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令人震惊的常征机床

到了常征机床公司,沈欢也是被眼前看到的景象震惊了,因为常征机床厂就座落在城市边缘,一条小河边,它的厂房都是非常的破旧了,应该还是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厂房外墙都是红砖,上面爬满了爬山虎,不过冬天已经枯萎了。

公司大门外那边公路,也是非常的破烂,是一条宽不过七八米的沥青路面,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老化,到处都是坑,汽车驶过,满是灰尘。

就是这样一个座落在内地五线城市的老厂,却生产出了世界顶尖的机床,这太让人震惊了。

常征机床公司领导对沈欢一行人,果真是非常的热情,公司主要领导都来迎接他们了,想想也是,毕竟中船工业集团那可是国内十大军工巨头啊,常征机床与之相比,就是一个婴儿。

见面一番寒暄之后,常征机床公司领导带着沈欢他们前往各个生产车间进行参观。

走进一个破旧的车间,常征机床公司总经理贺军介绍道:“沈总,这是我们的总装车间,你看那边就是我们刚刚下线的产品,第一代高速五轴龙门加工中心。我们从二零零年开始就在研发这种横梁移动式龙门加工中心系列产品,今年年初第一台产品下线,已经交付了九台。”

说话间,众人就走到了一台高速五轴龙门加工中心产品跟前。

沈欢看了看道:“想不到啊,在西南地区,还有你们这么优秀的机床公司,这台加工中心,看起来是相当的具有科技感,这跟厂房的老旧,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啊!”

贺军笑道:“是啊,有很多客户,刚刚跟我们接触的时候,都不太相信我们能够为他们提供高精尖的机床产品,可是当他们来考察了之后,就知道我们并没有夸大宣传,我们公司有着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十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的数控机床产品,产品不仅仅是在国内获得了很多客户,还有像米国、亿大力等发达国家也是我们的客户。”

李浮生也是跟着,看到这种高端的数控加工中心,他虽然不懂,但是真的被震撼到了,泛着金属光泽的加工中心,这真的是在家乡生产出来的吗?

虽然说荣顺曾经在历史上,也是辉煌过,包括在九十年代之前,也是西南重要的工业城市。在一九四八年时,荣顺市还是中国第十九大城市呢!甚至排在了著名的杭城之前!

的确在那时候,荣顺是非常厉害的,它是全国最早的二十三座建制市之一,因井盐而富商云集,在一九四八年就有二十九万的城市人口,当时中海作为第一大城市,有四百多万人口,而川省省城这样的城市,当时也不过五六十万人口。

六十年代,荣顺市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三线建设开始后,内迁到荣顺市的企业有近二十家,十年间有超过一万来自中海等地的技术工人来到了荣顺,这些技术工人占了荣顺所有技术工人的一半,这些企业包括了机械、冶金、机电化工等多种行业。

最大也是最有名的,当属东方锅炉厂,当时东方锅炉厂的厂区面积就达到了几平方公里,不仅仅有生产车间和办公楼,还有医院、幼儿园、学校甚至是派出所等。

常征机床也是那时候迁到荣顺来的,这些工业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荣顺市的支柱产业,把原来的盐化工取代了。荣顺市基础最好的,当是机械工业了,无论产业规模还是效益,就业人员,都是各行业的龙头。

除了东方锅炉外,还有运输机械公司、常征机床公司等大型机械企业,机械技术方面的工人也多。这些其实也是荣顺市的资本,只可惜荣顺市利用得并不好,要知道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熟练的技术工人,那是一个城市最为宝贵的人才。有很多地方是因为人才的稀缺而制约了发展,可是荣顺不是这样,有着雄厚的基础,却不断的被甩在后面。

就拿常征机床公司研发生产这些尖端的加工中心来说,如果没有人才,怎么能做得出来呢?

当然对于使用这些高精尖的加工中心的公司来说,比如江南常兴造船集团,也要求具有操作这种机床的能力的高级技术工人,因为操作这种加工中心,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还有相当的经验才可以。

贺军继续介绍道:“我们的高速五轴龙门加工中心,是一种高架桥式结构的加工机床,工作台不运动,机床的所有运动,包括X/Y/Z及A/C轴都由刀具运动来完成,相对于其他结构形式,它的运动惯量比较小,从而可以改善提高动态性能和加工速度,即便是在大行程下也可以达到很高的稳定性,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等行业的零部件加工制造。”

沈欢听得频频点头,接着就道:“了不起啊,你们的产品确实和国外相比,还有独到之处!”

