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只剩苏联

德国,柏林,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一号基地地下会议室。

雪白的日光灯静静挥洒出自己的光芒,照射在每一位正襟危坐的将军脸上,将军们胸前的各种勋章也散发着淡淡的光芒,混淆在了禁锢般的空气里,压迫得围绕〖中〗央椭圆会议桌而坐的将军们大气都不敢喘,紧绷着神经就等着最高元首希特勒到来。

铿锵有力的皮靴撞击地板声穿透了走廊,清脆的回音像是一阵阵敲击在将军们心坎上一般,当一身戎装满脸坚毅的希特勒在战争部长布伦堡陪同下进入了会议室后,两名希特勒的卫兵立马退出了会议室并重重合上了沉重的合金大门,当挺身敬礼的将军们发出齐刷刷的轰响后,紧闭的会议室里只剩下了换气排风扇的沉沉轰鸣声。

希特勒目光炯炯的扫了会议室一眼后,大踏步的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将军们这才又齐齐的坐下并保井着最好的坐姿,挺直了腰板、双眼炯炯有神的目视前方,双手分别放胸前桌上的红色文件夹左右,就等着希特勒宣布会议开始。

,“现在是柏林时间1945年4月15日上午9点整!”说着,眼光从墙上挂钟收回后,希特勒扭过头看了看自己左手侧位置的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和右手侧的参谋部部长约德尔,两人都略略领背后,他立刻说道:,“人已到齐,我宣布“巴巴罗萨”作战计划讨论会议正式开始!”

希特勒说完后,便坐直了身子挥舞了一下左手,会意的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立马站了起来,向希特勒敬礼后转身昂首挺胸的命令道:,“正式解封作战计划1,各位请打开面前的作战计划书!”

言毕凯特尔第一个打开了手中的红色文件夹,由于这一次是为了对付红色巨人,分页式的作战计划书给套上了一个红色的文件夹,在这气氛严肃的氛围之下显得特别的耀眼,一干将军们整齐划一般的打开了自己面前的红色文件夹,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德国国旗以及硕大的,“最高机密”字样,翻开第二页后真正的作战计划书才进入视线。

既然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德国进攻苏联至列宁格勒一莫斯科一伏尔加下游一线,能够让德国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外还能得到苏联重工业聚集且盛产粮食的乌克兰、顿涅茨盆地的煤和猛、高加索的油田等等资源,就凭如此之大的政治利益就足以让希特勒有足够的决心下定展开军事行动,因而在这份更加强调战争战役计划的作战计划书中显然不会赘述作战目的。

参战部队方面,德国陆军为对苏作战临时成立了三个集团军群,分别是冯勒布元帅的北方集团军群、冯博克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冯,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德国空军的于尔根,施通普夫上将的第五航空队、阿尔贝持……,凯瑟琳元帅的第二航空队、亚历山人……,勒尔的第四航空队分别对陆军三个集团军群提供包括空地一体化打击在内的所有空中力量支持。

德国空军集结三千多架飞机、德国陆军集结一百八十余个师要向苏联进攻,光是部队的日常物资消耗就是今天文数字,物资的充足与否、进攻部队后方安定与否等等都将直接关系到此次波澜壮阔的对苏作战胜利与否,德国最高统帅部自然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希莱姆的德国元首党卫队将负责关于行政管理筹备工作的特殊任务,即在军队后方的行政管理中将包括波罗的海国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各区分别以,“北区、

中区、南区”来命名,然后交给一名德国专员管理且专员,直接对希特勒负责。

各区的专员都在各集团军群中拥有相应二线部队的调动权因为真正能被各集团军群司令用于前线征战的部队其实并不多,大多的部队都将处于预备状态或者轮换上阵状态,因而这些在各区有,“维稳”任务的专员能根据希特勒的授权,调动相应的部队来维护各集团军群后方的稳定,尤其是确保进攻部队的补给运输线务必通畅。

