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路艰难,前途光明

“1968年美国空、海军空中优势战斗机计划要求大幅度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和改善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性,同时,美国国防部作出了采用同一个核心机发展两种发动机的决定。美国空、海军在1968年4月联合提出了一项为期18个月的初始工程发展计划,要求普惠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各制造和试验一台验证机,发动机的核心要能同时满足空、海军的要求。”

国外和国内不同,国内研究某种新机,那都是极度保密的,比如说歼-8,保密程度就相当高,虽然在国外的眼中看起来就是个破烂货,但是国内还是当做宝贝的。

人家国外,在研制之初,就是公开竞争的,两大公司投标,搞的沸沸扬扬的,获胜的公司还要大肆宣扬,展示自己公司的实力,带动公司的股票上涨,等等。

所以,有关美国的三代发动机的研制,秦风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然,美国也有很多隐秘的项目,比如F-117,发展了十几年,外界都不知道,最隐秘的,当属二战时期的曼哈顿工程了。

“普惠公司以JTF22核心发动机为基础,为发展空、海军用的两种发动机进行投标,JTF22是在JTF16验证机基础上发展的,验证机在1969年7月首次运转。1970年3月在和通用电气公司的GE1/10发动机竞争中普惠获胜,空军于1970年4月与普惠公司签订2.75亿美元的“成本加奖励”合同。”

秦风说的话,在场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秦风继续说道:“这个合同很有意思,规定若成本超过或低于合同,则超过或低于部分由空军和公司按90∶10比例分摊。但后来由于实际费用超过计划费用很多,在1971年7月增加合同金额1.22亿美元。对用于飞行试验和生产型发动机则按“固定价格加奖励”的办法,空军和公司之间按75∶25比例分摊。F100发动机用于研制的费用为4.75亿,用于部件改进的计划费用约6.66亿。也就是说,这款发动机到最后,总体的费用大概是11亿美元。”

这些都是公开的资料,美国人没有藏着掖着,秦风现在说起来,那也是清清楚楚,他对美国的三代发动机,那也是羡慕的流口水啊,同时,对研究过程,当然也就记得很清楚了。

他们没有十年浩劫,没有受到干扰,即使是这样,那也研究了十几年,如果按照最初的验证机的话,那几乎就要二十年了,哪怕是这么长的时间,也不能说就完善了,现在依旧饱受发动机不成熟的困扰。

己方国内的水平,又怎么能和美国比?投入没有,工业基础没有,现在大家遇到这些困难,那都是正常的。

大家不能气馁,不断地推进下去,最终才能成熟起来的。

秦风最羡慕的,当然还是人家的研究方式。

“美国的这款发动机,比战机的研发提前了数年,这样就保证了对战机的匹配,而且,人家发动机的研究是独立于机型的,这是和我们最大的不同。”

秦风没有如何的指指点点,只是在就事论事,现在这样说,王扬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国家的确就是这样的,国家想要搞歼-9,才投入研制的涡扇-6,属于先有战机,才有发动机,这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

飞机下马,发动机跟着下马的研发模式,很容易导致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扔一个的结果。

如果从后世来看的话,不仅仅是涡扇-6,另外的项目也是如此,涡扇-5,是给轰-5配套的,涡扇-8,是给运十配套的,在飞机项目下马之后,这些发动机项目就跟着下马了。

听到了秦风的话,张总也是不由得感叹:“是啊,如果咱们国家能够投入资金,先花大力气来搞一款核心机,然后,咱们在核心机的基础上进行配套研发,这样,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可惜啊。”

核心机,就是涡扇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先一级级地研究,一片片地研究,全部吃透,吃透之后,核心机就有了,在外面套个小涵道,那就是战斗机发动机,套个大涵道,那就是客机和轰炸机的发动机,改进一下输出机构,那就是燃气轮机,这样才是最合适的流程。

可惜啊,以前的时候这样都不可能,现在,国家要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这样的研发,就更不可能了。

想要靠国家投资,很难,走西方的公司模式?利用市场竞争?初期投资巨大,离开了国家的支持,从哪里找这么多的投资去?

