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初上‘企业’号

坐上交通车后,丽莎由于太疲倦了靠着蒙特的肩膀便睡着了。蒙特轻轻搂着丽莎,看着窗外美丽的太平洋海境,思考着自己的事情。

回到别墅后,蒙特扶丽莎进房休息。自己则坐在书桌前整理产品技术资料。经过多方面的了解,蒙特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要提高电子类产品的技术比较困难,但要提高塑料、玻璃、橡胶等资源类产品的质量却比较容易做到,而且技术也并不是太复杂,产品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市场需求也大。蒙特准备在“企业”号航空母舰返航珍珠港前的日子里,尽快整理出多用途塑料、钢化防弹玻璃、轮胎橡胶等改良技术。(二战时已有这些技术,只是质量还不太好。)

蒙特已经知会哈里森收购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一旦收购成功便对工厂进行适当改造,投入生产。战争时期,无论军用还是民用,这些产品有的是市场。等日后资金大了再扩建哈里森的电子厂,争取早日生产出新一代的电子管。电子管十分重要,它是所有电子产品的必须零件,有了它就能制造出更先进的雷达、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等等。(这时的IBM公司已经能生产出计算机,“魔术”情报小组的计算机就是24小时不停工作的。)

经过三天的整理,蒙特把第一批用于生产的产品技术资料寄给了哈里森,并嘱咐他向美国政府申请技术专利,这样以后公司就有了保障。

就在蒙特寄出技术资料的当天下午,初战告捷的“企业”号、“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及其所属的第1特混舰队的护航战舰安全返航,在珍珠港抛锚停泊。

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蒙特于第二天一早便向有“公牛”之称的哈尔西中将报到,如愿以尝地登上了“企业”号航空母舰,成为“企业”号航空母舰战斗机中队的一名实习飞行员。

二战中的“企业”号航空母舰(Enterprise CV-6),是第7艘以企业命名的舰只,她是约克城级航母中的第2艘,于1934年7月动工建造,1936年10月下水,1938年5月在东海岸开始服役,1939年4月转入太平洋服役。企业号绰号“大企(Big E)”,几乎参加了太平洋的所有重要战役。大企是个幸运儿,在对手是崇尚武士道的日本人的情况下,能够看到战争的结束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

和丽莎相聚才几天,就又要分开了,蒙特虽然有点不舍,但还是毅然于2月12日告别了丽莎,登上了“企业”号航空母舰,住进了分配给自己的船舱房间。

在上船后的两天里,蒙特马上投入到了适应性训练当中。除了进一步掌握提高驾驶F4F“野猫”式战斗机的技术外,还同自己的同队队友混熟悉了。有空的时候还在“企业”号上自己能去的地方全走了一遍,熟悉了一下船上的环境。下面是企业号的一些具体资料。

标准排水量 19900吨、25000吨(满载)

动力 120,400马力

飞行甲板长度 750英尺

航速 最大34节

火炮 5英寸火炮5座,40mm高射炮30座,20mm高射炮最多60座

标准舰载机 80-90架

舰员 2700人

2月14日,尼米兹应金上将的要求,下达了袭击威克岛的命令。以达到锻炼队伍,提供士气,同时也可以有限地冲击一下日军的进攻力量。

接到命令后哈尔西中将率领“企业”号及其护航舰队踏上了征途。次日,弗莱彻少将的“约克城”号编队也跟进。

第一次随航空母舰出征,蒙特大有训练千日,杀敌一时的感觉,既摩拳擦掌,又有点担心幸运之神会不会继续关照自己。按照传统,在舰队出航后便在战舰甲板上举行了基督教的祈祷仪式,除当值人员外,所有官兵都聚集在战舰甲板上,在随军牧师的主持下进行了简短的祈祷仪式。

蒙特虽然是个无神论者,但也在心中暗暗向自己所知道的那些佛、菩萨、神仙求福庇佑。希望自己真的是金刚命,千万不要来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事情。

祈祷仪式完毕后,头戴棒球帽,穿着右肩上带着一支绣锚的油布上装的哈尔西中将,向全体官兵宣布了这次的出征任务的内容,是轰炸威克岛上的日军军用设施,随后留下各飞行中队的队长简述作战计划。

蒙特和战斗机中队的队友一起回到船舱等待进一步的命令指示。这时除了各战机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外,航空母舰上的人都忙碌起来了,机械师、工程师忙着对舰载飞机和战舰进行战前常规检查,炮手、水手则忙于调试火炮、高射炮,补充弹药,航空地勤人员则忙着给飞机加油加弹。一切显得紧张而有序。