当然已经征战欧洲多国,连大英帝国本土都给拿下了的德国并不是新手,他们自然知道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肯定会产生空前的物资消耗,而在德国武器装备部部长施佩尔被希特勒命名为元首特派大使展开亚洲之行前,施佩尔就拟定好了各条战线的物资准备和国内军工生产计划,而且德国最高统帅部也决定参战部队中比如像古德里安上将的陆军第二装甲群刚刚从法国回来,尚且需要很长时间休整和换装,各参战部队也需要陆续调动,因而德国最高统帅部决定正式发起,“巴巴罗萨”行动的日期是6月10日在这期间都是物资囤积准备时间,另外参战部队的大规模调动将于开战前两周开始包括航空侦察在内的情报收集工作已经开始……

德国的备战进入到了最后阶段,随着大量部队的频繁调集和满载各种军需物资的军列在毗邻苏联边境的德国及其盟国势力范围内奔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爆发的火药味儿越来越浓,而就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苏德两国会在何时猛烈碰撞的问题之上时,作为德国最忠实盟友的意大利已经按耐不住了。

墨索里尼上台后重新创建的意大利内阁,于1945年4月16召开会议,外交大臣齐亚诺、财政大臣逛雷韦尔、海军大臣多梅尼神卡瓦尼亚里、司法大臣迪诺,格朗迪、陆军大臣乌巴尔多,索杜将军、空军大臣弗朗切斯砷普里科洛以及贸易大臣拉法埃各里卡迪等皆列席了会议,旁听会议的有意大利总司令部巴多里奥元帅参谋总长和陆军参谋长格拉齐亚尼。

墨索里尼首先在内阁会议上做出了政府经济工作报告,自意大利与德国结盟以来,随着德国法西斯不断在北欧、西欧等取得胜利,作为盟国的意大利本身又负担了许多的战争物资和军工原料生产任务所以德国的一系列战争胜利也为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了蓬勃朝气,在德国的大力扶持之下,意大利的金属冶炼。造船、

化工等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钢铁产量已经从二战爆发前的250万吨年产量猛增至了500万吨。

经济实力大增的意大利也放宽了对油料作物、肉类、棉huā等产品的进口限制,而且还仿效了共和国和德国建立了自己的重要物资战略储备体系,将铜、橡胶、原油、钢铁等列为了战备物资不断加大囤积量,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起到了立竿见影般的作用,而且在德国外交部经济处的克洛迪乌斯的转圜下,意大利每年至少需要进口的1300万吨煤炭问题也被妥善解决连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都能干掉的德国海军已经掌握了北大西洋大部分海域的制海权,欧洲近海更是不在话下,所以意大利需要的煤炭也就能通过海运源源不断运输回国,而供应给德国的各种战争物姿也自然能通过铁路运输更多。

很早之前就曾今向希特勒许诺,且还向也不久之前到访意大利的德国元首特派大使施佩尔保证过的墨索里尼表示了会在德国取得战争绝对主动权的时候实质性的大规模参加战争结束空口白话的,“宣而不战”但实际上墨索里尼是看到了德国入侵苏联之际无暇难顾,想要将整个东北非洲,包括埃及、苏丹、乌干达、肯尼亚、英属索马里等等地区并入意大利率国。

而且在此之前,拥有8艘战列舰和20艘巡洋舰等数百艘战舰的意大利海军,已经将巴尔波元帅的近22万回国轮训和换装的意大利陆军部队以及大量物资护送进入了利比亚的黎波里塔尼亚,同时还为在东非的奥斯塔公爵统率的22万部队送去了大量装备和物资,被夹在中间的驻埃及英军是相当被动好在当初英国本土沦陷之前,丘吉尔首相就预感到纳粹会对希腊和北非动手,所以极大满足了中东总司令部的请求,以租借共和国远洋轮船的方式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调来了大量的军队和物资,并且命令中东总司令部必要时刻可以舍弃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巴勒斯坦地区充分利用好六万余人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资,务必坚持到盟军反攻回北非。

