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空中运输公司的装备

第281章 空中运输公司的装备

在五十年代,老毛子研制了米-8直升机,这款直升机的在漫长的历程中,一共有五十多个改型,生产了九千多架,是全球直升机数量最多的,所以,也被称为直升机界的卡拉什尼科夫。

在六十年代,随着米-8逐渐老旧,老毛子开始改进,具体来说就是提高发动机功率,增大载重量,改善直升机的高原性能。伊索托夫发动机设计局研制出1900马力的TV3-117MT涡轴发动机,装在了上面,成为了米-18,后来又改名叫米-17了。

两款直升机,外形几乎一模一样,西方也都统一叫做河马,如果仔细分辨的话,米-8尾桨在右、米-17尾桨在左。也不知道老毛子的设计师是怎么想的,难道是因为前后两代设计师,一个正常,一个左撇子?

在88年的时候,米里设计局对米-17直升机再次进行现代化改进,改进之后的,就是米-171直升机,一直用到了后世。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米-8还在生产,毕竟便宜,三四百万就能买一架。

站在了米-171直升机的前面,秦涛看着这架外形流畅,肚子宽大的直升机,也是充满期待,海军虽然用不上,但是陆军却是大量使用,全面开花,成为了中坚和主力。

不过,毕竟是技术落后,所以,国内宁可测绘仿制黑鹰,也没有对米-171动过念头,最多就是采购散架,组装过几架而已。

“这款直升机,能不能在两端弄个短翼,挂个火箭弹发射巢之类的?”

季申科想要摇头,不过跟着,又点头了:“这并不难,我们随时都能把米-24的技术移植过来。你们需要这种改款吗?”

秦涛摇头:“我们需要拥有这种改进的能力。”

购买这些米-171,都是民用型号,这样军队都不用出面,回去之后,需要自己能改动,挂个火箭发射巢啥的,临时客串一下武装直升机,毕竟陆军严重缺乏专业的武装直升机。

但是,不能在这里改装,这样的话,还得采购这里生产的武器装备,又是一大笔的开销,军队没钱啊。

秦涛说得煞有其事,季申科和德米特里等人也听得很仔细。

“秦,只要你们需要,我们都能做到,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来购买?”

“等到回去之后,我就给伱们联系。”秦涛说完,想了想:“不过,民用型号,我倒是可以买两架,三百万一架如何?”

重型的米-26直升机,两架就够了,多了也没用,这就和大件车一样,可能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国内的电力建设,应急救援等等,都是需要米-26直升机的,但是,平时肯定不能动。

秦涛如果有紧急出行计划,或者是运输公司的其他生意,那就需要中型的米-171直升机了,这样的直升机,采购上两架,就可以形成规模了。

等到回去之后,赵老四他们知道手下有飞机了,该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飞机和汽车不同,申请航线培训飞行员之类的,都是要花钱的,所以,也只能走特殊的关系了,估计,回去之后肯定是会被围观的,到时候,让老丈人给帮忙,挂靠在海军下面,应该没太大的问题吧?

三百万美元一架,只有八十年代黑鹰价格的一半,但是,对现在的米里设计局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

秦涛这一趟过来,下了三千六百万美元的大单子,自从红色帝国崩塌之后的第一笔生意啊!

以后,要是还能卖出上百架米-171去,那就更好了!

所以,米-26的价格问题,也就不能再说什么了。

看过了生产车间,同行的薇塔丽亚,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外面吃饭,在市内最豪华的酒店里,已经准备好了一桌酒席。这可比在工厂里面吃饭要好得多了。

饭菜还没有上来,桌子上就摆了几盘水果和糖果,秦涛拿起来装糖果的餐盘:“季申科,德米特里,还有你,你,你们几个,把这盘子糖果分一下,带回去给孩子吃。”

说完,秦涛抓起糖果来,给几个人的口袋塞。

这场面,看上去有些滑稽,都是大人物,还在乎这些糖果吗?

但是,几个人的眼里,都闪烁着感动。

家里的孩子,有多久没有吃糖果了?

