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目的在哪

“正是!”

田兴脸上绽出了笑容,说:“冯总,你想想看,你们的配件从西往东运到红山港,装船以后还是往西边运,这一来一去,绕了多少路?再加上海运距离远,船速也慢,随便一耽搁就是一两个月了。如果走亚欧大陆桥,只要十几天时间就能够运到西班牙,何乐而不为呢?”

冯啸辰转头去看刘旺,问:“刘厂长,你觉得田局长的建议可行吗?”

刘旺迟疑了一下,说:“我们以前还真没想过这个办法,不过,走铁路运输,价格会不会太高了?”

冯啸辰摇摇头说:“刘厂长,你就没算过,林重几个工人呆在西班牙等一个月,这个成本有多大?”

“这倒也是。”刘旺一下子就想明白了,铁路运输当然比海运更贵,但如果走海运,最起码要多出30天时间,林重派去的几个维修工可就得在那里白白等着了,这笔支出也是非常可观的。更何况,客户方面已经表示不满了,早一天帮客户修好设备,客户就能够早一天使用。客户如果对林重的服务态度满意,未来再采购几台挖掘机,这点运费又算得了什么呢?

双方达成了共识,林重销售处的几个人马上就在会议室里和田兴带来的人算起了运价,商定运输上的细节。大家认真一算,发现走铁路运输的成本并不比海运更贵,因为虽然铁路运输的单价更高,但却节省了1万多公里的运输距离,因此而省下的费用足以抵销单价上的差异了。

这种具体的事情自然是不需要领导亲自去做的,刘旺邀请冯啸辰、田兴和宋洋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给他们沏上好茶,开始聊起其他的事情来了。

“田局长,你大老远跑一趟,就为了给我们出这么一个主意?”

冯啸辰呷了一口茶水,笑呵呵地对田兴问道。

田兴笑道:“当然不是,出主意只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来见见冯总,向冯总学习学习。”

“田局长这样说,我可就无地自容了。”冯啸辰打着哈哈,随后又问道:“怎么,这个亚欧大陆桥,对铁道部非常重要吗?”

这就是明人不说暗话了。如果仅仅是想建议林重通过亚欧大陆桥运输配件,田兴根本用不着到林北来,给冯啸辰打个电话就足够了,甚至于他都不用说什么,由宋洋向刘旺提出这个建议就可以了。至于说来林北的目的是为了向冯啸辰学习,这种话骗小孩子都骗不了,冯啸辰只当是田兴在说胡话了。

既然不是这些目的,田兴此来必定有更重要的原因,而这个原因肯定也是与亚欧大陆桥相关的,刚才田兴那样欲盖弥彰,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冯啸辰这样直接发问,倒是给田兴找了个台阶,省得他还要弯弯绕绕地找理由来引出话头。

这回轮到田兴满脸尴尬了,他做足了姿态,其实就是想谈这件事。本来打算换个委婉一点的方式来谈,结果冯啸辰不按套路,直接把话挑明了,倒让他有些不好开口了。

“亚欧大陆桥这件事情,是田局长一手抓的。”宋洋在旁边替田兴做了个解释。

田兴赶紧纠正道:“不能这样说,开通亚欧大陆桥,是中央领导的决策,部长亲自部署,我只是具体的经办人之一罢了。亚欧大陆桥开通,中央领导同志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的,社会各界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如果做得不好,我这个经办人是要首当其责的。”

“原来如此。”冯啸辰微微点了点头。

几年前,阿拉山口至德鲁日巴口岸铁路接轨成功的时候,媒体上对于亚欧大陆桥这件事的确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少学者也纷纷著文或者发表谈话,预言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对于中国经济腾飞以及诸如亚欧经济合作之类会带来如何如何的影响。

可在那之后,亚欧大陆桥的概念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以至于连冯啸辰都没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可以借助亚欧大陆桥完成货物运输的方案,直到蒙洋给了他提示,他才想到这一点。

冯啸辰想不到亚欧大陆桥,刘旺就更想不到了。明明通过铁路运输能够极大地节省时间,避免海运带来的延误,可林重的一干人却死盯着海运不放,这说明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亚欧大陆桥这件事。

一个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的项目,最终冷冷清清,无人问津,田兴作为负责这件事的官员,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他这趟亲自跑到林北来,正是想借着运输底架梁的机会,与冯啸辰沟通一下如何利用亚欧大陆桥的事情。冯啸辰在行业里颇有一些影响力,而且思想开放,历来都是各种重要政策的积极推动者,如果能够得到冯啸辰的支持,这件事情或许就有很大的转机了。

“亚欧大陆桥是1991年7月开通的,到目前为止,共运送货物220万吨,从数量上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从过去几年的增长速度来看,情况不太乐观,尤其是去年年初以来,进出口货运量的增长已经陷入了停滞状态,这和我们原来提出的增长目标是有很大差距的。”田兴说。

“这是什么原因呢?”冯啸辰问。

田兴说:“我们也分析过,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因来说,苏联解体以来,中亚各国的政局不太稳定,影响了货物运输和通关的速度。其次,欧洲各国对亚欧大陆桥持观望态度,配合不够,导致从中国直接运到中西欧的货物数量很少,大多数的货物都是运到中亚各国的,用一些学者的话来说,目前的亚欧大陆桥只是一个小亚欧,而不是直通鹿特丹港的大亚欧。”

冯啸辰点点头,接着问:“那么,内因呢?”

