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因为我不服气

听到冯啸辰的追问,冯凌宇沉默了片刻,说道:“哥,实话说吧,我的确觉得德国比中国好,生活条件好,物资丰富,也很文明。不过,我还是想回去,不是因为怕你们骂我,而是我自己想回去。”

“为什么呢?”冯啸辰好奇地问道。

冯凌宇吐了一口气,说道:“因为我不服气。”

“不服气,什么意思?”杨海帆在旁边诧异地问道。

冯凌宇道:“德国再好,毕竟也不是咱们自己的国家。中国穷,中国落后,连带着我们中国人在这里也被人看不起。我和克林娜在一起,她的很多朋友都嘲笑她,还说如果她跟我到中国去,家里连厕所都没有,而且她如果不裹上小脚,会被中国人看不起的。”

“裹小脚?”冯啸辰和杨海帆都汗了,这都哪跟哪的事情啊,德国人怎么会觉得中国人还在裹脚呢?

冯林涛插话道:“这是真的,很多德国人对中国非常歧视,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100年前。我和凌宇刚到德国来的时候,在补习学校学习文化课,我考了班上的第一名,很多德国同学都去找老师投诉,说我肯定是作弊了。”

“然后呢?”冯啸辰觉得心里疙疙瘩瘩的,低沉着声音问道。

冯林涛道:“这种投诉当然是没有证据的,但这些德国同学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强国的优越感,真的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后来,我和凌宇在学校里一直都保持着很好的成绩,慢慢地他们才不说话了。”

“主要是林涛给我们中国人争了气。”冯凌宇说道,“他每次考试都是学校里的前三名,我就不行了,勉强在前十名左右晃荡。”

“前十名也不错了。”冯啸辰点点头。这两个堂弟还真算挺争气的,一个能保持前三名,一个能考到前十名,都算是优秀生了。要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德国学习是有语言障碍的。他们俩并没有系统地学过德语,只是在桐川的时候跟着老工程师陈晋群学过一段时间而已,能够克服语言障碍跻身学校里优秀学生之列,的确是很不容易的。

听到几个人谈起德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冯文茹也说话了:“你们说的这些,奶奶和我爸爸也都经历过。我爸爸因为是黄种人,在过去也是很受歧视的,不过,他做得很出色,后来大家就不敢再歧视他了。林涛,凌宇,你们现在不也已经得到同学们的尊重了吗?”

冯凌宇道:“的确,现在学校里的大多数人至少在公开场合已经不敢再歧视我和林涛了。不过,他们还是觉得克林娜和我交往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除非我愿意留在德国工作。”

冯啸辰笑了,看来弟弟和那个什么克林娜的关系已经发展得很深了,以至于都开始考虑在哪安家工作的事情了。他笑着问道:“既然是这样,那你不是更应该留在德国工作吗?你如果回去,是不是克林娜也要抛弃你了。”

“我不知道克林娜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不会留在德国工作的。”冯凌宇脸上显出一些倔强之色。

“为什么?”冯啸辰问。

冯凌宇道:“我不想让别人说我是为了过上好日子才留在德国的。如果我留在德国,哪怕是混得很好,他们也会指着我的脊梁骨说:看那个赖在德国的穷小子,他家穷得连厕所都没有,全仗着留在德国才能这样生活。”

“呃……”冯啸辰无语了,这也算是一个要回国的理由吗?

“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凌宇的这种想法,我能理解。”杨海帆叹了口气,轻声地说道。

被人歧视的感觉,冯啸辰不曾有过,但杨海帆是体会过的。他本是浦江人,因为在南江省当知青而离开了浦江,后来又留在了南江工作。他每次回家探亲的时候,经常能够从那些当年留在浦江的朋友们脸上看到那种鄙视的神色。那些人向他炫耀各种大城市的生活方式,戴一个进口的蛤蟆镜都能秀出无数的优越感,这让他很是抑郁。那些朋友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赶紧回来吧,看你都快变成一个乡下人了。

我非要在我的乡下混出一番名堂来,让你们仰视我!