秦涛慷薇塔丽亚之慨,收买人心,而薇塔丽亚在一旁,只是笑着看他做的这一切。

上菜之后,吃喝开始,众人的聊天也就更加的随意了。

“咱们的直升机,在重量上的确已经很逆天了,但是在速度上,却依旧还很差。”秦涛提起来了新的话题。

论重量,五六十吨的米-26,傲视群雄,但是,论速度,就不行了,米-26的速度,连三百公里每小时都不到,其他的直升机,也没有突破四百公里每小时的。

和普通的飞机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的速度相比,这的确是够慢的了。

“没有办法,直升机顶部的大盘子,让它获得了起飞的动力,但是同时,这个大盘子在向前飞的时候,也会起到阻碍作用,所以,直升机的速度不会高。”季申科说道。

这是直升机的先天性缺陷。

垂直起降,靠头顶的大盘子,向前飞呢?就把螺旋桨的叶面向前倾斜,这样,旋翼不仅仅提供升力克服重力,同时也提供向前的推力。

虽然大盘子能带着直升机向前飞,但是这个大盘子,也获得了巨大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的速度就不可能太快。

“那么,在直升机向前飞的时候,把大盘子转到前面去如何?”

秦涛说得漫不经心,在场的几名直升机方面的专家,却都是一怔。

“秦,你是说倾转旋翼机吗?这种飞机的技术难度太大,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就在前几天,美国的XV-15原型机,刚刚坠毁。”

“没错,卡莫夫设计局也曾经搞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一款全新的复杂的技术,可能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还要花费大笔的资金,意志坚定地搞下去。

当年,直升机的技术刚刚稳定下来,头顶大盘子,后面小盘子的方案成为了各个直升机设计师的共识之后,倾转旋翼机的研制也就开始了。

到了1951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在军方的支持下开始研制 XV-3倾转旋翼机。

看上去简单,不就是把大盘子从水平方向转到竖直方向上吗?实际上,仅仅是气动问题,就困扰了贝尔公司很多年,因为气动弹性不稳定性的技术问题,在风洞实试中,旋翼与机身脱离,让这款飞机的尝试彻底失败。

不过,贝尔公司没有放弃,到了七十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和陆军开展了一项全新的、以涡轮轴发动机驱动的倾转旋翼机计划。贝尔公司立刻行动起来,获得研制合同,开始了新的尝试,这款原型机被取名为XV-15,也是后世大名鼎鼎的V-22“鱼鹰”飞机的雏形。

虽然在81年,第一架XV-15原型机就在巴黎航展上进行了精彩表演,让人惊讶得眼珠子都掉了,但是,它毕竟只是一款原型机而已,距离服役还早着呢,就在今年,原型机也摔了。

米里设计局并没有着手,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预感这种方式太复杂,成功的几率很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几十年前,他们的同行就已经失败过了。

卡莫夫设计局,也是曾经趟过浑水的,这就是卡-22.

在1951年,他们提出复合式直升机构想。计划在里-2运输机基础上,加装了两副旋翼,然后配套TB-2涡轮发动机,吹过风洞之后,修改了一些外形,最后在六十年代开始试飞。

相比美国人的鱼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旋转。老毛子用最粗犷的手段解决了问题:机翼两端,各安装一台发动机,顶部有直升机的大盘子,前面则是正常的螺旋桨!

他们不用解决发动机和螺旋桨一起旋转的问题,干脆弄两个,顶部的大盘子只管起降,前面的螺旋桨负责提供前进的推力,这下,全解决了。

卡莫夫设计局的人是聪明的,他们已经预感到了,要是搞旋转的话,会非常的复杂。

他们的预感是正确的,在鱼鹰的几十年的研制过程中,这个倾转过程是最危险的,哪怕是服役了,事故也是发生在这个过程的。

如果没有了倾转,那事情会变得很简单。

但是,就算是不需要倾转,从垂直起降到正常飞行,还是要转换的,这才是这种飞机最大的技术难题。

测试了几年,问题不断,无法解决,所以,这个项目最终被放弃了。

“技术是不断进步的。”秦涛说道:“当年,为了研究直升机,不是也有很多航空工程师们绞尽脑汁想办法,才把这种技术搞成熟了吗?现在看来,倾转旋翼机有很多的问题,但是,等到以后,总是会成熟的,如果以后成熟了,那这种飞机,将会彻底取代直升机。”

