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节 身股制改革

去年年都没过,郝可久就搬到了兵工厂,兵工厂给了他一套别墅,环境优美,而且还配有花园。天『籁小说ww』w.『⒉

唯一的不好是,他一个人住,放在太大了,再有不好就是,左邻右舍住的都是洋人。

那些洋人郝可久不是没见过,但是跟他在广州见到的洋商不一样,这些洋人身上没有那种跟你谈生意时候打仗一般的野蛮劲,他在广州见的,都是一个个急于在中国财的洋人冒险家。

可是在兵工厂里碰见的,都是一个个技术专家,这些人即便是在他们国内,也是拿着薪水,不用为盈亏关心的人,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平静的性子,在中国人看来,身上烟火气不大。

偶尔出门碰见洋人妇女的时候,郝可久难免有点不自然,因为洋人妇女也很讲究,会给你行礼,可郝可久不知道怎么回礼,如果是拿人朝他脱帽,他知道是敬礼,他回一个抱拳也就过去了,但朝妇女抱拳,他觉得别扭,可人家都提裙子点头了,他真的不好不回。

除了生活上的不习惯,工厂里的事情也麻烦,比他想象中麻烦的多。他并不清楚他是来变革这里的,朱敬伦也没跟他说这些,只是说让他管工厂,怎么管他说了算,工部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不赔钱。

这些在他以前看来,没什么难度,他天生就是个会赚钱的,当学徒那会儿就比别人生意做的好,在他看来,就没有他做不了的生意,不就是赚钱吗,放着这么大的本钱,那些小作坊都能挣钱,没道理他赚不了。

可进了兵工厂才知道,这里的问题多着呢。

大权之前都在洋人手里,工钱是官府的,大家衣食无忧身上确实没了烟火气,可也没有冲劲了。底层的技术人员,想着当官的多,想着财的少。从上到下,就没人想着给工厂挣钱,不像他们山西的票号,就是最小的学徒工,也懂得给票号里拉生意。

最让郝可久感觉到麻烦的是,这里没有他的人,他是一个人上任的,手下没有自己的亲信,感觉到处处掣肘。

兵工厂之前也生产民用品,最大的产品就是蒸汽机,但主要还是卖给洋人,因为兵工厂的官方身份,除了新安县的一些工厂外,广州、佛山一带的民间作坊买蒸汽机都不愿意找兵工厂,而死找洋人订购,其实一些洋人转手就将订单交给兵工厂了。

郝可久提出,要工厂在广州等地去开办铺面,给厂里拉生意。但那些洋人提出没有人,兵工厂里就没有闲人,也不会干这些事,直接跟新安的洋行做生意也是一样的。

听厂里一些中国学徒说,洋人从厂里买机器,都是给洋人管理人员提成的。

这哪里能行,郝可久暂时隐忍不,但他觉得这种情况必须改掉,这不是拿公家的买卖给自己谋利吗,放在票号里这样的人会被开掉,永不叙用,别的铺子也不会用。

但他手里没有自己的亲信,凡是洋人都说不行,根本执行不下去。过年的时候,当大家多回去过年,工厂暂时关门的时候,郝可久跟门房打听了很多事,也艰难的翻看了一遍工厂那种用洋人法子记下的账务。

他这时候现,兵工厂在佛山的铁作坊里,是有一批人手的,这些人常年在外,跟工厂里的人关系不密切,工厂里的人,哪怕是大明本地人,也大都是洋人带出来的,他们基本上唯洋人命是从,违抗洋人就等于欺师灭祖,可驻外的那些不同,虽然也是洋人带出来的,但是郝可久现,这些人大多是最早一批学徒,而最早那批洋人大多都已经回去了。

看到这个情况,郝可久心里就有了主意,过年后就将那些人招了回来,最主要的目的,其实不是让他们干活,真正的意图是,要把这些人提拔起来,让这些人听他的话。

为了施行这个计策,郝可久没少动脑子,既要让洋人不起疑,还要做的漂亮,最后他才想到了让大家分组仿制目前市面上卖的最好的机器,大家凭公议,那组人做的最好,就让那组人的领头的当车间帮办,专门生产这种机器。