意大利并没有像另一个时空那样没有同德国商量便在北非擅自采用冒进战略,这一次墨索里尼是看准了德国即将对苏联大规模动手的时机,才下令已经准备多时的军队行动起来,同时他也并没有忘记在如此重要的战役行动中请求德国人的帮助,因为他知道希特勒本来就是想借助意大利之手解决北非的一些麻烦至少要让盟军想依靠北非反攻欧洲大陆,先逾越意大利这个门槛,所以希特勒是乐于帮助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扩大一下势力范围、提升一下实力的。

隆美尔将军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国非洲兵团总司令,而在此之前经德国海军司令部雷德尔元帅的改组在对大英帝国本土作战和对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作战中,表现相当优异的德国海军第一和第二火力支援舰队也被划拨到了隆美尔将军的麾下,加上一批新造的舰艇成为了德国海军第二舰队,专门负责在地中海与意大利海军一起,共同完成德意两国联军在希腊和北非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所以,墨索里尼在此次内阁会议上强调意大利海陆空三军、各级政府都必须按照既定战略计划1行动,各项早已拟定的计划也正式在此次内阁会议后开始实施,也就在意大利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临战状态的第二天,刚刚升任上将不久的隆美尔将军就以德国最高统帅部任命的德意联军联合司令部德军司令的身份,在一帮组建联合司令部的参谋人员们陪同下飞抵了意大利首都罗马。

4月18日,德意联军联合司令部正式宣告成立,隆美尔上将担任总习令而意大利陆军参谋长格拉齐亚尼却甘愿担任昏司令,隆美尔随即就宣布正陆续以铁路机动方式开入意大利的德国陆军一个装甲师、一个摩托化师将争取在两周的时间之内,横渡地中海进入利比亚的黎波里塔尼亚与意大利陆军巴尔波元帅的部队汇合并做好参战准备而意大利在阿尔巴尼亚驻扎的飞个陆军师正与希腊的有个师处于对峙状态。

意大利军队看似占据兵力优势,但能否真正战胜希腊军队还不敢妄下定论,因为希腊在其北部布置了三条防线,第一条防线是沿着罗多彼山脊的希腊至保加利亚边界的防线、第二条是斯特鲁马河防线、第三条防线是奥林匹斯山以北的阿利亚克蒙河防线,在希腊军队总司令帕帕戈斯将军的部署下,这三条防线中尤其是最后一条,这第三条宽度不大的防线上驻守了好几个希腊陆军师,战斗力不强的意大利军队也只能在德国陆军的帮助下才能进军希腊。

北非的战事隆美尔并不心急,毕竟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德国陆军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都还未能进入北非他刚刚走马上任也不好太急功近利的指挥巴尔波元帅的22万意大利军队,所以他首先走向临时编入了自己指挥部队序列之下的德国陆军第十二集团军下达了命令,这或许也是德国陆军有史以来,第一位由上将向元帅发出的战争命令,但德国陆军第12集团军的最高长官利斯特元帅依然欣然领命着手准备帮助意大利那飞个陆军师进入希腊。

4月21日拂晓以德国陆军第12集团军为主力的德意联军尚未出击,德国空军和意大利空军就轮番上阵的轰炸了希腊境内的各主要军事目标,尤其是希腊各大防线的防御设施,猛烈的轰炸之后很快迎来了高强度的持续炮击,准备已久的意大利拥有充足的物资以供德国炮兵们消耗,所以进攻之前的火力准备足足持续了三个小时,随后德国陆军一路强势的沿斯特鲁马河流域而下,在强大的空中火力和炮兵火力支援下轻松在鲁佩尔山口突破希腊防线,仅仅在23日中午时分便攻击到了萨洛尼卡,从奠纳斯提尔隘口突破的德军装甲部队攻入希腊北部。无力阻挡的希腊军队只能后退至阿利亚克蒙河一线。

