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后发优势

此刻,在和州电厂的车间外,一干技术人员围坐在树下,笑语喧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真是没有想到,居然真的是西易公司的错!”

“哈哈,我早就这样说了,就是你们不信而已。”

“你自己不也是不敢相信吗?一个方程你算了有20遍吧,其实你第一次就算对了,我就是不说。”

“屁,我拿给你看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我对了,还让我再算一遍。”

“唉,这种事,说出去谁能相信,堂堂西易公司,那是多牛的公司啊,居然会出错,过去真是打死我都不信。”

“对了,冯助理,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推力模型的二元算法现在已经很成熟了,三元算法都是广泛接受的,你说西易公司怎么还在用一元算法呢?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分析过,说一元算法太粗糙了,小功率的机组还凑和,用大功率机组上,误差实在是太大了。”

提出问题的,是龙山电机厂技术处新来的技术员向鹏,他是刚从国内一所著名工科学校毕业的研究生,主修方向就是力学。这一次最早提出西易公司推力模型存在问题的,就是他。他与另外一位名叫胡岳松的年轻工程师一起,编了数千行程序,把推力模型重新计算了若干遍,找出了西易公司模型中的错误。也正是因为有这样扎实的证据,西易公司没有过多狡辩,直接就承认了自己的失误。

尽管自己的质疑获得了证实,但向鹏还是无法理解西易公司为什么会犯下这样简单的一个错误。西易公司计算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使用的一元计算模型已经落后了,目前已经出现了二元、三元的计算模型,足以弥补一元模型中的欠缺。可西易公司作为这么大的一家公司,代表着行业最高技术水平,怎么会连二元模型都不懂呢?

听到向鹏的话,众人都把目前转向了刚从京城赶过来的国家装备工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冯啸辰。这些天里,冯啸辰已经是几下和州,帮龙山电机厂顶住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压力,给现场的技术人员鼓劲,组织其他单位的技术人员前来帮忙,偶尔还会给技术人员们提一些“小小的建议”,而大家在将信将疑地做过验证之后,意外地发现这位冯助理每次提出的建议居然都是正中要害,让大家少走了许多弯路。

不知不觉地,大家便把冯啸辰当成了主心骨,凡事都愿意听听冯啸辰的看法。这一次,西易公司的工程师到中国来,承认自己的计算模型有误,愿意承担所有损失。在场的中国工程师们欢欣鼓舞之余,难免又有些惴惴,不知道为什么西易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也只有冯啸辰能够给出了。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这在经济学上叫做后发优势。”冯啸辰笑呵呵地对众人说道。

“冯助理,咱们平常不都是说先发制人的吗,这个后发优势是什么意思?”龙电副厂长欧桂生诧异地问道。

冯啸辰道:“这就是辩证法的魅力了。先发有先发的优势,后发有后发的优势,取决于不同的情况。在工业发展方面,先发优势就是先进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先进设备,尤其是拥有大量的专利,还有品牌和商誉上的优势,后进国家哪怕是要照着先进国家的道路走,也无法走通,因为光是一个专利门槛,就能够把你挡在门外。

可先进国家也有先进国家的劣势。它们的市场已经饱和,空有技术却没有用武之地。他们的设备先进,但却是相对的,因为他们10年前更新的设备还没有到老化淘汰的程度,无法采购最新的设备,相反,像咱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反而拥有更先进的设备。”

“这个倒是真的。”年轻工程师胡岳松道,“去年厂里派我去西易公司学习,我看到他们车间里的有些设备还比我们龙电的旧呢。我们龙电这几年从日本、德国引进了很多先进机床,虽然总体水平还远远比不上西易,但有一部分设备还是比他们强的。”

“小胡说得对,而且未来我们的这种优势还会进一步加大。”冯啸辰附和了一句,接着说道,“设备方面的问题,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些大公司的知识老化的问题。刚才小向问为什么我们能够做二元、三元的计算,西易公司还守着一元模型不变。大家想想,欧厂长和全总工他们,懂不懂二元模型?”

这话就有些敏感了,向鹏扭头看了看欧桂生和全建才,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欧厂长和全总工他们主要是负责全局的,具体的计算模型嘛……”

他说不下去了。这一次龙电用二元模型计算汽轮机推力,主力就是他和胡岳松等几位年轻工程师,后来从其他单位又来了几名高手,也清一色都是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老工程师基本上就是站在旁边做点指导,涉及到具体的计算,尤其是编程等方面,这些老人就有些不灵光了。

可这样的大实话,向鹏是不好意思说出来的。一是因为欧桂生和全建才都是他的领导,他就算再迂,也知道不能当着领导的面说对方不行。其次,欧桂生和全建才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技术人员,他们虽然不懂最新的技术,但对于一些问题的分析却比他们这些年轻人更为老到,再加上平时对他们也颇为关心,论经验、论人品,都堪称他们的老师,向鹏也不愿意去指责他们的缺陷。

全建才却是接过了话头,呵呵笑道:“冯助理说得对,我和老欧都老了,知识跟不上了,要论搞新技术,还向小向、小胡他们这些年轻人。”

“全总工,您不能这样说,我们都是您的学生,光是您在电机设计上的经验,就够我和小向学一辈子的了。”胡岳松赶紧说道。

冯啸辰拦住了他们的互相谦让,说道:“其实,当今世界的技术更新速度很快,老一代跟不上技术潮流是正常的,这不算什么错误。欧厂长和全总工他们也曾经是站在技术潮头的,只是现在年龄大了,加上肩上的担子更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学习最新技术,小向和小胡你们都年轻,技术上有一些优势是正常的。”

“瞧冯助理说的,我们其实也就是在学校里学过一点点而已……”胡岳松谦虚道。

向鹏则是眼睛一亮,看着冯啸辰,问道:“冯助理,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西易公司那边的工程师,年龄都太大了,所以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趋势,反而被我们占了上风?”

