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春节的一些有趣事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不过在九十年代的中国还根本没有这概念,所以李铁也并没有准备什么礼物,当然伊万也没有在意这些,所谓入乡随俗嘛。她跟着李铁回来,是准备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

今天是大年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了,年味也是越来越浓。春节,在中国人,特别是外出打工的人心中,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节日,不管在外面过得好不好,打工的人们都会在这个节日里,回到老家。

大年二十九,要把大年三十的丰盛年饭准备好,比如鸡鸭鱼都在大年二十九这一天杀好,到了大年三十就可以直接做菜了。

在李铁的记忆中,小时候过年是最开心的日子了,因为在过年的时候,可以好好的打牙祭,虽然李铁家里面并不富裕,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也是年年杀猪的,到了大年二十九,还要杀鸡杀鸭,杀鱼,这些农家的牲畜都是自家养的,在大年二十九这天,杀好了之后,还要用它们祭祖,先让祖先们尝过,才轮到活着的人。

当然在李铁小时候,除了这些吃的以外,父母也会为他和姐姐李英置办新衣服,新鞋子,八十年代开始基本上都是过年穿新布鞋,李铁的母亲王素芳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李铁和李英姐弟俩,包括一家人的新鞋子,都是她一针一线的纳出来的。

过年的时候,哪一天做什么事情,都是按照当地的传统来。比如说大年二十九除了杀牲祭祖以外,还要打扬尘,也就是把家里面的所有的角落都打扫干净,农村的房子是瓦盖的,经过一年上面也结了很多蜘蛛网,所以在大年二十九这一天,就要清扫干净。

所以大年二十九这一天还是很忙的,到了大年三十就不那么忙了,也就是做年饭,然后一家人团圆,聊着各种话题。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通常都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直到看到新年钟声敲响,这时候就该放鞭炮破旧岁,迎接新年的到来了。

李铁心里面也激动起来,想想小时候由于物质贫乏,除了过年这段日子,平时的时候都吃得很差,一周吃一次肉都算好的。那时候他最期盼的就是吃油油饭,所谓的油油饭,就是一勺猪油,加上几滴豆油,再加上少许的葱花,把这些和到白米饭当中,用筷子搅拌均匀之后,就变成了一碗香喷喷的油油饭。

这种油油饭不仅是李铁最喜欢的,也是李英最喜欢的,同时也是很多农村的小孩子喜欢的,李铁还记得小时候,没少和姐姐李英争抢油油饭吃。

昨天晚上,李铁和伊万也聊了很多小时候的趣事,除了这些以外,还聊到了他小时候调皮捣蛋,过年的时候用鞭炮扔到粪坑里面整人的那些事情,那时候鞭炮也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东西,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玩得到,而且都是威力很大的土炮,可没有什么城里的儿童玩的那些各式各样的擦炮什么的。

这些土火炮还是小孩子们从燃放过的鞭炮残渣里面找出来的,一般来说一卷二百响的土火炮里面,总会和十几二十枚没爆的,这就成了小孩子们争相去捡的好东西,为了捡这种土火炮,李铁还跟小伙伴们打过架。

只不过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李铁当然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玩土火炮,但是伊万却很感兴趣,昨天晚上她就缠着李铁,到时候让他带她一起玩。

伊万这个来自遥远国度的姑娘,小时候哪里玩过这些?她听了李铁的讲述之后,就特别感兴趣了。

大年三十守着新年到来,放了鞭炮之后,还有一项活动,那就是挑财,所谓的挑财就是挑着水桶去队里唯一的一口井打水,谁去得最早,谁就可能在来年发财,那些新年的井水,就如同是财富一般被挑回去了。

到了初一,就更好玩了。李铁记忆中,大年初一,早上一般是吃汤圆,中午是抄手,晚上是面条,这一天是不吃米饭的,好像要把吃不完的年饭留着,吃好几天,这就寓意着年年有余,吃也吃不完。

大年初一吃过汤圆之后,一家人就会一起到镇上去走一走。俗话说大年初一走一走,能把上一年的病痛都给走掉。当然镇上也有很多好看的,比如说舞狮的,还有舞龙的,李铁小时候最怕的就是舞狮时候戴着戏脸的。

