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3 孙权悲苦,山民议税

张昭离太守府后,于驿馆思虑许久,觉得这般无功而返,实在是有负临行之时孙权重托,孙权虽非雄主,然而这些年来对江东世家豪族也说得过去,张昭乃孙策托孤重臣,比之那遭孙权忌惮的周瑜而言,江东二张倒是广受孙权恩惠。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想到如今已定居荆襄的吴老夫人,张昭眼前一亮,当下便离了驿馆,往吴夫人府上而行。

只是至吴夫人府后,张昭所得到的答复却令他大失所望,庞山民早已于吴夫人面前言明利弊,吴夫人也知晓江东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荆襄日渐强盛,拓土掠地只是迟早问题,所以吴夫人并无任何理由,劝庞山民不攻江东。

张昭虽知吴夫人言之有理,然而心中却更是伤感,如今二张于江东的地位如二蒯于荆襄一般,乃世家魁首,然而庞山民日后若得江东,张昭不免担心张家难得新主眷顾,地位将下降不少。

此来荆襄一无所得,张昭心事重重的踏上了归返江东的大船,归建业后,张昭将此番往荆襄求和未果一事,尽数与孙权说了,孙权闻之,更为惶恐。

之前孙权也觉得江东与荆襄尚有一战之力,然而自庞山民月余功夫,将曹军尽数赶往河北,孙权便知道他先前的想法,过于一厢情愿了些。

曹操尚不敌荆襄,他孙权又何德何能,挡荆襄兵锋

若是之前周瑜尚在,或可与荆襄周旋一二。周瑜掌都督大位之时,荆襄水军可从未讨到丝毫便宜,届时水战周瑜,陆上太史慈,再有鲁肃居中整合,江东就算难胜荆襄,至少也不会如现在这般一筹莫展。

说到底周瑜,鲁肃二人原本忠心耿耿,却被孙权亲手“送给”了荆襄,每每想到此处。孙权追悔莫及。

张昭见孙权神情便知孙权又在懊恼先前的一意孤行。长叹一声,对孙权道:“吴侯如今有几分把握,挡荆襄兵锋”

孙权闻言,微微摇头道:“一分未有。原本孤与子义皆以为庞。曹之争。这两家诸侯怎么也要相峙数年。却没想到堂堂中原大军,居然不是荆襄对手,兖州。徐州接连数战,荆襄那卧龙,凤雏甚至公瑾,奇谋不断,且便是堂堂沙场交锋,曹营兵将亦难抵挡,孤虽有攘外之心,却实力不济,时至今日,孤才知晓,先前错误已无可挽回,或许这也是孤当日一意孤行,必然要吞下的苦果”

张昭微微点头。

孙权连遭挫折,再不似先前那般妄自尊大,如今孙权也可正视江东是何等状况,虽江东无论兵马数量,抑或江上舟楫,尚可与荆襄一战,然而此战之前,张昭便已料定荆襄必胜,江东必败之局。

荆襄携大胜曹军之势,来年若战江东,必势如席卷,在张昭看来,与其一战,倒不如趁早表明态度,俯首称臣。

思虑许久,张昭叹道:“主公可曾想过降那荆襄”

“归降”孙权闻言,登时大怒,再看张昭,却见张昭一脸平静,只是其眼眸深处,依然苦涩难掩。

若江东有一战之力,子布先生又怎会轻言投降

张昭原本已做好打算,承受孙权怒火,然而却等待半晌,未见孙权有丝毫责备,抬头看向孙权,张昭却发现孙权已渐渐收起面上怒容。

“江东三世基业,锦绣河山莫非真要毁于孤之手中”孙权心中悲苦,半晌之后回过神来,对张昭道:“先生,且容孤再想想”

张昭闻言点了点头,心中暗道吴侯若之前可如现在这般收敛性情该有多好只是如今再懊悔当初,已无任何益处,与其一味沉浸在失去周瑜,鲁肃二人的悲苦之中,倒不如坦然面对当下的苦难局势。

