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超隐身材料

第260章 超隐身材料

一个新年,徐川在家里呆到了元宵,徐晓那丫头都开学了,他还没出发。

本来他是准备正月初八就返回金陵的,但针对惰性中微子的解析在过完年后进入了关键节点。

对他来说,只要计算机的性能够用,在家里处理这些数据和在金陵处理这些东西没多大区别。

于是他便在家里呆了下来,继续完成解析工作。

凭借着上辈子对惰性中微子的了解,徐川很容易就能从经过南大分析后的数据中找到他需要的那些东西。

这一过程就像是在一条含有金砂的小河中淘金一样,用最原始的工具一点一点的将隐藏在繁多砂砾中的细小黄金颗粒淘洗出来,汇聚到一起,最终熔炼成的金砖。

当然,从海量的对撞数据中筛选出有用的数据,难度可比从河砂中淘金要大多了,特别是寻找一种全新的粒子时。

尽管理论物理有时候会对目标的特性做一定的分析和推测,但实际上,这种目标粒子在高能级对撞中表现出来的特性与信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谁也不知道。

这就好比淘金的过程中,原本是金灿灿的黄金现在可能是黑色的,也有可能是土黄的,更有可能形状和泥沙类似.

这种情况下,再要精准的的将其分辨出来,难度不亚于连翅膀都不给就让人飞上天。

不过好在,他脑海中有足够多的惰性中微子信息数据,对于它的每一个已知形态,他都相当了解。

书房中,徐川手握着鼠标,操控着Adobe Illustrator画图软件将达里兹图上的最后一条像素点拉上。

点击,保存,当名为‘惰性中微子达里兹图’的文件夹中生成一张新的图片时,他坐直了身体,长舒了一口气。

这是一张很常见粒子共振达里兹图,它展示了ATLCE探测器采集到粒子对撞机中末态粒子的共振态的相互干涉、末态粒子的角分布、以及物理过程的矩阵元结构等参数。

从能级数据来看,它并没有什么值得分析或者注意的地方。

但是在展示共振态的关键曲线上,它有一角并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凹点。

如果将这个文件夹中的其他达里兹图全都打开,你会惊奇的看到这些凹点会连接成一条︺型弧线。

这正是惰性中微子的共振态表现信息。

当然,严格来说,达里兹图其实无法完全表现出惰性中微子的特性,毕竟它设计的初衷是一种描述物理事件密度分布的两维图。

而惰性中微子除了达里兹图能表现出来的不变质量、动能等信息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信息是无法描述。

当然,这和LHC的探测器有关系,目前的探测器使用的科技手段根本就无法观测到暗物质,自然也就无法完整的将所有的信息全部展示出来了。

不过用于说服大众,或者让CERN信服这是一种物理界目前从未发现和找到的全新粒子,已经足够了。

以现在的数据量,再配合他的分析和理论,惰性中微子存在的置信度已经达到了3sigma以上了。

sigma是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离散程度的一个标准,希腊字母中用σ来表示。

如果学过概率论,对于这个东西肯定不陌生。

在统计颗或者概率论或者其他什么课上,很常见的一句话叫做3sigma原则,就是说3sigma以上置信度就已经很高很高了,可以认为基本无误了。

3sigma也称作“标准偏差三倍法”,是一种统计准则,用于衡量特定测试项目特定样本组合的正常范围。

3σ计算公式的原理是,如果一个测试的结果的标准差为S,那么99.7%的结果将在mean±3S范围内。

因此,如果一个测试的标准差等于1,那么99.7%的测试成果将介于mean±3之间。

如果对这些东西不太理解,那么最简单的就是,你可以理解为,3sigma意味着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在99.73%以上。

当然,在物理领域,特别是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领域,判断一颗新粒子是否存在,其置信度至少要达到5sigma以上。

5-sigma置信度可以理解为,所观测到的结果99.99994%是真实的结果,但有0.00006%的可能性这个结果其实只是实验误差。

就像希格斯粒子一样。

事实上,早在2013年正式公布前,希格斯粒子就已经多次被观测到了,只不过置信度低于5sigma而已。

而置信度低于5sigm,那么这个现象在高能物理接或者学术界称为“迹象”,无法被确定为“发现”。

直到2013年,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超导环场探测器实验(以下简称“ATLAS”)与紧凑粒子线圈实验(以下简称“CMS”)团队公布的初步实验结果显示,在125至126GeV的质量区间内存在一种新的粒子,置信度均达5.1个sigma。

这才完全确认,希格斯粒子已经被发现了。

在粒子物理学中,5个sigma被认为是一项发现的门槛,这几乎就意味着有99.9999%以上的把握。

能做到这个程度,才能确认这是一种新型粒子,而不是实验误差,亦或者干扰之类的其他东西。

对于徐川来说,他手上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很明显是还不到5sigma置信度的标准的。

但他有把握借助这份数据说CERN,在后续的对撞实验中,将对惰性中微子的观察列入对撞安排中。

只要有更多的数据,他就能做出更多置信度,从而将惰性中微子从隐藏的虚空中找出来!