“正是如此!”冯啸辰道,“你们想想看,西易的工程师是多大年龄?”

“起码也有40多岁吧?”胡岳松道,“这还是他们能够派到中国来出差的,西易总部那边,50多岁的工程师也比比皆是,反而是像我和小向这种年轻人很少。我去学习的时候,西易那边的人看我这么年轻,还觉得很惊讶呢。”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冯啸辰道,“西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是从战后到60年代末。进入70年代之后,西方就陷入了滞胀。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加上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市场趋向饱和,西方的制造业大量外迁。先是迁到日本,后来又向亚洲四小龙等一些地区转移,西方的产业已经出现了空心化的迹象。

像西易这样的西方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是五六十年代进入公司的,到现在正是50来岁的年龄。这些人在公司工作了30多年,公司不可能辞退他们。而他们不离开,年轻人就无法进入。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年轻人也就不愿意去学工程技术了,更愿意学习诸如金融、商业之类的专业。一个产业,如果没有年轻人注入,你还能指望他们掌握什么最新技术吗?”

欧桂生在旁边点着头道:“没错,我看到资料上说,西方国家把工业叫做夕阳产业,说金融之类的是朝阳产业。夕阳都快下山了,年轻人当然不愿意去学。”

冯啸辰道:“西方说的夕阳产业,倒不是指所有的工业门类。像半导体、计算机、生物技术等等,在欧美仍然是很有活力的,属于他们说的朝阳产业。但像火电机组这种产品,就属于夕阳了。”

“在咱们这里,那可是实打实的朝阳呢。”全建才笑着说道。

众人都笑了起来,冯啸辰道:“全总工说得对。咱们国家是后起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未来增长十倍都不够,由此产生的对于电力设备的需求是十分庞大的,电力装备产业大有可为。年轻人在这个行业中能够建功立业,所以小向、小胡这样的青年才俊才会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向鹏和胡岳松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连连摆手,示意自己算不上什么青年才俊。不过,冯啸辰说的道理,大家倒是都接受了。没错,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的劣势,也是我们的优势,后来居上这个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去魔都领了奖,刚回来……

第六百八十九章 拿错剧本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点不值钱的礼物第四百零五章 大城市来了个乡下姑娘第五百八十八章 这不是明抢吗第六百八十二章 时过境迁的学术权威第四十四章 省厅要来检查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第七百八十六章 绝对不能怂第二百五十七章 用户单位第三百零四章 盖詹爱占小便宜第七百五十三章 没有谈下去的意义第四百六十章 我们是带着友谊前来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派上用场第二百二十五章 该放手就得放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原来是临时工惹的祸第七百四十五章 外国人也学聪明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罗冶的困境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学者高教授第一百六十五章 需要有个名目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点迷津第六百八十四章 他可以不用来了第二百零七章 姚伟强回来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董岩出事了第三百一十章 一明一暗两个原因第五十六章 市场换技术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道自己命苦第四十二章 这是您的份内工作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项换两项第二百六十六章 捋一捋老虎胡须第五百三十章 招聘一名电工很容易第一百九十八章 吃货的春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电用不完第五百二十四章 弟弟回国第五百八十八章 这不是明抢吗第二百二十九章 地方上的态度第五百五十章 生猛的女记者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总是个优秀企业家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铁路通车庆典第五百一十二章 贪得无厌的冯助理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残杀第三百七十五章 因为我不服气第八十五章 净水泼街迎外商第五百四十六章 事情越闹越大第三百五十九章 21世纪信息最值钱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家的热情很高第七百四十九章 榆北三日游第一百八十七章 两地分居的三角债第五十五章 抵达法兰克福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铁路通车庆典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擅长开会发通知第一百章 他说的话你们别信第七百六十章 一家叫Spring的酒楼第七百五十四章 他们更年轻第四百三十二章 董老的支持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焊过省体育馆的大梁第六百七十八章 徒弟挑战师傅第二百二十章 这么一个二愣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这是我侄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WTO来了第八十五章 净水泼街迎外商第七百八十一章 远大理想第二百七十章 这就是一个小滑头第八章 跟我走吧第五百二十九章 有本事的吃肉第七百零二章 你没跟我开玩笑吧第六百六十六章 专业对口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们应当算是朋友吧第一百零四章 小冯真是一员福将第十三章 两个借调干部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馏塔第八十二章 拜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两袖清风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不厌诈第八百八十二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二百六十九章 子孙后代第八百一十八章 韩总是我老婆第四百八十二章 演得太拙劣了第二百零一章 领导视察来了第八百零五章 需要有一个名目第五百二十九章 有本事的吃肉第六百零四章 渐进式改革第一百七十三章 胥文良的怨念第七百二十二章 冯总的秘密武器第六百二十章 先担心产能第六百九十章 自己摆的乌龙第一百七十一章 迫切任务第四百五十八章 广场协议第九十九章 讨价还价进行时第四百五十七章 老老实实打工第七百四十八章 有什么其他途径第七百四十七章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第八百四十七章 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鼠忌器第七十五章 到京城出差的规矩第六百五十一章 它们会变成一堆废铁第八百八十二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五百二十三章 怨声载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轴向推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牛烘烘的姚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