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对接失败

老常的战机,再次上去了,秦风在侧面也在认真地关注着,刚刚第一次的对接失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在操作的时候,要如何改进才可以?

老常的飞机,一点点,一点点地靠近,靠近,随着他逐渐靠近,锥形套的晃动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就在他继续靠近到几乎要对接上的时候,锥形套再次飞开了!

第二次的对接,又失败了!

接着,就是第三次,第四次,当第五次,依旧和刚刚的时候一模一样的时候,老常终于无奈地在无线电里面呼叫:“002对接失败,请求结束对接任务,请001接替。”

已经五次对接失败了,老常知道,肯定是自己在对接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存在,所以,他再尝试,也是一模一样的,不如现在看看秦风能不能成功。

“收到,002退出对接,由001继续。”

无线电里面,声音带着一丝的嘈杂,秦风推动油门杆,慢慢地上去了。

老常对接的是右边,而秦风对接的是左边,刚刚右边的对接失败了,左边呢?能成功吗?

两台发动机提供不同的推力,平衡着机尾的乱流的影响,秦风的手推动操作杆,一点点,一点点地靠近,这种情况,就像是空中走钢丝,张飞穿绣花针一般,需要的是巧工夫,不能有任何的用强。

加装了空中加油管之后,这个不能收缩的管子,是非常的遮挡视野的,就在飞行员的右前方,在开始的时候,秦风是相当不习惯的,不过现在,在对接的时候,这个管子的位置,就再好不过了。

一切都是本能的操作,秦风的眼睛,只要看着自己的受油管,看着那个小伞形状的在空中飞舞的锥形套就可以了。

在气流中,它在不停地晃动着,而自己的战机的靠近,又会增加乱流,让它继续晃动。

这就必须要更稳定才行!秦风努力地控制着战机,现在,他能够感觉到和飞机融为一体了,他要飞机怎么飞,飞机就会怎么飞。

秦风的机头,不断地靠近,靠近,他屏住了呼吸,稳稳地向前,还有不到十厘米!

努力,努力,马上就要成功了!但是,就在继续靠近的时候,和刚刚老常的情况一样,锥形套居然飞开了!

松油门,退出,秦风知道,己方遇到了特殊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是不可能对接成功的。

再重复一次!

这次,秦风更稳定了,一点点,一点点地靠近,眼看着锥形套即将要和战机的受油管接触的一瞬间,又飞走了。

秦风感觉到都要抓狂了,每次都是在最后时候功亏一篑!

“001请求结束试飞,返回基地。”秦风说道。

秦风只尝试了两次,就知道这样的尝试是不会成功的,现在,他们要继续分析原因才行,不能继续这样浪费燃料了,他们先下去再说!

干了一年多,现在,眼看就要见分晓了,就像是期末考试一般,这分明就是交了零分的试卷啊。

尤其是,现场还有不少的领导,不少的人员,在看着呢!老常走下飞机之后,谁都没有看,一直都低着头。

他的手里,拎着飞行帽,阳光将他的身影拉得无比的长,看上去,显得那么的落寞。

老常到底怎么了?现在,他的心里一定很难受吧?

秦风走在老常身后,他是抬着头的,和试飞总工程师的目光相交,然后,秦风就无奈地摇摇头,不行啊,咱们这种对接,是无法成功的,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

其实,空中加油在西方,早就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技术了,西方世界里,几乎有百分之五十的飞行员都能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对他们来说,飞的时候,根本就不用在乎燃料的消耗,没有燃料了,就去空中的专门为加油设置的走廊里面找加油机就可以了。

国内呢,这种空中加油,引进了成熟的技术,为何还是这么难?

主要是加油管的长短不同,轰油六的机体问题,导致了空中加油管不能太长,离机体太近,受到的各种复杂的干扰是很大的,而其他的国家,几乎都用成熟的客机来改装,空中加油时候的加油管很长,留给飞行员回旋的余地也就很大。

但是,国内没有别的选择,现在可不是抱怨装备的时候,现在是要找问题的时候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常去了洗手间,而秦风,已经被其他人都围住了,为了这次空中加油的飞行试验,有五十多名同志在忙前忙后,现在,还有上级的不少领导,大家都在等着呢啊!