事实上,郝可久早就现,这些人在佛山帮助小作坊仿制机器的事情,因此他知道,这些人一定做的最好,果然如他所愿,新成立的十几个车间的帮办,都让这些驻外的人当上了。

此时在高层管理整个工厂生产,监督出厂质量的还是洋人,但是中层管理车间的,就已经都是郝可久提拔起来的人了。然后他开始操作第二步,产品能生产出来,还得要卖出去,否则怎么赚钱。

这次他还是老办法,大家靠业绩说话,谁本事大,谁拉的生意多,就让谁当管事的。

可原本工厂的经营制度,都是别人找上门订货,厂里负责业务的也都是洋人,他们在办公室把生意就做了,现在要出门拉生意,甚至一家家工厂去走访跑街,可没有这样的人。

洋人表示他们根本做不了,他们出了门连路都不认识。

这正中郝可久下怀,他刚好可以招募一批新人了,广州的各个商铺里有的是这样的人,跑街是一个商铺学徒最基本的素质,放在后世叫做推销员,这年头叫做跑街。

他一下子就从广州招来了三十个年轻的学徒,在广州、佛山、新安和九龙四个机器买的最好的埠头一家家作坊去跑,他亲自否则这些人的业绩。

洋人很快现自己手里的权力被收走了,来工厂下订单的洋行少了,因为生意都被那些跑街的抢走了。

他们没有提成,心里自然不满,可是他们不满,郝可久还不满呢。

郝可久觉得,他们现在没事做,可是薪水依然丰厚,这是不合理的。

在利益面前,洋人可比中国人更难惹,他们把官司打到了工部。

工部派人来调解了一次,郝可久态度很强硬,他表示没有白拿钱不干事的道理。洋人想要拿提成,那好,去跑街吧。

大批洋人集体要辞职,他们这些人,并不是专业的商务人员,很多都是从过去的技术人员转来的,当年朱敬伦为了留住他们,连别墅都给他们盖了,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

但是这次朱敬伦决定支持郝可久,如果要辞职,只需要郝可久批复就能执行。

他们在中国拿着在国内三倍以上的工资,住着免费的别墅,享受着低廉的物价,优裕的生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人上人,是上流社会,此时才现,他们不过是中国人雇来打工的,一下子心理打击巨大,反倒是不敢跟郝可久做对了。

郝可久则觉得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子,跟人讲价钱不懂,拉生意不会,但是郝可久承认这些人技术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些年是学徒培养出来了,所以他们不用去搞生产了,现在还是让他们去搞生产的好。

于是郝可久安排这些人又去做技术。

这一番事情就折腾了大半年,此时郝可久已经大权在握了。

这时候他也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了,不用估计厂里旧的条条框框,那些生产的流程,规矩他不打算改,因为他也不是很懂,他要改的是工资制度。

之前的工资都是死工资,干多干少拿的差不多,当然工厂里实行西方的定额制,完不成任务是扣钱的。

现在郝可久打算推出身股制。

票号管理掌柜和学徒用的都是这种方法,用了几十年好用的很。

尽管兵工厂跟票号还不一样,一开始郝可久都不知道如何做,但半年来了解了工厂的运作之后,他现在将不同的车间,当作票号在各地的分号进行管理,大家独立结算,年底按照盈利情况来进行分红,从掌柜的到伙计依照年限和职位高低以及业务优劣,享受不同的红利分配。

先是官股与身股的分配,兵工厂无疑是官府的产业,官府投钱办的,官府就是财东,晋商的规矩,财东往往只能分配到利润的一半左右,有多有少,有的财东分六成,也有低的分到两三成的。

考虑到兵工厂是官办的情况,郝可久给官家留足了好处,规定六成属于官家。工厂从他这个总办,到刚招进来的学徒,分其他剩余的四成红利。当然工资是不变的,这红利属于额外的福利。

既然是额外的,也就没人反对,洋人也不反对。

推行下去很顺利,以车间为单位,分身股每股1o厘,学徒工第一年不拿身股,学徒出徒之后拿半厘,以此类推,每半厘算一个档次,从半厘到九厘半,总共十九个档次。车间的帮办,一般能拿到七八厘,除非特别出色的,很少能拿到九厘以上。拿的最高的,一般是大掌柜,比如郝可久这个总办,他每年的身股可以拿到1股。

