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广场协议

日本广岛,秋间化工机株式会社的副总裁办公室,米内隆吉正在向自己的属下大发雷霆:

“怎么回事,厄瓜多尔的化工厂项目,为什么被荷兰人抢走了?去年我去厄瓜多尔访问的时候,已经和他们的工业部长谈好了,你们需要做的只是落实合同条款而已,居然还能把项目给弄丢了,你们到底做了什么?”

销售总监森重士垂着头,听着上司的咆哮,不敢插嘴。秋间会社是一家家族企业,总裁是个不管事的老头,会社的日常事务都是由副总裁米内隆吉负责的。米内隆吉今年已经奔60了,身体依然很健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日长,手下都害怕他。

好不容易等到米内隆吉嚷完了,森重士这才怯生生地抬起头来,说道:“副总裁,你听我解释。这个化工厂项目,目前厄瓜多尔方面还没有最终确定交给谁做,只是倾向于交给荷兰人。出现这个变故的主要原因,是日元在过去半年中的持续升值,厄瓜多尔方面觉得价格上难以承受,所以转向了荷兰人。”

“日元升值?”米内隆吉脸色阴沉,“又是因为日元升值,我也不知道政府那些人都在想什么,日元再这样升下去,我们这些做实业的都要完蛋了。”

日元升值是从去年9月的广场协议开始的,而广场协议的缘由,则要追述到更早的时期。

上世纪50年代,日本还是一个刚刚从战败之中爬起来的弱国,工业水平低下,产品缺乏竞争力。当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300比1,这个汇率水平还是比较符合实际购买力状况的。

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日本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逐渐拥有了竞争力,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而与此同时,日元的汇率并没有明显提高,与购买力相比,日元的币值就显得严重低估了。日元低估的结果,是日本商品相比欧美商品,尤其是相比美国商品,有了明显的价格优势,这一点与后世中国商品的情况颇为相似。

与日本类似,二战的另一个战败国联邦德国在此时也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大量德国制造的商品行销全球,侵占着英美等国家的既得利益。

与日本、德国的高速增长相对应,英美等国经济陷入了长期的滞胀,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经济刺激手段,却仍然无法让国家走向振兴。英美的大财团经过研究,认为本国经济的萧条主要来自于日、德的竞争,而日、德的竞争优势,又在于它们“操纵汇率”,低估币值,实行变相的倾销。

上述的指责,又与新世纪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指责如出一辙,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这也是一个证明吧。

为了打击日、德的出口,1985年9月,美、日、西德、法、英五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召开会议,达成了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俗称“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的核心内容,是要求日元、马克对美元实施升值,从而改善美国的外贸条件,遏制日本、德国商品的竞争力。这个协议对于日、德的经济是不利的,但他们却无法反对,尤其是日本,作为在政治上完全依附于美国的一个附庸,只能眼睁睁地等着别人剪自己的羊毛。

广场协议之前,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为250比1,在三个月时间里,汇率便上升到了200比1。至1986年年底,更进一步上升至152比1。

日元的大幅度升值,导致了日本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原来250日元的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标价是1美元,而现在则需要1.25美元,老百姓自然就会减少对日本商品的购买,转而购买美国商品,从而失去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分析。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并不仅仅是由于日本人的竞争所导致的,美国社会自身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广场协议推高了日元汇率,打击了日本商品,但随即来自于东南亚的商品便取代日本商品,成为美国企业的新的竞争者。再往后,传说中的“中国制造”开始发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此时正是广场协议签订之后半年的时间,日元升值带来的影响已经呈现。如厄瓜多尔化工厂的这个项目,秋间会社最早向厄瓜多尔方面的报价是100亿日元,相当于4000万美元的样子,而随着日元升值,100亿日元就变成了5000万美元,凭空多出来1000万美元,人家当然要重新考虑一下。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几个月里已经发生了好几回了。有些客户提出希望降价,回到原来的价位上,有些客户则开始寻求其他的供货方,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其他国家也能生产同类设备的。凭心而论,即便在日元升值之后,日本产品依然是比较便宜的,这得益于日本比欧洲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但客户的心理就这么奇怪,人家觉得欧洲人的价格高,肯定是东西更好。过去因为你的东西便宜,大家选了你,现在你的东西涨价了,人家还不如再加点钱,买更好的东西。

日元升值对于日本企业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就是用日元去国际市场上买东西的时候,日元更值钱了。而弊端则在于,按日元报价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显得更贵了,会失去一部分市场。

这其实也与新世纪的中国相似,人民币升值之后,出国旅游的人觉得开心了,因为人民币比过去更值钱了。而出口型的企业就难受了,东西不好卖了,外国客商都转向什么越南、孟加拉之类的地方采购去了。

“副总裁,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森重士硬着头皮说道,“因为日元升值,咱们的产品竞争力正在下降,韩国人正在抢我们的市场。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情况,咱们就会失去很多传统市场,而这又会使我们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啊。”

“可是日元升值是大藏省那些官僚搞出来的事情,我们还能怎么办?”米内隆吉没好气地说道。

森重士道:“日元升值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相应地降低一些我们的产品价格,向客户让出一部分利润。否则的话,我们根本就无法拿到订单。”

“上个月,咱们不是已经搞过一轮降价吗?我们的30万吨化肥成套设备的交钥匙价格下降了3%。”米内隆吉道。

森重士苦笑道:“这个降价幅度根本不足以抵销日元升值的影响。日元升值的幅度是25%,我们光下降3%的价格有什么用?”

