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又一位女总师

这位女总师克服诸多不便与海军官兵同吃同住,深入到舰上各个部门,了解部队使用需求和装备情况,完成了各种作业记录和分析,改进需求调研等多项工作,为后续舰的改进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些努力也获得了回报,新型船坞登陆舰在二零一七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个奖太沉了,也足见新型船坞登陆舰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沈欢笑道:“你说的朱研究员啊,听说过,没想到她会担任副总师呀,看来以后你也有机会的,主任设计师再进一步,可不就是副总师了嘛!”

林妙语嘻嘻笑道:“真的吗?如果有那一天,那就真的太好了!可是现在我觉得,身上的压力好大,我负责的是舰载直升机机库系统的设计,我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船坞登陆舰呢,都不知道会不会给组织拖后腿,唉!”

沈欢安慰道:“别怕,不是有朱总师还可以请教嘛,再说还有我这个坚强的后盾呢!直升机机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了,不过要考虑到的是,舰载直升机与陆基直升机着陆方式不同,在舰船上着舰时,复杂的海风运动,还有舰船上层建筑后的气流会比较复杂,因此在设计机库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这些,要分析着舰区域空气流场和运动规律!”

林妙语啊了一声:“这么复杂啊?我,我有点担心了。”

沈欢笑道:“没事,你也做了这么多年了,导弹艇不就完成得挺好么?分析船舶与直升机流场的互相干扰,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实船试验测量,二是风洞吹风试验,三是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第一种显然不太可能实现,风洞试验的话成本又非常的高,所以我建议可以考虑第三种方法。”

沈欢也是真的替妻子感到高兴,同时他也很清楚,其实相对来说,负责直升机机库这个子系统,应该是所有子系统主任设计师里面最轻松的了,这应该也是考虑到了林妙语是第一次负责一个子系统的设计工作。

未来,中国船舶设计师的团队里面,也许又会多一位女总师,沈欢也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有了船坞登陆舰的设计经验,将来林妙语是极有可能参与到更加先进,在海军装备序列中地位更加重要的两栖攻击舰的设计中,甚至担任副总师也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到那时候,林妙语也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能力了。

两栖攻击舰,被军迷们戏称为小平顶,块头足足比071型船坞登陆舰大了一倍!它的肚量比起船坞登陆舰来,又大了很多,特别是直升机的携带量远远超过船坞登陆舰。

当然,就现在这一款要研制的新型两万吨级船坞登陆舰,搭载的直升机数量也不差了,沈欢记忆中新型船坞登陆舰的机库宽度超过十米,高度也接近六米,长度更是有将近二十米,足可以容纳两架直八直升机,或者是三架直九。

而且必要时还可以在后部的甲板上系留停放两到三架直升机,总的直升机装载量可以达到六架,并且还有一个可用的起降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坞登的垂直登陆能力也很强了,一次可以运送一百多名陆战队员。

所以这一次林妙语负责的直升机机库系统设计,说起来相对不那么复杂,可是作用却是相当的大,因为船坞登陆舰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垂直登陆,直升机机库的设计非常重要,关系到直升机的携带量和维护保障能力。

作为一个重生者,沈欢很清楚,两栖攻击舰才是中国远洋海军的终极目标,在一支远洋海军当中,除了航母之外,两栖攻击舰就是最重要的核心力量。所以沈欢才会很期待,林妙语成为未来中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的女副总师,甚至是女总师!

曾经,米国海军六十年代装备的世界上第一种硫磺岛级,就让中国军迷们,让中国海军的官兵们,看着流口水!因为硫磺岛级有着与航母相似的直通飞行甲板和机库,除了能够像船坞登陆舰一样搭载上千名陆战队员和大型气垫登陆艇之外,还能搭载三十架直升机,这是什么概念?比很多国家的航母还要大的一艘两栖攻击舰。

当然七十年代米国又发展了更大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这个型号更是比硫磺岛级大了很多,满载排水量达到四万吨,可以搭载四十五直升机,妥妥的一艘准航母了。而后更先进的黄蜂级,就更不用说了,还可以搭载垂直起降的战斗机。