等待了大概半个小时,蒙特所在的第六战斗机中队长威廉少校,终于回到了中队所属的集合用船舱。(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美国航空母舰采用的编制,一般是一个战斗机中队,一个俯冲轰炸机中队,一个鱼雷轰炸机中队,一个侦察机中队队。每个中队18架飞机,联队长直属3架。共75架。‘企业’号的编号是cv6,其飞行联队是第六联队。还需说明一点,美国的侦察机也是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担当的,也就是说实质上是双轰炸机中队。侦察和俯冲轰炸都由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担当。)

“各位先生,这就是我们这次任务的攻击目标,请尽快记忆熟悉海图。”威廉少校也不说什么场面话,直接把一张海图摊开挂在船舱内的记事板上,拿起一条教鞭给大家讲解任务。

威克岛是北太平洋里的环礁,海岸线长19.3公里,大约自夏威夷至北馬里亞纳群岛的三分之二航程。因为它在国际换日线之西,所以比美国50州早一日。位于北纬19度17分、东经166度36分; 陆地面积6.5平方公里。

“我们这次任务的难度系数是B级,属于小规模战斗。主要任务是给前去轰炸威克岛日军设施的轰炸机提供护航。由于该岛及附近岛屿上没有日军机场,因此F4F战斗机将采用第二套弹药方案(即机翼携带两颗100磅的炸弹,而不是第一套方案的两个58加仑附加油箱),必要时协助轰炸。”威廉少校简短明了地给第六战斗中队的包括蒙特在内的其他队员作了战前简报。

“要是大家没有疑问,从现在开始实行两班轮值,希望大家尽量保持精神体力,在战斗中有出色表现。”见大家都没有疑问后,威廉少校给每人派发了一张相关海图资料后,便解散了简报会议。

风起云涌赴战场,惊涛骇浪试牛刀。

拉票票啦,请各位大大收藏本书,多砸票票,多点击。

第233章 大海战(五)第97章 悲歌?凯歌?(一)第181章 展望未来第152章 西西里战役(十一)第77章 梦露之夜第223章 不一样的早餐第216章 历时的谜团(一)第325章 “509”特勤小组第221章 比华利山庄(一)第178章 做半天总统(一)第269章 头盖骨之谜第15章 重逢第242章 大海战(十四)第26章 授勋第87章 瓜岛拉锯战(一)第269章 头盖骨之谜第111章 剑指欧洲第212章 进攻三步曲(二十三)第290章 德国上空的鹰(九)第246章 大海战(十八)第197章 进攻三步曲(八)第248章 大海战(二十)第26章 授勋第17章 思前想后第313章 颤抖吧,柏林!(六)第267章 战略逆转第23章 谍报员第215章 进攻三步曲(二十六)第248章 大海战(二十)第276章 新的岗位第290章 德国上空的鹰(九)第194章 进攻三步曲(五)第67章 决战中途岛(四)第22章 合伙人第253章 大海战(二十五)第325章 “509”特勤小组第344章 曼哈顿工程2(一)第212章 进攻三步曲(二十三)第86章 蒙特机场第103章 初闻秘密第96章 海陆空决战(五)第82章 攻占瓜岛(二)第66章 决战中途岛(三)第173章 请君入龛(二)第197章 进攻三步曲(八)第124章 先欧后亚第206章 进攻三步曲(十七)第87章 瓜岛拉锯战(一)第222章 比华利山庄(二)第303章 挫败纳粹最后的反击(四)第184章 厉兵秣马(一)第43章 初上‘企业’号第3章 高炮阵地第273章 再踏欧洲第239章 大海战(十一)第61章 战云不散第214章 进攻三步曲(二十五)第283章 德国上空的鹰(二)第311章 颤抖吧,柏林!(四)第189章 圣诞送温暖(三)第149章 西西里战役(八)第149章 西西里战役(八)第130章 转战地中海(三)第257章 大海战(二十九)第291章 德国上空的鹰(十)第63章 战前简报第90章 瓜岛拉锯战(四)第113章 突袭(二)第173章 请君入龛(二)第288章 德国上空的鹰(七)第61章 战云不散第142章 西西里战役(一)第128章 转战地中海(一)第166章 小试牛刀(七)第253章 大海战(二十五)第338章 硝烟下的秘密战线(三)第97章 悲歌?凯歌?(一)第331章 饥饿大作战第325章 “509”特勤小组第159章 进攻号角第228章 改组备战第76章 发展大计第32章 前往美国本土第195章 进攻三步曲(六)第21章 祖国来客第110章 组建特别行动队(四)第174章 请君入龛(三)第257章 大海战(二十九)第24章 捐血第23章 谍报员第284章 德国上空的鹰(三)第280章 千机大作战,摧毁德国(一)第174章 请君入龛(三)第347章 原子弹轰炸京都第264章 大海战(三十六)第109章 组建特别行动队(三)第338章 硝烟下的秘密战线(三)第80章 了望台作战计划第319章 高昂的玩具第322章 从新制定战略战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