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愧对这个时代

“我记得,咱们班就是小丁和小祁的理论做得好,而且原来小丁和小祁的学术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当年可是争论得不可开交的呢。现在怎么小祁开始向小丁学习了,莫非小祁当了官员,就放弃理论研究了?”

于蕊笑呵呵地提起了旧事。战略班这6位同学的私交一直都非常好,即便是丁士宽与祁瑞仓当年在学术观点上水火不相容,却也不影响他们的私人关系。于蕊此时提起这一点,纯粹是凑趣而已。

祁瑞仓笑着说:“于姐这是笑话我呢。当年我也是年少轻狂,又看了点西方经济学的东西,有些不接地气了。现在想来,老丁的一些观点还是有道理的,我这也算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嘛。”

“择其善者?怎么,小祁,你对小丁的观点还是有所保留吗?”于蕊有些惊讶地问道。也许是因为性别特征吧,于蕊对于学术理论的兴趣不大,甚至分不清丁士宽和祁瑞仓各自的观点到底有什么不同。她只是觉得丁士宽的理论现在很流行,而且也颇受高层领导的欣赏,想必应当是正确的。祁瑞仓居然称只是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就不能不让于蕊惊讶了。

丁士宽解释说:“于姐,你可弄错了。小祁这些年可没放弃理论研究,他写的几篇关于老工业基地产业复兴的学术论文,发在国外几家顶尖的经济学刊物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呢。我那点名气都是在国内的,小祁才是真正的墙里开花墙外香。去年,有一家国外顶尖的刊物还把他评为学术理论的年度人物了。”

“真的?原来小祁这么了不起呢!”于蕊瞪圆了眼睛。她是真不知道这个情况,还以为祁瑞仓当了副市长,就彻底与学术无缘了。在世人的眼中,在国外学术圈有影响,显然要比在国内有影响更了不起,人家外国人都承认的学术成果,那肯定是货真价实的嘛。

祁瑞仓笑道:“投其所好罢了。我的确是在几家国际top10的经济学刊物发表了论文,反响还不错。不过我这也算是投机取巧吧,我是从制度经济学的层面研究产业复兴,这个话题在国外理论界比较热,我又有榆北的实际经验作为案例,所以国外的学者比较感兴趣。这两年,陆续有一些国外的学者到榆北来考察,总结榆北的经验,我的一些观点,就是和这些学者交流的时候形成的。

去年我辞掉招商局的工作,调到政研室去工作,其实也有专心做理论研究的意思。我觉得榆北的经验还是很有推广价值的,其中涉及到市场失灵、外部性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在经济学理论中也是很有价值的课题。”

丁士宽说:“小祁的每篇论文,我都认真拜读过,他的很多观点对我也很有启发。不过,我和他的理论分歧依然没有调和,我是主张政府主导经济的,市场的作用是调节。而小祁则恰恰相反,他主张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仅仅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那部分。”

“政府的作用必须受到约束,政府的权力过大,对于市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祁瑞仓争辩说。

“可是,你在榆北做的不就是政府工作吗?你不希望自己的权力大一点?”谢克力也加入了讨论。他在财政部工作,而财政部无疑是一个权力极大的政府部门,谢克力肯定是要为自己的部门争一争的。

祁瑞仓大摇其头,说:“恰恰因为我在招商局工作了好几年,我才更深刻地认识到政府的作用必须受到约束。我们榆北招商局的工作,总体来说是有效的,大家也非常敬业。但不可否认,从局长到普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有个人的诉求,有的是追求政绩,有的是追求招商奖励,还有一些甚至带有不可告人的私人目的。

在理想的政府行为模型中,政府应当是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而实际上,政府追求的却是自身的政绩最大化,这就是目标的偏差。比如说,我们在招商的时候,引进了一些有污染的企业,这些企业经营产生了极大的外部性,这些外部性构成了全社会的成本。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榆北不应当引进这些企业,但政府官员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考虑的是引进这些企业有助于自己的政绩……”

“这算是委托代理问题吧?”冯啸辰卖弄道。他前世是学工科的,这一世却读了经济学的硕士,所以也有些经济学功底了。

祁瑞仓说:“没错,我正是用了委托代理模型来解释这种情况,同时引入交易成本和产权的概念,提出政府在产业复兴中的角色选择问题。另外,我在招商工作中,还认识到政府的决策其实也是存在着缺陷的,这个可以用有限理性的观点来解释吧,政府官员也不是万能的,他们也会犯错误。市场的作用就在于用多个主体的智慧来修正个别主体的错误,如果一味强调政府主导,那么政府犯了错误,经济就要受到影响了。”

“我倒是觉得,你们俩的观点并不冲突嘛。”王振斌插话了。发计委官员也是需要有点理论水平的,所以王振斌平日里也会看看经济学期刊,对一些理论概念不算陌生。他对祁瑞仓和丁士宽说:“我觉得,小祁的观点是市场为主,政府为辅,小丁的观点是政府为主,市场为辅,说到底就是谁多一点,谁少一点的问题。相比你们俩10多年前的分歧,你们现在的分歧已经小得多了,我记得当年小祁是坚决反对产业政策的,现在他已经能够接受政府的角色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嘛。”

祁瑞仓点点头,说:“我承认,我过去的认识是有些偏颇的。在榆北工作这几年,我看到了政府在市场培育中发挥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以榆北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的情况,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产业转型,建立起初步的市场制度,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老祁在榆北的政府官员中,是一位坚定的制度大师。榆北的很多制度,都是老祁帮助建立起来的,包括外来投资商的行为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人才流动的规定等等。没有老祁,榆北的市场规则不会像现在这样完善的。”冯啸辰笑着向大家介绍道。

“这就对了。”王振斌说,“我们在发计委的时候,也经常会请一些专家来讲课。我感觉到,纯粹在象牙塔里做研究的学者,会更推崇市场化,言必称亚当斯密之类。而但凡有一些实践工作经验的,像小祁、小丁这种,多少都会对政府的作用给予一些肯定。前一段时间,中央领导有一个讲话,提出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教条,应当有我们自己的理论。小祁和小丁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方面,虽然有些分歧,但都是真知灼见。我想,你们俩为什么不能联起手来,共同搞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呢?”

