元未至异思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寻己求真问上法第两百九十六章 唯修善功方可行第一百四十章 药中见灵机缘至第九十六章 虚空引气筑神明第两百八十八章 取夺天疆在此时第三百零九章 正势当落绝棋盘第两百四十二章 四色划天分断界第一百四十一章 云霄翎羽未乘风第四十四章 前人算法留胜旌第两百一十二章 踏错天关失至宝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开法坛落山关第一百六十章 寻觅玄机取无尽第四十六章 天外阳火经空来第三十一章 阴阳贝王 玄珠谁主(三)第六章 当啸长歌舒胸臆 云霄一气动天地第六十七章 虚一元命显神通第六十章 大比头名 火宫聚徒第三百八十章 改易旧数使求真第十三章 寻源溯祖觅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