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节 工业革命降临

可是这几年官府无论怎么推动,除了陈启沅这样不计较收益的政商外,棉纺织工业真的很少有人问津,主要原因是赚不了钱,经济危机期间,纺织工业的霸主英国,向全世界廉价倾销棉纱和棉布,导致陈启沅自己的工厂都在大肆亏损,如何说服别人投资办厂呢,没想到今年突然就多了几家新的投资者。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在香港从事进口棉纱、棉布生意的商人,根据手里掌握的行情,让他认为,投资纺织业已经有利可图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后,引入了全套的英国机器,在交通便利,极有港口又有铁路,但地价远没有九龙那么高的东莞联手建立了一家纺织厂。

这时代英国人的倾销是商业行为,可没有政府在背后支持,也没什么高额补贴,只是商人们压低价格,希望撑过经济危机罢了,可一旦这种亏损倾销得不偿失,他们是没有动力持续下去的。

另外随着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人在普法战争后了大财,用法国赔款建立了金本位,国际银价继续下跌,以黄金为衡量标准的英镑相对于以白银为货币的大明市场就越来越贵了,货币的贬值,让纺织工业变成了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度过英国的先优势划出的那条利润线。

在东莞的第一家纺织厂永泰棉纱厂,永泰棉纱厂以进口印度棉纱加工,然后通过铁路,远销珠三角地区,通过水路或者广州进行周转。投产第一年就一炮打响,获利颇丰。

这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

中国人爱扎堆有时候也是好事,尤其是在工业推广阶段,周姓富商成功经营了第一家纺纱厂后,今年立刻就有三家同时兴建投产,大明棉纱业的曙光终于出现了。

对于这种有带头作用的企业,朱敬伦向来很关注,他派人悄悄去打探了一下消息,找行内人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报告,他突然惊喜的现,气象不同了。

这两年顽固派们的声音渐渐弱下去,代表的可不仅仅是顽固派本身思想的变化,反应的是整个国家新的风气。

不敢说全民都接受了工业化,但已经出现了一大批人,了解了西方,知道西方历史和现状,知道工业革命的威力和意义。

但最重要的是,思想本就比较开放,传统道德观念比较单薄的商人,对于投资兴办新式产业不但不抵触,反而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寻找那些可行的项目了。

而大明现在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在开放后从国际贸易体系中,积累了一定资本的商人,其中有跟洋人做生意的商行,甚至有直接给洋人做代理的买办,他们积累了资本,又不抵触西方工业,当行情好的时候,他们当然会大举进入工业领域。

这种现象,让朱敬伦深受启。

他参观过丹麦、瑞典等西北欧国家,他知道,那些国家都已经开启了工业革命。根据他的了解,这些国家工业革命的起因,主要还是英国技术的扩散。

瑞典、丹麦、荷兰等国,都是不约而同的在185o年代展开了自己的工业革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那就是英国在183o年,开放了本国的机器出口禁令,之前英国机器可是作为一项国家机密保守的,所以法国、德国才会想方设法的偷盗英国技术。

但问题是,机器禁令开放后二十年,这些国家才相继开始工业革命,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工业化就蓬勃展呢?

朱敬伦之前不太清楚,现在他大概明白了,恐怕这二十年,他们通过英国的机器生产,了解,掌握了工业化生产方法,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国家在思想上出现了变化,朱敬伦在巴黎世博会之后去了瑞典等国,看到了他们飞增长的工业生产,但同时也注意到他们保留了大批手工作坊。

可在几个手工作坊的采访中现,这些作坊主一个个并不是不想搞大工业,而是受限于资本和技术,其实一个个都十分希望改造自己的作坊,建成机器工厂。而之前,这些作坊组成的行会,恐怕是最反对机器化生产的组织。

可见二十年对工业化的见证,让他们对工业化的抵触削减了,反而开始积极拥抱起了工业化。大明何尝不是这样,从朱敬伦开办兵工厂开始,也几乎过去了二十年了。茶叶和缫丝工厂,在各地开花结果,尽管都不算什么大规模工厂,可是由于分散在广大的乡间,靠近原料产地,也靠近保守的民众,将工业直接展现在最广大的农民面前。

这种眼见为实的宣传意义,远胜过报纸的大肆鼓动,所以大明百姓的思想其实也为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

了解到这个新现象之后,朱敬伦立刻意识到,似乎政府还没有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准备。

工业革命跟工业化是两个概念,工业化的范畴更大,只要是用工业的方式在取代传统生产,就是工业化。但工业革命,专指那种短时间,高密度进展的高工业化现象。

之所以有革命一说,就是因为他的进展是狂飙突进的,另外革命还有激烈改变传统社会的意义在里面。当然工业革命这种革命,对传统社会的改变,还是要远小于暴力革命的。他毕竟是通过经济的方式,因此较为温和,可是副作用也更小。

