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这好像是一个好主意

这一场会谈,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所得的。马茨克明白了中方的决心,对于库克船长项目又多了几分悲观。而冯啸辰则是从马茨克的方案中了解到了欧洲企业的态度,也感觉到欧洲企业已是强弩之末,没有了多少领先优势,所以才会这样敝帚自珍,生怕被中国人学到了技术诀窍。

他回想起近20年前自己与杨海帆去普迈公司参观的场景,当时给他们担任引导员的海因茨尔牛气烘烘,扬言他们可以随便拍照,丝毫不担心中国人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而到了今天,欧洲人一方面垂涎中国人兜里的钱,另一方面又把技术捂得严严实实的,不敢让中国人接触,这就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冯啸辰带着随员们回到波恩,向晏乐琴、冯华等人通报了与马茨克会谈的情况,晏乐琴也是感慨万千。冯舒怡却是有些幸灾乐祸,笑着对冯啸辰说:“活该,你们这些年从我们欧洲偷走了多少技术,现在我们欧洲人也学聪明了,不会让你们偷我们的技术的。”

冯华觉得老婆的话有些过头,赶紧斥责道:“舒怡,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啸辰他们过去从欧洲引进技术,都是符合法律的,是欧洲企业自愿转让的技术,怎么能叫偷?”

冯舒怡当然并不是真的对中国有什么意见,她身为德国人,却有些嫁鸡随鸡的中国传统女性思想,在内心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中国媳妇的。她解释说:“我说的是现在欧洲产业界的一种观点,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偷走了欧洲的技术,又反过来拿着这些技术和欧洲公司竞争,这是欧洲衰落的原因。”

冯啸辰说:“欧洲人这也就是给自己找个台阶而已。自由贸易的原则是欧洲人向中国推销的,而技术转移本身就是自由贸易的一部分。我们当年从欧洲引进技术,都是付了学费的。欧洲人把自己淘汰的技术卖给我们,还收取了高额的技术转让费。我们今天所以能够和欧洲公司竞争,靠的是在消化吸收欧洲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欧洲人明明有技术优势,却不注重创新,这才被我们迎头赶上,怎么能怨我们呢?”

冯舒怡说:“是的,我认识的另外一些朋友也持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欧洲的衰落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堕落。”

冯华见双方已经达成一致了,便扯回了话题,对冯啸辰问:“啸辰,既然和库克船长那边谈不成,那你们有什么打算呢?”

冯啸辰说:“我和王总、杨总他们商量过了,我们准备在荷兰建一个研究中心,吸纳欧洲的海洋石油专家到中心工作,与国内的研究机构配合工作。对了,黄明就是我们临时确定的研究中心主任,以后他在欧洲的工作,还要麻烦你们多支持呢。”

“晏奶奶,我聘您当我们中心的名誉主任吧,您以后可要多指导我。”黄明乖巧地向晏乐琴说。

黄明也是装备公司的老人了,但这些年一直缺乏一个独当一面的机会。这次冯啸辰说要在欧洲建一个六代钻井平台的研究中心,对接的是国内投资千亿规模的大型研究项目,黄明就忍不住心动了。恰好,冯啸辰也有给黄明一个机会的想法,于是在通过电话与装备公司的其他几位领导简单交换了一下意见之后,冯啸辰直接任命黄明当了中心主任,前面还有“临时”二字。黄明要想把这两个字抹掉,还真得赶紧做出点成绩来才行。

冯华说:“啸辰,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库克船长项目是由欧洲若干家大型企业参与的,很多海洋石油专家要么就是这些企业的雇员,要么也是与这些企业有长期合作的,他们怎么可能到你们这里来工作呢?”

冯啸辰说:“无所谓啊,我的想法是聊胜于无。欧洲总还有一些游离在大企业之外的专家和工程师吧?另外,就算是与那些企业合作的专家,如果库克船长项目迟迟未能启动,这些企业能拦着他们不先和我们合作?”