直升机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垂直起降,最大的缺点,就是飞行速度慢,倾转旋翼机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所以,也就被认为是最佳的替代方案了。

只可惜,在后世,只有鱼鹰一款倾转旋翼机,这天空也未免太单调了,所以,秦涛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忽悠这些人一番,如果他们要是能动心了,说不定还真能搞成呢。

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米里设计局如果想要在以后还能大批量地卖飞机,卖到欧洲去,那就必须要有创新!

季申科有些动心了。

“尤其是现在,电子技术在飞速发展,这种飞机最难的飞控系统,完全可以交给电子技术去完成,到了以后,或许根本就不需要飞行员,完全可以无人飞行。”秦涛继续画大饼:“对这种飞机来说,需要解决的机械问题,对米里设计局来说,绝对不成问题。”

这种飞机,一个最大的机械问题,就是如何在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保证飞行安全。

直升机的两台甚至是三台发动机,并排在一起,万一其中一台熄火,另一台就会迅速爆发,哪怕是超功率输出都可以,让旋翼继续旋转,保证应急飞行到安全区域降落。

倾转旋翼机就不好折腾了,毕竟,发动机在两边,机翼末端,距离太远,贝尔公司设计了一套复杂的传动系统,在机翼内部有传动轴,平时两台发动机,各干各的,但是,一旦其中一台熄火,另一边的发动机就会通过传动轴把动力输出过来。

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如果只有一个螺旋桨继续转动,那这架飞机,就会以纵轴线为轴旋转着掉落。

对老毛子来说,玩这些机械,他们是最厉害的,或许还有办法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呢。

“倾转旋翼机,垂直起降的战斗机,这些都可以部署在海军的巡洋舰和登陆舰上。”秦涛说道:“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有很多问题,以后一定会慢慢成熟的。”

季申科点点头:“是的,我们的重型载机巡洋舰,两栖登陆舰,的确都需要能垂直起降的飞机。”

“听说,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的总师亚历山大,在莫斯科差点遇难?”德米特里开口。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莫斯科发生的这次汽车炸弹事件,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了。

“是啊,当时我就和亚历山大在一起,如果不是临时换了车辆,那我们恐怕就得继续参加亚历山大的葬礼了。”说起这件事来,季申科也是有些后怕。

“葬礼?洛克希德的人,太过分了。”德米特里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是啊,据说莫斯科那边,还在调查,哼,咱们的政府里…”

说到这里的时候,季申科打住了,再说下去,有些不合适。

“雅克夫列夫设计局也够惨的了,垂直起降战斗机项目下马了,他们手头就没东西了,我给他们建议,可以弄教练机试试。对了,听说他们还弄过预警机项目,也不知道咋样了?”

“预警机?估计也要下马了吧。”

什么?什么叫做也要下马了?那就是说,现在还没有下马?

看来,老毛子也有战略忽悠局啊!忽悠起人来,那也是非常的干脆利落的。

“按照红色帝国时期对外公布的计划,不是安-71预警机获胜了吗?”秦涛问道。

这些项目,按说都是保密的,但是,只要是飞机,那肯定就是需要试飞的,只要试飞,那就会被西方的间谍卫星发现,除非是像F-117那样,从试飞到最后装备部队,完全隐藏在黑暗中。

专门借助夜色攻击的F-117可以那样操作,其他的飞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老毛子的很多飞机,都是在试飞阶段被西方突然变轨的侦查卫星给发现的。

安-71也是这样,在84年的时候,就被发现了,在87年的时候,老毛子干脆大大方方地展示了出来,北约都给了个“狂妄”(Madcap)的绰号,相比之下,雅克-44倒是一直安安静静,默默无闻的,甚至老毛子还公开表示,安-71获得竞标。

如果安-71竞标了,那雅克-44为啥还要研制,甚至到了91年的时候,还曾经有个木质模型,上过库兹涅佐夫号?这有些解释不通啊。

“没错,那只是对外宣称的,实际上,海军从未放弃过对雅克-44预警机的支持,雅克-44一直还在研制之中。”季申科开口了,虽然他是搞直升机的,但是对航空工业里面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

“两个项目并行?”

