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悲催的老阮

联盟成立了,但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董兆安让包成明把手头的工作移交给其他同事,专注于做轴承联盟的事情,并承诺一旦有了成绩,会给他安排调薪、晋升之类的待遇。

包成明在机关里兢兢业业干了快20年时间,早就厌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一下子得到这样一个广阔空间,只觉得浑身上下都是力量,从里到外都透着智慧,各种点子层出不穷,让那些没有加入联盟的商家恨得咬牙切齿。

包成明在联盟成立的时候请来了许多记者,让他们发稿子吹捧联盟,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他还向记者暗示,所有未加入诚信联盟的,自然就是不够诚信的,外地的采购员除非是拿了这些商户的好处,否则是绝对不应该在这些商户进货的。

为了区分联盟会员与非会员,包成明设计了带有联盟logo的专用发货凭证,把联盟的“假一罚十”等条款都印在凭证的背后。外地来的采购员看到这样的凭证,再对比一下那些非联盟会员商户的凭证,心里自然就有了想法。采购员之间口口相传,有关诚信联盟的事情慢慢地便传开了。有些采购员即便是贪图回扣,也不敢去那些非联盟会员的店里买东西,生怕回去之后被单位领导追究。

《金南标准件商情》也正式出版了,最先出的是轴承分册,其他标准件分册的出版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姚伟强拿出一笔钱入了股,包成明不再需要请单位的打字员去打蜡纸了,而是找到了金南印刷厂,用胶印方式进行印刷,里面还夹带了铜版纸的广告,让这份商情的确有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冯啸辰也积极给予了赞助。他的赞助方法就是让杨海帆在辰宇公司找了几位技术人员,加上南江工学院的闫百通在内,为商情撰写了一些技术稿件,诸如“如何选择轴承”、“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五大区别”、“轴承以次充好的识别”之类,使这本商情又多了一些技术含量,更加受到采购员们的喜爱。

再至于说包成明把商情的业务越做越大,还在外地雇了人专门向当地的工业企业推销金南标准件商情,并且还成立了一个代购公司帮外地企业在金南采购产品,那就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冯啸辰见证了联盟的成立,自己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他向姚伟强、包成明道了别,起程返回省会建陆市,准备从建陆坐火车回京。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建陆火车站,他居然遇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

还在冯啸辰忙着帮姚伟强策划轴承联盟的时候,会安的全福机械厂,出了一件大事,阮福根从会安化工机械厂用高薪聘来的王牌电焊工毕建新,下夜班的时候一不留神,跌下了一处挺陡的台阶,摔了个头破血流。幸好当时旁边还有其他人走过,见状连忙上前,七手八脚地把毕建新送到医院。阮福根闻讯匆忙赶到医院,见毕建新已经醒过来了,据说也没什么生命危险,但一只胳膊上却裹着厚厚的纱布,里面是还没有完全凝固的石膏。

“哎,老毕,怎么回事!”阮福根急吼吼地向毕建新问道。

“唉,别提了,今天下夜班以后,我在厂门口的小馆子喝了几口,想解解乏。结果也不知道怎么的,脚下就不太稳了,下台阶的时候一下没踩稳……”毕建新一脸沮丧地报告道。

“没摔出什么毛病吧?”阮福根又问道。

“医生说了,师傅没啥大碍,头上破了个口子,已经缝上了。再就是手臂骨折了,已经打了石膏,不过医生说不会留下残疾的。”守在毕建新身边的徒弟讷讷地回答道。

“骨折了?”阮福根看着毕建新的手,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是啊,阮厂长,你看这事闹的……”毕建新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可不是瞎说的。毕建新这只手,虽然已经接好了,医生也打了保票,声称不会留下什么残疾。但另外一句话是那徒弟没说出来的,那就是医生要求毕建新在未来三个月内不能用这只手干活,否则后果自负。

毕建新是什么人?那是会安化工机械厂王牌焊工,也是阮福根手里唯一能够进行二类容器焊接的工人。阮福根敢于从重装办接下那些大化肥分包任务,其中一个很大的依仗就是毕建新。这段时间,阮福根开出高价,把毕建新从会安化机厂借出来,天天加班加点地赶造分包设备,唯恐耽误了交代日期。毕建新可好,一跟头栽下去,就是三个月不能干活,这不是要了阮福根的老命吗?

“医生有没有说,你这手什么时候能够恢复?”阮福根黑着脸问道。

“医生说了,得三个月!”徒弟飞快地抢答道。

毕建新白了徒弟一眼,然后陪着笑脸,对阮福根说道:“阮厂长,你别听他瞎说,我估计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样子,就能恢复了。”

“我看悬!”阮福根可不是没经验的人,他目测了一下石膏的厚度,基本上就有数了。骨折可不是小毛病,希望十天半个月就能够恢复,这话骗谁呢。

毕建新也知道这个回答站不住脚,他苦着脸说道:“我咬咬牙,过个十天半月的,去上班倒是没问题。不过,我担心这只手用不上劲,拿焊钳拿不稳,那可就耽误事情了。这些设备的焊接质量要求高,开不得玩笑的。”

“是啊,开不得玩笑。”阮福根长叹道。事已至此,他也知道再说啥都是白搭,指望毕建新带伤工作更是不可能的,别说毕建新愿不愿意,就算他愿意,阮福根也不敢用,万一手底下哆嗦一下,焊坏了产品,那可就更麻烦了。

想到此,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厚厚的信封,掖到毕建新的枕头底下,说道:“老毕,你也别多想了,还是好好养伤吧,万一落个残疾,我可就真是对不住你了。你放心,你这也算是工伤,所有的医药费、营养费,我都会包下来的。”

