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不肖弟子

“小吴,你怎么来了?”

工程师崔永峰拉开自家的家门,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助手吴丹丹,诧异地问道。

这是在秦重家属区的一幢筒子楼里,绕过楼道里处处摆放着的煤球炉、搁物架、自行车等,冯啸辰一行来到了崔永峰的门前。

一路上,吴丹丹已经向冯啸辰介绍了崔永峰的情况,他是6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秦重来工作的,今年35岁,已婚,有两个孩子。他的夫人是他的大学同学,毕业时却分到了距离秦州有几百公里远的另外一个城市。两口子两地分居了十几年时间,两个孩子也是一边一个,崔永峰带着一个大女儿在秦州,他的夫人则带着小儿子在外地。

因为算是单职工,厂里给崔永峰分配的住房只有一间,就是在这个黑乎乎的筒子楼里,他带女儿两个人过日子。

吴丹丹是去年才分到厂里来的,在技术处给崔永峰当助手,也算是师徒名份吧。因为发现自己的师傅不会打理家务,经常因为家务事弄得狼狈不堪,所以吴丹丹没事就会跑过来帮他们父女俩洗洗衣服、做点好吃的,这也就是周梦诗觉得她对崔永峰有点意思的原因吧。

“崔老师,我给你带了两个客人来。”吴丹丹朝旁边侧了侧身子,让出跟在自己身后的冯啸辰和周梦诗,对崔永峰说道。

“是冯处长?”崔永峰认出了冯啸辰。前天冯啸辰随着胥文良去过技术处,与技术处的工程师们见过面。工程师的人数很多,胥文良只向冯啸辰介绍了几位副总工级别的人物,像崔永峰这种二线的工程师就不在介绍之列了。不过,崔永峰自然是能够认得出冯啸辰的。

“我闲着没事,想来找崔工聊聊,可以吗?”冯啸辰笑着问道。

“当然可以,快请进吧。”崔永峰大感意外,但还赶紧邀请冯啸辰他们进门,同时还抱歉地说道:“真不好意思,我爱人不在这边,家里乱得很……”

吴丹丹还真是没把自己当外人,她跟在冯啸辰他们身后进了门,然后便主动招呼着他们坐下,又忙着帮崔永峰收拾屋子。崔永峰的女儿小名叫妞妞,似乎跟吴丹丹也挺熟,看到吴丹丹来,她兴奋地一边喊着姐姐,一边像跟屁虫一样帮着吴丹丹干活,让崔永峰站在旁边都有些尴尬的样子。

“崔工这里的生活条件真的很简陋啊。”冯啸辰坐在一张掉了漆的靠背椅上,环顾着屋子里的陈设,感慨地说道。

“是啊,稍微简陋了一点。”崔永峰应道。

“有什么办法,崔老师得罪了厂领导,原来说好给徐老师办调动的事情,也黄了。”吴丹丹在一旁打抱不平地说道。

“小吴,别乱说,徐敏那边是一时办不下来,林北重机那边不同意她调动。”崔永峰向徒弟解释道。从他们俩的对话来看,这个徐敏应当就是指崔永峰的夫人了,冯啸辰没想到的是,他夫人居然是在林北重机。

崔永峰住的屋子没多大,家具也没几件,也就是书和图纸多一点,归置起来并不难。吴丹丹带着妞妞三下五除二,就让整个屋子改变了模样,有了待客的地方,还不知从哪变出了两杯茶水。崔永峰也在冯啸辰和周梦诗对面坐了下来,至于吴丹丹,则带着妞妞坐在床边上摆起了扑克牌,显然是不想让妞妞打搅大人们谈话的意思。

“冯处长怎么会有空到我这来?”

