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

战斗机,当然是有后视镜的了。

战斗机的后视镜,当然和汽车的不同,在外面伸出两个耳朵来,这样的风阻是巨大的。

战斗机的后视镜,是在座舱内的,具体来说,就是在前面的风挡内侧。

由于早期战机座舱后带很大背部舱室,影响后视的视线,都用后视镜补充视角盲区,不用说米格-21这样的战斗机,哪怕是到了后世的苏-27,米格-29,全部有后视镜,哪怕是国内的歼十,飞豹,也都有后视镜。

F-16没有,虽然它是气泡式的座舱,其实飞行员还是渴望有的,只不过它是整体式舱盖,前面没有风挡,所以没有地方布置。

这个后视镜有什么用?F-16那宽大的气泡式座舱,飞行员不会扭头向后看吗?

如果是正常的飞行,那向后扭头还差不多,如果是在大过载下,身体被紧紧地压在座椅上,这个时候,还想要扭头向后看?这可不是打游戏。

相比之下,某些型号就更困难了,比如米格-21MF,由于后面巨大的背脊遮挡,导致它没有半分的后向视野,即使是布置了后视镜,飞行员也看不到后面,都被挡住了。

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该上后视潜望镜了。

没错,战斗机上还有潜望镜。

潜望镜最常见的是装在教练机上的,这个时代的教练机,前后座位都是一样高的,这样后舱的教官在起降的时候,前面啥都看不到,所以干脆就搞个潜望镜来观察,虽然累赘,总比没有好。

甚至有的还是联动的,只要起落架一放,这潜望镜就自动伸出。

而歼-8的试飞机,为了能向后看,也有专门的后视潜望镜,外面的部分紧贴着前面的加强框,不会向外伸出很多,同时,也能够看到后面的景象,比如秦风最希望观察的方向舵!

再次打开加力,那种熟悉的推背感传来,歼-8战机继续开始了加速,一点点地冲过了音速,继续提速。

秦风没有再去注视马赫表,这个时候,他紧紧地盯着潜望镜,注视着后面的方向舵,同时,两脚继续稳稳地放在方向舵上,当方向舵上传来那熟悉的震动感的时候,肯定就是1.24马赫。

机身轻轻地颤动起来,和刚刚的感觉一样,秦风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尾部的方向舵舵面,是不是由于方向舵舵面的晃动引起来的?

如果是的话,那自己肯定能够看到方向舵舵面的左右摆动的!

秦风的身体在跟着颤动,脚下的方向舵也在跟着振动,虽然整个机身都在轻微的振动,却能够清楚地看到,那方向舵舵面一直和垂尾平行,半点没有晃动!

这真是太奇怪了,难道自己判断失误?

秦风将目光从潜望镜上离开,低头一看,马赫表已经指向了1.35马赫,自己从1.24马赫开始振动,就一直在加速,但是到了1.4,也没有看到方向舵的明显的有规律的晃动。

“006,报告情况。”耳机里传来了声音。

“006报告,振动持续,没有找到原因。”

“返航。”

歼-8战机平稳地落地,这第一次的歼-8超音速飞行,就这样结束了,秦风坐在座舱里,迟迟没有走下去。

“喂,秦风,怎么不下来?”下面有人喊道,正是王扬。

“飞到1.24马赫的时候,感觉到明显的振动。”秦风说道:“可是,却不知道它为何会振动。”

说话间,秦风爬着梯子,走了下来,一旁的王扬说道:“是的,大家在进入超音速之后,都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咱们现在的试飞就是在1.2马赫以内进行的,大家都在期待你能找到问题呢,毕竟你的理论知识最扎实。”

秦风有种挫败感,没错,自己当然想要能找到问题了,自己第三次进入的时候,以为能找到了,谁知道,最终却是一无所获,真是奇怪啊。

“在振动的时候,首先是方向舵振动的,所以,我以为是方向舵的问题,但是用潜望镜观察,方向舵舵面却是正常的。”秦风继续说道。

听到秦风的话,王扬竖起了大拇指:“秦风,你真厉害,居然能发现是方向舵先振动的,大家都是不明所以啊。”

飞行员的两脚下是方向舵,在转向的时候,配合着推杆和蹬方向舵,让飞机改变航向,而在平飞中,大家的两脚都是离开方向舵的。

而秦风却是个特例,他的两脚没有离开,一直都放在方向舵上,因为按照事先的要求,飞到1.3马赫之后,是有一个转向的动作的,而且,他的脚比较敏感,结果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到了战机的后面,由于刚刚降落下来,尾部还比较热,距离一米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有些热浪了,他们就在这侧面,注视着那高大的单垂尾。

垂尾的下方就是减速伞舱,当时饱受减速伞舱过热的问题,后来被秦风的巧妙设计给解决了,现在又出来了超音速震动!