现在工业革命的威风开始吹起,朱敬伦不知道能不能席卷成一场惊涛骇浪,但他必须为此做好准备,政府能做的,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给低息贷款式的粗放方式了,已经积累了一定资本的新兴资本家们需要的,也不再是初始资本,而是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国内的市场环境通过正规的法律和高效的行政体系可以保证,但是外界带来的冲击,就不是法律能够保障的了,必须重新更改关税税率。

朱敬伦提出建议,大幅度提高目前大明工业化进展最快,又主要以本国市场为主的行业税率,其中包括棉纱、棉布,钢铁、机械,肥皂、皮革,造纸,榨糖八大新兴产业。

但最大的阻碍是,这其中的棉纱、棉布,钢铁、机械,最大的进口国就是英国,而当年大明为了从英国人手里要回海关权力,给予了英国商品最优的税率,现在要改变,势必要跟英国起贸易冲突。

引起战争倒不至于,毕竟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当年的大明了,虽然打不到伦敦去,但自保有余。关键是贸易冲突爆后,大明可承受不了英国人的报复。因为英国不但是大明最大的进口国,同时也是大明最大的出口国。大明最大的出口产品之一,茶叶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就是英国。

可以说打算提高关税保护的这八大行业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茶叶从英国获取的利益,因此单纯利益上来讲,完全是得不偿失。但在长远意义上来讲,却必须培育这些新产业,因为大明不可能靠丝茶吃一辈子,不可能靠丝茶完成工业化。

所以税务司毫无犹豫的就宣布了大明的新税则,宣布从明年开始,对八大产业加征八分之百的关税。

果然英国人第一时间就出了抗议,要求大明履行旧有的通商协议,而大明则以此为契机,建议英国人坐下来好好谈谈新的通商条约。8

第六百一十六节 沙俄在南下第一百九十二节 拉拢穆克德讷第六百五十七节 政治和文化遗产第四百零一节 遗留问题第六百六十九节 度过蚕瘟危机第七百六十四节 授旗第三百三十节 发行债券第三百五十节 一群传教士第四十八节 舍身第七百三十三节 大明的应对第三百一十七节 司法改革第七百八十五节 唯有巧手来捏合第三百六十四节 楚军撤退第二百零二节 超人第十二节 机会第七百一十节 战火扩大第四百四十六节 送上门的扩张第七百零六节 岘港会战 1第七百四十九节 新生派力量第七百四十八节 大明的盟友第七百六十五节 皇命第四百一十八节 给日本人贷款第七百九十五节 璀璨的手工艺品第三百二十节 发美国人的战争财第五百七十九节 大事件之台湾问题 2第七百一十二节 不急着当打手第七百九十六节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路径第三百七十一节 劳务输出及移民公司第三十一节 攻城第41节 大计划(一)第三百七十四节 归国第四十七节 请缨第一百七十二节 作战计划更新通告第六百五十七节 政治和文化遗产第四百四十七节 战争冲击第一百七十一节 建议第一百四十五节 名扬三县第三百七十一节 劳务输出及移民公司第五百八十八节 天国从此不太平第三百八十三节 工业革命种子 1第七百八十七节 赫德威胁英国人第三百九十四节 压力重重的宰相第六百九十八节 海防战役 1第五百七十六节 决定未来的那些大事第六百零七节 代价并不高第六百四十五节 琉球流亡政府第五百六十二节 军事改革 2第三百二十四节 控制军权第五百五十六节 两个新国家第六百九十四节 百团大战第一百四十六节 谁不服我打谁第38节 救人第三百六十三节 常捷军的末日第四百五十一节 克虏伯大炮与铁甲舰第一百八十节 先斩后奏第五十九节 收缩防守第三百四十节 肇庆会战 4第七百六十五节 皇命第五百七十八节 大事件之台湾问题 1第四百二十节 收获来了第四百二十节 收获来了第五百九十六节 流氓合伙人第七百四十六节 夏威夷海战第一百七十二节 作战计划第八百一十节 中英太平洋协定第一百一十一节 更大的利益第九十八节 虚张声势第一百九十六节 大调兵第八十八节 新安失陷第四百零九节 变化第三百二十七节 抓住这个人才第九十五节 全靠演技 2第四百三十五节 兵工厂的大生意第五百八十一节 台湾问题后续第七百四十七节 愤怒的美国第九节 翻译官第一百一十四节 与清廷划清界限第三百四十八节 挖天国的墙角第一百六十八节 昭常一样的忠臣第一百七十八节 投机第三百八十二节 既得利益者第一百四十二节 把人民组织起来第七十九节 短兵相接第四百零六节 进错洞房 2第三百七十五节 控制大局第三百二十七节 抓住这个人才第六百三十二节 肥皂是新产业第五百八十五节 金融市场的想象力第五百五十八节 三大铁路第六百四十八节 整装待发第七百二十四节 这有德国什么事第八百一十五节 向贫富分化说不 1第四百五十三节 问问缴获卖不卖第三百零九节 一个标杆第五百七十节 大危机和北伐第六百二十九节 求新自强图存卫道第三百六十四节 楚军撤退第三百四十九节 洪秀全死了第三百零五节 海关的情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