“好像是这样吧。”季申科开口说道:“只不过,安-71的进度更快,毕竟机体是现成的,安东诺夫设计局也很厉害,他们已经造出来了三架原型机。但是,那些飞机,都留在了二毛那里。”

这是让人感慨的,也是让人无语的,虽然把库兹涅佐夫号给拉回来了,但是,上面配套的舰载机,留在了二毛那里,其中就包括三架安-71.

这种飞机虽然塞不进机库,但是能短距滑跃起飞,所以,布置在库兹涅佐夫号上,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核动力的那艘能造出来,有了蒸汽弹射器,那减重之后的雅克-44说不定真的能上舰,但是现在,只有库兹涅佐夫号。雅克-44注定无法在上面起飞,而我们这里,也已经失去了航母建造能力,所以,雅克-44项目,肯定是要被终止的。”

本来就没钱了,还没有用武之地,研制出来,有什么用?

项目下马是必然的了,既然这样,那对秦涛来说,绝对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啊!

秦涛的内心,突然火热起来了。

在罗斯托夫住了两天,签署了采购协议,给了预付款,秦涛就迫不及待地返回了莫斯科。

回去的时候,薇塔丽亚直接安排乘坐客机,速度更快,早晨出发,中午就到了。

当秦涛来到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的时候,这里的气氛有些紧张。

很明显,上次的事情还没有结束。

“普列沙科夫,我认为,你已经不再适合留在我们雅克设计局了。”就在秦涛走到亚历山大的办公室外面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里面传来的争吵声。

“好,那我就离开这里好了,反正,设计局也很快就会倒闭了。”

说完,一个中年人气冲冲地推开门,走了出来,然后,重重地关上了门。

四周的人有些摇头。

这已经是第三个了。

自从差点被炸死,亚历山大就好像变得神经质起来了,他在设计局内部秘密调查,发现谁可疑,就会叫去单独谈话。

有些人委曲求全,也有些人是不能受委屈的,一通争吵过后,往往就会被开除,反正,现在到处混乱,没有人来干涉他们,设计局的一把手,权力很大。

其他人也就算了,普列沙科夫,那可是他们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啊!雅克-141,几乎有他一半的心血。

秦涛看着这个人,把他记了下来。

“喂,我的朋友,你看起来情况不太好。”秦涛看向了亚历山大。

“嗯,秦,你在顿河那边玩得怎么样?唉,最近我这里,是乱糟糟的。”亚历山大向秦涛开口说道。

“顿河已经结冰了,在上面滑冰倒是不错。”秦涛说道。

“是啊,结冰了。”亚历山大的心,就像是在冰窟窿里一样,只有秦涛这个阳光,从顶部照射下来,让他感觉到一丝丝的温暖。

“对了,你不是特意来安慰我的吧?”

“是啊,我来这里,是想要看看那个传说中的预警机项目,我很好奇,和红色帝国的官方宣传,完全不一样啊!”

“这个项目,是要结束了。”亚历山大向秦涛说道:“也就没什么可保密的,你想要看,我带你去看看,有关这款飞机,你想要知道什么?”

于是,秦涛终于算是知道了前因后果。

当年,项目最开始启动的时候,是要让新型舰载预警机能在库兹涅佐夫号上使用的,甚至还要有衍生出的反潜型号。

在七十年代末期,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就拿出了设计方案:通过2台吊挂在机翼下的涡桨推力发动机和配置于机身内的4台涡喷升力发动机来实现从航母甲板上短距滑跃起飞。

这一点很雅克,毕竟玩升力发动机,他们最有经验,但是,问题是,预警机就那么大的空间,还要装什么升力发动机,加上他们原本的电子技术就落后,这个项目,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早期的型号就这样流产了,海军选择了安-71预警机。

