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知青点故人

新岭市北边是一片工业区,分布着从建国之初到目前为止建设起来的20几家工厂。在这其中,又尤以靠近琴山湖的南江柴油机厂规模最大,有两千多工人,加上家属在内,六七千口人,就居住在琴山路两侧的几片工人新村里。

时值改革之初,国有企业仍然是社会上地位和收入最高的单位,在国企当工人是最让人羡慕的职业之一。不过,同一家企业内部,各家各户的情况又不尽相同,冯啸辰带着冯凌宇前来拜访的这家,就是柴油机厂家属院里少有的困难户之一。

“姐,我来了。”

敲开房门,面对着前来开门的一位姑娘,冯啸辰亲亲热热地称呼了一声。

这姑娘有二十七八岁光景,身材苗条,面容清秀,脑后扎着一根粗粗的长辫,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待你长发及腰”这样的诗句。她穿着一件柴油机厂的蓝布工作服,颜色已经有些泛白,但浆洗得干干净净,隐约还能闻到一股阳光的清香。刚打开房门的时候,她脸上还带着几分阴霾,但当看到站在门口的冯啸辰时,那阴霾便立即化作了和煦的春风。她一边忙着请二人进屋,一边连声地问道:

“啸辰,你怎么来了,今天不用上班吗?这是你弟弟吧,我想想,是不是叫冯凌宇?我在你的照片上看过他,不过那时候他可还小呢……”

“凌宇,这是陈姐,我在知青点的时候,陈姐对我比亲姐姐还好。”

冯啸辰带着冯凌宇进了门,在客厅的竹椅上坐下之后,郑重其事地向弟弟做着介绍。

冯啸辰初中毕业的时候,还不到14岁,按照政策规定,直接被安排到了南江省下面一个叫作清东县的地方当知青。他爷爷冯维仁那时候还是反动学术权威,是被监视劳动的,他父亲冯立在乡下教书,属于没什么地位的臭老九,加上他自己年纪太小,打架都打不过别人,因此在知青点属于被人欺负的角色。

他面前这位姑娘,名叫陈抒涵,年龄比冯啸辰大了八九岁,当时在知青点也算是个老资格了。因为整个知青点来自于省城新岭的只有她和冯啸辰二人,因此她把新来的冯啸辰当成了自己的弟弟,处处呵护着他。有人欺负冯啸辰的时候,陈抒涵会像护雏的母狮一样向对方发飚。知青生活困苦,陈抒涵经常会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东西留给冯啸辰吃。冯啸辰刚到农村的时候,啥农活都不会干,陈抒涵就一样一样地教他,还经常帮他完成那些完成不了的任务。

运动结束之后,知青点撤销,百万知青大返城,陈抒涵和冯啸辰一道回到了新岭。不过,回来之后的二人,境遇却大不相同。

由于冯维仁被落实政策,冯家一下子翻了身,冯立被调回新岭工作,进了还有些名气的二中。冯啸辰也借着爷爷的光,进了冶金厅,虽然只是一个临时工,但也算是有了一个饭碗。

陈抒涵就不一样了。她父亲在前年因病去世,大弟弟顶替进了厂子,是正式编制。厂里为职工子弟安排的临时工岗位也已经被小弟弟占了,她回来得晚,已经没有名额给她用,她只能和其他许多返城知青一样,在家里无限期地待业。

两个弟弟先后结了婚,为凑社会上流行的“四十八腿”的家俱,家里原有一些积蓄都用尽了,还欠了厂里互助会的不少钱。两个新家庭都有大量的基础建设要搞,“三转一按”之类的家电还没配齐,所以两个弟弟都是不可能向家里上交工资的。至于还债和供养姐姐的事情,就只能落到陈抒涵的母亲一个人肩上了。

一个弟弟在厂里要到了宿舍,带着弟媳搬出去住了。另一个弟弟和弟媳占了陈抒涵原来在家里的房间,陈抒涵只能和母亲骆秀兰住一个房间。住在家里的那个小弟媳已经怀孕了,正琢磨着孩子生出来之后交给老人带,对于大姑子住在家里占着空间颇为不满,话里话外都带着刺,动不动就说大姑子岁数也不小了,已经熬成了老姑娘,实在不行,找个离了婚或者死了老婆的男人赶紧嫁出去,也省得碍眼……啊不,也省得婆婆心里搁一块心事不是?