毕建新眼泪哗哗的,伸出那只没受伤的手,拉着阮福根道:“阮厂长,这怎么行。都怪我自己嘴馋,多喝了两口,现在还耽误了阮厂长的事情。我知道这桩业务时间紧得很,我现在恨不得马上爬起来去加班呢。”

这番话说得颇为真切,阮福根也相信毕建新是真心的。可惜,真心不能代替残酷的现实,毕建新在未来三个月之内无法工作,这是摆在阮福根面前的一个难题。

“我们厂里其他的焊工都指望不上。”

在会安化机厂的厂长办公室里,阮福根的弟弟,会安化机厂厂长阮福泉摊开手向哥哥表示着无奈。他这个厂子是地区所属的企业,算不上什么大庙,能够有毕建新这样一尊小神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还能指望厂里的工人个个都是王牌?会安化机厂当年能够拿下二类压力容器证书,靠的也是毕建新。现在毕建新受伤了,无法拿焊钳了,阮福泉也是一筹莫展。

被叫来一块商量事情的董岩献计道:“当务之急,只能是去其他企业聘人了。没有一个过硬的高级焊工,重装办的这批业务咱们是无论如何都完不成的。”

阮福根道:“我当然知道要去聘人,可是上哪聘啊?我过去出去跑业务,到过的厂子倒是挺多,可我也没打听过人家厂子里有没有技术过硬的老师傅,还有,就算人家有这样的人,我们又随随便便地能够聘到吗?董岩,你搞了这么多年化工设备,你能不能帮我去找找人?”

“这个恐怕有点难度。”董岩直接就缩了,他可真不是擅长于与人沟通的人,让他去找人,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最起码,你能告诉我,海东省哪些企业里有过硬的焊工吧?”阮福根气急败坏地说道。

“这个倒是可以。”董岩听说不用他去抛头露面地聘人,心里也就放松了。他拍了拍脑袋,给阮福根写了一串名字以及对应的工作单位,那都是省里排得上号的一些焊工。他是搞压力容器的,对于焊工的情况的确是了解得更多一些。

“没办法了,只能是一家一家去求人了。”

阮福根拿着董岩写的纸条子,心里发了狠。他知道去其他企业借人,尤其是借这种高级技工,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但不管多困难,他都得去试一试,因为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重装办的任务,罚款倒是小事,关键在于会让重装办对他失望,从此不再给他机会。他辛辛苦苦争下这个分包任务,不就是为了让人能够高看自己一眼吗?如果最终他还是掉了链子,那么此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在未来也不会再有人相信他的能力。

阮福根不愿意向命运低头,他觉得自己应当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大企业家,岂能在这个时候折戟沉沙。

第五百零九章 颜色不对第二章 KBS-3720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喜欢吃第六十三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三百五十二章 拿一个硕士学位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属第八百五十八章 叔可忍婶不可忍第八十六章 杨秘书之野望第九百零一章 他现在不太方便第七十四章 又来了一个叔叔第二百八十三章 现在流行下海第二百六十章 需要一个有诚意的方案第三百三十八章 杜家第二百零七章 姚伟强回来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第一百六十五章 需要有个名目第五百四十九章 国产化战略大讨论第八百零五章 需要有一个名目第七百九十八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七百六十五章 库克船长项目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客东来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队有熟人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术第十章 知青点故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这种鬼点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项换两项第五百四十五章 上报纸了第二百五十章 他不是业务科长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我们什么事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铁路通车庆典第四百九十八章 附加一个条件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愿意就拉倒第一百四十七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八百二十一章 在家里教孙子扭秧歌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后门的行为第二十六章 液压阀第一百六十章 我的泰山是神级修理工第八百七十三章 霍特比的条件第六十八章 中国是一个大国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立一个基金第六百五十九章 捂不住了第六百三十章 冯啸辰的大气魄第六十二章 提前进入四化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就是体制问题啊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这样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其实是售后服务第六十章 收取穿越者的福利第四百七十五章 画风变得太快第七百六十五章 库克船长项目第六百三十七章 我们肯定要全力以赴第六百零八章 小姨子跟人家打起来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赌一把第七百一十八章 多播洒一些种子第八十九章 出乎意料的毛遂自荐第八百零四章 垃圾变成了黄金第四百零五章 大城市来了个乡下姑娘第三百九十四章 原来是临时工惹的祸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非困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闲不住的晏乐琴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弹来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冯总的秘密武器第二百九十六章 惊艳的仰焊第四百一十三章 罗冶的困境第八百一十二章 开始收网(五更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七章 经营非洲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一十二章 无法拒绝的好意第六百八十八章 还是慎重考虑一下为好第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五百一十九章 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第四百三十三章 谁的企业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个当分母的小讲师第七百六十一章 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第八百二十七章 全是托儿第八百四十二章 激流勇退第八百二十七章 全是托儿第五百三十章 招聘一名电工很容易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家都像你这样怎么办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个月还有钱呢第七百三十二章 双舅合璧第四百一十二章 国际大协作第二百九十一章 信息也能卖钱第二百八十章 要讲规矩第四百三十章 与地方企业合作第一百七十九章 进取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来了个三培公司第七百五十四章 他们更年轻第二十八章 副总工的呆气第七章 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原来是上级领导第七百四十七章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第六百二十六章 他们没有钱第七百八十四章 现代企业制度第五十章 老徐不是菜鸟第四百六十七章 送你两本杂志第八百一十六章 我们的设备便宜第五百零三章 毕业第七百四十九章 榆北三日游第三百一十章 一明一暗两个原因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