带着笑容,徐川将绘制出来的所有达里兹图和数据都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他和家人道别,启程回到了金陵。

达里兹图和需要的数据都已经制造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将这些东西编写成一个报告文件,然后找CERN那边交流了。

不过还未等他开始工作,一个电话就打到了他的手机上。

“喂,您好。”徐川顺手接通电话询问道。

“喂,徐教授啊,没有打扰到你的研究吧。”电话那头,一道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听到这个声音,徐川顿时就知道对方是谁。

“没有没有,秦蔀长伱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徐川连忙说道。

“是这样的,关于年前你写的那份信,以及核废料研究的科技成果,科学技术蔀这边还有一些地方可能没弄懂,不知道徐教授你最近有没有时间,我们这边想安排人过去和您交流一下。”

顿了顿,秦安国补了一句:“当然,没时间的话,过段时间再说都可以的。”

徐川想了想,道:“请问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

秦安国笑道:“不会很长的,大概两三天左右吧,毕竟不能耽搁你的研究嘛。主要是关于辐射能转换方面还有一些不太懂地方需要您讲解一下。”

徐川点了点头,道:“行,你们安排的人什么时候过来?”

闻言,秦安国迅速道:“您要是方便,我安排明天过去找您如何?”

“行,那我在家等着。”徐川应道。

“麻烦徐教授,那我这边就先不多打扰了。”

挂断电话,徐川看了眼黑屏的手机笑了笑。

他年前寄给上面的那封信,里面的一些东西不出意料引起了重视。

想想也是,面对一种能吸收辐射能技术,怎么可能不动心。

且不说它的经济价值,就是运用到某些方面带来的价值,都足够让人垂涎三尺了。

摇了摇头,徐川开始编写有关‘惰性中微子’的报告材料。

在材料都已经准备妥善了的情况下,一天的时间足够他完善这些东西了。

处理好惰性中微子的报告材料,翌日,科学技术蔀那边安排的人也赶过来了。

“秦蔀长,彭院士.欢迎欢迎。”

庭院中,徐川笑着迎接科学技术蔀那边安排过来的人员,让他有些没想到的是,秦安国这位科学技术蔀的领导竟然亲自跑过来了。

“哈哈哈哈,徐教授,好久不见,这刚过去的新年过可好。”秦安国快步走上来,热情的握住徐川的手笑着打招呼。

徐川笑着道:“挺好的。”

秦安国哈哈笑着,转身朝着身后的众人介绍道:“这位就是徐教授。”

“这位是彭鸿禧院士,你们早就认识了的;这位是华科院的王彦刚院士,主要研究电磁领域;这位是工程院的贾林院士,主要研究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这位是航空研究院的范平波院士.”

徐川笑着一一上前打招呼:“彭院士、王院士、贾院士”

这次交流,秦安国带过来的人只有四个,不过四个人都是可以说是各自领域的金字塔尖大牛,所谓的在精不在多。

和几人打了个招呼,寒暄了一下后,徐川将一行人带入了别墅。

别墅中,一行人浅聊了会后,进入了正题中。

秦安国清了清思路,端正了身姿询问道:“这次过来打扰您,是关于辐射利用方面有个技术理论上的问题想要咨询一下。”

徐川点了点头,道:“你说。”

秦安国慎重的开口道:“在《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项目》中,徐教授您研发出了一种专门针对β射线和γ射线的‘辐射隙带’技术,它能吸收和利用辐射能,将其转换成电能。”

“我们想知道,这一项技术,能否应用到传统的电磁波、极短的无线电波、红外线等领域?”

“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怎么做?”

话落,客厅中的几人都将目光投递了过来。

关于辐射能吸收转换的技术,那种‘辐射隙带’,在座的几人都有权限,也了解过一些资料。

不过受限于这项技术属于最新的前沿科技,目前掌握它的只有徐川一人,众人即便是看过部分资料,也了解的不够详细。

至少他们短时间内想不到该怎么做才能将其应用到需要的方向上。

如果给与足够的时间,或许还能想想办法研究研究。

但上面等不了那么久,毕竟这关系到隐身战机的性能,能越早研发出来越好。

本来高层是打算过完年后第一时间就找徐川咨询的,但联系郑海那边的时候收到反馈他正在搞自己的研究,于是便耐心的等待了下来,直到他返回金陵,这才打电话过来交流。

听到秦安国的问题,徐川笑了笑,开口道:“都是自己人,这里也足够安全,我就直接点了。上面是想将这项技术应用到隐身涂层材料上对吧。”

秦安国点了点头,不过回话的却是航空研究院那名叫做范平波的院士。

“对,我们很需要这种新型材料,年前,你提供了一份‘辐射隙带材料,我们对其进行了测试,发现它对于β射线和γ射线的吸收利用率相当高,达到了惊人百分之四十以上。”

“如果它能转化成对传统的电磁波、极短的无线电波、红外线等辐射的吸收,这将是隐身材料行业上的一次巨大变革。”

“你知道,隐身是第五代战斗机的标志性特征,也是决定一款战斗机能否在现代空战中占据主动的关键因素。”

“隐身能力越高,战斗机就越能够逃避敌方雷达的探测和锁定,从而获得先机和优势。”

“而隐身涂料在隐身战机的隐身效果中,通常可以贡献10%左右的效能,这对于斤斤计较的隐身效果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如果能将百分之十提升到百分之四十以上,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所以.”