“你的前提是库克船长项目不能启动,这是不是有些过于乐观了?”冯华问。

冯啸辰说:“我们这次到库克船长项目委员会去,就我的感觉而言,觉得这个项目十有八九是要黄了。我把这一点也说给马茨克听了,他并没有反驳我,可见在他的心里也没有底。”

“这可就难办了。”冯华皱着眉头,“如果连委员会主席都没有信心,估计各家企业就更不可能投入资金了,至少在看到项目成功的希望之前,他们是会持谨慎态度的。”

冯啸辰笑着说:“而如果大多数的企业都持谨慎态度,不肯先进行投入,那么这个项目又怎么可能有成功的希望呢?”

冯华也笑了,说:“我想,马茨克这段时间恐怕要很忙了,他得设法去说服各家企业把承诺的资金投入到位。”

冯啸辰说:“本来吧,如果马茨克能够接受我们,有中国参与这个项目,大家肯定会有更多信心的。如果换成我是马茨克,哪怕真的不想让我们参加,至少也应当做出一个谈判的姿态,最好能够在媒体上发布一些消息,说中国有意参加,用以坚定股东们的信心。可惜的是……”

“啸辰,中国政府是确定不会参加库克船长项目了吗?”冯舒怡在一旁问道。

冯啸辰点点头,说:“应当是确定不会参加了,除非对方开出让我们无法拒绝的优越条件。这个条件必须比我们当初所希望的条件还要好,否则我们是不会去吃回头草的。”

“如果是这样,你们为什么不宣布这个消息呢?”冯舒怡笑呵呵地问道。

“什么消息?”冯啸辰没反应过来。

冯舒怡说:“就是中国政府不参加库克船长项目的消息啊。”

“为什么……,咦,这好像是一个好主意呢。”冯啸辰只愣了半秒钟就明白了婶子的意思。不得不说,冯舒怡作为一名专利律师,是深谙各种阴谋诡计的。冯啸辰作为当局者没有想到的事情,冯舒怡却先想到了。

“婶子,你能帮我们联系到几家媒体吗?这件事最好不要以我们的名义去做,否则就会落人话柄了。”冯啸辰说。

冯舒怡嘻嘻笑道:“这个容易,我们平时也是经常要和记者打交道的。我会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他们,让他们到马茨克那里去求证。一旦媒体上宣传说中国人拒绝与库克船长项目合作,同时中国政府还打算斥巨资独立进行研究,我想他们的股东是会做出正确决策的。”

“他们会把钱口袋捂得更严实了。”冯啸辰哈哈笑着替婶子把话给说出来了。

“你们俩啊,真是太喜欢搞阴谋了,我可不喜欢!”晏乐琴看着冯舒怡和冯啸辰佯嗔道,她这样说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纹,让人知道她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老太太的确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不喜欢搞阴谋诡计,但儿媳妇和孙子搞的这些阴谋,是有利于国家的,老太太自然不会反对。

冯啸辰等人在欧洲又呆了几天,然后便乘飞机回国了。临行之前,他还接受了一次欧洲几家媒体的联合采访,内容正是关于库克船长项目以及郑和船长计划的。在此前,冯啸辰已经授意几家媒体去采访过马茨克,求证关于中国政府入股库克船长项目的事情,马茨克再三掩饰,但也没法否认两家谈崩的结果。有了对马茨克的采访之后,记者们再找冯啸辰求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会让人察觉到这组报道背后的推手正是中国人。

正如冯舒怡和冯啸辰预想的那样,几家媒体把库克船长和郑和船长的事情炒作起来,在欧洲工业界便引起了一些关注。中国政府拒绝加入库克船长项目,意味着这个项目的融资渠道又收窄了几分,而中国单独启动郑和计划,又形成了对库克船长项目的严重威胁。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多了中国这样一个竞争对手,库克船长项目的风险加大了,即便是能够成功,其市场价值也要大打折扣,因为它已经失去了中国市场,而众所周知,时下中国市场才是最有价值的。

