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歼-8ACT

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向西方转变了,在战机的研制上,也开始科学化起来了。

比如,歼-8Ⅱ的研制任务由601所和沈阳飞机公司承担,飞机研制采用系统工程管理。

航空工业部副部长任型号研制总指挥、顾总任总设计师。在技术上,形成了型号总设计师、系统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四级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行政指挥系统有权威,调度指挥畅通。

会计师系统实行型号经费包干,使经济杠杆发挥了作用;质量管理贯穿于研制全过程。这些措施,保证飞机研制的顺利进行。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也开始不断地焕发出活力来,顾总对这款战机充满信心,同时,也一心想要找一个优秀的试飞员来飞,让这个项目可以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现在,为了留住秦风,顾总说出了下一个项目来,这个项目,目前还在论证阶段,但是,科技性是最高的。

“什么项目?”秦风忍不住问道。

顾总这次却是卖了一个关子,没有直接说什么项目,而是话题一转,说道:“秦风同志,你在咱们试飞院里面试飞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里,你一直在帮试飞院的同志,设计那架变稳机,是吧?”

秦风点点头:“是的,咱们打算改一架歼-6,不过设计思路完成之后,就等待上级审批了,之后,我就没有参与,也不知道这个项目怎么样了。”

BW1变稳机,这个项目关系重大,毕竟,新一代的战机,都是使用电传操控,试飞院就是想要研制出这种新的操作技术来,为国内研制三代机做铺垫。

不过,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审批,那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之后忙于试飞工作,秦风就没有再关注过。

现在,听到顾总这么说,秦风就露出了期待,难道是有结果了?

“今年年初,这个项目就获得了审批,正式转入研制阶段。”顾总说道:“这个项目,将是咱们国内的第一个电传操作的项目,上级领导很重视。”

“太好了!”秦风说道,己方和国外的差距很大,现在,就是要一点点地缩小差距,这个电传操作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现在,秦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试飞院,找张金海研究研究去了。

“你想不想试飞这种飞机?”顾总问道。

“当然想了,这种飞机的飞行感觉,和咱们现在的完全不同。”秦风说道,说完了,秦风才感觉到了奇怪,这和顾总有什么关系?就好像这个项目是顾总的一样。

“你想飞就好。”顾总说道:“咱们601所,目前也在筹划一个项目,叫做歼-8ACT。”

听到了顾总的话,秦风顿时就来了兴致:“您是说,咱们要搞主动控制了?”

BW1,叫做变稳机,提到变稳机,就要首先提到静稳定性,现在设计的飞机,都是静稳定的,如果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三轮车,停着也不会倒,这就是稳定的。

而静不稳定,就像是双轮自行车,停着是不平衡的,只有动起来时靠身体来保持平衡。

战机在天空中,如果什么都不做,保持平衡,这就是静稳定的,现在的从歼-6到歼-8,都是静稳定的。

有的飞机,反而是静不稳定的,或者叫放宽静稳定的,(比如从歼-10开始的三代机。)这种飞机,天生就是不稳定的,那它有什么好处?

好处就是飞机更灵活啊!它的机体结构设计不受重心限制就容易多了,而且重心和操纵面间力矩也变了,它会给飞机带来结构减轻和机动性加强的双重好处,是三代机必备的一点。

想要搞这种飞机,那就要有电传操作才行。

BW1变稳机,是把歼-6变得不稳定,然后再进行试飞模拟,而ACT,则比它高一级,叫做主动控制技术。

主动控制技术是一种思路,按这种思想设计飞机的过程,在飞机设计的初始阶段,根据对飞机的性能要求,综合考虑飞行控制、气动力、结构和发动机的设计和选型,并通过充分发挥飞机控制的主动性和潜力,协调和解决所产生的矛盾,使飞机具有最佳性能;于是,飞机控制在飞机的总体设计中,由原来的被动作用转变为主动作用,因而被人们称为主动控制技术。

如果说的简单点的话,主动控制技术,就是要利用电传操作系统,尽可能高地发挥出战机的性能来。

这一般是在新战机上使用的,但是以国内的条件来说,暂时是达不到这种水平的,只可能在原有的战机上改装。

采用主动控制的一个前提,必然是已经拥有了电传操作系统,至少拥有这种系统的硬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开发。

作为一款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一种先进飞行控制技术,采用该技术的战机可以明显提高飞行性能。而要发展自己的航空飞行控制技术,为第三代高性能战斗机进行技术储备,那就必须要研制这种主动控制验证机!