范平波院士简洁的解释了一下,徐川有些好奇的问道:“传统隐身材料在隐身战机的隐身效果中占比这么低的吗?只有百分之十?”

他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毕竟不是自己领域内的东西,但他隐约知道,隐身战机上的涂层对战机的隐身效果影响很大来着。

这会范平波一说只有百分之十的,他反而很诧异,他原本还以为战机的隐身效果基本都靠隐身涂层来着的。

范平波笑着解释道:“徐教授你对这方面的东西可能不太了解,百分之十,这还是四代或以上才能达到的效果。”

“比如米国那边最出名的B-2,虽然它是二代隐身飞机,但隐身性能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五代机。”

“按照我们的了解,它使用了多种复合隐身材料,但即便是这样,涂层在隐身效果中也不过占据整体隐身性能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顿了顿,他接着道:“即便是这样,b2上使用的隐身涂层,依旧是目前全世界最领先级别的。”

“相比较之下,目前咱们国家的隐身涂层材料的确要差不少,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的隐身涂层材料,来打破对方的限制。”

(本章完)

第813章 祖国强大了,真好。第726章 价值两千万的数学模型第266章 人类科学界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大难题第173章 争论与交换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胁第526章 通向大统一理论圣杯的基石第710章 简直就是个花心大萝卜第15章 金秋营与物理国决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为惊人的消息第904章 疑似硫基生命体?第544章 重新定义航空与航天第614章 技术共享平台第379章 Fuck!为什么他们没有一位这样的数第710章 简直就是个花心大萝卜第108章 证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后一步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152章 诺奖大佬的赞叹第923章 NASA的筹码第937章 卡德拉暗物质的验收报告会第31章 竞赛与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46章 两条加密讯息第156章 造成质子半径之谜的罪魁祸首第498章 CERN那不切实际的想法第160章 失败是成功之母第59章 损失惨重的第一区第816章 中秋佳节,特殊的祝福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实并不是很多第474章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答案!第621章 米国的反应第224章 合适的人选第142章 新的灵感第656章 焦头烂额的NASA第50章 整理数据,收集线索第18章 国决开始第12章 进门再做题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单章第213章 重演的历史第240章 化学的未来第337章 国家有你,何其有幸第724章 基于量子理论的模拟神经信号及电信第550章 威腾和德利涅的联手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519章 搅屎棍的米国第24章 颁奖典礼第936章 Fuck!他怎么就没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学生呢?第663章 NASA:该死的,你们这是在抢劫!第889章 第三大碳基半导体产业链第502章 换一条路线就好了第835章 顺利的电磁研究工作第578章 国际数学大会落幕第335章 潘多拉的魔盒基因编辑第691章 NASA宇航局的无奈第18章 国决开始第769章 CTV的专访第284章 狂热的外界(为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807章 恶劣的影响第587章 不愧是传说中的那个人第566章 三维空间中的拓扑‘隧道’第585章 生产追不上理论应用的发展第124章 参宿四氢包层内部的情况第860章 著书立说第295章 主动找上门的普林斯顿化学系主任第116章 回国第919章 第九百二十二:没有枪械感的枪械第724章 基于量子理论的模拟神经信号及电信第845章 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第243章 最年轻与最年长的诺奖得主(求月票第617章 提尔曼:我怎么感觉被NTR了?第146章 德利涅与威腾双导师第161章 从数学出发第170章 旧王退位,新王加冕第929章 扶摇号入轨第109章 上台报告第695章 来自全世界顶尖数学家的挑战!第579章 弗拉基米尔大帝第149章 让德利涅震撼的学习天赋第625章 亿万分之一的可能第314章 一项成果两个诺奖第539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721章 来自学生的灵感!第567章 爱因斯坦罗森桥第863章 登陆火星的窗口期第283章 到手的国际专利!(求月票)第804章 取代CERN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933章 这是集体毕业吗?第903章 十八亿年前的月球生命第817章 月球采矿!第399章 能用数学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麻烦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297章 为等离子体湍流建模第606章 徐晓的忽悠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厦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尔摩第669章 月球矿藏开采计划第279章 那还真是一件好事(为盟主高山流水第135章 被学校催着毕业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