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没糊弄过去

这本来是打算敷衍过去的,因为米多上校知道这款雷达的缺陷,他只是不知道,秦风居然也如此地清楚!

如果他要是知道秦风指出来了F-16-J79的缺陷,最终让空军放弃装备的打算的话,他可能就会认真对待了。

虽然中国的航空工业落后,但是秦风的眼光却是相当的长远的。毕竟,秦风一直都在阅读国外的先进的航空知识,别的不说,看看过个周末,最后带回来的那一大堆的书就知道了。

这样的人是可怕的,这样的国家也是可怕的,别看他们现在落后,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得强大了!

秦风的坚持下,米多上校只能同意:“好的,返航的时候,再次打开雷达搜索。”

提到战机的雷达,这是一个必备的装备,也就会有人以为,战机的雷达是起飞的时候就开启的,返航才关闭的,实际上当然不是。

除了开启雷达要消耗宝贵的电力之外,另一个就是开启雷达的时候,也会影响它的寿命,消耗它一个宝贵的数据,MTBF,平均故障时间。

衡量战机的可靠性的标准,就是看它发生故障的次数,如果是在一百个使用小时内,发生了两次事故,而这个MTBF就是50个小时。

在后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时间几乎都是在上千小时左右,就不用怎么担心了,尤其是相控阵雷达,哪怕是一些发射单元出现故障,剩余的单元也可以继续工作,这个数据动辄就是上万小时。

但是现在,这个数据仅仅有几十个小时而已,所以,作为飞机上一个最重要的装备,那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开启,用完了立刻就关闭的,绝对不能无限制地消耗。

对秦风来说,这次飞行,就已经消耗了一个多小时的使用时间。

但是,米多上校没别的办法,如果不按照对方的来,这就是一个空缺,以后对方还是可以提起来的。

战机已经开始返航了,此时,前面的那架幻影F1战机,已经接近陆地上空,秦风再次打开了雷达。

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些杂波,但是依旧可以看到目标的亮点,然后,随着幻影F1战机继续向前飞行,突然间,目标就消失了。

这个时候,两架战机之间的距离不到20海里,秦风在前排,是可以通过肉眼看到那架正向着机场方向飞行的幻影F1的,但是,自己的屏幕上,却是一片模糊。

后舱的米多上校,也只能是无奈地摆摆手,这个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海面上,搜索目标还差不多,但是在陆地上,想要从那复杂的回波中找到目标,就已经完全地超出了它的能力。

法国人是骄傲的,这不代表他们的武器性能就是第一,他们的武器,性价比是最低的,但是,依旧在世界上卖得很火,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武器对政治的附加条件少,抓住了一个空缺的机会,那些无法引进苏联战机和美国战机的国家,就是他们的出口对象。

秦风没有关闭雷达,继续向前飞行,就可以看到,随着不断地靠近陆地,雷达屏幕上的亮点也是越来越多,当完全到达陆地上空的时候,雷达屏幕上,几乎全部都是雪花,什么都看不到。

果然,美国人的分析很到位,在机载航电设备上,法国并没有落后美国太多,但是在雷达方面,法国人却是要有很长的路走的。

幻影2000战机降落下来,然后滑回了停机坪,今天主要是飞雷达,所以,有秦风直观的感觉就够了,不需要分析太多的飞行数据。

“这款战机的雷达,总体来说是不错的。”半个小时后,秦风在会议室内,给大家进行了介绍:“对付大型目标的话,可以保证在一百公里上发现。连续追踪模式时,锁定距离在五十千米左右,边追踪、边扫描模式时,锁定距离在四十千米左右,配合这款战机的中距导弹,是完全够用的。”

国内最缺乏的就是中距拦截能力,当初否定F-16战机,除了阉割版之外,也有这种战机不能携带中距拦截导弹的原因。

而幻影2000,武器系统就齐全了,都是法国自己研制的,比如在中距空空导弹方面,就拥有超级530D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这种导弹的最远发射距离为40千米,并可对高度差近10000米的目标实施上仰攻击。

