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多孔液态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南大,校园中,徐川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中处理着手头上的工作。

自从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技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后,他这段时间的日常基本都往返于星海研究院和南大校园这两个地方。

研究院那边的主要工作还是在航天领域。

无论是等离子体·电磁偏转护盾、还是月面科研基地的建造、亦或者是中微子通信技术的研发,从研究院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为航天而准备的。

至于南大这边,一方面是指点几名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是给南大的学子上上课了。

“教授,我的毕业论文,正式登刊了。”

办公室中,急促的敲门声响了两下后,童杨带着一份期刊脸色潮红,脚步轻飘的快步走了进来,声音中带着激动和兴奋。

正在批阅着文件的徐川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笑着道:“恭喜。”

童杨,2021年招收的四名学生中的两名博士生之一。在跟着他学习了三年多的时间后,如今也走到了毕业的关头。

笑着从这名学生手中接过了期刊,徐川翻阅了一下。

《数学新进展》最新一期的杂志第二篇论文,就是童杨的《基于单位球面上最小legendrin子流形的最优掐取问题研究》论文。

从七月初投稿,到现在十月中下旬,时间差不多三个多月。

能以这么快的速度过稿,虽然说离不开他的名字挂在通讯作者一栏,极大的提高了《数学新进展》的审核效率。

但能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过稿,并且正式登刊,也足以证明这篇论文的优秀。

至少可以说它是一遍过的,并没有出现被打回来修改的情况。

翻了翻手中的期刊,徐川笑着开口道:“一篇四大,倒也没辜负你这些年的努力,很不错的论文,希望毕业后你能够在数学的道路上永远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前行,创造更多的成果。”

办公室中,听到自家导师的祝福,童杨也松了口气,笑着开口道:“我一定会牢记您的教导。”

徐川笑了笑,将手中的期刊杂志放到桌上,开口询问道:“准备好毕业答辩了吗?什么时候开始?”

童杨眼中带着一些希冀,快速说道:“毕业答辩的时间定在了两天后的下午,教授您到时候有时间参加吗?”

虽然说在学术研究上并没有达到前面三位师兄姐的高度,但是博士毕业答辩这种人生重要时刻,他还是希望自己导师能够在场的。

不过这个点他也不是很确定,毕竟自己这位导师有多忙,他还是清楚的。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当然。”

学生的毕业答辩这种人生重要时刻,他作为导师,再怎么样也还是得抽一些时间来。

听到这话,童杨顿时就松了口气。

除了这种人生重要时刻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参加他毕业答辩的大佬.有点多。

六名满配额的答辩委员会,其中有五个是院士,还有一个是南大数院的院长荣志专。

这种规模,没有徐川在,童杨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住。

虽然他也知道这些院士大佬都是为了自家导师而来的就是了。

聊了聊毕业答辩相关的东西后,徐川笑着开口问道:“毕业后,你准备去哪儿?有想法吗?”

童杨想了想,摇了摇头,道:“暂时还没确定下来,有好几家高校和研究机构都给我发了邀请,我暂时还不知道选什么。”

数学毕业生的任职方向并不算广泛,找工作还是挺难的。

一般来说,数学博士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高校教师、研究院研究员、金融领域的量化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等等

当然,对于他来说,工作方面的事情从来都不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头顶着徐川学生的‘名号’,无论是去哪一行,哪怕他什么都不会,都会有高校或者研究机构抢着要。甚至会给他开出远超过他本身价值的薪水。

但对于童杨来说,未来的发展同样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未来,还关涉到徐川的名声。

至少,他并不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能够拜入徐川的门下,跟着学习数年的时间,对于他来说,这已经可以说是天大的恩赐了。

原本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毕业后再借徐川的名声出去‘招摇撞骗’,去获取那些原本不属于他的东西,这种事老实说他做不出来。

徐川笑着道:“那你得尽快做出决定了,毕业答辩也只有两天的时间了。”

“至于如果想从事研究行业的话,相对比金融或软件等行业来说,我还是更推荐你走数学研究方面的工作一点。”

“能够解决最小legendrin子流形的最优掐取问题,在数学上你的天赋还是很不错的,有希望能够更进一步。”

停顿了一下,他补充道:“当然,工作这种事情,最主要的还是你自己的想法。”

“无论你是选择留在学校从事教师行业,还是进入研究机构从事研究,我都尊重你的选择,也可以给你写一封推荐信。”

童杨点了点头,认真的开口道:“谢谢教授,我会认真考虑好的。”

徐川笑道:“去吧,好好准备你的毕业答辩。”

“好!”