说到这里的时候,众人都感觉到了默然,这花生豆也觉得味同嚼蜡了。

大家都在默默地想心事。

“虽然咱们有很多困难,但是我坚信,咱们的前途是光明的。”秦风说道:“强大的国家,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强大的空军,离不开强大的航空工业,咱们现在可能要忍耐,但是我相信,等到咱们的经济好转了,国家一定会在咱们这些领域里大力发展的。”

“对,就是。”张总也振作起来:“咱们就为了国家的强大,干杯!”

大家没有喝酒,举起喝热水的杯子来,碰到了一起,乳白色的搪瓷杯子上,为人民服务几个字,相互碰撞在一起。

离开410厂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沈阳的冬季是寒冷的,秦风的心头却是火热。

眼看着一个个的项目下马,一个个的项目艰难地前进,秦风的心头有很多的感慨,他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国家需要强大的国防,需要强大的航空工业,需要大国航空!

“咱们沈阳这边,算是老根据地,哪怕是国家的拨款再少,空军的经费再短缺,肯定也是优先咱们的。”王扬说道:“尤其是新歼项目,就和歼-8歼-9一般,当只能支持一个的时候,国家肯定是支持咱们先把歼-8搞出来的,现在的歼-13也是。”

王扬开始继续劝说秦风了:“未来的先进战机,还得看咱们601所,为了咱们的歼-13,你就留下来吧,好不好?”

秦风认真地摇摇头:“不,如果战机研发的思路不改的话,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还是要回成都的。”

第七百三十四章 气动布局的先进第一百五十五章 飞行员的体能第二百零五章 导弹自爆?第八百二十一章 歼七FS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的休假第六百零七章 三片式风挡和整体风挡第五十六章 别想给我扣屎盆子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八百一十八章 2加1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在飞机在第五十七章 打圆场,和稀泥第六百零八章 081号第六百七十七章 偏航第二百八十九章 歼轰七第三十八章 我们很满意第八百三十九章 看儿子第二十八章 第一次作报告第五百七十五章 博物馆参观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要喝喜酒第七十六章 巴黎航展第四百章 介绍方案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风的责任第六百零二章 背影第二百零七章 雷达车被炸第二百二十五章 开阔视野第七百九十五章 秦大胆第九十二章 试飞就是我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第七百八十七章 鼓足干劲第三百零五章 雄猫的召唤第五百四十四章 都在等涡喷-13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抛弃不放弃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第四百五十四章 幻影2000的威胁第六百七十六章 飞回去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次遭受挫折第二百八十九章 歼轰七第二百零九章 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的打法第四百四十八章 歼八的魔改第四十二章 美男子烧屁股第六百五十九章 苏27更适合我们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外发现第四十三章 堵不如疏第六百八十八章 空中加油成功第八百二十四章 时不我待第四十章 猫捉老鼠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学问大第六百三十一章 查资料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对手第五百八十章 如此巨大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破铁饭碗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等事故第五十二章 挡住它第四百零四章 偏侉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想办法留住第六十五章 单轴变稳和教练机双结合第六十五章 单轴变稳和教练机双结合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算造摩托第五百四十八章 墨尔本号第一百二十五章 思路是错的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动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大洋马第七百七十八章 互联网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外发现第三百二十一章 先起飞第四百九十三章 领导的关心第八百一十五章 歼十表演第五百一十七章 如鱼得水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的时代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要被物质迷了眼睛第二百零七章 雷达车被炸第九十四章 砥砺前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尾旋训练第四百六十七章 首创第六百二十二章 燃料箱漏油第七百章 飞行表演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有不测风云第五百二十章 634系统第五十六章 别想给我扣屎盆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最后一颗炮弹的誓言第六百四十章 座舱盖第三百章 不断地完善歼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对抗开始第二百二十四章 优势明显第三百三十三章 老当益壮第三百章 不断地完善歼七第六百二十七章 变稳机首飞第十八章 烤鬼怪第二百七十章 经得住考验第五章 危险的迫降第一百零九章 红土高原第三百零七章 F110发动机的最新款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七百六十七章 电磁权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进去第三百四十七章 套住就意味着击落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第三百零二章 一打导弹就停车第六十四章 假电传(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