“内因嘛……”田兴的语气有些软了,“主要还是我们的工作能力问题吧,国内企业愿意通过亚欧大陆桥运输出口商品的比较少,大多数企业还是倾向于选择海运,就比如刘厂长他们,也是基本上不考虑走亚欧大陆桥的。”

刘旺赶紧说:“不是不是,田局长,这件事主要是我们忽略了,经验主义害死人啊。”

“经验主义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宋洋接过刘旺的话头说,“我们分局也曾经了解过,很多企业对亚欧大陆桥运输不了解,就算是我们去做了解释工作,他们也不太相信,觉得过去都是使用海运,比较熟悉,突然换一种方式,心里没底。”

田兴说:“所以呢,我们就想请冯总帮我们做一些宣传推广工作。你们装备工业公司联系的企业多,而且这些企业都是搞装备制造的。工业装备的附加值高,对运费不敏感,时效性要求却比较高,所以走铁路运输更为合算。如果像林重这样的装备制造企业能够更多地利用我们的亚欧大陆桥进行出口装备的运输,那这座桥就名符其实了。”

冯啸辰呵呵一笑,对刘旺问道:“刘厂长,你觉得呢?”

刘旺摇了摇头,说:“这个恐怕有些问题。如果一些配件的运输,采用铁路的方法的确是比走海运更好,但整车的运输,铁路就不行了。我们一台挖掘机高度就有十几米,整车重量几百吨,铁路根本运不了。”

“的确如此。”冯啸辰说,“我们搞的大化肥设备、火电设备等等,都有超大超重部件,用火车运输的时候需要有特种车辆,很不方便。我们现在牵头在海东省建了一个极限制造基地,就是考虑到利用海运的便利。如果这些超大超重部件都通过海运运输了,那么其他的设备再走铁路运输也没必要了,是不是?”

“这个情况我也知道。”田兴说,“我的想法是,请各家装备企业在能够选择铁路运输的时候,尽可能采用铁路运输,如果在经济上不合算,或者体积、重量之类超出铁路运输的限制,那该走海运的,还是照常走海运。你们装备系统的企业都是大企业,社会影响力大,你们选择亚欧大陆桥运输,能够给其他企业提供很好的示范效应。”

“如果是这样,那倒没问题。”冯啸辰说。事实上,田兴刚刚给林重出的这个主意,还是挺不错的,能够帮林重节省下几十天的运输时间。各家装备企业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能够采用铁路运输,也是多了一个选择,对企业来说是有利无害的。

“我们会向各家企业做个宣传,告诉他们可以考虑亚欧铁路运输的事情,具体到他们是不是有这方面的业务,我就没法保证了。”冯啸辰说。

“那是肯定的。”田兴满脸笑容,说:“只要冯总愿意替我们做一些宣传,对我们就有极大的帮助,后来的工作,我们也会跟进的。以后装备公司和我们运输局就是协作单位了,涉及到调配车皮之类的事情,你让你们那边的同志直接和我联系就可以了。”

“那我就谢谢田局长了。”

“应该的,应该的,大家互相帮助嘛。”

双方互相客套着,气氛颇为和谐。

第二百八十章 要讲规矩第八百九十三章 胥老的徒弟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和你父亲以兄弟相称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起来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宁默下海第二百零六章 要一个正式的证明第八百九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烦恼第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四百一十八章 职能变化第二百二十一章 冯处长的背景很神秘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生一计第四百八十八章 盖詹的野望第八十章 春风饭馆第八百零四章 垃圾变成了黄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愿意就拉倒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是来投标的第六百五十章 直接上铐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国际劳工组织说几句,关于更新,关于写作计划第八百三十章 欧美国家不搞补贴第一百四十五章 专家来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老老实实打工第四百零四章 杀鸡儆猴的效果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这样的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们不是在威胁第六百一十五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第八百九十七章 协会就是放嘴炮的第四百一十章 浦江分店第六百九十九章 金融危机来袭第四百五十七章 老老实实打工第六百一十二章 别听他吹牛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贸尾单第八百八十章 我是一位有良知的记者第六百八十二章 时过境迁的学术权威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四副组长第六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派上用场第五百零二章 变一个企业出来第四百五十二章 应当立一个军令状第九十章 人生能有几回搏第五百五十九章 引咎辞职第八百七十五章 辛克角核电站第四百七十八章 国家装备工业集团公司第六百六十一章 组织上的补偿第二百二十七章 闲着就会生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专家来了第五十九章 莱卡相机第七百六十二章 他们会慢慢适应的第一百一十八章 本位主义的德语专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用再隐瞒第七百三十六章 区区1000个亿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三百四十一章 请你们帮忙第五百五十二章 事情反转了第六十三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五百七十七章 同学来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租楼第八百零九章 极毒基地第七百五十三章 没有谈下去的意义第五百二十三章 怨声载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只能屈服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有恃无恐第五百二十九章 有本事的吃肉第三百四十二章 这件事不平常第一百八十二章 胥文良要退休了第十五章 这就是个领导项目第二百六十九章 子孙后代第六百五十章 直接上铐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有本事的吃肉第三百四十八章 让全校都知道第四百二十一章 知识不能贬值第六十八章 中国是一个大国第七百三十六章 区区1000个亿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个月还有钱呢第六百八十一章 内田悠的童年阴影第八百二十八章 北方某地铁工程公司第六百三十四章 智商欠费的年轻人第七百零九章 太便宜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决心有多大第七百九十九章 中国的事情关你啥事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这样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拿错剧本了第二百九十章 建立联盟第八百八十三章 内田悠上门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是来投标的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点不值钱的礼物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术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真是老革命?第五百九十一章 秦重的意见第七百一十六章 要想富先招商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起来了第七百零二章 你没跟我开玩笑吧第一百零一章 我当然有办法第八百零八章 零排放第四百七十四章 囚徒悖论第四百二十一章 知识不能贬值第四百三十五章 亏你说得出口哟第五百八十三章 冯林涛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