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重启对撞实验

第171章 重启对撞实验

十月十日,当度过了国庆节的打工人重新开始上班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徐川也迎来了LHC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重启。

长达十天的检修维护终于完成,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无数的物理学家们聚集在CERN,等待着这次实验。

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在等着,等着最新的对撞数据是否能正确验证徐川计算出来的‘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的最理想搜索衰变通道’。

如果能成功,那么对于CERN,或者说对于整个高能物理界来说都将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数学完美的融入物理,掌控数学计算粒子对撞的信息,这简直酷毙了。

对于高能物理界来说,如果这种方法能成功,那么它就有推广的价值。

花费一些脑力,来为对撞机节省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对撞科研资金,任何实验室都会去做的。

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的,尽管这可能很难,但只要有人先做到了,后来者总是容易很多的。

另一方面,则是关于探索某种粒子或者对象现象的高能粒子对撞实验,产生的数据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关于目标粒子或者目标现象的。

在粒子束流的随机碰撞中,总会产生一些奇异或者从未发现过的新东西。

尽管绝大部分的新的发现都是无用的,但这抵挡不了的物理学家们对新世界的好奇。

特别是现在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木板已经补齐,物理学界们更渴望发现超脱标准模型之外的东西。

而对撞实验产生的数据,是否有用,是否是超脱标准模型之外的东西,需要经过物理学家们经过讨论才能确定。

甚至可以说,对于CERN的研究人员与各国的物理学家来说,第二方面东西更加吸引人。

如果一个新发现被确认存在较大的价值,它甚至可能改变CERN既定的研究计划,成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下一个研究目标。

就像希格斯粒子一样,它在二十一世纪,一直都是CERN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

不仅仅是补全标准模型,更有对质量起源、希格斯场、暗物质暗能量这些东西的探索与发现。

大型强粒子对撞机LHC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瑞法两国驻扎在CERN的部队熟练无比的劝退了前来‘游览’的游客或者环境保护组织。

然后将不知道从哪里钻进CERN,甚至是潜入地下对撞机轨道的‘人才’揪出来。

没办法,谁让CERN此前的负责人是个‘小可爱’呢。

在07年的时候,LHC还没升级的时候,欧洲原子能实验室的负责人还不是现在的戴维·格罗斯教授,而是另外一个有点喜欢开玩笑的小可爱。

他曾在对外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得意洋洋的炫耀了LHC制造出来了一个微型黑洞。

尽管他后面同样解释了这种微型黑洞出现后仅能存在对撞管道中不到0.000001秒,对地球没有任何的危害,但依旧在当时搞了个大新闻出来。

当时在场的媒体记者不少,这本应该是炫耀的LHC设备性能强大的话语,最后被这些无良媒体扭曲成了各种版本的新闻。

什么“CERN制造黑洞,地球即将被吞噬,人类即将毁灭”“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在制造黑洞,这些黑洞可能会成长并吞噬地球。”一类的消息遍布当时的网络与各种报刊。

这顿时就引起了欧洲‘没怎么读过书’普通百姓的恐慌。

再加上一些闲得无聊的,收集了一些LHC启动时全世界各地的发生的地震、洪水灾难什么的。

时间一对比的,西方百姓就愈发相信LHC会破坏地球,引起人类毁灭了。

然后就开始满大街的游行,抗议。

有些不怕死的甚至会想尽各种办法潜入CERN的地下,去破坏大型强粒子对撞机。

这种现象,别说是现在了,哪怕是再过十年,在CERN都还有。

因此,瑞法两国后面就安排了部队驻扎在这里,每次实验开启前,就先进行一次清场。

免得有傻逼偷溜进了地下的对撞机里面。

且不说破坏大型强粒子对撞机,就是被正在运行的加速器轰一下,都是大事。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阿纳托利·布格斯基,被粒子加速器中的高能粒子束撞击后还能存活于世到晚年。

正常来说,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中近乎高速飞行的高能粒子束穿撞一下,下个月坟头就长满了草了。

而LHC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故,恐怕会被游行抗议到关闭,至少会关停一段时间。

哪怕这并不是CERN的责任,大型强粒子对撞机附近也写满了警示标牌。

当然,这次意外的黑洞事故,带给CERN的也不全都是坏消息。

对撞机能撞出黑洞,普通民众可能会感到惊慌失措,但对于国家来说就不同了。

后面LHC的升级,也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来源于这个。

毕竟对于国家层面来说,黑洞这东西,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上午九点三十,有关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的对撞实验准点开始。

