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极限制造

“什么意思?”

一干人都把眼瞪起来了,不建在北化机,你特喵跑到这里来说啥,莫非就是为了耍我们玩?

冯啸辰看看众人,说道:“大家别急,听我说完。这次的大乙烯建设,涉及到许多特大型容器的制造,还有超过100吨重的大型部件铸造,规格长达数米的大型部件锻压和精密机加工,对于咱们国家的工业体系来说,都属于极限制造的范畴,非但北化机没有这样的能力,大多数的骨干企业也都是如此。不突破这些极限制造的障碍,咱们国家的装备工业水平就无法跃进一个新台阶。”

“冯助理说得很对啊。既然是这样,国家就该拿出钱来帮助我们这些企业改进设备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古人说过的。”黄天舒插话道。

冯啸辰道:“我这不就是来跟大家商量形成极限制造能力的事情了吗?”

“可是你不是说这个大车间不会建在我们北化机吗?难道我们北化机不算冯助理说的骨干企业?”黄天舒呛声道。

冯啸辰笑道:“黄厂长太性急了,我刚才说的是车间要建,但不建在北化机,可没说这个车间不属于北化机啊。”

“呃……这是什么意思?”所有的人都被冯啸辰的话给说懵了。

冯啸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换了个话题,说道:“赵厂长,黄厂长,我提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1500立米球罐交给北化机制造,制造出来之后,你们打算如何运到海东石化的建设工地上去?”

这一次国家立项的60万吨乙烯装置,是布局在海东省的,称为海东石化。把乙烯项目布置在海东省,目的在于利用海东省沿海的优势,能够就近使用进口原油。其实,此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原油净出口的国家,但国家计委的官员们并不是酒囊饭袋,他们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外推,已经能够预测到几年后中国就将由原油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届时石化产业的原油供应将主要由海运完成,大型石化项目应当沿海或者沿长江一线布局,以便减少转运成本。

顺便说一下,中国能够从原油出口国转为原油进口国,与这些大石化项目的建设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早些年,中国缺乏石化加工能力,诸如乙烯之类的石化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我们相当于是把自己采出来的石油廉价卖到国外去,等人家加工成乙烯,我们再花高价买进来。大乙烯装置建成之后,我们就拥有了自己消化原油的能力,甚至可以进口国外的原油,加工成乙烯再卖到国外去,赚取其中的差价。

进入新世纪,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更是从全球各地进口海量的原油、铁矿石、铜矿石等,先加工成化纤、塑料、钢材、精铜,然后再制造成衣物、箱包、玩具、自行车、集装箱等等,销往世界各国,一年赚到数千亿美元的顺差,这当然就是后话了。

北化机的干部们也早就知道海东石化的布局,听到冯啸辰的问话,徐震新沉吟了好一会,说道:“冯助理这个问题,倒真是把我们问住了。过去我们北化机也搞过大型容器,不过最大也就是直径六七米的样子。为了运输这些容器,经常要让沿途的警察帮助封路,有时候还要砍掉两边的树木,甚至拆掉一些老乡的房子。可这个1500立米的球罐,直径是14米多,运输上……真是一件麻烦事。”

赵亚东倒是听出点眉目来了,他试探着问道:“冯助理,你的意思是说,建议我们北化机把容器车间建到海东去?”

“不会吧?”黄天舒有些后知后觉,听赵亚东一说,他愣了几秒,然后说道:“就为了一个海东石化,我们就专门去海东建个容器车间?这也太夸张了。等这个项目做完,车间怎么办?容器车间里那么多设备,总不能到时候再运回来吧。像容器车间里用的大型卷板机,从奎固运到海东,用完再运回来,这通折腾可不比运一个球罐出去更简单。”

“这就是我要和大家商量的事情。”冯啸辰的铺垫到此才算是完成了,他正色道:“我们有一个想法,打算集合包括北化机在内的十几家装备骨干企业之力,在东部沿海合适的地方,建一个极限制造基地,专门建造超大、超重的设备。以便利用海运优势,降低运输成本。