贺军笑道:“那是当然,我们公司从九十年代开始,就研制生产三轴和四轴加工机床了,到二零零年完成了第一台五轴联动加工机床的研制,现在已经形成了五轴加工中心系列。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们的加工中心,还是有不少优势的,比如我们的机床墙体采用的是整体的结构,提高了机床稳定性,我们还申请了机床传动丝杠的无动力随动辅助支承装置,大跨度横梁连接结构等专利。”

看到沈欢他们很满意的样子,贺军又继续道:“我们的GLDC加工中心系列,具有加工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并且横梁可以升降运动,还可选配多种自动附件铣头,零件只要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五面体加工,通过机构自动切换,可以实现车削或者铣削加工,适用于航空、能源、船舶等行业的大型、高精度零件加工!”

沈欢笑道:“请问贺总,你们这种GLDC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可以达到多少?”

贺军笑了笑道:“零点一丝以内,我想这已经比很多进口的加工中心的精度要高了。”

沈欢点了点头道:“那的确是很不错了,价格方面呢?”

第三十二章 谈谈人生理想第四百九十七章 两座730就足够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婚礼上的闹剧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女老板林雅第五百二十二章 很特别的应聘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婆媳”的第一次见面第二百一十五章 体验坦克狂飙第四百零三章 吹响进军常兴岛、争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团的号角第一百七十九章 ERP管理系统第五百四十章 船舶配套公司也要技术研发中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培养成为综合管理人才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约九八第二百零二章 利害关系第一百一十二章 内部大比拼第五百五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六十六章 造船强国就是沈欢的最高目标第六百三十八章 准备申报教授级高工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议成立研究院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么庆祝呢?第三百一十六章 遭遇不明水下航行器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常规开工动员会第四百九十五章 新坞登舰载武器选型第五十四章 急中生智第一百九十二章 会开车吗第五百一十六章 令人震惊的常征机床第四百一十九章 搞半天是桩锤选择有问题第五百八十七章 捡了个便宜第二百四十章 当年师徒第一百章 扑倒明月第二百四十六章 飞行陆军第二百九十五章 未来的常兴岛超级工程第二十三章 那是青春吐芳华第六百零三章 专家意见不同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在海上开布加迪跑车的感觉第四百六十六章 造船强国就是沈欢的最高目标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铁和伊万的婚礼第七十八章 被表白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签字仪式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周年纪念日第三百二十七章 柔性支撑技术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坞登研制工作动员大会第五十四章 急中生智第四百三十七章 瓦良各回来了第三十二章 谈谈人生理想第一百三十七章 世界造船中心变迁路线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滚船舱室内装配套第二百七十一章 伊万小姐要来了第九十四章 金融风暴的反思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为造船强国的关键第六百五十二章 四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第四百三十七章 瓦良各回来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双体导弹艇的损管设计第六十三章 军代表孙成明第五百一十三章 近乡情更怯第五百六十一章 用造豪华客滚船的标准建主题公园第二百六十章 飞豹露真容第九十九章 这下尴尬了第五百八十章 这个逼装得好第三十章 联谊晚会第九章 普江上的船第五百二十九章 船用空调系统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兴发展战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考上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约千年灯会第一百二十九章 陪同领导参观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团第六百一十九章 沈乐回国第一百八十三章 钛合金螺栓加工第五百四十一章 发人深省的演讲第一章 重启一九九七第四百八十九章 给妈妈的一封信第二百四十九章 给总师天团介绍情况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未来的常兴岛超级工程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届朱海国际航展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从前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华客滚船订单来了第五百五十章 送粉还是送丝?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潜力股第九十四章 金融风暴的反思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这个还能干什么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员工入职大会第一百九十三章 特别的“礼物”第六百五十一章 万吨大驱论证会第二百九十四章 擦出火花第六百三十七章 万吨大驱有戏吗第五百七十一章 空手而归第二百六十二章 客机也玩垂直爬升第六百四十九章 两万吨级船坞登陆舰下水第三百零二章 未来岳母让买辆小车第三十二章 谈谈人生理想第四百八十一章 圆满成功第一百五十七章 “艰巨”的任务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第七十八章 被表白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