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独立自主永不过时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句话到任何时候都不过时。”老者评论道。

沈荣儒道:“可是,有一些人,甚至是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句话已经过时了。”

“的确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句话过时了。”老者重复了一遍沈荣儒的话,然后继续说道:“他们说,只要我们放弃我们的立场,别人就会接受我们。他们不知道,国家之间的冲突,表面上看是立场的冲突,实质则是吃肉和吃屎的冲突。人家觉得天底下的肉都是属于他们的,你只配吃屎。如果你想吃肉,就会触犯他们的利益。两次世界大战,都不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差异造成的,而是因为新兴殖民国家要抢老牌殖民国家的利益,这才发生了战争。”

沈荣儒道:“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学生中间争论也是非常大的,一派观点认为未来的世界将会是天下大同的,而另外一派则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导致国际势力的遏制,我和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学者是倾向于后一种观点的。”

老者道:“我支持你们的观点。”

沈荣儒道:“谢谢。这就是我说的第三个层次的问题。从这个层次上说,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绝对不能把产业完全依附于西方的经济体系,否则,一旦遭受国外的封锁,我们的经济就会全盘崩溃。此外,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我们必须有独立自主的强大的国防工业,这样才能抵抗侵略,保卫和平。而一个独立而强大的国防工业,必须建立在完整而且庞大的工业体系之上,工业体系的任何一点残缺,在战时都会成为我们的阿喀琉斯之踵。”

“说得好!”老者道,“我们过去走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现在提出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金,这是对的,但独立自主这四个字,永远也不过时。我们的对外开放,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以我为主,绝不能把自己的命脉交到外国人的手上去。”

沈荣儒微微地笑了,他知道,老者的这个表态,事实上宣告了国际大协作理论的寿终正寝。这个理论当然还可以用于指导微观经济,但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它已经没有价值了。

“高磊是一个人才,他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这一点值得肯定。”

老者开始给国际大协作的始作俑者做鉴定了。这属于私下里的谈话,并不需要什么避讳,所以老者可以直接点出高磊的名字。对于老者和沈荣儒来说,高磊属于下一代人,是可以点评一番的。

“不过,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一些,在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上,不够稳重。另外,最近他举报工业大学一名研究生入学作弊的事情,也体现出他胸襟不足,这一点与你们这些老学者相比,差距甚大啊。”老者说道。

“这件事情我了解。”沈荣儒道,“因为他举报的重装办那名官员,就是我现在的研究生,名叫冯啸辰。据一些同志反映,高磊所以举报他,与冯啸辰主导了蓝调咖啡沙龙的学术研究工作也有一定关系。”

“学术上有争论不可怕,但因为学术上的争论,就动用行政手段来打击,这种行为与一名学者的身份是不相称的。”

“而事实证明,他的举报是失实的,杜晓迪同志的学术能力,受到了国际同行的承认。蔡教授以及冯啸辰在她入学的问题上,都没有过失。”

老者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道:“呵呵,说起你的这个学生冯啸辰,可的确是个人物啊。能够把高磊都逼到绝境上,这一点就非常不容易了。”

“他只是起了一个牵头的作用,蓝调咖啡沙龙是由重装办资助建立的,重装办那边,自然是不支持国际大协作理论的。”沈荣儒做了个解释。这样的事情,冯啸辰肯定是要向他汇报的,所以前因后果他都很清楚。

老者道:“冯啸辰的能力,可不仅限于成立了一个蓝调咖啡沙龙,他在重装办的工作也非常出色,你恐怕不知道吧,董老和凡泽同志,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

“冯啸辰思维很活跃,不拘一格。他的家学渊源很深,精通机械专业知识,会五种外语。最难得的是,他有大局感,而且为人正派,做事情总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我想,这应当是董老和孟部长欣赏他的主要原因吧。”沈荣儒道。

老者笑道:“荣儒同志,恐怕还有一些事情你不太了解吧?这个年轻人,还是一个隐藏着的千万富翁呢。根据有关部门掌握的不全面的资料,他至少在五家企业拥有股份,虽然这些股份是以他父母以及在德国的奶奶的名义持有的,但实际所有者是他本人。前年,他跑到港岛去,说服章九如给他的企业投入了1亿5000万港币。章九如提到他的时候,也是赞不绝口,说他是一个商业天才呢。”

“这些事情,我有所耳闻,不过不如您了解得全面。”沈荣儒讷讷地回答道。这些事情他的确只是有所耳闻而已,他觉得这种事情比较敏感,所以也刻意地不去向冯啸辰打听。现在听老者一说,才知道天底下还真是没什么秘密,冯啸辰那点小伎俩,在国家机器面前根本就不算个事。

老者道:“有关部门已经调查过了,冯啸辰虽然参股那些企业,但并没有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为这些企业谋过私利,相反,他还利用这些企业为国家做过不少好事。这几家企业的经营基本上都是合规的,没有违法行为。关于这个问题,我和几位同志也交换过意见,大家认为,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改革年代的干部应当如何管理,还是值得探索的,冯啸辰的这种双重身份,只要不伤害国家利益,国家还是应当予以容忍的。”

“他现在是学生,持有企业的股份也不算错误。未来如果他从事学术研究,不做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那么这种行为也是无可厚非的,现在很多研究机构也是鼓励研究人员参与经济活动的。”沈荣儒替弟子辩护道。