不过这个项目并不在试飞的范畴之内,也不可能打一发导弹试射,毕竟那玩意儿,一枚就是几十万啊。

秦风的评价是客观的,没错,在拦截方面是能满足。

“不过,这款雷达的下视能力,是一塌糊涂的。”秦风继续说道:“在海面上,能做到大概二十公里的发现距离,在陆地上,几乎为零。”

下视能力也是己方看重的,对方试图用海面上的下视飞行来糊弄过去,可惜秦风没有上当,这次实验,陆地上的也进行了,根本就是什么都看不到,秦风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并没有错。

秦风说完,在场的法国专家就脸色很难看了。

米多上校没有发言,旁边的一名达索公司的专家开口了。“对于这个陆地下视能力,我们国内的汤姆逊公司正在进一步地进行改进,最新的RDY雷达也在研发之中,相信我们,这个问题会很快解决的。”

对雷达的问题,法国人当然心中也是清楚的,比如法国空军根本就不想要这个雷达,相比达索公司提出的什么跨时代的意义之类的,空军不感冒,空军只知道这玩意儿不中用。

但是没办法,一方面,法国现在的技术就这样,另一方面,法国政府为了支持达索在向外推销幻影2000时能够宣传采用了“法军一线装备”的雷达,因此强迫法国空军采购,这个数量是50台。

不过,被强迫之下的法国空军还是偷偷地打了折扣,最后只采购了37台,就开始采用真正的脉冲多普勒雷达RDY了。

大部分的RDM雷达是被欢乐的三哥买走,并一直快乐地用了很多年,然后才开始用另一个欢乐的天价合同采购的新雷达进行更换。

现在,不能否认雷达的这个微不足道的缺陷,但是他们会很快就进行改进。

第三百七十五章 改革第四十一章 来到试飞院第四百五十一章 找MBB公司第四百三十二章 机载雷达的研究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三十一章 失败的和事佬第五百三十八章 运八和轰六第五章 危险的迫降第五百八十六章 标准不统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费尔康第一百八十七章 15分钟吧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七百七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六百六十九章 密集编队第二百九十章 规定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去看书第八百二十八章 以后的差距更大第八百五十二章 枭龙首飞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容易解决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丝的兴奋第六百二十章 坚持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怕慢,就怕站第四百九十三章 领导的关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空中加油技术第三百零六章 佩莱哈克第五百二十七章 找到问题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赶周期第二百八十八章重逢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要被物质迷了眼睛第二百一十八章 幻影2000的座舱第二百二十八章 快,准,狠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一百九十六章 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第九十四章 砥砺前行第二百九十章 规定第七百三十六章 进入座舱第二百七十九章 老婆孩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和谁过招第八百四十三章 空军下订单第二百零一章 不是忽悠第六百七十三章 反舰导弹第三百四十八章 中计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六百四十二章 座舱盖飞了第九十八章 去首都看看第八百零四章 有些紧张第七百六十三章 现代化空战第三百七十八章 歼-7M改装建议书第四百零一章 更多的要求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问题第一百四十六章 资本家的手段第六十二章 要不断地学习第七百七十九章 试飞培训第二百八十四章 空中撞击第三百二十七章 藏在云层里第六百三十二章 脚踏实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简单的首飞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起出来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资料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怕慢,就怕站第五百零四章 秦雪的提问第一百二十九章 启动困难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五十章 首飞歼-8(加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找到问题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学问大第三十九章 圆满结束第八百三十二章 总结第一百五十七章 沈阳,再见第七百三十章 取得共识第五百七十二章 参观座舱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术问题如何解决第二百一十七章 明天就试飞第二百零七章 雷达车被炸第二百四十章 手不离杆第二百七十四章 将军到来第五百一十八章 研发的问题第三章 空中放油第八十七章 我来飞第六百三十章 儿子的飞机第八百零二章 等待首飞第四百零三章 来到贵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问题第一百三十二章 想办法留住第七十八章 幻影F1满意吗?第五十九章 18式第三百七十九章 换发动机第八百五十三章 需要预警机第六百四十八章 只能靠自己第二百零四章 立刻跟我走第五十三章 两侧进气阻力小第八百七十四章 歼十五第二百三十章 放松放松第一百三十三章 闹一闹就有机会第五百二十四章 欲速则不达第三百五十章 下雨第一百四十九章 共振第一百零六章 动力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