对于闪电战早已是熟稔得很的德军,陆军在前线强势突破,空军自然也没有闲着,德意两国的空军联手不断对希腊境内的目标展开大规模轰炸,机场、港口、油库甚至连供电和通讯设施都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弱小的希腊军队在没有英美的支持,哪儿能承受住如此强大的攻势,而且为了彻底打消希腊军队撤离到埃及的愿望”隆美尔将军向德国空军一级上将克特司徒登,“借来”的第四空降猎兵师1成功空降在了克里特岛上。

克里特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英国皇家空军在埃及的航空兵不能向克里特岛提供空中支援,再加上希腊上空早已是德国空军战斗机的天下,驻扎在多德卡尼斯群岛的意大利空军战斗机担负了为德国空降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援的任务,德国第四空降猎兵师最终成功夺取了克里特岛上的三座机场”克里特岛的丢失成为了压倒希腊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没等德国陆军展开雅典攻势之前,希腊政府就决定向德国投降,历史定格在了4月26日凌晨四点,德国虽然让希腊无条件投降,但却诚恳的赞赏了希腊军队的勇敢,希腊军队虽然实力不强,但在短短几天之内的战斗中都表现出了莫大的勇气,当天在希特勒的广播演讲中,希特勒尤为钦佩的赞赏了希腊人的真猛顽强。

4月27日,飞赴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德国陆军巴尔干地区总司令利斯特向隆美尔递交了作战报告以及希腊政府的投降协议书后,隆美尔正式下令希腊战役结束,德国陆军第12集团军指挥权重新归还至德国最高统帅部,参战的空降部队和空军部队也将在最高统帅部的指挥下相继撤离,由亲德的特索拉科格罗成立的新希腊政府,将更好的让希腊成为德国巴尔干地区最诚挚的盟友。

当然,费心费神而且还为希腊战役贡献了不少物资的意大利,得到了希腊的爱奥尼亚群岛,此外希腊的察穆里亚归属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东部和色雷斯西部归属保加利亚,可以说在希腊战役中没有达到预定战略目标的意大利,是并不满足这样的利益分配,原本想要得到整个希腊的,可忌于德国的强大武力而只能打消这个想法,只能寄希望于将来在北非利益分配上,德国能弥补此次的损失。

希腊的灭亡是在同盟国的意料之内的,希腊政府正式签署投降协议书后不久,美英法等政府及流亡政府等都没有发表什么过激的言辞,德国人都赞赏希腊作战勇敢,盟军自然也不能指责希腊没有抗战到底,反倒是苏联的各大媒体如同炸开了锅一样,尤其是《真理报》关于希腊战役的报道,大肆鼓吹侵略成性的德军是如何如何的残暴,希腊灭亡后黑海地区国家也将遭受到这种惨无人道的侵略,就差把德军说成来自地狱的恶魔。

苏联权威媒体之一的《真理报》如此浮夸的,“盛赞”德军,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也的确说明了苏联已经逐渐意识到德国下一个对付的目将便是自己,还没等世人们从希腊一个奥林匹克精神发源国家就这么快速灭亡的惊讶中缓过神来,一个更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始终坚持自己,“中立国”身份,但却碍于交战双方实力都远高于自己,因而不得不和交战双方都保持“暧昧”关系的土耳其,终于在希腊政府正式投降之际深深感受到了法西斯力量带来的致命震慑,同盟国还有什么可以抵挡法西斯的不断扩张?就靠英国在埃及的几万驻军?地处欧亚大陆交汇古往今来都是扼守战争要道的土耳其显然已经被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所吓破了胆子,以前还仅仅走向德国出口铁矿石和铜矿石的土耳其,在其领袖伊诺努的统帅下迅速向德国靠近,并于4月始日也就是希腊政府刚刚签署投降协议书之后的两小时,迅速与德国签署了,“友好条约”。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土耳其,“委曲求全”般的向德国示好,最终保住了自己独立的政治地位,虽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好在德军并未气势汹汹的开入土耳其,但土耳其这么一个扼守在欧亚大陆战略要地的国家彻底倒向了法西斯,这对于同盟国而言那简直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顿时同盟国各大政府高官们都同意而又清晰的认识到,要想遍制住法西斯不断扩张的趋势,埃及那丁点儿英军力量是顾不上了,只能看北极熊能否挡住隆隆开进的德意志战车。