是战是降,偌大江东只看孙权一人决断,待张昭离去,孙权也思索起是不是要于他妹婿面前,俯首称臣。

回顾执掌江东的数年,孙权发现作为江东之主,他居然从未如庞山民与曹操二人一般,率领麾下,四下征战,这连年来所作之事也只是于朝堂之上,与群臣商议政务。

遥想兄长当年,知民生,晓军务,然而他却做了些什么

江东虽安定数年,比之兄长治江东之时,也发展不少,然而这等发展全赖江东易守难攻以及连年来的风调雨顺,其中他这吴侯的功德却微不可查。

想到此处,孙权长叹一声,命侍卫相随,离了府衙。

孙权也想要看看,今时今日的江东民生,究竟如何

轻装出行,孙权如同一寻常百姓那般,辗转于建业坊市之中,沿途商家叫卖一如往昔,然而孙权却对眼前所见所闻,感到如恍如隔世一般

“这位客官,可往在下铺中一观,新到的荆襄竹纸,质量上乘”

“客官请进,小的殿内新到不少色泽艳丽的蜀锦如客官这等大户人家,自当添置一些”

孙权仪表非凡,一入坊间便有不少眼神犀利的商家,邀孙权一观货物,孙权走街串巷,一路上倒也买了不少商品,看着建业比之当年繁荣不少,孙权也颇为欣慰,暗道如今江东虽有覆灭之患,然而百姓生活,却并不艰难。

归返府中,孙权心情也是不错,然而待其细看过此番购回的商品之后,却发现这些货物,多庞山民治下所产

顷刻之间,孙权的大好心情一扫而空,将纸张布帛扯得粉碎之后,心中却暗暗惊讶,江东之人皆贩荆襄货物,那荆襄又当是何等富庶孙权虽未经商,却也知晓荆襄但凡往江东贩卖物产,必有利润,然而当江东之人皆用荆襄制品之后。荆襄每日,又当获利几何

想到此处,孙权冷汗淋漓,之前荆襄力弱之时,庞山民数次向他推荐荆襄新制纸张以及廉价布帛,孙权未及深思,只觉有利可图,便应下庞山民所请,如今观之,这唐侯许久之前。便所图甚大。

“若坊间不贩荆襄货物。是不是建业的商贾贸易,亦要萧条”孙权口中喃喃,心中却是惊惧不已,再无一丝洋洋自得。回想起张昭之前的投降言论。一脸苦涩。

远在荆襄的庞山民并不知晓孙权只于坊间转了一遭。便有如此体悟。

此时庞山民正于蒯府,与二蒯相商提高匠人地位一事。

于二蒯面前,庞山民直抒胸臆。将心中所想,尽数与二蒯说了,二蒯闻之庞山民有新设“匠造世家”的打算,皆愕然不已。

二蒯如庞家一般,亦是诗书传家,士农工商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

原本庞山民提升商贾地位,二人未有阻拦,只因各世家多有行商之事,且商贾地位,的确太过低下,如今不少豪商发展迅速,隐隐有成就新晋世家的势头,二蒯对于这等世家,面上礼敬,心中却有微词。

商人重利,世家同样重利,然而读书人重利,那叫取之有道

只是如今木已成舟,荆襄商贾已成为一股巨大的新生力量,蒯家与一众世家作为既得利益者,也无意与庞山民面前旧事重提,对于新晋的商人世家,二人多作视而不见。

然而庞山民又要再提匠人地位,这日后让士人如何自处

在二蒯眼中,匠人不过是泥腿子而已,制个家具,烧个盆钵什么的,让这等人物成就世家伟业,这主公的想法未免也太过异想天开了些。

想到此处,蒯良急道:“唐侯,此事事关重大,当从长计议。”