米内隆吉质疑道:“你不会是要求公司把产品价格下降20%吧?如果是这样,咱们还能有利润吗?”

森重士道:“下降20%倒也不必,如果能够下降10%左右,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希望挽回厄瓜多尔那个项目的,在其他的项目上,我们也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米内隆吉道:“这不可能,价格下降10%,咱们的利润就非常微薄了。目前国内的物价上涨得非常快,咱们的雇员工资也在不断提高。成本提高了,咱们不涨价都算是很不容易了,怎么可能还把价格下降10%呢?”

“如果是这样,那就麻烦了。”森重士有些郁闷了,他是负责营销的,对于生产方面的情况不了解,也没法说什么。

“可是,副总裁,韩国人的设备报价,能够比我们低15%以上,是不是我们还没有发掘出公司的潜力呢?”森重士的助理多田吾夫插话道。

米内隆吉摇摇头,道:“多田君,不同国家之间的事情是没法对比的。我们的生产成本也比美英要低,因为我们的人工成本总体来说是比他们更低的。韩国是一个后起国家,人力成本比我们低得多,这也是他们的设备报价比我们低的原因之一。举例来说,你和森君去拉美,一天的补助是8万日元,而如果是一位韩国的销售人员,他拿的补助连2万日元都不到。”

“这……”多田吾夫哑了。如果米内隆吉举一个其他的例子,他或许还能够批评一下。现在人家说的是自己拿的补助太多了,自己还能说啥?让公司降低自己的补助吗,那是傻瓜才会要求的事情。

“你们先下去吧,这件事情让我想一想。你们还要和厄瓜多尔方面继续联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抓住。价格方面,我们最多可以再有2%左右的余地,你们就在这个范围内和对方谈吧。”米内隆吉道。

“好的,我们会努力的。”森重士和多田吾夫齐声答应着,然后鞠躬离开了。

“成本!成本真是一个大问题啊!”米内隆吉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捶着自己的脑袋感叹道。

秘书轻轻地推门进来了,说道:“副总裁,楼下有两位中国人想拜访您,他们说他们是中国国家重大装备办公室的。”

“哦,我知道。”米内隆吉随口说道,“请他们进来吧。”

第七百七十五章 这好像是一个好主意第十章 知青点故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池谷要卡脖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有人兜底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们有生产资质吗第七百八十九章 也不看你哥是干嘛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当学生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一般不焊二类容器第二百八十九章 依靠资本的力量第八百零八章 零排放第三百四十五章 先把工作开展起来第四百六十七章 送你两本杂志第五百零一章 咱们自己做第六百八十二章 时过境迁的学术权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二百一十八章 谈判重启第一百一十五章 租楼第四十三章 全面质量管理第五百零一章 咱们自己做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德才兼备还不够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愿意就拉倒第二百二十一章 冯处长的背景很神秘第八十一章 雇工不能超过八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跪求第三百四十章 冯啸辰的秘密安排第二百五十七章 用户单位第五百六十一章 工人度假村第八百八十四章 其言也善第六百三十章 冯啸辰的大气魄第四百六十七章 送你两本杂志第六百章 影响复关第二百七十九章 打擂台第五百七十七章 同学来了第八百零六章 有没有污染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有个四合院第三十六章 困油第二百六十二章 两袖清风第七百二十章 人在阵地在第七十四章 又来了一个叔叔第六百八十五章 技术换技术第四百八十一章 来了个什么执委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台36万千瓦机组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残杀第六百六十八章 四套大化肥设备第二百二十二章 借花献佛第三百九十四章 原来是临时工惹的祸第二百四十六章 先听听兄弟单位的意思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流会开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谈判重启说几句,关于更新,关于写作计划第三百八十章 我侄子是收破烂的第七百二十章 人在阵地在第六百三十一章 包成明的代理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我只是猜测第五百五十二章 事情反转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人尽其才第四百六十五章 价格高了一点第二百五十六章 只能屈服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让客户使用落后工艺第六百零九章 不容你们撒野第三百四十五章 先把工作开展起来第七百七十九章 你是来当说客的吧第四百八十七章 为什么没有中文第五百八十九章 来了个三培公司第一百九十六章 开辟新业务第三百一十四章 乐城乙烯第四十五章 互相甩锅第六百二十五章 倾销第二十五章 来了就别回去第四百二十一章 知识不能贬值第九十七章 万一是真的呢第五百七十四章 技术差能怨我们吗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提一个小目标第四十八章 关键时候能打硬仗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个承诺第五百四十七章 雪中送炭的好消息第五百六十二章 我们俩是猪吗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阮急眼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你就像一把锥子第七十九章 我给你当靠山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生一计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电用不完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惊艳的一脚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一百零八章 两边都是大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正的发挥余热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一炮换一个地方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属第六百四十八章 赊账第五百六十九章 见见你们厂领导第四百八十三章 马尔多懂焊接吗第五百八十九章 来了个三培公司第九百零一章 他现在不太方便第四百六十二章 再来一场生丝大战第七十章 瞒天过海第八百九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贪得无厌的冯助理第九百零八章 请不要低估我们的智慧第三百九十一章 当学生第五章 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