但是,这货毕竟太高大,海军要用,机库都塞不进去,所以,海军吃起来了回头草,要求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继续研制,不过,他们取消了短距滑跃起飞的要求。

这下,亚历山大他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

全新的雅克-44预警机,就这样走上了快车道。

“在88年9月,我们完成了初步设计,然后开始细化设计,建造原型机。目前,我们除了有木制模型之外,还有一架正在组装之中的原型机。”

秦涛感觉到心脏在噗通噗通直跳,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向亚历山大说道:“那么,项目既然已经停了,原型机也就没用了,要不要卖了?只要能飞就行,正好和四架直升机一起装备我们空中运输公司。”

(本章完)

第156章 漏气的液化气船(加更,求订阅,求第368章 送温暖,送爱心第355章 砸场子去第913章 德拉诺:我的新名字叫项德第745章 玲珑1号第255章 明斯克号的命运第37章 曾经忽悠人的大杀器第432章 要么自身拥有动力,要么拆成碎块第764章 铁矿石的话语权第277章 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开路第794章 法赫德号正式开工第1123章 合作造大客机第1051章 头盔还是私人订制?第736章 各种技术都在升级第998章 高大上的DDG1000第37章 曾经忽悠人的大杀器第195章 海响尾蛇打靶测试表演第252章 把人才带走第312章 用完字母表的轰炸机第609章 7月1日这一天第726章 请求明州集团的救援第889章 运河正式开通第200章 不务正业第1199章 世界第一第157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422章 海军的舰载机第550章 风帆训练舰来访第710章 勉为其难地同意生产D-227发动机第402章 长绒棉换潜艇第1253章 儿子和父亲第928章 地效飞行器的发动机第984章 与虎谋皮第977章 要燃气轮机?咱们随时提供!第1章 厂长和出纳卷钱跑了第80章 涛哥带你装*带你飞第677章 拿土豪的航母做实验第692章 两头吃第647章 一万八千箱的集装箱船第449章 战略石油储备(第一更)第885章 米里设计局的心思第1261章 当了总经理,也依旧是个傀儡第884章 领先全球的技术第88章 全胜战绩第195章 海响尾蛇打靶测试表演第594章 不能飞,只是在地上秀肌肉用第366章 大毛放手瓦良格第985章 航母打摆子第655章 云马厂和双阳厂之行第389章 中芯国际第989章 甲板上摆满飞机第292章 专利流氓第1077章 先进的SCA液化气船第32章 挖厂二代的老爹第620章 天然气船泄漏第99章 八匹狼男装第665章 台风的搅局第890章 能挡子弹的钢化玻璃第1129章 各怀鬼胎第718章 运九第439章 航母改装计划方案研讨第16章 说一不二第694章 阅兵第334章 老郭,家里的美元被发现了第1129章 各怀鬼胎第1127章 华亭飞机厂的合作第1001章 给明州集团使绊子的没有好下场第868章 航天员训练中心第262章 八千万的废铁和两千万的图纸(第十第695章 海军陆战队来凑热闹第1072章 35修船厂的干船坞第11章 尼古拉的朋友第347章 施基利的改型:刺猬第605章 十八架歼十五停靠001航母甲板第76章 秦涛很谦虚第1242章 努尔导弹VS萨尔-5第829章 打人得打脸第1216章 反正都是坑,就看坑谁第797章 亮剑第384章 安息湾撞船事故第793章 平衡木预警机的进展第346章 凯山在哪里第592章 老毛子狮子大开口?咱们靠自己!第438章 葡京娱乐场第1170章 不公平,不公平!第1131章 第一款可以外销的重型隐身机第154章 卡姆斯汽车厂第673章 阿三航母开工第583章 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阳钢管第477章 老套路第444章 不服输的阿三第1166章 不管军舰还是战机,都能远程锁死第1004章 土豪作风第226章 时代大潮下的悲剧人物第200章 不务正业第1122章 PPT神机哪家雄,二毛北方找安东第986章 亡羊补牢第379章 水炮的威力第881章 伏龙芝号的未来第594章 不能飞,只是在地上秀肌肉用第1205章 彩虹国的“先进”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