冯啸辰在知青点的时候就已经听人说过,陈抒涵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那之后,她似乎是伤了心,对许多追求者都无动于衷,因此才拖到这个年龄还孤身一人。对于陈抒涵回城之后的情况,冯啸辰也非常清楚。他虽不算一个上进青年,但却是良心未泯,对于这位曾经如亲姐姐甚至可以说是如亲娘一样照顾过自己的大姐,他一直都是心怀感念的。

如今这个冯啸辰,继承了前一个冯啸辰的身体,也继承了他的一些感情。见到陈抒涵的时候,冯啸辰还是忍不住涌起了一阵温情。过去的他能力有限,自保尚且不足,哪还能给陈抒涵什么帮助。现在他已经脱胎换骨,成了一个新人,临去京城之前,他决定帮自己的前身了却一桩心愿。

“啸辰,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冶金厅上班吗。对了,要不……嗯,我去给你们倒点水喝吧……”

陈抒涵本能地想说请冯家兄弟俩在家里吃饭,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地咽回去了。现在的她没有任何收入,自己都属于在家里吃白食的,哪有资格请客人吃饭。如果家里只是她和母亲二人,她倒也勉强能做主,但那个锱铢必较的小弟媳可不会容忍她这种慷慨的行为,如果看到冯家兄弟在家吃饭,没准会夹枪带棒地把他们赶出门去。

冯啸辰有着两世为人的阅历,哪里听不出陈抒涵没说出来的那句话是什么,又哪里看不出陈抒涵眼睛里一掠而过的那一抹惆怅。他摆摆手,说道:“姐,你别忙,我今天带小宇来,是有正事要跟你谈的,这么说吧,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帮忙?我能帮你们什么忙?”陈抒涵诧异地问道,随即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等着冯啸辰说话。

“我弄到了一个个体户执照,想让小宇开一家小饭馆,姐你能来帮忙吗?”冯啸辰直截了当地说道。

要干个体户,可不是随便弄个门脸就能干起来的,还需要申请一个叫“个体户执照”的东西。国家虽然表示要支持个体户的发展,但在执照的发放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担心遍地开花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罗翔飞邀请冯啸辰去京城工作,问他有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需要帮忙解决,冯啸辰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请罗翔飞帮他弄到一张个体户执照,以便弟弟冯凌宇能够合法开业。

一张执照对于没有门路的人来说,当然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对于罗翔飞来说,不过就是一句话而已。冯啸辰用大道理加小道理说服了家人,然后带着冯立和冯凌宇拿着罗翔飞从省经委那里弄来的批条,到无所不能的“有关单位”领到了个体户执照,开店的事情就算是正式启动了。

按照冯啸辰的规划,冯凌宇将首先从餐饮业起步,开一家小饭馆作为起家之本,至于日后如何发展,冯啸辰没有跟父母说,倒是向弟弟透露了一二,说得冯凌宇热血贲张,恨不得马上就开始着手实施。

在当年,个体饭馆的数量还很少,国营餐馆则有“门难进、脸难看、饭难吃”的恶名,让人敬而无之。开一家个体饭馆,只要服务态度不错,味道还过得去,基本上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冯立和何雪珍都有一些生活常识,知道开饭馆是不错的买卖。然而,让冯凌宇放弃到冶金厅顶替的机会,专职当个体户,这个大胆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冯立夫妇的批准。两口子经过复杂而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接受了一个折衷方案,那就是冯凌宇依然去冶金厅当临时工,以何雪珍的名义来开这个店,冯凌宇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管理,积累经验。如果未来政策稳定,且饭馆真的能够赚钱,再考虑冯凌宇离职的事情。至于饭馆的日常经营,则需要另外请人来打理。

这个方案与冯啸辰最初的设想不一样,但偏差倒是不远。其实冯啸辰一开始就打算引进一个合伙人,因为他知道弟弟冯凌宇既不会炒菜做饭,更没有经营经验,而且这么小的年龄,也处理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他的想法,是由冯凌宇当董事长兼财务总监,再雇一个人来当职业经理人,他心目中的这个人就是陈抒涵。