这样一个基地,光靠一家企业是不行的,一是一家企业的力量不够,达不到我们希望的规模,二则是像黄厂长说的那样,一家企业的业务支撑不起一个极限制造基地的需求,容易出现设备的闲置。

如果是十几家企业一起搞,大家平摊成本,负担并不太重。平时谁需要就归谁用,十几家企业的业务能够连续不断,就不会存在需要把卷板机运回来的问题了。”

“极限制造基地?这个想法太好了!”技术处长蒋宪宇先蹦起来了,他眉飞色舞地说道:“冯助理,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我早就在琢磨这件事了。现在国外化工领域都在搞超大型装置,我们北化机没有这样的条件,根本玩不转。可是要改造厂房,添置设备,成本又太大了,厂里负担不起。如果像冯助理说的这样,搞一个国家级的极限制造基地,我们的能力就能够上好几个台阶呢!”

“老蒋,你别打岔!”赵亚东听不下去了,没好气地打断了蒋宪宇的意淫。他轻咳了一声,把冯啸辰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这边,然后说道:“冯助理,你刚才的意思,我没太听明白。你说集合十几家企业的力量搞一个基地,是说我们每家企业都在基地里建一个车间吗?”

“当然不是。”冯啸辰道,“这种重复建设有什么意义呢?十几家企业肯定不会同时都有业务,在同一时间里有业务需求的,也就是四五家而已。如果大家联合建三个大型车间,添置四五套设备,就足够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了。有些特殊的设备,甚至只有一套也是够用的,这样大家都能够省下很多投资了。”

“那么,这些车间和设备由谁负责管理呢?不会是由你们装备工业公司来管吧?”赵亚东黑着脸问道。

“绝对不会!”冯啸辰笑出声来了,说道:“赵厂长,你看我们像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你看我们小周,多么温柔贤良的样子,怎么可能会搞这种强取豪夺的事情呢?”

听到冯啸辰拿自己开涮,周梦诗也并不恼火,她抬起一只手掌,笑嘻嘻地向赵亚东摇了摇,做出一个萌态,倒是把赵亚东给逗乐了,会场上的严肃气氛也顿时轻松了几分。

“你个小冯啊,嘴里就没句正经话!”赵亚东摆了个长辈的谱,说道:“不是我不相信你们,实在是你们装备工业公司,不,应当说是你冯大助理,实在是太精明了,我是被你给坑怕了。”

赵亚东这话,半是调侃,半是抱怨。说冯啸辰坑人,这是相对而言的。其实,自从装备工业公司成立以来,给国内各家装备制造企业谋的福利可真不少,往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卖成套设备,给发达国家的装备企业代工,组织联合攻关实现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对于各家装备企业来说,都是大好事。

但是,冯啸辰在给大家谋福利的同时,算计也极其精明。出口设备的利润以及出口代工的收入,装备工业公司都要从中抽成,然后再用这些抽成来迫使各家企业搞技术攻关,不完成任务就别指望拿到钱。虽然赵亚东也承认,北化机迫于这种压力,不得不在技术上加大投入,也形成了许多成果,但这种被胁迫的感觉,实在是不爽。

相比之下,从国家各部委那里拿什么技改资金、科技专项之类就轻松多了,虽然也要签任务书,规定什么权利义务,但最后随便拿点东西出来糊弄一下,上级的官员也不会过分追究,充其量就是罚酒三杯了事。

这些年,国家财政吃紧,能够通过部委体系下拨的技改资金越来越少,有些部委也不知道是学乖了,还是变懒了,甚至还直接把资金拨付给了装备公司,由装备公司再下拨给各企业。这样一来,原来轻松好拿的钱,也被冯啸辰这家伙给攥住了,各企业不脱层皮就别想如愿。

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的领导心里能不对冯啸辰充满怨念吗?当然,怨念归怨念,大家也就是趁着冯啸辰脸色好看的时候,发几句无伤大雅的牢骚,没人敢真的去找冯啸辰理论。万一把这家伙给惹急眼了,以后不给自己机会,那岂不是更糟糕?