“怎么,你是想让你这个弟子继承你的衣钵吗?”老者问道,问完,他又自己回答道:“这一点,你恐怕要失望,他是继承不了你的衣钵的。他是一个管理型人才,不适合做学术研究。我和董老、凡泽同志都谈过了,这个年轻人可以好好地培养一下,未来是能够成大器的。”

“我知道,龙非池中物。”沈荣儒道,“不过,我还是希望领导在使用他的时候,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

“这也是董老他们的意思。”老者道,说罢,他感慨了一声:“年轻多好啊,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荣儒同志,就让咱们给这些年轻人当好人梯吧。”

这次谈话的内容,沈荣儒并没有透露给冯啸辰。他知道,冯啸辰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他只需要给冯啸辰助威呐喊就可以了。

在这次谈话之后,有关国际大协作的宣传逐渐在媒体上淡出了,各种与此相关的研讨会要么是取消了,要么就是虎头蛇尾,参会者说着说着就转身了对其他理论问题的探讨。高磊的职位没有发生变化,依然当着他的研究员,享受着相应的待遇,只是大家都能够感觉得到他已经没有过去的风光了。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于是成天埋头看书,准备着换一个领域东山再起。

蓝调咖啡沙龙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不过这个组织和名称还是保留了下来,成为京城最具活力的研究生学术团体,其成员的范围已经不再仅限于社科院内部,而是包括了在京的各大高校、研究院所。一些成员研究生毕业,到了工作单位之后,还会时不时地回来参加活动,进而又使它的触角伸进了许多实务部门。

决策层面上,有关中国需要建设完整工业体系的观点得到了强化,一些搁置的大型装备研发计划又被重新提起,并得到了相应的支持。重装办重新变成了香饽饽,但对于罗翔飞来说,那就是工作压力更大了。他今年已经过了60岁,按规定该退居二线等着退休了,但经委却找不出一个更合适的人来接替他,于是只能让他继续撑两年。

这天,罗翔飞一上班,就接到了一份公函,公函上称:由秦州重型机械厂承建的非洲阿瓦雷共和国巴廷省钢铁厂1700毫米热轧机首台机组已经建成,即将开始试生产。阿瓦雷工业部郑重邀请重装办派人前往非洲参加投产仪式。其中,他们还特别提出一位拟邀请的嘉宾,此人正是冯啸辰。

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见临时工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目的在哪第九十五章 时机还不成熟(求首订,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八十九章 出乎意料的毛遂自荐第五百四十六章 事情越闹越大第四百七十八章 国家装备工业集团公司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去哪我就去哪第八百五十九章 打不死的小强第九十一章 新的任务第三百零六章 有你才有家的感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贸尾单第二百九十章 建立联盟第二百八十五章 牛烘烘的姚总第九百一十一章 完美的协作第八百零六章 有没有污染第二百零五章 我们不是来抓人的第七百五十四章 他们更年轻第二百六十章 需要一个有诚意的方案第五百二十一章 是不是已经有答案了第七百零八章 你们愿意接手吗第七百三十三章 不虚此生第九十五章 时机还不成熟(求首订,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九章 别把好心当成驴肝肺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象”第五百八十七章 单身汪也有春天第八百二十章 把它铸成钢锭我都认得出来第六十八章 中国是一个大国第二百二十五章 该放手就得放手第六百三十四章 智商欠费的年轻人第六百零七章 预研第八百八十九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四百一十四章 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术交流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点迷津第八百三十五章 绝地反击第四百八十章 那就测试一下水平吧第八百二十四章 决心有多大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见临时工第八百二十一章 在家里教孙子扭秧歌第三百零九章 不平常的处长第二百五十三章 愿立军令状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术第六百七十章 我们楼里的清洁工都懂第三百四十六章 遇到了一些障碍第八百二十一章 在家里教孙子扭秧歌第七百一十六章 要想富先招商第二百一十三章 来了个掮客第九百零五章 时不我待第二章 KBS-3720第二百二十四章 江湖救急第二百四十三章 化肥设备大会战第四百四十章 连车床铣床都分不清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亏损第九十九章 讨价还价进行时第七百三十六章 区区1000个亿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资第二百四十二章 担心是多余的第二百零一章 领导视察来了第十一章 合伙人第七十一章 被人误解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太有预见性了第五百四十章 面试第五十六章 市场换技术第七百四十章 能力对等才能当朋友第七百三十一章 小舅子的烦恼第三百零一章 想办法拿个文凭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给企业去做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直的坏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广场协议第六百一十四章 国际劳工组织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额有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卡脖子,怕什么!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是中国人造的第三十九章 欢迎小冯第二百四十一章 量力而行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资第三百七十二章 章先生不会犯这个错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让客户使用落后工艺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们有折扣第七百三十五章 规模经济第五百零七章 是冯助理派来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四十六章 徐新坤是昏了头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师徒和解第五百五十六章 冯助理要剪羊毛第八百六十二章 等一等人民第六百五十二章 万朵桃花开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四副组长第二百八十二章 纯粹是误会第二百二十四章 江湖救急第三百七十章 需要什么样的承诺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胥文良要退休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们应当算是朋友吧第五百三十章 招聘一名电工很容易第四百八十七章 为什么没有中文第五百五十四章 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