看着童杨离去的背影,徐川身子往后靠在了椅背上,笑了笑,有些感慨。

四年前他招收这几名学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呢,没想到时间一眨眼,就又到了毕业的时候。

正在他回忆着过往时光的时候,放在桌上的手机震动了起来,有电话打了进来。

随手拾起手机,徐川看了眼来电显示,有些意外。

电话是川海材料研究所那边的樊鹏越樊师兄打过来的。

“喂,樊师兄?”

笑着接通了电话,他刚打了个招呼,对面那头熟悉的声音便从手机那头传了过来。

“川师弟,你现在有时间吗?”

“怎么了?”徐川笑着问道。

“有时间的话,现在来一趟我这边的,你让我们研究的技术,有一项有了重大的突破!”电话对面,樊鹏越带着笑意和一丝控制着激动兴奋的声音响起。

闻言,徐川眼前一亮,快速的问道:“哪项?”

川海材料研究所的规模虽然没有星海研究院那么大,但也早已经不是当初他购买的时候那个小小的两千万价值的实验了。

虽然说大部分的时间这家研究所他都处于半放养的状态,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再加上他前前后后砸进去的几十亿米金,如今的川海材料研究所的规模在材料领域哪怕是放到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

至于正在研究的技术,那就更多了。

超导材料、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石墨烯、碳材料、储能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等几乎当然热门的研究领域,如今的川海材料研究所都有涉猎。

当然,最主要的研究领域还是他亲自定下的那几个。

超导、电池、石墨烯或者说碳材料等领域。

电话对面,樊鹏越神神秘秘的开口道:“保密!你来了就知道,绝对能给你一个惊喜!”

正好奇到底是哪项技术有了新突破的徐川听到这话,差点没吊着一口气抽上来,没好气的笑骂了一句:“你妹!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还保密!”

樊鹏越哈哈笑道:“妥妥的惊喜,而且还是你曾经亲自吩咐的技术!”

徐川:“行,我现在就过去,要是没惊喜,我锤死你!”

“不用你锤,我自己从楼上跳下去!”

挂断了电话,徐川心里有些痒痒的,快速的打了个电话给郑海。

“喂,郑海,现在开车过来一趟。”

“好的,教授,马上到。”

简短的通话挂断,徐川将桌上的报告文件塞进抽屉中,也没整理,直接朝着楼下走去。

不得不说,樊鹏越樊师兄的突然来电,的确勾起了他心里的好奇。

川海材料研究所研究的技术有一项有重大的突破,还是他亲自交代的。

就他选定的那些研究领域方向和技术,无论是哪一项有突破,能够带来的收益和发展都是巨大的。

比如锂空气电池、比如超导材料,亦或者是那个计算材料学数学模型等等。

这些材料或技术,每一项的突破,都可能给他带来至少几十上百亿米金甚至更多的收益。

带着一丝想要锤爆这个谜语人的心思,徐川坐上了郑海开来车。

“去哪?教授。”徐川上车,郑海扭头问了一句。

“川海材料研究所,速度快点。”

“好的。”

郑海应了声,发动轿车朝着栖霞山新开发区赶去。

带着好奇,徐川迅速刷脸通过了门禁,搭乘电梯来到了樊鹏越的办公室中。

“说吧,哪项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还这么神秘当当的?”

樊鹏越笑了笑了,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开口道:“跟我来。”

带着浓浓的好奇,徐川跟上了这位樊师兄的脚步。

穿过走廊,搭乘电梯,两人一路来到了研究所高层的一间大型实验室里面。

验证过门禁后,樊鹏越推开了实验室的大门,带头走了进去。

入目,宽阔的实验室里面摆放着一台看起来有些像中央空调外机的设备,几名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正围绕着这台设备忙碌着什么。

徐川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台并不是多么怪异,看起来还有些普普通通的设备,有些好奇。

“这个是?”

他原本以为是锂空气电池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毕竟锂空气电池是川海材料研究所的重点攻克对象,也值得‘惊喜’。

但现在看来似乎不是。

锂空气电池不可能造这么大,尤其是实验样品。

眼前的这台设备他目测估计了一下,长宽至少有个五米*三米,高度也足足有两米以上。

如此庞大的设备,不可能是锂空气电池。

樊鹏越笑了笑,开口道:“多孔液态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听到这个名字,徐川愣了一下,看了一眼这位樊师兄,目光又重新落回了眼前的设备上,惊讶的问道: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你们突破了?”

