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董岩出事了

这次会谈过后,晏乐琴带着冯华一家,在冯立、冯飞两家人的陪同下,返回了南江,在新岭的公墓祭拜了冯维仁,又回老家祭拜了先人,然后便是与亲朋故旧见面。

冯家的上一辈人已经都不在了,晏乐琴自己的父母也早已故去,倒是还有一些在世的堂亲表亲,以及他们各自的子孙等等。听说有海外亲戚回来,冯家和晏家的后人都纷纷赶来看望,有叙旧的,有指望着拿到点什么外国礼品的,也有想搭上关系以便送孩子出国留学的。

冯立、何雪珍都是懂得这些人情世故的,少不得替晏乐琴当参谋,教她如何应对。冯啸辰在此前就已经借着菲洛公司的名义从德国买回来一批衣物、化妆品、文具之类的小商品,供晏乐琴赠送给上门来的亲友们。大家各自得了一些在时下颇为稀罕的外国礼品,都心满意足,说了一些很暖心的话,让晏乐琴的这次探亲之旅显得颇为圆满。

南江省、东山市以及桐川县的各级领导也都露面了,话里话外都有希望晏乐琴或者冯华回乡来投资的意思。晏乐琴许了不少空洞的诺言,宾主其乐融融,会谈场面极其和谐。

一行人中最开心的莫过于冯文茹了。她一直生活在西方世界,从来没有见过第三世界是什么样子。虽然偶尔也会因为住房的破旧,尤其是厕所的肮脏感到不适,但更多的时候她都是欢天喜地的,在路上看到一堆牛粪都要兴奋地围着端详半天。

家乡的各种美食更是让她觉得新鲜,几乎到了舍不得回德国去的地步。传统的南江菜口味偏重,往往要放很多的辣椒和酱油、豆豉之类用以调味。冯啸辰知道冯华一家三口都不太能吃辣,晏乐琴在海外多年,吃辣椒的能力也已经下降,因此专门让陈抒涵安排了一个二级厨师跟着他们,专门做一些较为清淡的菜肴,满足他们的口味。

在新岭的时候,陈抒涵也亲自下了一回厨,给一家人整治了一桌好菜。冯文茹吃得满嘴流油之际,与这位比自己大将近20岁的大姐姐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老家过完春节,晏乐琴一行回到京城,经委与其他各部委的磋商也已经有了成果。综合各部委的意见,经委与冯华代表的明堡银行草签了合作协议,决定联合成立“中国装备工业科技基金”,在欧美市场发行中国装备科技债券。

债券由中国政府和明堡银行联合担保,分为五年期和十年期等不同种类。所筹集的资金将用于中国的装备技术研发,由国家重装办负责分配给各个研发项目,并以这些项目的回报来偿还本息。中国装备科技债券除了具备一般政府债券的良好信用和较高回报率之外,还随带着另外一些优惠条款,例如债券的持有者将优先获得与中国工业部门、科技部门合作的机会,债券还可以作为与中方开展经贸合作时的抵押品。

按照张克艰主任的提议,基金会将聘请晏乐琴担任理事长,经委和明堡银行方面各安排一些人员担任副理事长、理事等职务,其中罗翔飞担任常务副理事长,负责日常事务。郝亚威被安排担任基金的财务负责人,重装办综合处处长谢皓亚担任项目分配负责人。

此外,冯舒怡被聘请为基金会的法律顾问,冯啸辰则被委派了一个理事长助理的职务,主要任务是作为晏乐琴的助手,做一些上传下达的工作。冯啸辰在基金会中的这个身份可大可小,说它大,是因为他可以代表晏乐琴对基金会的工作发表意见,说它小,则是指他本人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权力,这也与他在经委的职务和资历相匹配,不至于让人感觉到一步登天。