的确,北非的战事对于德国而言其实并不重要,希腊的快速投降是在德国,“巴巴罗萨”计划1中的一小部分,土耳其这么一个,“墙头草”般的国家最终倒向自己也是预想之中,所以当初隆美尔才会根本没有入侵土耳其的想法就让各参加希腊战役的部队陆续归建,他所在的德意联合司令部也终于只需完成他们唯一的任务~,“拿下北非”!

5月1日,隆美尔率领联合司令部一帮高级参谋军官乘飞机抵达了利比亚的黎波里,在此之前德国陆军非洲兵团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官兵抵达罗马后不久,便分批乘坐意大利空军的运输机群经停西西里岛飞抵了的黎波里,他们的装备将以海运的方式运抵战区,而先行抵达战区的部队适应沙漠气候和地形的情况自然是隆美尔非洲考察之行的重点,当然隆美尔也并没有忘记和意大利陆军巴尔波元帅商谈如何解决掉埃及的英军,希特勒交给隆美尔的任务就是为德国建立一个安全的北非,也能让德国更加集中精神的,“屠宰”北极熊。

PS:最近赴外地参观实习,地处工业区上网颇为不便,书评区暂时不能回复,不足之处还望兄弟们见谅。

第231章 争锋相对第279章 敌退我进第117章 震慑而非恐吓第35章 借道?没门!第345章 出击!第234章 抉择第15章 非政治问题第90章 中德交锋第78章 不可阻挡第193章 干掉希特勒(上)第201章 年轻人第121章 左阳徵的生意第12章 陆战开始第77章 闹腾第69章 大变化之海军第136章 战争速度,烧钱速度第342章 炮战之幕第176章 “铁娘子”上台第1章 只剩苏联第44章 无国何以有家第17章 行踪暴露第12章 脊梁第263章 唯一原因第117章 震慑而非恐吓第59章 飞啊飞第4章 上阵磨枪第222章 战争先锋——空降猎兵第185章 来势汹汹第2章 拿下波斯湾?第184章 再见,欧洲!第347章 迎头一棒第223章 新任务第89章 尊姓大名第100章 我们在路上第89章 进行时第79章 最紧张的事第288章 嚣张的古德里安第43章 买卖而已第108章 与美国的纠葛第304章 特殊的数据库第76章 老无所依第261章 做人的差距第136章 背水一战第335章 破晓(下)第208章 战情恶化第241章 伦敦保卫战(二)第117章 震慑而非恐吓第69章 最后的忠诚第91章 第二次贸易第94章 去大连第234章 恶“人”第275章 命途多舛第14章 一点儿小事儿第222章 嗟来之食不可受第303章 军人与政客第171章 首份国防白皮书第18章 地狱使者第13章 建设,还是建设第149章 直奔目标而去第13章 炸烂珍珠港!第31章 死磕?第15章 日军动向第267章 巴拉绍夫之战(上)第155章 愁云惨淡万里凝第82章 导弹“来袭”第77章 出发!第132章 崛起之路第231章 登陆,向胜利出发!第306章 转变第89章 尊姓大名第127章 胜利代价第298章 巅峰对决(一)第75章 “倒霉”的大使第8章 被逼的第76章 因为经济,因为利益第206章 新麻烦第51章 走向大国?第201章 奇迹的国度第84章 活跃起来第16章 大国纷争第129章 海军的那些事儿第174章 回归夜第54章 新学院老人物第94章 中德军贸第89章 进行时第1章 只剩苏联第308章 小东西第3章 圣诞节的贺礼第3章 黄水海军第253章 博弈第161章 鹰群出击第338章 上帝才知道第28章 人在归途第41章 有何打算第102章 跨越国界的对话第79章 我的家在哪里第2章 拿下波斯湾?第159章 痞子将军第104章 来华者第123章 不是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