闻蒯良之言,庞山民便知其心中不愿,只微微一笑,庞山民对蒯越道:“子柔先生勿要顾忌庞某颜面,道理越辩越明,先生有何想法,可尽数道来”

蒯良亦知,于庞山民面前不会引言获罪,思索片刻,蒯良便道:“暂且先不言主公所言匠造世家之事,便是我荆襄新晋的不少商人世家,过于重利。蒯某以为,人心趋利不假,然而凡是皆当有度”

“子柔先生可有发现不法之事”庞山民闻言微微一愣,却见蒯良摇头苦笑道:“这些商贾虽不通诗书,然而极擅研究我荆襄法令,唐侯与吾等制定法度之时,难免会思索不密,然而其中漏洞,皆可被商贾利用,就拿税款而言,商贾之人多隐匿其所获利润,居然还美其名曰合法避税,主公,是当将纸张,布帛等新制商品,与其余商品分开征税了”

庞山民闻言先生一愣,继而乐不可支。

要说商人的思维,的确要比读书人灵活许多,不然堂堂荆襄二蒯,也不会对这些商贾产生如此怨念。

庞山民只思索片刻,便有决断,微微摇头道:“法度一事,不得轻易改变,况且商人因此获利,也是我等先前颁布律法之时不够周全,待日后庞某将各地豪商召集一处,再与大伙议议这税赋一事。庞某此来,只欲求教二位先生,匠人为何不可成就世家之业”

蒯良闻言,轻叹一声道:“主公可知我荆襄许多世家自秦汉之时,便有传承,血脉尊贵我荆襄虽新晋世家不少,然而主公可有见过,新晋世家与传承之家之间,互有通婚世家繁盛不仅仅看其家中资财,更重要的是看其祖上功绩与血脉尊崇之前的商人世家发展迅猛,已隐隐有与传承世家分庭抗礼之势,如今不少衰弱的传承世家,迫于压力,也允其家中旁支,与其联姻,然而各传承世家心中,又怎会对此心中无怨”

蒯越说罢,蒯良亦道:“主公,商人趋利,然其道德学问,却多如草包。或许也有少数商人世家,如主公先前所言,可称儒商,然而更多的商人世家却参差不齐。如今仅一商人世家便令我与兄长,多番居中调和其与传承世家间的矛盾,若再添工匠世家,我荆襄世家之中,岂不也如当今天下,三国乱战了么”

庞山民闻言。收起面上笑容,神情也变得郑重了起来。

作为一个穿越者,庞山民想得更多的是利用卓绝于时代的见识,将其治下繁荣发展,也正因为庞山民过于信仰这些后世的见识,才令庞山民极少的去顾及当下的社会矛盾。

庞山民掌荆襄兵甲之利,或可强势压制所有的世家屈服,然而如此行事,却不得人心,正如二蒯所言。如今只是商贾世家。便令二蒯焦头烂额的维持荆襄内政的大好局面,若再添新晋的匠造世家,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怕是再难调和。

想到此处。庞山民轻叹一声。拱手谢道:“二位先生。庞某任性妄为,让二位先生受累不少”

蒯良,蒯越二人闻言。忙避过庞山民大礼,蒯良思索片刻,唏嘘不已道:“主公勿要这般客气,我等本就是荆襄之臣,当为主公排忧解难,况且商人世家也不尽是劣迹斑斑,其对我荆襄发展,亦有贡献。”

蒯越闻言亦道:“主公连年来,所推奇物,奇术不断,且律法制度也多有改变,荆襄政令频繁变动,其中自然难免震荡,若主公觉得有必要再添匠造世家,可徐徐图之,至少要待荆襄商贾世家不再这般折腾了之后,再行此事。”

庞山民闻言眼前一亮,一脸兴奋的对二人道:“如此说来,二位先生并不抵触庞某新设匠造世家”