寒暄了几句之后,崔永峰向冯啸辰问道。凭他的聪明,当然能够猜出冯啸辰来找他的原因,不过,这总得冯啸辰自己提出来才行,他不宜主动去谈与热轧机引进相关的事情。

冯啸辰也不想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们来秦重好几天了,也接触了一些秦重的同志。听人说,崔工对于引进克林兹技术的事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们想听一听。”

崔永峰迟疑了一下,说道:“的确,在引进克林兹技术这件事情上,我的确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此也和胥总工他们有过一些争执,这件事,厂里有不少同志都是知道的。”

“具体是什么样的不同看法呢?”冯啸辰问道。

崔永峰道:“贡厂长和胥总工一直认为,我们秦重有能力承担南江钢铁厂的1780毫米热轧机,只要在我们过去做过的热轧机基础上再进行一些技术改进,就可以达到国家的要求,但我却认为,这样做即便能够成功,也是不足取的。”

“为什么?”冯啸辰道。

崔永峰道:“因为我们的技术已经过时了,靠吃苏联技术的余量走不了太远。未来的世界肯定是西方技术一枝独秀,苏联的技术模式必然会被淘汰。”

“你这样说太武断了吧?苏联的技术至少到目前为止比咱们国家还是要强得多的,你为什么会认为它会被淘汰呢?”冯啸辰故意问道。

崔永峰道:“事实上,苏联在技术发展方面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他们也就是比咱们国家的技术强一些,与西方国家相比,苏联在大多数工业领域都处于技术上的劣势。咱们既然是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为什么不跟强的学,而是要跟弱的学呢?”

“因为咱们国家的工业体系就是照着苏联模式建起来的,学习苏联技术要比学习西方技术更容易。”冯啸辰反驳道。

崔永峰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现在继续沿用苏联模式,看起来是比较省事,原有的技术规范都不用修改,实施起来更为方便。在能够保证投入的情况下,出成果也更为容易。这就是胥总工他们的观点。”

冯啸辰笑道:“我也是这个观点啊,咱们要只争朝夕,当然是早出成果比晚出成果更好了。”

崔永峰冷笑道:“出完这一批成果之后呢?我给冯处长举个例子,我们过去造热轧机,不太讲究配管设置,基本上是什么地方有一条缝就把管子塞进去,用这样的办法,也能把热轧机造出来。但随着热轧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管子的数量越来越多,最后就变成了一堆乱麻。不但制造的时候麻烦,维护的时候也同样麻烦。这样的设计规范如果不改变,等到以后,光是配管的问题我们就无法解决了。”

所谓配管,是指设备中用来传递压缩空气、润滑油、液压油等气体、液体的管子的配置。现代大型设备中使用的各种管道多如牛毛,在西方国家,管道的设置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专业,而在中国的制造企业中,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就像崔永峰说的那样,工程师基本上就是哪有一条缝就把管子插过去,至于管子乱不乱,好不好维护,就不去考虑了。

冯啸辰当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听崔永峰一说,他微微地点点头,道:“你说得有理。有关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和胥总工他们聊过?”

“当然聊过。”崔永峰道,说到这里,他脸上有些黯然,说道:“胥总工一方面觉得我说的话有理,但另一方面又告诉我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事事都和发达国家比。有些东西就得先将就一下,国家需要装备,不能等我们把这些技术都研究好了再去生产。”

“这话也有道理啊。”冯啸辰笑道,他现在是左右互搏,既支持崔永峰的观点,又支持胥文良的观点,他想看看崔永峰到底有什么道理能够反驳胥文良。

崔永峰摇摇头,道:“其实,我也知道胥总工的心思。早在我给他当学生的时候,他就跟我说过,他一定要亲手设计一条中国人自己的宽幅热轧生产线。冯处长可能不知道吧,这条生产线的图纸,胥总工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画出来了,这些年进行过无数次的修改。他一直都在等待一个机会,那就是能够把这张图纸变成现实。”