在知青点的时候,冯啸辰就知道陈抒涵精通厨艺,同时又有当知青历练出来的人生阅历,足以做好这样一件事。更为难得的是,陈抒涵心地善良,人品端正,绝对是打着灯笼难找的“中国合伙人”。

冯立夫妇对于陈抒涵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知道她曾经照顾过冯啸辰,算是冯啸辰的恩人。从冯啸辰过去讲述的情况,冯立夫妇对这个姑娘的印象也很不错。冯啸辰接受了父母关于让冯凌宇顶替在冶金厅当临时工,同时兼顾小饭馆的方案,提出请陈抒涵来负责饭馆的日常,这才有了冯家兄弟的这次拜访。

听到冯啸辰的话,陈抒涵一时有些吃惊,又有几分激动。其实,对单位安排工作已经绝望的她,还真曾经动过去开饭馆自食其力的念头。但她既没有能力弄到执照,更没有渠道筹措启动资金,于是这个念头就只能胎死腹中了。乍一听自己亲如手足的小兄弟居然要开饭馆,而且还要请她去帮忙,她觉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学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术第二百一十章 自信满满的长谷佑都第七百九十九章 中国的事情关你啥事第一百五十章 意想不到的大奖励第六百零八章 小姨子跟人家打起来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产业集群第五百五十章 生猛的女记者第一百六十七章 必有贵人相助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言不合就砸锅第六百一十四章 国际劳工组织第九十章 人生能有几回搏第二百三十二章 我想吃面条第四百一十一章 改革时代第一百零八章 两边都是大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第七百八十九章 也不看你哥是干嘛的第四百二十章 影响问题第六百九十六章 这是我们高校的职责第五章 登门拜访第七十三章 万物复苏第四百零二章 雪崩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给我12小时第四百二十六章 请不请我吃饭第六百二十八章 唯一一根救命稻草第三百八十九章 关门弟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派上用场第六百三十四章 智商欠费的年轻人第四百零二章 雪崩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入翻五番第十八章 部长气得住院了(为盟主柳影2012加更)第六百零八章 小姨子跟人家打起来了第八百八十章 我是一位有良知的记者第七十章 瞒天过海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条策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让我看看你的本事第六百零一章 给我一个理由第八百零八章 零排放第四百九十九章 其实是售后服务第六百八十八章 还是慎重考虑一下为好第五百二十三章 怨声载道第九十二章 工业试验第八百零六章 有没有污染第二百七十五章 董岩出事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收购第二百九十二章 悲催的老阮第一百一十七章 劳动致富不犯法第三百一十八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五百九十五章 他夫人戴10万元的钻戒第七十七章 传说中的条子第一百四十章 服不服排行榜第七百二十五章 暂时回避一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百毒不侵冯助理第三百七十三章 风险投资第二百五十三章 愿立军令状第三百三十章 有七成把握第八百五十六章 不知不觉间的逆转第一百三十八章 学习学习第八百七十六章 请冯总帮忙第二百八十三章 现在流行下海第八百八十四章 其言也善第九百一十一章 完美的协作第三百七十五章 因为我不服气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言不合就砸锅第八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收购第二章 KBS-3720第五百五十八章 来个会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德才兼备还不够第四百零七章 给我一个面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让我看看你的本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电用不完第五百九十四章 事先列出清单为好第五百八十八章 这不是明抢吗第五百六十章 种菜种成百万富翁第一百四十七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五百章 给自己一个机会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学者高教授第一百一十七章 劳动致富不犯法第五百六十三章 净亏损第十六章 你打算怎么解决第四百零六章 靠劳动赚钱不丢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有本事的吃肉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个要求第三百四十章 冯啸辰的秘密安排第九十五章 时机还不成熟(求首订,求月票)第二十章 给个正式的干部编制第六百九十八章 功臣赵辛未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液压垮了第二百零五章 我们不是来抓人的第五百零九章 颜色不对第七百四十七章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第四百零二章 雪崩了第二百零二章 利润的分配第七百五十四章 他们更年轻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去哪我就去哪第七百一十六章 要想富先招商第八百二十五章 否认三连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家的热情很高第四百八十二章 演得太拙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