要说起来,能够混成大型国企领导这个位置上的人,都不是傻瓜,而且也都是有一些大局观的。大家私底下坐下来的时候,也会说冯啸辰这样做是对的。国企那点事,大家心里都有数,如果没有一点紧箍咒,这些资金下来,能有两成用在技术开发上就不错了,大部分都会被挪用,变成了职工宿舍和领导屁股下面的高级小轿车。这些年,拜冯啸辰所赐,大家还真是扎扎实实地搞了一些研究,引进了一些先进设备,技术水平上升了一大截。否则,60万吨大乙烯这样的项目,赵亚东真还没底气接下来。

此刻,听冯啸辰讲起极限制造基地的设想,赵亚东就明白,这又是冯啸辰给大家刨的坑,而且最终大家肯定还是要心甘情愿跳进去的。毕竟,建设一个这样的基地,对于各家企业都是有意义的,当然,如果这个基地能够完全归自己所有,那就更好了。可是,冯啸辰能这么慷慨吗?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给企业去做第六十九章 友谊地久天长第三章 这根本不是轧机部件第五百六十三章 净亏损第四十二章 这是您的份内工作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得敲打敲打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八百一十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觉得我会不会为难呢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额有了第九十七章 万一是真的呢第二百零七章 姚伟强回来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道自己命苦第二百六十一章 饱汉不知饿汉饥第六百四十九章 紧急任务第四百六十九章 别把好心当成驴肝肺第七百三十章 到非洲去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如果回来就好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这是一出双簧第七百二十一章 坚决进行追查第一百九十章 第三次浪潮第六百二十六章 他们没有钱第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八百一十章 箭在弦上第二百九十章 建立联盟第八百九十二章 拧成一股绳第六百六十三章 百忙之中的冯总第六百五十三章 你比较有经验第八百七十五章 辛克角核电站第七百七十八章 不愿意接班的富二代第七百五十四章 他们更年轻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就是个纨绔第八百五十章 连还价的兴趣都没有第二百八十八章 民间联盟第四百零四章 杀鸡儆猴的效果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术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代堆型第八百五十一章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第九百零六章 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的并存第四百五十八章 广场协议第七百五十一章 毫无破绽第五百九十章 恶名在外第一百一十九章 何不食肉糜第六百一十一章 我们做错了什么第二百五十七章 用户单位第二百三十六章 产业政策不可少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事了第二百二十章 这么一个二愣子第五百零三章 毕业第九十五章 时机还不成熟(求首订,求月票)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让客户使用落后工艺第九百章 期待和冯会长见见第六百四十五章 互换台词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学者高教授第七百六十八章 闲不住的晏乐琴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术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希望了解细节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们家晓迪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和你父亲以兄弟相称第四百三十章 与地方企业合作第五百一十七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第六百四十章 汇报工作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们家晓迪第八十章 春风饭馆第六百七十一章 到嘴的肉不能吐出来第八章 跟我走吧第四百四十六章 师傅家的窘况第七百六十四章 有钱的才是大爷第四百零六章 靠劳动赚钱不丢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们家晓迪第五百二十四章 太嚣张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三百四十九章 殃及池鱼第四百二十四章 东翔机械厂的危机第六百五十七章 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吧第八百九十二章 拧成一股绳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个月还有钱呢第二百七十七章 您也赚过外快第五百九十四章 事先列出清单为好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风骨的学者第六百五十章 直接上铐子第三十二章 不和情商低的人计较第三百三十章 有七成把握第五十五章 抵达法兰克福第六百六十六章 专业对口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七百九十七章 对你们是有好处的第二十三章 我去买两个馒头第一百六十五章 需要有个名目第七百六十章 一家叫Spring的酒楼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应当向您隐瞒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见临时工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风第四百零六章 靠劳动赚钱不丢人第五百零七章 是冯助理派来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点迷津第一百一十四章 时间是个大问题第五百六十章 种菜种成百万富翁第七百八十九章 也不看你哥是干嘛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会影响仙户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