既然自己首先感受到了方向舵的颤动,那肯定是这里的问题,但是却又看不到舵面的晃动,究竟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自己的感受出错了?

秦风在心中不断地想着,王扬也跟在一旁,一起在苦苦思索,突然间,秦风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数据呢?咱们看数据啊!”

战斗机在试飞的时候,都是加装了各种测试装备的,每次飞行回来,这些数据就会被复制下来,交给工程师们查看。

现在既然己方不明所以,那就干脆看看数据,不就知道了?

试飞院虽然没有法国那样的先进手段,战机的数据同步传输,但是降落之后再检查数据,那也是必须的。

现在,国内的计算机水平并不落后,1977年,航天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就制造出来了77型机,这是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16位微型计算机。另外,参照美国Intel8008机型的国产DJS-050微机,也于1977由清华大学等单位仿制成功并通过鉴定。

虽然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比美国晚了13年,但是经过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已经缩小到6年。(看看后世的芯片全面进口,让人唏嘘不已。)

现在,在试飞院,就有77型计算机,数据被导出来之后,秦风跟着大家一起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据。

王扬已经觉得头有些大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剑精神第三百九十三章 风云变幻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试飞第三十章 争执第一百一十六章 犯我中华者,虽高必诛第五百零五章 老师和学生第七百七十六章 尾旋科目我来飞第六百六十一章 难度很大(加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的休假第六百九十一章 牺牲在跑道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数码相机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问题第三百一十五章 让人震撼第五百九十四章 谈成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厂参观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八百零三章 气象条件第三百六十章 提要求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人等待的感觉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八百七十三章 英烈山第七百二十八章 懂事的小虎第四百五十八章 欧洲联合战斗机第二百五十章 整体介绍第六十三章 等着孵小鸡第一百九十六章 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第三百六十一章 高考的问候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挂能力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推力发动机的发展道路第八百六十章 我们的更先进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下来第五百六十三章 期待和担忧第三十三章 偶遇第四百零二章 教练机的问题第三百二十二章 难道是迷航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爱情片?军教片?纪录片?第一百九十七章 母病,速归第四百七十二章 擦亮眼睛第七百八十八章 原型机下线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剑精神第四百五十九章 严谨第五百八十四章 空中加油(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资料第二百七十九章 老婆孩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查资料第五百八十四章 空中加油(一)第八百五十八章 双座型第七百九十四章 跑偏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朋友第五百四十五章 报价太贵第六百四十九章 发动机的选择第四百二十五章 坚持下去第二百三十八章 没糊弄过去第三十五章 空战对抗战术飞行第八百章 首飞无小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脚踏实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闷热的天气第二百八十七章 迫降河床第一百九十七章 母病,速归第三百五十二章 王牌的对手第六百零一章 新的选择第八百四十四章 干了一辈子第四十五章 机头进气阻力小?(加更)第八百六十九章 今后干什么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的时代第八十六章 低空大表速的科目第六百七十八章 惊心动魄第二十八章 第一次作报告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危险,我先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世界上最棒的第四百零五章 军转民第三百七十八章 歼-7M改装建议书第八百六十九章 今后干什么第二百四十一章 外挂能力第三百六十二章 F-16的座舱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式上马第六百九十四章 新头盔第八百三十章 咬尾第五十一章 204雷达的干扰问题第五百四十三章 歼七的进一步改进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开眼界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的专业组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朋友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来第五十章 首飞歼-8(加更)第七百一十二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二百六十七章 哪里的问题第五百一十章 电子系统是不断发展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如鱼得水第八百六十三章 乌克兰展台第五百五十四章 航母的威胁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二工程第八百一十五章 歼十表演第六百九十三章 接下来的研究第二百八十九章 歼轰七第七百八十五章 动作介绍第三百三十一章 又一笔生意谈成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越说越有劲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