这就是杨海帆多年来的心思。他所以会放弃县委书记秘书的职位,毅然到辰宇公司去当个中方经理,也是想博一博这个机会。第一年年底的时候,冯啸辰私下里给了他一万元的分红,他虽然嘴上说着拒绝的话,但最终还是收下了。他没有把这些钱用于自己个人的消费,而是趁着回去探亲的机会,给家里买了进口彩电、冰箱等大件,用实际行动狠狠地羞辱了一番那些还在啃老的浦江朋友们。

人与人之间的鄙视,是可以借助于任何理由来实现的:

你学问比我大,但你不如我有钱,所以你不过是个穷酸、腐儒;

你比我有钱,但你出身贫寒,所以你是个暴发户,而我是贵族;

你什么都比我强,但你老家是在乡下,所以你不过是个飞上我们这棵梧桐树的凤凰男而已,你这么牛,怎么不滚回你老家去呢……

狗不嫌家贫这句话,有时候会被认为有些过时,但其实代表的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自尊情感。别人的家再好,毕竟不是你的家,任何时候,人家会指着你的鼻子嘲笑你说:看看,这就是那个从乡下来的穷小子,他们家穷得连茅房都没有,全亏了我们收留他。

什么叫作志气?志气就是不愿意服输,不愿意低头:我是笨鸟,那我就先飞,用不着别人怜悯;我穷,我就努力,要对着别人吼一声:莫欺少年穷!我的家乡不如你,那我就努力向你学习,然后回去建设我的家乡,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终有一天我要让你高攀不起。

相比之下,另外一些逗逼则天生就不知道志气为何物。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他们不是想着如何去学习,而是二话不说就扑上去跪舔,能够给别人当一条狗都觉得荣耀无比。为了向洋人交一张投名状,他们连“空气香甜”这种蹩脚的理由都能够编得出来,他也不怕洋人一巴掌糊过去:你特喵是说我们的空气里有芥子气的味道吗!

“呵呵,不错不错,凌宇,我支持你的这种想法。”

冯啸辰也理解了冯凌宇的意思,他笑呵呵地鼓励了弟弟一句,接着又对杨海帆说道:“海帆,看来咱们动作得加快了,哪怕为了咱们中国的小伙子能够在国外大大方方地交女朋友,也得赶紧让国家富强起来。”

“奶奶说了,我们要在这里好好学习欧洲的先进技术,回去建设国家,让国家富强,我和凌宇都是这样想的。”冯林涛说道。

“这种想法很好啊。100年前晚清政府派往欧洲的留学生也有这样的理想,他们是这样说的……”冯啸辰想了想,模仿着朗诵腔,念道: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这话说得太好了,简直都说到我心里去了。”冯林涛喃喃地说道,“哥,一会你把这段话抄给我,我要把它当成自己的座右铭。还有,这是谁说的?我们课本上怎么没有学过?”

“这个嘛……我也记不清了,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冯啸辰赶紧打着马虎眼。这其实是后世一部电视剧里的台词,不过挺煽情的,冯啸辰便记住了。回想起1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技术时候的情景,的确让人唏嘘。从晚清的留学生,到冯维仁、晏乐琴这些人,再到解放初留苏的那一批,还有今天的冯林涛、冯凌宇、杜晓迪等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地学习着外国的先进技术,只求富国强兵,奋然无悔。

说话间,冯华家的别墅已经出现在视野中了,冯凌宇想起一事,连忙向冯啸辰说道:“哥,关于克林娜的事情,你可千万别跟奶奶和叔叔、婶子说,回去也别跟咱们爸妈说。其实我和她也就是普通朋友,我不可能把她带回中国去的。”

冯啸辰笑道:“她如果愿意跟你去中国,至少我是会欢迎的。爸妈那边,我负责做工作好了。”