老常出来了,对着大家说道:“现在,请让我们想想。”

老常把自己的飞行帽,放在角落的椅子上,然后,把身体靠在椅子的靠背上,他闭上了眼睛,认真地思考着每一个环节,以前的试飞,完全没问题,现在,就差这么最后十厘米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他的脑海里,闪过了刚刚试飞时候的一幕幕。

而秦风,此时也进入了思考的状态,他们的动作已经很慢了,虽然自己试过了两次而已,也知道后续继续这样,那肯定会失败的。

如果不能慢慢地来的话,那又该如何呢?

一个灵感突然就闪现在了他的脑海里,这一瞬间,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我想,我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而老常在此时,也睁开了眼睛,两人对视了一眼,说出了共同想到的那个办法:“加速!”

这个词,终于将现场沉闷的气氛打破了,大家都围在了两人的旁边,一起讨论起来,当正常的做法不行的时候,那就得反着去尝试了,而且,很可能,这是最正确的方案!

“来,我们仔细研究一遍!”

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选试飞员(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数码相机第三十二章 还剩最后一个科目第八百零六章 歼十首飞第五百零七章 我们学习的是如何钓鱼第二百零二章 我可以要这个模型吗?第六百六十七章 专业技术第三百九十章 芝麻开花节节高第一百九十六章 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三百四十七章 套住就意味着击落第四百三十二章 机载雷达的研究第一百八十四章 市场化第三百六十九章 蜕变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罗莫夫试飞院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对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难度很大(加更)第五百二十章 634系统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向问题第四十章 猫捉老鼠第四百五十八章 欧洲联合战斗机第一百零一章 逼着自己学习第三百零七章 F110发动机的最新款第五百四十三章 歼七的进一步改进第二百八十七章 迫降河床第七百五十九章 还要自己生产第一百四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五百七十四章 格斗战胜F-16?第五百三十六章 空中加油技术第一百五十九章 PIO第三百七十五章 改革第五百一十三章 见到模拟器第三百三十八章 简单的首飞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一个平安符第十三章 贝尼苏韦夫空军基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歼八的发动机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罗莫夫试飞院第六百六十七章 专业技术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要等,不要靠第四百零五章 军转民第一百七十一章 越说越有劲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来第六百九十三章 接下来的研究第六百七十八章 惊心动魄第七百九十章 碎屑第三百五十一章 和谁过招第一百七十七章 长大要当飞行员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朋友第一百三十八章 任重道远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练机的空缺第三百零三章 新手打导弹第二十三章 歼-6打下来的交情第六百三十六章 换个角度考虑第一百四十二章 保留个项目小组第一百二十一章 歼-7III的任务转手第五百五十一章 歼十三舰载型第五百七十一章 精彩的表演第四百九十章 总师的代表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敢奢望爱情第五百二十七章 找到问题第一百六十九章 内行的要求第五百二十三章 与死神擦肩而过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对手第八百三十章 咬尾第三百二十七章 藏在云层里第三百四十八章 中计了第八百零一章 顶不住压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擦亮眼睛第二百八十三章 最后一颗炮弹的誓言第三百九十一章 海军大院第三百八十二章 砸锅卖铁也要干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要被物质迷了眼睛第二百五十九章 爱情片?军教片?纪录片?第六百九十七章 飞往苏联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飞第三百四十五章 只有自己靠得住第一百七十二章 机载子系统的预期寿命第一百章 当然是咱们自己干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氧不能缺精神第二百零一章 不是忽悠第二百八十四章 空中撞击第六百九十九章 米格机的历史第三十八章 我们很满意第四百五十章 不是鸭翼的鸭翼第八百三十一章 浑身解数第一百四十二章 保留个项目小组第二百二十四章 优势明显第三百零二章 一打导弹就停车第二百三十三章 民族强大的自信心第二百五十章 整体介绍第六百四十一章 座舱失压第八十六章 低空大表速的科目第七百三十一章 共青城飞机厂第六百七十二章 飞行后的分析第三百九十九章 做祖国的螺丝钉第七百零一章 带着黑烟起飞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来负责任第三百八十二章 砸锅卖铁也要干第六百零七章 三片式风挡和整体风挡第四百五十九章 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