现在,听到了要研制这种验证机,秦风顿时就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速,这个技术一旦完成,那己方的电传操控就成熟了,这样的富有挑战意义的任务,自己当然愿意来承担了。

“怎么样?秦风,你愿意吗?”顾总问道。

内行人说话,就是这般的简洁,顾总仅仅提到了ACT,秦风就明白了什么,哪怕就是一旁的王扬,此时还不清楚呢,这种新技术,果然是秦风这样年轻的又肯钻研的试飞员最渴望的。

愿意吗?当然愿意了!

下意识地,秦风就似乎看到了三轴四余度的数字电传在向自己扑来,歼-8还是原来的歼-8,但是它的操作系统已经换掉了,它更加的灵敏,就仿佛是天空中展翅的雄鹰。

迷迷糊糊中,就想要答应,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那架鸭式布局的战机的时候,顿时就清醒了。

好险,差点被忽悠了。

第六十一章 谁来背责任(加更)第三百九十章 芝麻开花节节高第五百七十四章 格斗战胜F-16?第一百七十六章 化悲痛为力量第三百四十章 C-130第六百五十九章 苏27更适合我们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挂能力第八百四十四章 干了一辈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时不我待第七百二十九章 历史责任第五百一十一章 先进的显示系统第一章 一定要飞回去第三百三十九章 黑色七月第六百六十四章 轻重搭配第四百一十七章 事故征兆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面滑行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第六百二十六章 火力增加一倍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次遭受挫折第五百零六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第四百六十章 最后一个访问的国家第二百九十二章 赶周期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平五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次遭受挫折第九十一章 任何的故障都不能放过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是外行的外行第八百六十八章 B型飞机第一百九十八章 儿媳妇不错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六十一章 谁来背责任(加更)第七十九章 法国人真够意思第一章 一定要飞回去第八百六十八章 B型飞机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够长第二百三十八章 没糊弄过去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五百八十三章 搭顺风车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头盔第五百一十四章 考试第六百一十四章 降落第八百六十九章 今后干什么第五百六十二章 首次听说太行第七十七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六百一十三章 生死与共第三百九十一章 海军大院第一百九十九章 修修改改第七百六十三章 现代化空战第八百三十六章 付出第三百九十三章 风云变幻第一百七十四章 风险和担子都要担起来第六百八十八章 空中加油成功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挂架的问题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运输机的短板第四百六十三章 米格-23MLD第三百四十三章 强五的考验第八百五十九章 谈改款第九十二章 试飞就是我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够长第二百一十二章 先进性第二百六十一章 为了祖国的强大第四百五十六章 热情好客第三百五十七章 幻影3第八百六十章 我们的更先进第八百五十六章 导弹打靶第七百九十五章 秦大胆第六百零四章 设备升级第三百八十二章 砸锅卖铁也要干第八百二十一章 歼七FS第四百七十四章 靠自己第六十章 液压阻尼器第七百七十八章 互联网第八百五十九章 谈改款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向问题第三百九十八章 机翼必须改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破铁饭碗第八十八章 刚到七百而已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五百零四章 秦雪的提问第一百七十二章 机载子系统的预期寿命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长远第一百九十七章 母病,速归第七百三十二章 设计师的觉悟第三百四十四章 闷热的天气第二百八十九章 歼轰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和平典范工程启动第八百四十四章 干了一辈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的时代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们要米格-29第一百三十八章 任重道远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定要争取时间第一百八十四章 市场化第二百八十五章 进入尾旋第四百二十章 我很忙第七百零二章 一连串的动作第八百六十二章 L-15高教机第七百四十六章 教练机的发动机第七百零一章 带着黑烟起飞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国的还先进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动机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