海因茨尔等人坚决反对吸纳中国加入库克船长项目,但同时又声称自己所在的公司不能追加投资,已经承诺的投资也要分阶段支付,第一阶段先马马虎虎付个5%就行了。其实,就海因茨尔本人的意愿来说,他是希望各家股东企业能够加大投入的,以免让中国人后来居上。

但问题在于,他根本做不了公司的主,就算是公司的CEO,也同样无法做主,因为公司的股东们从媒体上嗅到了一些不妙的味道,因此逼着CEO重新考虑投资库克船长项目的事情。公司的股东并非都是搞工业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金融业,在这些银行家眼里,利润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技术掌握在欧洲人手里还是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根本就无所谓。有些人甚至还辗转地找到了冯华的头上,询问是否可以通过冯华那个手握权柄的好侄子,向中国人的郑和计划投资。

第四百一十四章 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六十四章 隐形冠军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真是老革命?第四百八十章 那就测试一下水平吧第二百四十六章 先听听兄弟单位的意思第五百七十四章 技术差能怨我们吗第六百零七章 预研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队有熟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合作开发第二百七十四章 起一个掌舵的作用第十四章 煤炭研究所资料室第五百九十五章 他夫人戴10万元的钻戒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觉得我会不会为难呢第三百一十七章 谈判高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冯林涛的烦恼第一百四十五章 专家来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欧洲人学乖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原来是上级领导第二百七十四章 起一个掌舵的作用第三百八十九章 关门弟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信息也能卖钱第七章 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们敢签字吗第五百六十三章 净亏损第七百五十二章 不得不降价了第九十二章 工业试验第六百一十八章 组团出海第八百二十五章 否认三连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棒和胡萝卜都不能少第四百九十二章 这是因为咱们自己会造第八百五十九章 打不死的小强第三百八十九章 关门弟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资金是个大困难第二百八十四章 标准件集散地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资格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流会开幕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总是个优秀企业家第七百八十八章 原来都是菜鸟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们有折扣第四百四十章 连车床铣床都分不清第八百九十二章 拧成一股绳第五百九十五章 他夫人戴10万元的钻戒第二百九十章 建立联盟第三十六章 困油第五百三十九章 合股经营第六百九十九章 金融危机来袭第三十九章 欢迎小冯第六百七十八章 徒弟挑战师傅第七百二十二章 冯总的秘密武器第八百四十章 这就是冯总的高风亮节第七百章 压缩外汇指标第八十八章 纯粹是闲聊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能力的人在哪第七百七十六章 新的合作模式第七百二十章 人在阵地在第三十二章 不和情商低的人计较第一百零五章 经委有没有废石堆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就是体制问题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起一个掌舵的作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要对欧洲负责第九百章 期待和冯会长见见第一百一十一章 辰宇公司第八百一十二章 开始收网(五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生一计第六百四十三章 来了个美国博士第八百六十九章 敏感技术第六百六十八章 四套大化肥设备第四百四十八章 借胖纸的肩膀用用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喜欢吃第七十五章 到京城出差的规矩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位女司机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四百三十九章 有人砸场子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用再隐瞒第三百二十九章 善后事宜第一百九十章 第三次浪潮第五百六十二章 我们俩是猪吗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残杀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后门的行为第六百七十五章 有人兜底第五百七十章 一个锅俩人背第七百六十五章 库克船长项目第四百七十四章 囚徒悖论第八百四十九章 欧洲人学乖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池谷要卡脖子第六百三十章 冯啸辰的大气魄第五百一十六章 又见临时工第三百零六章 有你才有家的感觉第三百四十五章 先把工作开展起来第一百八十五章 师徒和解第二百八十九章 依靠资本的力量第三百四十章 冯啸辰的秘密安排第四百二十一章 知识不能贬值第八十五章 净水泼街迎外商第五百二十四章 弟弟回国第三百七十一章 您是最传奇投资家第六百三十八章 没有操纵汇率第九百章 期待和冯会长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