他总算是想起来了,在川海材料研究所开发的技术中,还有一项几年前他曾经亲自交代下去的技术。

即二氧化碳收集并合成各种碳化合物,如汽油、淀粉、葡萄糖、碳化硅、碳化氢、石墨烯以及最重要的氧气等等。

这项技术吩咐给川海材料研究所的时间很早,差不多是他刚完成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时候,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

这是他为开发火星而准备的一项技术。

火星上的大气很稀薄,但火星大气96%以上全是二氧化碳,而且通过历史航天登火研究数据表明,在火星地表土壤中有蕴含着大量的二氧化碳。

比如在火星的两极,就蕴含有大量由二氧化碳和水混合组成的水冰体。

在火星上,不管是北极冰盖还是南极冰盖,在远日点时期,甚至能达到数千公里,可见蕴含的水冰和二氧化碳极其丰富。

相比较从地球上运输这些物质过去,利用二氧化碳、水、以及水电解后的氧氢等材料合成各种碳化合物,成本无疑会降低数百数千甚至是数万倍。

这为开发火星提供了真实的可行性。

而且就算是在地球上,这项技术也有着很大的价值。

虽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实现延缓了温室效应的发展,但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被植被消化吸收的。

而且也不是将能源从化石燃料上全面扭转到电能领域,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因此,光是从空气中收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效应,保障地球环境这一项,就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了。

更别提随着电力能源的愈发廉价,将这些二氧化碳转变成汽油、淀粉、葡萄糖、碳化硅、碳化氢、石墨烯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技术。

唯一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从空气中,去捕集那‘稀薄’的二氧化碳。

没错,就是稀薄。

尽管温室效应愈发严重,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占比,其实只有0.04%左右。

当然,在城市中和农村,二氧化碳的占比肯定不同,但二氧化碳在总质量中超低的占比,如何回收却是个巨大的问题。

无论是传统的利用胺等物质吸附法、还是变压吸附法、亦或者是有机膜分离法,基本都只适合高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

对于大气层中超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它们毫无用处。

第619章 惊喜不断的生日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786章 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际奖项!第676章 来自学姐的灵感第19章 国赛小插曲第678章 比收缩临界带更有意思的方法!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579章 弗拉基米尔大帝第174章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来电第183章 又一世界级难题第593章 你找我来,是为了炫耀这些成果吗?第390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648章 后发先至?第686章 这是我的信仰!第757章 纯中文期刊第679章 异于常人的‘怪胎’第440章 聚变堆航母舰队第11章 双科省一第784章 徐川:或许我会选择用自己的名字来第950章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699章 徐川:到时候咱俩一起就好了第106章 陶哲轩的邀请(求订阅)第118章 学姐的请客第695章 来自全世界顶尖数学家的挑战!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53章 自负的第一区第54章 建模与提示第505章 老人:这事我给你搞定第395章 争分夺秒的竞争第340章 高温超导的机理与强关联效应第726章 价值两千万的数学模型第397章 双喜临门第75章 论文投稿第397章 双喜临门第263章 国内的第一堂课第717章 属于华国的星际时代!第643章 月表生物圈计划第912章 复杂的脑电波难题第144章 欧洲原子能实验室的机遇第336章 虚拟现实技术第282章 万一有希望呢?(为盟主高山流水加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厦第375章 苏醒的巨龙第162章 戴维·格罗斯的指导第784章 徐川:或许我会选择用自己的名字来第55章 猎鹰!第504章 我过去看看好了第859章 高斯步枪的希望第594章 就该把那架飞机打下来的!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热的太空旅行第235章 第一个阶段性成果第27章 论文过审第691章 NASA宇航局的无奈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请与破例的普林斯顿第455章 战略目标与战略忽悠第372章 学姐回来了第106章 陶哲轩的邀请(求订阅)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舰战略规划计划》第389章 命运的纷争,开始了!第644章 NASA的回应:第一座月面基地!第267章 改变物理大厦的发现!第223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340章 高温超导的机理与强关联效应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438章 手搓常温超导材料?第192章 徐-霍奇定理第197章 回国第789章 存在问题的强电验证工作第428章 听听,这是人话吗?第120章 参宿四的科研项目第419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916章 雷神号!第11章 双科省一第737章 瞄准马斯克的技术?第15章 金秋营与物理国决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为惊人的消息第856章 公开制备方法?打得一手好算盘!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836章 现在!我现在就要!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变更宏伟的计划第654章 无解的局面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25章 练习短跑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第921章 三张门票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打破记录!第169章 甩你脸上的证据第867章 CRHPC机构的新成果,强电统一理论进一步验证第916章 雷神号!第116章 回国第226章 超危险的实验第882章 或许他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631章 是不是哪里搞错了?第335章 潘多拉的魔盒基因编辑第746章 强核力与电弱理论的统一(1)第692章 来自父母的唠叨第938章 我有问题!第152章 诺奖大佬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