在双庆的农村,八九十年代,每到春节,就有不少的舞狮队和舞龙队,走街串巷,甚至还深入到农村,挨家挨户的表演,人们一般也会给点彩头,比如月月发财就是十二块,一般是镇上的商户才能给这么多,农村里面很多给一块两块的。当然也有特别大方的,给个一百二十块也有,总之八九十年代舞狮队和舞龙队还是能在春节期间挣一些钱。

除了看舞狮之外,还有很多人会到寺庙里面去烧香拜佛,祈求纳福。所以庙会也是非常热闹的,有很多小商贩都会到庙会来卖一些美食啊,小物品之类的。

成年男人们最喜欢的还是扎堆的坐茶馆,打打小牌。一般打得也不大,输赢也就是十块二十块的,李铁的父亲是个例外,可能也是因为老实,输了钱会很心痛。

初三开始就是走人户的时候了,俗话说亲戚就是要走才亲,不走就不亲,而很多人都出门打工,亲戚之间一年也难得见到一回,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大家有来有往,这样才能维持着比较亲的关系。

李铁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走人户,因为小孩子跟着大人走人户,亲戚一般都要给个红包的,虽然不多,也就是一块两块的,但对于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儿童来说,一块钱也是一笔很可观的钱了。

李铁昨晚跟伊万讲了这些过年的习俗,让她不禁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也很想体验一下,过中国的春节是什么感觉。

第二百七十章 离别的车站第三百五十七章 令人羡慕的一对新人第二百零九章 尘封的苏三三舰载机第五百零一章 难以抗拒的好处第二百七十三章 招兵买马第四章 好白菜给猪拱了第三百三十章 好消息是什么第七十六章 老妈支持第四百三十八章 赵立的桃花运来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爸老妈逼着回去相亲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约九八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网络小说第五百九十八章 影视改编的想法第四百九十九章 客滚船动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雄出少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亿大力面和双庆小面第三百九十二章 歼七MF和FC1第三百七十章 脉动式生产线的争议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际第三百九十四章 这就是大国工匠精神第六十一章 亿万富豪第二百五十章 受邀交流访问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还是与传统结合?第十六章 新人报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那些中专生的悲哀第五十七章 母女争吵第三百二十四章 买房就等于投资赚大钱第五百六十三章 吃人的“大蛇”第六百一十四章 达成所愿第三百九十六章 临海混凝土公司新人流川枫第五百三十四章 把人肚子搞大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伊万的汉语老师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这个还能干什么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船工业集团征文大赛第四十八章 两个美女的梦境第六百一十四章 达成所愿第四百八十章 试生产第三百八十六章 网友惊呼中国科幻战舰亮相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术的至诚之道第三百九十二章 歼七MF和FC1第五百九十八章 影视改编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专注的男人最可怕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总师们围炉夜话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得奖了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一百零八章 工艺室的小聚会第二百九十二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七十七章 疯狂的造船热第四百八十五章 质量问题零容忍第六百零六章 特约评论员长期合约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前景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二百四十三章 荒唐一梦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际第一百七十章 间谍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论文第一百七十八章 国际情报统括官第一百零一章 更喜欢哪一个第二百八十七章 伊万的汉语老师第二百二十四章 将计就计第五百六十一章 用造豪华客滚船的标准建主题公园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进数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竞争力第六百三十三章 游艇上的浪漫表白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妈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为造船强国的关键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兴发展战略第五百一十七章 海军荣顺舰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滚船舱室内装配套第五百九十三章 聊得很投机第一百六十一章 导弹艇调研工作组到来第三百九十五章 这不是成心的要打击自己吗?第三十四章 心中那团火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同之行第六百四十九章 两万吨级船坞登陆舰下水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跃冲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盾和弹的事儿第二百一十四章 马雷舍夫机械厂第一百一十八章 “婆媳”的第一次见面第五百零七章 船舶设计方法第五百八十八章 怒怼雅阁富二代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别恋第一百一十八章 “婆媳”的第一次见面第四十三章 有人当红娘第二百八十五章 人事部的八卦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应链管理第一百七十四章 间谍是怎样炼成的第三百零四章 李铁家的年饭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爸老妈逼着回去相亲第三百章 春节的一些有趣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打造校企合作项目典范第二百零四章 瓦良格号第一百章 扑倒明月第四十四章 转移话题第四百零九章 船坞底板桩基第三百五十章 一个打工仔的身世第二十六章 工匠精神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飞豹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灰狼和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