庞大的电流从线路中涌入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中。通过液态氮、氦进行超低温冷冻的超导磁铁产生环形强磁场,然后再利用电场给带电粒子加速。

被加速后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会受到洛伦兹力,洛伦兹力使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从而实现反复加速去接近光速。

这是对撞机运行的原理。

但是微观粒子也受相对论效应限制,其速度只能不断接近光速,而不能达到光速。

而且随着速度的增加,粒子相对论质量增加,质荷比变大,使得加速越来越困难。

除此之外,这种原理决定了只有带电粒子可以在对撞机中进行加速,比如电子、正电子、质子和反质子等等。

只有能被环形强磁场影响到的东西,才能用于对撞实验。

这其实和可控核聚变技术有些类似。

可控核聚变其实也是通过超强磁场或者类似的技术,将反应堆内的超高温等离子体的控制住,然后实现发电的。

当然,这只是从基础来看的,实际细节的话,两者差距还是挺大的。

两束携带着超过万亿电子伏特的高能光速在长达二十七公里的加速管道中不断前进、加速、在交汇处碰撞,产生猛烈而闪耀的光芒。

这些光芒被部署在交汇处的探测器捕捉到,进而演变成一个个的数据和一副副的能谱图像。

随着LHC的运行,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大量的对撞实验数据出现。

对于重生后可以算是主导的第一次对撞实验,徐川还是挺感兴趣的。

他跟随着CERN的工组人员站在了一线实验室中,站在身旁的还有南大、华科大、交大的三位带队院士。

这里是接收的粒子对撞机对撞数据的第一线,探测器捕捉到的任何数据都会在这里的显示屏上呈现。

如果对高能领域和数学分析很熟悉的话,这些初始数据也够你察觉到什么了。

而在这方面,徐川也不会谦虚。

不说是世界第一第二什么的,也至少在前五。

毕竟前世他通过脚下这台对撞机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轴粒子、暗物质、暗能量、惰性中微子等等,在未来十多年时间,他凭借着这些发现以及对应的理论,被誉为当代物理学界第一人。

而即便是纵观整个近代历史,能排在他前面的也就牛顿、爱因斯坦和麦克斯韦这三位大佬了。

牛顿以经典力学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经典物理学时代。

爱因斯坦以相对论作为现代物理学中的一大支柱,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

而麦克斯韦则以经典电磁学开创了信息时代。

至于他,则以暗物质、暗能量结合引力子理论为基础颠覆了传统的物理学规则,改写了人们对物质的认知与定义。

尽管在那之后他还来不及继续研究些什么,甚至都还来不及研究如何捕捉利用暗物质暗能量就被送回了老家。

但开创的成就却依旧耀眼于整个世界。

一线实验室的显示屏上,脚下的粒子对撞机产生的数据在上面刻画出一个个的信号点。

徐川饶有兴趣的盯着屏幕,注视着上面那充满熟悉感的数据。

如果是前世,在大量的信号数据中,他可能还会迷茫一下。

毕竟这些数据还只是初始数据,仅仅经过了初步处理,密集繁琐而又重复。

但重生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这辈子主修数学有关,他对数学的灵敏度提升了一大截。

这的确是意外的惊喜。

因为不管是数学研究,还是物理研究,亦或者是材料研究,都需要不低的数学能力作为基础。

当然,想要依赖这灵敏度从一线实验室中找到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毕竟这些数据还没有经过超级计算机加工,里面包含了各种杂质与无用数据。

对于这个,徐川也了解,所以看了一会后就没再关注了。

十月份重启对撞实验,有关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的实验持续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这两天,对撞机产生属于数以万亿计算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中的绝大部分都会被超级计算机经过筛选后抛弃。

而剩下的部分,则会经过再次整理后送到数据库中,供物理专家申请使用。

这次的实验,第一批申请对撞数据的,自然是华国的三所高校。

这是已经预定了的事情。

毕竟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的最理想搜索衰变通道是徐川计算出来的,他有一定的建议权和处理权。

不过除了华国的三所高校外,也有其他的高校和实验室同样申请了对撞数据,且获得了批准。

这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有失偏颇,但在CERN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如果这次研究出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的最理想搜索衰变通道是米国学者或者欧洲学者。

在他们获得第一批数据使用权时,华国也可以申请第一批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当然,能不能抢到就不一定了。

毕竟CERN有这么多的物理学家,对于感兴趣的项目,大家都会申请,申请后CERN会根据你的贡献和以往的研究进行分配。

除此之外,两组或者三组不同的研究机构计算的数据可以用来互相验证,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尽管获得署名权的永远只有第一个提交验收报告且获得通过的小组,但在CERN就是这么现实与残酷。