冯凌宇脸红红的,支吾着不知道说啥好。冯啸辰能够有这样一个态度,让他颇有些意外,同时对于自己与那位克林娜的未来又多了几分想象。

汽车在别墅门外停下,除了司机冯林涛之外,其余人都下了车。晏乐琴早就听到声音,从屋里迎了出来。见到冯啸辰,她满脸喜色,拉着冯啸辰的手招呼道:

“啸辰,一路辛苦了吧!快进屋吧,奶奶给你炖了汤。”

“谢谢奶奶。”冯啸辰应了一声,接着又把杨海帆也介绍给了晏乐琴。晏乐琴其实在南江已经见过杨海帆了,此时再次见面,也是颇为热情,一干人等说说笑笑地进了家门。

第五百六十四章 榆北是只老母鸡第七百零六章 太君家也没余粮了第二十七章 六品的武职第一百一十八章 本位主义的德语专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会影响仙户的声誉第一百四十二章 临时停车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后门的行为第五百三十九章 合股经营第六百零二章 他一定是教艺术体操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原来是临时工惹的祸第六百二十三章 中国公司是非常讲究诚信的第九百一十三章 卡脖子,怕什么!第二百八十二章 纯粹是误会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交换的合法手段第四百三十一章 很好的合作机会第五百七十六章 输血还是抽血第八百四十章 这就是冯总的高风亮节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郭是个能干的人第六十四章 隐形冠军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四百六十二章 再来一场生丝大战第五百五十八章 来个会第六百二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金融危机来袭第七百八十九章 也不看你哥是干嘛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两地分居的三角债第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术交流第四百九十八章 附加一个条件第五百八十三章 冯林涛的烦恼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是来投标的第五百五十六章 冯助理要剪羊毛第八百一十六章 我们的设备便宜第四百五十七章 老老实实打工第二十九章 还是部里出人才第一百五十三章 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第十六章 你打算怎么解决第五百五十八章 来个会第六百一十一章 我们做错了什么第六百六十七章 碰上你这个行家了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这样的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亏损第五十四章 要出国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做一个交易第七百二十九章 你就像一把锥子第二十八章 副总工的呆气第九十章 人生能有几回搏第三百二十二章 那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地方第一百五十章 意想不到的大奖励第八百五十二章 欧盟要来调查第四百二十三章 蓝调咖啡学术沙龙第九十九章 讨价还价进行时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四百九十八章 附加一个条件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应当向您隐瞒第二百三十九章 只能是白跑一趟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一般不焊二类容器第六十四章 隐形冠军第二百零四章 发家致富的劳动模范第四百九十五章 到阵地上看看第一百七十三章 胥文良的怨念第五百四十八章 轴向推力第六百九十四章 我只是猜测第四百一十一章 改革时代第三百四十八章 让全校都知道第五十三章 物归原主第九百零八章 请不要低估我们的智慧第八百九十八章 我是他的老相识第二百五十一章 鲇鱼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旧业第三百零九章 不平常的处长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要对欧洲负责第六百四十二章 刘大姐第四百七十五章 画风变得太快第三百九十四章 原来是临时工惹的祸第四百三十三章 谁的企业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提一个小目标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们可以随意拍照第五百三十章 招聘一名电工很容易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算哪根葱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项换两项第五章 登门拜访第一百三十章 找着机会了第三百九十章 关于计划经济第一百三十三章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第一百一十一章 辰宇公司第八百八十一章 特大新闻第一百一十三章 红红火火开张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点迷津第八百五十五章 欧洲企业很机智第六百四十九章 紧急任务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子门生们的闲聊第十章 知青点故人第三百八十章 我侄子是收破烂的第八百四十七章 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组织上的补偿第三百六十七章 赚钱真的很容易第一百六十七章 必有贵人相助第八十三章 桐川是个好地方第二十一章 变拉动为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