洽谈完这些事情,晏乐琴一行便离开中国,返回了西德。他们来的时候是4个人,回去的时候则变成了6个人,增加的两个正是冯凌宇和冯林涛兄弟俩。在时下,出国留学还是比较稀罕的事情,能够由一位在国外小有名气的教授奶奶作为担保去留学,就更是难得。经委的一干官员都在私下里嘀咕,说冯家的第三代除了冯啸辰之外,另外两个男孩子未来的前途恐怕也是难以限量的,可谓是“一门三进士”,值得大家关注了。

在整个春节期间,冯啸辰又要管工作上的事情,又要管生活接待上的事,忙得七窍生烟。好不容易把奶奶一家送上飞机,没等他缓过气来,一个不速之客又出现在了他的办公室里。

“阮厂长,你怎么来了?怎么,到京城来联系什么业务吗?”

看着风尘仆仆站在自己面前的全福机械厂厂长阮福根,冯啸辰笑呵呵地问候着。

阮福根却没有一点轻松的表情,他一张嘴就带着哭腔:“冯处长,出事了,出大事了,你可千万要救救董岩啊!”

“董岩,海化设的技术处长董岩?他出什么事情了?还有,为什么是你来找我们帮忙?”冯啸辰惊愕地问道。

上一次阮福根来申请项目的时候,透露过自己与董岩有一些亲戚关系,还说未来董岩可以作为他们的技术顾问,帮助他们解决分包任务的技术难题。可不管怎么说,董岩也是海东化工设备厂的人,如果董岩真的出了什么事,也该是海化设的厂长马伟祥来找重装办求助吧?

“董岩被抓起来了,是海化设报的案!”阮福根的话,一下子就回答了冯啸辰的疑惑。

“海化设报案抓董岩?为什么?老阮,你别急,来,我们到小会议室去,坐下慢慢说。”冯啸辰说道。

阮福根随着冯啸辰到了小会议室,冯啸辰还叫上了处里的冷飞云和周梦诗、顾施健,众人围着阮福根坐了半圈,等着阮福根介绍情况。

“唉,都怪我财迷心窍,害了我董家大侄子!”阮福根懊恼地捶着自己的脑袋,忏悔道。

事情还得从阮福根分包重装办的大化肥项目设备说起。那一次,阮福根从董岩那里得到消息,壮着胆子跑到重装办来申请业务。为了给程元定、马伟祥等一干装备企业负责人一个刺激,罗翔飞不仅同意了向全福机械厂分包一部分业务,还请来工人日报的记者,为阮福根做了一个报道,又组织了一系列的媒体攻势,狠狠地挫败了程元定等人的气焰,让他们不得不低下头来,接受重装办的安排。

在那件事情上,董岩作为一名泄密者,受到了马伟祥的痛斥。不过,骂过之后,马伟祥对董岩倒也没有什么进一步的刁难,毕竟董岩的技术水平在那放着,马伟祥还要指望他干活的。

阮福根的全福机械厂本身并不具备制造二类压力容器的能力,他的实力也不足以消化所承担的任务量。他采取以蛇吞象的作法,以租借的名义,把弟弟阮福泉管理的会安地区化工机械厂的设备和人员全部包下来,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生产活动。

会安化工机械厂是一家地区所属的中型机械厂,有一定的实力,其实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这些设备制造任务也是可以的。但阮福泉没有这样的魄力却和重装办签订军令状,更确切地说,他也没有权力拿着国家资产作为抵押去承接这样的业务。阮福根是个私人老板,财产是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所以才敢于冒这样的风险。

此外,就是私企与国企的内部管理体制问题了。阮福根能够实行多劳多得的政策,用高额的奖励驱使工人们加班加点,发挥聪明才智。而阮福泉连给职工多发20块钱奖金都得向地区工业局备案,很难调动得起工人们的积极性。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人的因素是更为重要的,你无法让工人去拼命,要想完成分包任务就是纸上谈兵。

在技术方面,阮福根的倚仗就是董岩。会安化工机械厂的技术科有一些技术人员,应付常规的技术问题是足够的,但遇到一些难点就一筹莫展了。大化肥设备制造中涉及到不少国外的新技术、新工艺,在这些方面,阮福根只能请董岩帮忙,甚至有些从日本拿过来的工艺说明书,都得董岩亲自翻译才能保证不出现讹误。