“蒯某虽日渐老迈,却也知晓主上一心为公,一应思虑,皆为我荆襄发展,毕竟荆襄庞家与蒯家一般,皆为传承世家,主公自然不会去做自掘坟墓之事。”蒯良说罢,见庞山民连连点头,开口又道:“只是主公虽掌兵锋,却难掌人心,此事主公不可以强硬手段,颇世家屈从,不然非但日后传承世家难以支持主公决意,就连新晋的商贾世家,怕是也会心中有怨。”

庞山民闻言,连连点头道:“子柔先生所言极是,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常情庞某如今已然知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如今天寒,各家诸侯皆已罢兵,庞某也难得有暇与二位先生,先议议商贾税赋一事。”

二蒯见庞山民对于设匠造世家已不急切,尽皆欣喜,蒯越闻言便道:“律法乃主公所设,其中疏漏,主公自当比我兄弟二人,更为清楚。”

庞山民闻言却道:“异度先生过誉,庞某若清楚律法之中的漏洞,又岂会不早早将其周全庞某也未曾想到,我荆襄商贾贸易发展居然如此迅速,既然商贾们欲钻漏洞,与庞某玩避税,庞某便与其好好玩玩。”

庞山民说罢,蒯良一脸欣喜道:“主公已有所得”

“不知子柔先生以为,奢侈品税这名头如何”庞山民说罢,二蒯尽皆不明所以,庞山民见状,笑意盎然的解释道:“庞某欲将治下各地盛产之物,分级征税,暴利物产课以重税,而农产品及一些微利物产,予以薄赋。”

蒯良闻言,恍然大悟,对庞山民道:“主公早当如此行事”

蒯越闻言却微微皱眉,思索着蒯家也是先前税赋的既得利益者,毕竟纺机织布,利益不小。

想到此处,蒯越对庞山民道:“若主公这般征税,会不会令商贾心灰意冷,不事生产”

庞山民闻言又笑,对蒯越道:“庞某之前还未说完,这新税法针对的仅是庞某治下各州土地,对于那些贩运往江东,以及河北的货物,庞某自当予其补偿,鼓励其将这些物产,运往孙权,曹操二位治下”

“我荆襄去往江东抑河北,路途遥远,若予重税,商贾当更为难行,不知主公所谓补偿,又是何物”蒯良说罢,却见庞山民莞尔一笑道:“此税赋名曰出口退税但凡将货物贩往庞某治下外的土地,官府便欲其税赋之上,予以补偿,这等补偿可使商贾不仅长途贩运有巨利可图,还可使庞某多赚些孙,曹两家的银钱,商贾赚的再多,也要将银钱拿回荆襄来使”

“出口退税”蒯越闻言,愕然了许久,继而一脸欣喜道:“果然妙计,主公这一出口退税,倒可令我荆襄财富,再曾数成”

“不仅如此,此消彼长之下,怕是曹操,孙权两家诸侯,也要为其财富流失头痛不已,区区一出口退税,便可当数万雄兵”蒯良出言大赞道:“主公当速速更改税法,出口退税当及早实行”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再看蒯越面上,再无一丝忧虑之色,庞山民见状不禁笑道:“如此一来,子柔先生也无需担心家中布帛卖的贱了,据庞某所知,荆襄贩往江东的布帛,蒯家可不在少数”

蒯越闻言,面上一红,继而笑道:“蒯某现在却担心主公兵锋所指,江东难以抵挡,若来年主公荡平江东,蒯家也唯有再走远路,将家中布帛,卖予曹操了只是若主公荡平天下,蒯某又当如何再享这出口退税”

“天下之大,异度先生又何必担心,大好货物卖不出去”庞山民闻言笑道:“且容庞某细细想想,既然匠造世家一事,二位先生给庞某一个交待,这税赋一事,庞某亦当给二位一个交待”。。

