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未来的造船基地

沈欢开着奥迪,载着一家人驶出了港机厂职工小区,朝着圆沙村方向驶去。

为什么要去那里?因为沈欢想带着家人再去看看未来的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现在它还是一片荒滩和芦苇荡,也许再过几年就看不到这些原始的风貌了,只要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工程启动,很快那里就会变成一片人造沙漠。

没错,就是人造沙漠,因为这个超级工程,就是用围堰吹填的方式,填出来的一个造船基地。沈欢还记得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在他前世的时候,其实中船工业和江南常兴造船集团的两级领导,在二零零一年左右就基本上确定了要在常兴岛搞这么一个造船基地。

这么大一个工程,除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外,还有就是中海的支持,所以沈欢也很清楚,过了年自己就会写一份正式的建议书,相信集团和中船的领导一定会认可的,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的启动和建设必须要加快速度,这样江南常兴造船集团才能赶上世界造船工业最好的黄金年代。

与此同时,有了江南常兴造船集团以及吴东中华等几家造船厂来到常兴岛,那么常兴岛将来的发展也会一日千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居民,也会得到很大的实惠,拆迁的赔偿是很丰厚的,包括港机厂职工小区,未来也会拆迁。

后来世博会的申报成功,就催生了江南常兴造船集团的搬迁,以及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的启动。

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原本规划只有四千五百米岸线,只有江南常兴造船集团一家进驻,后来又扩大到几家造船厂都要进驻,岸线也扩张到八千米,这已经相当于中海所有造船厂岸线的总和了。

之所以把世界最大造船基地建在常兴岛,这还是与常兴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决定的。这一片岸线平均水深超过十三米,可以保证三十万吨的船舶进出,这么一个难得的深水区,再通过抽砂加深,甚至可以通过五十万吨级的船舶,当然是在空载的情况下。所以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后来规划的船坞,最大的也就是五十万吨级的。

这样一个超级工程,竟然是用围堰吹填的方式建起来的,的确是很宏大壮观的一个工程景象,前世的时候,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建设过程中,沈欢也是无数次的来到现场,因为他不仅仅是一名江南人,更是常兴岛人。

沈欢还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吹填工作开始时,常兴岛南面的江面上,挖泥船和运泥船都排成了一条条长龙,那些吹沙的管道也是遍布滩涂之上。用江里的沙吹填那一片滩涂,有近两平方公里,厚达五米的江沙填起来了之后,整个基地就变成了一片沙漠一样,海风一吹就跟那西北戈壁沙漠一样,飞沙走石,人影都看不见。

当年那些建设者们,也就是在那种环境当中,把这么一个超级工程建设成为了世界第一造船基地!第一期工程用时三年,事实上也是分步进行的,在一年多的时候就建造好了一部分车间和船台,开始造船了。

不多时沈欢就把车开到了跃进港附近,在跃进港就可以看到那一片滩涂。

猎猎的海风吹着滩涂上的芦苇,风景还真是不错,好像风吹麦浪一样的。

下了车之后,沈乐就疑惑地道:“哥,你把我们带到这儿来干嘛?这又没有什么好看的,都是芦苇啦!”

沈欢呵呵笑道:“现在这里可能是荒滩芦苇丛,但也许过不了几年,它就会大变样了呢!”

这时候林妙语好像想到了什么,她惊讶地道:“沈欢,你的意思是,咱们江南常兴造船集团将来可能会搬到这里来?”

沈欢点了点头道:“没错,我现在就正准备写一份建议书,我们必须要用长远的目光来做打算,现在我们江南常兴造船集团受制于普江,想要发展成为一流的造船集团,在地理上就受到了制约,所以我们必须要走出来,这里背风临海,水也很深,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造船基地的好地方。我希望将来我们江南常兴造船集团,甚至包括吴东中华等造船厂也可以搬到常兴岛来,这样不但我们的造船工业能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对常兴岛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也许将来常兴岛就会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呢!”

这话听得沈海洋和周招娣老两口激动不已,沈海洋连忙问道:“小欢,你觉得真的可以吗?上面的领导能采纳你的建议?”