阮福根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他舍得花钱,每次请董岩帮忙,给的报酬少辄一两百,多则上千,几乎就是拿钱在往董岩身上砸。

董岩是个技术处长,一个月也就不到200块钱的工资,偶尔有点奖金,也就是十块八块钱的,哪里见过像阮福根这样大方的老板。一开始,他拿报酬的时候还有些腼腆,同时有些胆怯,不知道这钱该不该拿,算不算犯法。拿得多了,他的胆子也就大了,觉得自己反正没耽误单位的工作,付出的也只是自己的智力,没用单位一张纸、一支笔,何惧之有。

可偏偏事情就从天而降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德才兼备还不够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州重型机械厂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第六百九十九章 金融危机来袭第六百五十二章 万朵桃花开第六百六十四章 开创时代的项目第三百三十一章 基金招标开始第十七章 利用他们的竞争关系第四百零九章 范英的好手艺第五百二十四章 太嚣张了第三百零二章 阿瓦雷项目的变故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资第八百五十四章 白菜是如何炼成的第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三百一十八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五十四章 要出国了第二百零四章 发家致富的劳动模范第三百一十一章 勇挑重担的小冯处长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个当分母的小讲师第八十九章 出乎意料的毛遂自荐第十八章 部长气得住院了(为盟主柳影2012加更)第七百八十二章 他们的想法不错第九百零五章 时不我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遇到了一些障碍第一百八十四章 还不算太晚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和你父亲以兄弟相称第六百四十六章 这份光荣我们当之无愧第五十二章 原来你都知道啊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们的任务是什么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愿意就拉倒第七百一十六章 要想富先招商第六百六十七章 碰上你这个行家了第四百零三章 他已经不在这个办公室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去一趟非洲第一百一十二章 团队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七百八十章 阮守超的小伙伴们第六百二十五章 倾销第四百三十三章 谁的企业第一百三十一章 千贺电厂的先例第二十章 给个正式的干部编制第三百九十一章 当学生第四十六章 徐新坤是昏了头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我啥也没说啊第四百三十八章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第四百二十五章 遭到冷落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馏塔第四百八十一章 来了个什么执委第二百九十一章 信息也能卖钱第二百三十九章 只能是白跑一趟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资金问题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目的在哪第一百零六章 德国人来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你们需要一个重装办(大结局)第七百零一章 他不会早就料到了吧?第五百七十六章 输血还是抽血第八百一十六章 我们的设备便宜第五百九十四章 事先列出清单为好第八百三十三章 例外条款第二百四十三章 化肥设备大会战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额有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研究中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转机第五百七十六章 输血还是抽血第四百一十六章 所谓业务费第一百章 他说的话你们别信第五百八十章 难度大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星期天工程师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见临时工第五百二十四章 弟弟回国第六百一十二章 别听他吹牛第二百二十六章 国家工业实验室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六百七十一章 到嘴的肉不能吐出来第三十八章 不知道图个啥第七百零二章 你没跟我开玩笑吧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愧对这个时代第二百八十四章 标准件集散地第二百三十章 他乡遇故知第二百六十六章 捋一捋老虎胡须第五百七十五章 动了谁的奶酪第一百一十三章 红红火火开张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组团出海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觉得我会不会为难呢第十一章 合伙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勇挑重担的小冯处长第八百六十章 高见第八百七十五章 辛克角核电站第二百五十三章 愿立军令状第七百五十六章 牛不牛第一百二十九章 无计可施第三百四十六章 遇到了一些障碍第五百零三章 毕业第一百二十六章 功劳是你的第七百零四章 不带你玩了第三十七章 卸荷槽第九百零五章 时不我待第一百二十章 天下没有的午餐第四百零五章 大城市来了个乡下姑娘第七百三十五章 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