实验结束,经过超级计算机处理过后的对撞数据下发到申请了这次实验数据的小组手中。

除了南大、华科大、交大这三所高校外,这次申请到了对撞数据的还有米国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日耳曼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的人员。

毕竟有了徐川的理论计算数据,这次发现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的概率很大,没道理不进来分一杯羹。

三个小组,如果按照实力来算,米国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排第一、日耳曼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排第二、华国的三所高校排第三。

不过相对而言,南大有此前分析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对撞数据的经验。再加上徐川还是理论计算数据的作者,可以说注定了其他两家实验室和研究所是来陪跑的。

数据分配下来后,国内三所高校组成科研小组立刻展开了工作。

三名院士+一名菲尔兹奖候选人+数名CERN正是研究员的超豪华阵容在,再加上随时还有博士生,博士后,甚至是大学教授作为后备能源,注定了这次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能快到飞起。

在加班加点的状态下,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整的达里兹图便全部绘制了出来。

达里兹图绘制完成,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徐川和三位院士甚至都来不及庆祝,第一时间就向的CERN提交了验收报告会的申请。

虽说知道其他两家实验室不可能这么快就将成果做出来,但肯定依旧担心。

毕竟这要是让其他实验室抢了这次的成果,那就坑爹了。

(本章完)

第525章 克雷数学研究所:我该怎样做才能颁第924章 比尔局长:我们将引领人类走向太空第767章 二代航天飞机!第514章 一篇论文引起的轰动第277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841章 断代的发展第853章 这很科学!第124章 参宿四氢包层内部的情况第766章 超前的理论第754章 被忽视的CERN第432章 迈向未来的脚步第70章 难住数学教授的题目第7章 集训第275章 数学界的狂热第372章 学姐回来了第502章 换一条路线就好了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368章 不同的选择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173章 争论与交换第180章 米尔扎哈尼教授遗留的信件第150章 解决质子半径之谜第598章 更遥远的计划第630章 入轨!(为盟主大佬星焰加更410)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560章 ‘著名’的阿尔法小队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第785章 ‘破限’运行第627章 首航第571章 刷新所有人眼球的决定!第42章 奇怪的问题和奇怪的答案第276章 核能项目中的问题(二更求月票)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5章 重生的缺陷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尔摩第29章 数竞国决开始第365章 亦如爱因斯坦,或牛顿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为惊人的消息第88章 请客吃饭第342章 有一个变态的老板是种怎样的体验第695章 来自全世界顶尖数学家的挑战!第390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798章 一些CERN没有‘发现’的信号!第836章 现在!我现在就要!第848章 室温超导的机理第425章 聚变之光!第314章 一项成果两个诺奖第481章 我更建议你们去看精神病科!第557章 国士无双!第2章 魂归故里第140章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第43章 邀请第574章 毕竟是那个男人!第170章 旧王退位,新王加冕第156章 造成质子半径之谜的罪魁祸首第364章 完成对ASDEX装置的购买第380章 解决托卡马克磁面撕裂问题的思路第385章 重启实验!第327章 威腾:这人真烦!第405章 没问题,国家将全力配合您的工作第911章 单兵机甲的构想!第299章 提前开启可控核聚变工程第725章 你让他试试好了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919章 第九百二十二:没有枪械感的枪械第798章 一些CERN没有‘发现’的信号!第316章 薅西方国家的羊毛第796章 没错!我已经完成了!第646章 使命与骄傲第151章 失职的《自然》杂志第550章 威腾和德利涅的联手第749章 物理学的新纪元!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892章 空天战机编队第746章 强核力与电弱理论的统一(1)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这里!第268章 大计划!第770章 LHLHC的重启与倒霉的樱花国第57章 真真假假第525章 克雷数学研究所:我该怎样做才能颁第529章 脸都被打肿了(为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127章 发现异常!第452章 没人比他更懂忽悠第530章 来自国际数学联盟的邀请第841章 断代的发展第66章 高中生涯结束与安排未来第88章 请客吃饭第36章 回家过年第800章 我们的物理,远不止标准模型!第731章 亚太科创投资峰会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热潮第152章 诺奖大佬的赞叹第869章 震惊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141章 晨星数学奖颁发第179章 唯一获得菲尔兹奖的女性第461章 你川哥还是那个川哥!第845章 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第269章 因为我没有时间第692章 来自父母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