“我的确有这个想法啊!”

祁瑞仓和丁士宽几乎是同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说完了才发现自己与对方说得惊人的一致,不由得相视大笑起来。他们俩都是有学术理想的人,的确都不止一次地想过要创立一套学术理论,当然,像王振斌说的那样二人联手搞研究,他们还没有想过。此时听到王振斌的提议,难免有些心动。

冯啸辰说:“我支持老王的意见,老祁和老丁是咱们班的理论大师,最为难得的是,他们都不拘泥于自己已有的学术观点,而是积极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观点,凭这一条,就足够把很多所谓的大师抛到几里外去了。中国的经济实践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来源,如果不把这些思想归纳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实在是太可惜了,也愧对这个时代。你们俩一个偏市场引导,一个偏政府管制,恰好具有互补性,联合起来搞一个理论体系,我觉得肯定能够轰动整个理论界。”

“哈哈,承老幺吉言。”祁瑞仓爽快地说,他在榆北呆了几年,性格上变得更加豪放,他对丁士宽问道:“老丁,有没有兴趣联手搞点研究,没准过几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咱俩的了。”

“你来挑头吧,我帮你整理资料。”丁士宽低调地说。

“一言为定!”祁瑞仓没有去纠正丁士宽的谦虚,他端起一杯酒,对众人说道:“各位,刚才老幺说得对,这2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来源,不管是做理论,还是像老王、于姐你们这样做实务的,都赶上最好的时代了。咱们都还年轻,还有大把大把的好时光,让咱们加倍努力,不要愧对这个时代。”

“对,不愧对这个时代!”

众人一起站起身来,高举起酒杯,大声地说道。

(第二卷完)

90年代的故事写完了,前段时间一直在纠结于如何结束这一卷。各位读者朋友可能不会想这么多,但作为作者,是需要考虑作品的节奏感的,一个年代的故事需要在一个高潮处结束。压缩机这个故事,算是一个小高潮,最后仍以祁瑞仓结尾,呼应了一下第一卷结束(第503章)的设定。下一章进入第三卷,也就是新世纪的故事,中国的装备工业要走向世界了。

第四百五十二章 应当立一个军令状第九百零四章 多管齐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嫌丢人第六百五十章 直接上铐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见见你们厂领导第八百七十二章 第三方企业第七百四十八章 有什么其他途径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四百七十四章 囚徒悖论第六百零二章 他一定是教艺术体操的第四十二章 这是您的份内工作第一百三十八章 学习学习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四副组长第三百三十六章 推荐一个亲戚第六百七十五章 有人兜底第八百九十五章 在非洲当农民第六百五十三章 你比较有经验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烦恼第五百六十一章 工人度假村第一百一十二章 团队第三百五十八章 调配资源第二百七十九章 打擂台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九十三章 只能智取不能强攻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第五百章 给自己一个机会第六百八十二章 时过境迁的学术权威第六百一十二章 别听他吹牛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贸尾单第六百八十一章 内田悠的童年阴影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这样的第四百零六章 靠劳动赚钱不丢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道自己命苦第二百零六章 要一个正式的证明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个层次第四百四十六章 师傅家的窘况第四百六十六章 找他们试试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希望了解细节第七百六十八章 闲不住的晏乐琴第七百五十五章 教科书般经典的操作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的人口红利第三百一十九章 韩科长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术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二十章 照合同办事第八百七十四章 完美的收购第七百零二章 你没跟我开玩笑吧第三百三十六章 推荐一个亲戚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用再隐瞒第三百四十一章 请你们帮忙第八百九十八章 我是他的老相识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愧对这个时代第七百一十五章 去一趟非洲第一百八十八章 重装办变成居委会第四百二十章 影响问题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能力的人在哪第六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派上用场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一百三十八章 学习学习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们敢签字吗第五百八十八章 这不是明抢吗第八百零五章 需要有一个名目第七百六十二章 他们会慢慢适应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拿错剧本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欧委会的专员来了第二百五十章 他不是业务科长第一百九十八章 吃货的春天第八百五十三章 有恃无恐第九百一十二章 产业集群第四百五十五章 幕后黑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那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地方第二百五十五章 罗翔飞做的文章第三百零三章 叫我冯叔叔第四百一十二章 国际大协作第八百八十七章 做最坏的准备第三百六十三章 遇上一个胖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两地分居的三角债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百零五章 经委有没有废石堆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弹来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国际劳工组织第六百六十二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四百六十七章 送你两本杂志第二百二十九章 地方上的态度第七百四十二章 狮子大张口第八百二十六章 回避原则第五百章 给自己一个机会第四百六十五章 价格高了一点第六百二十九章 合作开发第七十三章 万物复苏第八百七十七章 最大的区别第一百一十八章 本位主义的德语专家第二百零七章 姚伟强回来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搅局者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国人的技术更成熟第三百二十六章 莫非要玩真的第一百八十八章 重装办变成居委会第八百零三章 一百倍的利润第七十七章 传说中的条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