沈欢呵呵笑道:“我相信领导也许早就考虑到了,只是时机不够成熟而已。前些日子我已经和我们集团冯总沟通过了,我想他应该是有这种想法的。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在这里建一座世界一流的造船基地,那就真的太好了!常兴岛的一切都将发生改变。很多贫穷的居民,都将得到最大的实惠,他们将会住上环境优美的小区,还能得到不少的赔偿款,同时他们的就业机会也大大的有!”

沈海洋高兴地道:“好,好,小欢呐,如果你这个建议真的成了,那就是为咱们常兴岛的所有人做了一件大事啊,所以你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这件事做好。”

沈欢知道父母在这常兴岛上那么多年,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尽管他们最开始并不是这岛上的居民。

其实沈欢何尝不是把常兴岛当成了自己的故乡呢!因为他和妹妹沈乐,都是在这岛上出生的,那时候港机厂就建在这岛上了,他们的父母也因此扎根在这里。

大年三十,出来游玩的人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人来跃进港玩,所以沈欢他们一家人很快就成为了围观对象,因为这辆奥迪车实在是太打眼了。

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常兴岛的农民还以为是上面的领导下来视察工作呢,毕竟那四个圈的车代表着什么,就算是不识字的农民也明白。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林妙语这样一个气质高雅的美女,美女豪车的组合,让人不好奇都不可能。

所以沈欢还是很快就带着家人离开了这里,开往下一个目的地,镇子上。

第四百六十五章 这是一个灰色的春节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这个还能干什么第二百八十三章 冯总很满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三型潜艇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是普通朋友第四十七章 说服明月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评审副高级职称第一百八十一章 较真的军代表第二百九十五章 未来的常兴岛超级工程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发系统第四百八十六章 质量警示教育墙第四百三十六章 在你身上留下我的印记第一百一十二章 内部大比拼第十一章 其乐融融第五百三十八章 LNG进口大国需要自主LNG船的支撑第一百九十八章 国产装备的“心脏病”第六百五十章 新型导弹驱逐舰下饺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学女青年第四百四十五章 刘长风成了专家委员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届朱海国际航展第六百二十章 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陪同领导参观第二百七十一章 伊万小姐要来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挖交大的博士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际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涩就在眼前第五百七十一章 空手而归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桩板梁式结构建材码头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评论第一百三十二章 首席专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PHC管桩第四百四十三章 恋情危机出现第一百三十一章 弯道超车的奇招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么庆祝呢?第六十五章 升旗仪式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原来劫难就是这个第一百六十章 未来岳母的担忧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型船坞登陆舰主任设计师第四百八十九章 给妈妈的一封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吃定女船王第一百九十五章 干股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买房第五十三章 海上长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制造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前景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月一号游艇第三百章 春节的一些有趣事第三百四十章 都林印象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参加朱海航展第四百零二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五十四章 急中生智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三百零五章 引来艳羡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实人才可靠第四十二章 攻关小组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船工业集团征文大赛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评审副高级职称第二百四十九章 给总师天团介绍情况第五十二章 追星一族第二十章 砰然心动第一百三十八章 靓仔内侯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较劲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底乱流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然冒出来的小丫头第二百零三章 有可比性吗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飞鲨第六百零一章 时评瓦良格最新动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恋情危机出现第三百六十二章 明月该找男朋友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六十八章 依依惜别第四百四十一章 十里长龙吐黄沙第五百九十五章 开启合作新篇章第四十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船舶工业第五百三十八章 LNG进口大国需要自主LNG船的支撑第二百一十五章 体验坦克狂飙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干股第二百九十七章 小山村迎来洋媳妇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人的精神第五百八十九章 明月造船的目标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底下最伟大的是母爱第二百九十四章 擦出火花第一百九十八章 国产装备的“心脏病”第五百五十二章 客滚船集成舱室要验收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艰巨”的任务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鱼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月造船的首次聚餐第六百二十章 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内部也要交底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与北船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制造技术第六百零六章 特约评论员长期合约第五百九十三章 聊得很投机第五十七章 母女争吵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直径PHC管桩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年味儿浓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罗飞要到中海发展第二百四十章 当年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