对于中国海军来说,两栖攻击舰也是很迫切需要的,只是要想一下子跨过船坞登陆舰,直接到三四万吨的两栖攻击舰,显然不太现实。所以这第一步就是发展船坞登陆舰,也算是小步快跑发展战略的体现了。

沈欢知道接下来这两年,可能他和林妙语又要进入聚少离多的状态了。

其实就算林妙语不加入船坞登陆舰设计团队,沈欢自己也要忙得不行,除了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第一期工程要在三年内完工,他要参与很多的工作外,还有江南研究院,以及技术创新中心,也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

而就在林妙语如愿成为主任设计师之后不久,沈欢也终于升职了!这可是双喜临门的事情,沈欢升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这个任命书一下来,沈欢就知道自己又要请客了。

可不是嘛,技术创新中心的所有年轻人,现在都是以沈欢为榜样呢!以二十九岁不到的年纪就成为了高级工程师,中船工业集团工程研究院中层干部,这在整个中国船舶工业领域也是几乎没有听说过的。

不过这些对沈欢来说,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虽然增涨了一些工资收入,但沈欢是靠工资吃饭的人吗?显然不是!只是随着职务的上升,他能够为中国船舶工业做的事情更多,更能够发挥他的作用罢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液化气船订单第四百八十二章 给员工打鸡血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进数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五十五章 爱立信GH398第三百三十九章 柯马公司的“热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达到游轮的舒适性第五百四十七章 增材制造技术的进展第六十五章 升旗仪式第一百四十七章 排他协议第一百八十四章 糖衣炮弹第三百九十八章 沈乐的选择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要做你的王宝钏第三百五十章 一个打工仔的身世第五百三十章 一场特别的婚礼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参加朱海航展第四百七十三章 基地建设指挥部领导要来视察第五百一十章 送上门的女“演员”第六百四十章 米家村影视文化旅游项目落成第一百九十九章 抵达基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那些中专生的悲哀第三百零五章 引来艳羡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际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华客滚船订单来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潜力股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来的女实习生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动计算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作双赢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价的主动权第一百五十二章 涉足船舶配套第二百三十章 办理调职手续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次浇筑船坞底板混凝土第二百五十五章 战神轰炸机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届朱海国际航展第一百四十六章 吃定女船王第五百六十四章 风光无限第四百二十二章 打造校企合作项目典范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题大做还是真有问题第四百零五章 高明月的条件:承包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建设工程第三百六十四章 悲催的浮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毛的图谋第四百七十六章 技术的三重境界第三百八十三章 五十年代的中专生第五百一十章 送上门的女“演员”第二章 新的起点第六百四十二章 海军题材电视剧组顾问第一百七十九章 ERP管理系统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员工入职大会第二百九十一章 成立江南研究院的建议第五百三十一章 明月号豪华游轮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潜力股第二百七十八章 兄弟同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畅谈未来潜艇第一百六十五章 船用铝合金第五百九十九章 闪亮登场第六百二十八章 搞定工作室第九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华客滚船订单来了第六百零六章 特约评论员长期合约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发系统第四百零四章 建设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的大幕拉开第二百七十章 离别的车站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飞鲨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评审副高级职称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江南常兴研究院成立第三百零一章 大年二十九第五百六十章 亏了也值第二百六十六章 上门推销AIS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毛的图谋第三百五十七章 令人羡慕的一对新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基地建设指挥部领导要来视察第九十章 开了个好头第五百三十一章 明月号豪华游轮第一百六十二章 爆发的老设计师第二百一十四章 马雷舍夫机械厂第三十章 联谊晚会第五百五十三章 给米洁庆功第三百五十七章 令人羡慕的一对新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拒绝接受采访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届江南常兴造船创新论坛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应链管理第一百四十一章 技能比拼第四百七十二章 又一位女总师第一百五十一章 通过考察第四百五十二章 船舶工业要实现由大变强的目标第一百一十五章 考上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表妹宋雨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们的船舶工业配套产业集群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毛的图谋第一百七十四章 间谍是怎样炼成的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来的女实习生第六百四十七章 应酬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艺的头脑风暴第二百五十八章 战斗轰炸机的发展第一百八十一章 较真的军代表第三百一十二章 让别人羡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