郝可久推出的身股制,第一年的时候大家还没在意,后来在年底结账的时候,所有人才现,有的人拿到手的钱,甚至比薪水还多,后来生产气象就焕然一新,那是后话了。

在郝可久改革兵工厂管理制度的时候,朱敬伦也没闲着,他忙着第二项改革呢,那就是教育改革,跟兵工厂改革遇到的问题一样,他手里没有一个合适的人才,最终他还是将目光盯在了一个外人身上。

但这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让朱敬伦十分忌惮,他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放手一试,这个时代,能让朱敬伦对他身份都感到忌惮的人不多,但这个人绝对算一个。

因为这个人叫做曾国藩。

第六十节 中间人第三百七十四节 归国第三百二十八节 大造军舰第二百九十三节 发兵肇庆第六百一十七节 德国推祸水第十九节 取信(3)第四百零四节 迎娶第七十四节 想要改变种姓吗第36节 巡抚拉拢第八百一十七节 让城里人回农村第六百四十七节 开始撤侨第五百四十四节 小看了英国人第七百八十五节 唯有巧手来捏合第七百七十节 越来越像政客第七百四十七节 愤怒的美国第一百四十七节 美国顾问团第七百三十一节 大明的财团时代第六百六十节 大明财阀第五百九十九节 丁戌奇荒第七百七十九节 昏君混臣第一百零六节 与东印度公司对赌第一百七十七节 使团第六百九十四节 百团大战第四百一十二节 曾国藩南下事件第三百一十一节 教育体系第七百三十一节 大明的财团时代第一百七十九节 推销自由贸易第一百六十七节 收获民心第三百七十五节 控制大局第六十五节 底线第一百七十六节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43节 实话第一百六十一节 派遣使团第四百二十一节 大鱼上钩第八十一节 参战第六百一十八节 太平洋铁路第一百三十一节 给个甜枣第一百二十节 瑞典人的意外收获第五百五十七节 柔情宰相俾斯麦第八百一十二节 列强分赃会议第五百五十节 痞子李鸿章第七百七十七节 伦敦和谈 2第六百四十节 天王必须死第一百六十三 为了中国茶的未来第四百二十八节 锦纶堂第七百九十六节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路径第六百八十四节 赫德的活动第六百三十八节 太平天国最后的希望第四百一十九节 打造工业乡绅第七百八十八节 吞并满清的基础第三百二十二节 广府银行第一百六十九节 思维定势第三百五十五节 回广东第七十八节 登陆第一百四十六节 谁不服我打谁第一百零二节 方山借款第八百一十六节 向贫富分化说不 2第三百一十二节 诺贝尔的事业心第七百八十节 迷局第一百六十四节 我叫何士文第七百一十八节 富商和国王第七百五十三节 佩科斯战役第八百一十一节 国际局势复杂化第七百四十三节 华人爆发的力量第七百九十六节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路径第三百零二节 奕欣的应对第三百三十三节 候补官选拔制度 1第五百九十节 大明棉纺业困境第一百四十六节 谁不服我打谁第一百五十五节 水口公约第六百八十节 能战方能谈第七百五十六节 悄然兴起的教派第一百五十九节 城下之盟第三百四十六节 告捷第五百六十九节 商战请假几天第一百九十五节 横扫千军第八节 面试第七百七十一节 休斯敦大会战 1第四百一十二节 曾国藩南下事件第一百九十九节 成亲第一百七十二节 作战计划第六百七十三节 移民谈判第五百九十二节 重工业的春天第七百七十五节 休斯敦大会战 5第四百零二节 皇帝的鸭子第二百九十四节 收服八旗将军第七百四十七节 愤怒的美国第五百八十八节 天国从此不太平第一百八十三节 拿破仑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四节 我叫何士文第七百三十九节 此时打成本最低第五十八节 内斗之势第七百四十六节 夏威夷海战第七十节 帮办团练第四百一十九节 打造工业乡绅第七百六十五节 皇命第七百九十三节 工业巨头的春天第三百九十五节 收回香港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