“结果我们从克林兹引进技术,胥总工的愿望落空了。”冯啸辰说道。

“正是如此。”崔永峰道。

“难怪……”冯啸辰微微点了点头,他没想到胥文良还有这样的执念,这一会,他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崔永峰看到冯啸辰的表情,苦笑了一声,说道:“其实,依我的观点,胥总工的这套图纸没有能够变成现实,对于胥总工来说也许是个遗憾,但对于咱们国家来说,或许就是另一码事了。”

“什么意思?”冯啸辰问道。

崔永峰道:“我看过这套图纸,甚至可以这样说吧,其中有些图纸就是我帮着胥总工画的,我对它们非常熟悉。过去,我们和西方国家接触得少,我还觉得胥总工的这些设计是巧夺天工。等到开放了之后,我看了一些国外的资料,才感觉到,这套图纸已经严重过时了,从整体设计理念到一些具体零部件的设计,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如果照着这套图纸去制造一条生产线,那将是国家财产的巨大浪费。”

冯啸辰哑然失笑,说道:“胥总工现在一定非常后悔收了你这样一个学生,你简直就是存心给他拆台的。”

“或许是吧。”崔永峰自嘲地笑道,“我的确是一个不肖弟子。”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个退休的老人第二百二十章 这么一个二愣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轴承大王第五百二十章 照合同办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老老实实打工第一百一十章 桐川农机厂第五百零九章 颜色不对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个退休的老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被人讹上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旧业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条策略第五百零九章 颜色不对第七百九十四章 技术要造福于全世界第六百五十七章 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吧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点不值钱的礼物第八百三十五章 绝地反击第八百五十章 连还价的兴趣都没有第二百零八章 社员联营企业第三百九十三章 两难的境地第三百零二章 阿瓦雷项目的变故第五百一十九章 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第五百三十九章 合股经营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给企业去做第三百八十九章 关门弟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知无不言第五百一十一章 池谷的封口费第五百五十三章 后发优势第三百零四章 盖詹爱占小便宜第五百六十六章 熟人好办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该放手就得放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市场经济第七百零六章 太君家也没余粮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纯粹是误会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风骨的学者第二百零六章 要一个正式的证明第七百一十五章 去一趟非洲第七百零九章 太便宜了第六百零六章 糖衣炮弹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提一个小目标第一百九十章 第三次浪潮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有个四合院第八章 跟我走吧第八十章 春风饭馆第二百八十四章 标准件集散地第四十一章 破局的关键人物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五百五十五章 财政困难第八百一十九章 盲人骑瞎马第八百三十九章 茶余饭后的一个小游戏罢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冯总的名字可止小儿夜啼第四百五十五章 幕后黑手第六百零三章 变成了摇钱树第五百零三章 毕业第三十八章 不知道图个啥第三百五十章 早知今日第八百二十章 把它铸成钢锭我都认得出来第一百七十章 开张大吉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就是体制问题啊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万别惹冯啸辰第八百三十八章 宽大处理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们有折扣第三百三十六章 推荐一个亲戚第二百九十二章 悲催的老阮第二十九章 还是部里出人才第五百七十章 一个锅俩人背第六百九十八章 功臣赵辛未第五百一十一章 池谷的封口费第四百九十三章 还是武器利润大第四十一章 破局的关键人物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负责弄钱第八百三十三章 例外条款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是来投标的第八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二百七十八章 骑虎难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库克船长项目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拉了一个单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鲇鱼第四百七十九章 考试不一定是有效的第三百五十五章 想和冯处长合作第七百六十六章 搭一趟便车第一百五十九章 在国家的需要面前(庆祝均订突破5000,加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多播洒一些种子第五百章 给自己一个机会第一百零六章 德国人来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液压垮了第二百五十章 他不是业务科长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开始收网(五更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九章 善后事宜第四百七十四章 囚徒悖论第四百四十八章 借胖纸的肩膀用用第六百三十八章 没有操纵汇率第一百零八章 两边都是大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欧洲企业很机智第二百三十三章 博美人一笑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四百二十三章 蓝调咖啡学术沙龙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们家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