NO.464 张飞悍勇,蛮王丧胆NO.137 不忍做英雄NO.437 刘玄德自取其辱NO.283 尚香入军营NO.91 是敌非友NO.235 事不可为,鲁肃求情NO.563 接连叫阵,神射惊敌NO.293 孔明归返,欲得汝南NO.130 蔡瑁逃遁,程普点兵NO.485 五虎上将,可天下称雄!NO.341 孔明兵出葭萌关NO.421 被逼无奈,丞相邀约NO.587 城前再战,曹操顿悟NO.376 死守城池,庞山民身先士卒!NO.402 欲纳妾NO.464 张飞悍勇,蛮王丧胆NO.432 庞山民欲亲征!NO.369 庞德拼死救马腾NO.379 张任亡,噬骨之痛!no.190 乔公诉苦,吴氏恼怒NO.290 孙权悔悟,励精图治NO.316天下间可余几路诸侯?NO.527 郭嘉至敌营,盛赞惑人心NO.209 大婚吉日,云长祸乱NO.183 山民定计,孙绍拜师NO.361 本是一家人,何言两家话?NO.275 引蛇出洞NO.606 江东易主,曹操惊惧NO.341 孔明兵出葭萌关NO.335 陆逊稳健NO.133 再伤周泰,江东退避NO.500 转攻颖川,诱敌出城NO.581 贾诩出征,郭嘉吐血NO.167 此去江东,亦有所NO.495 大浪淘沙,先除一家?NO.116 祝融作戏NO.403 借钱征战?!NO.385 孙绍婚事,相邀孙权NO.613 集结水军,远赴辽东NO.91 是敌非友NO.504 劝徐晃,可为御史NO.345 当今天下,虎豹之势!NO.374 真当庞某怕事不成?NO.87 江东周郎NO.408 函谷关下,关羽搦战NO.332 陆伯言点兵,庞山民作保NO.166为红颜,定姻缘NO.450 烫手的青州NO.409 郭伯济浇筑城门,关云长挖掘地道NO.185 欲求陆逊,陆绩作梗NO.508 庞统心急,欲伐洛阳NO.139 水军换都督,程普代周瑜NO.470 情痴曹子建NO.505 徐晃降,言明心事NO.344 约见张鲁, 驳其言论,化其仇恨NO.455 逐顾雍,叹周郎NO.110 齐聚长沙NO.552 秋收时分,各家都忙NO.606 江东易主,曹操惊惧NO.369 庞德拼死救马腾NO.523 洛阳失陷,钟繇自刎NO.202 郭嘉至长沙NO.173 江东灾星,又出难题NO.113 终得师承NO.461 孟获至,南蛮诸部相投NO.379 张任亡,噬骨之痛!NO.566 陆逊抵寿春,孔明算贾诩no.222 欲求人和,勿忘初衷NO.522 城前混战,洛阳危急NO.299 曹操的搦战,孔明的应对NO.273 放过关羽,重夺江夏NO.320 可救袁氏者,乃是江东NO.175兄妹不合,宴无好宴NO.587 城前再战,曹操顿悟NO.393 坐而论道,天下精骑NO.227 如若遁逃,去往何处?NO.241 陈兵城下,士元用计NO.385 孙绍婚事,相邀孙权NO.405 先手难求,早备后手NO.174 谁说要在你江东大婚的?NO.195 扬威不成反丢人NO.330 甄宓庞府遇貂蝉NO.608 复仇贾诩,争功徐州NO.251 皆求死,劝降难NO.146 朝堂乱NO.388 孙权问计,山民遐想!NO.592 张昭出使,心愿难成no.476 当胡搅蛮缠遇上桀骜不驯……NO.433 刘备的一线生机?!NO.375 曹操大军,兵临城下!NO.374 真当庞某怕事不成?NO.432 庞山民欲亲征!NO.162 亲上加亲,喜上加喜?NO.503 二蒯请罪,山民解惑NO.108 荆襄三老NO.172 周郎怒,小乔劝NO.277 韩当身陨,再荐周郎NO.138 欺负老实人NO.577 孙权力孤求子义NO.400 邺城铜雀,天子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