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战略迷惑

享受外国的生活……

酒井倩霁看看昔日闺蜜背的LV包以及身上穿的名牌外衣,忍不住有些自惭形秽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当年不顾一切逃离出国考察团,滞留在日本,以至于连累时任石化设计院院长的来永嘉受了撤职处分,图的就是日本的富裕生活条件。因为嫁给一位比自己大了十几岁的日本人,她一下子就拥有了冰箱、空调、大彩电、私人小汽车以及漂亮的衣服、手包,让她在那些尚留在国内的闺蜜面前占尽了优越感。

可这十几年时间里,日本经济陷入了停滞,她和丈夫酒井三郎各自所在的公司都是一再减薪,她家里的生活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她现在身上穿的衣服,还是结婚的时候添置的,当年的时尚放到今天显得那样的土气。

反观林丹燕,据说石化设计院的待遇较从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是院里的技术骨干,林丹燕的月薪已经达到了近万元人民币,加上各种奖金等等,林丹燕家的生活水平比日本的中产家庭已经强出不少了。酒井倩霁没有到林丹燕家里去拜访,但她从其他闺蜜那里打听到,石化设计院这些年建了不少房子,像林丹燕这种级别的工程师,家里起码是160平米,这还不算额外送的地下室和大阳台的面积。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城市里的公寓小得像鸽子窝一样,酒井家的住房是80多平米,按照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标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豪宅,但放到2004年的中国,就有些不够看了。

这些事情,酒井倩霁是不会在闺蜜们面前说出来的,她还要维持着自己那可怜的自尊心。在京城这几天,她经常地问自己,如果一切能够再来一次,她还会不会留在日本不回来。当年在国内的时候曾经狂热追求过她的那位小伙子,据说现在已经当了个什么单位里的处长,风光无限……

这些都是幻觉!

酒井倩霁在心里恨恨地说。她选择性地把自己从国内同事和闺蜜那里听到的正面消息都理解成了吹牛,而把所有的负面消息,哪怕只是这些人奉战忽局要求编造的负面消息,都当成了真情流露。

带有同样情绪的还有葛涛,就这样,两个小心灵受到严重创作的外逃人员在京城活动了一圈之后,带着足以让高井浩司和内田悠等人倍感欣慰的消息回日本去了。他们告诉内田悠,中国人搞的那些东西都是吹牛的,也就是在实验室里偶尔出了一点成果,离实际应用还有十万八千里,皇军依然是不可战胜的!

内田悠当然也不会完全依赖于这两个汉奸提供的情报,他又从其他渠道进行了一些了解,得到的消息非常混乱,但大体上多数消息都倾向于认为中国是吹牛皮的,只有少数消息显示中国的确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其中,中国一位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言之凿凿地称自己亲自去考察过几家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发现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非常低,一些加工好的机器部件甚至直接搁在户外任凭日晒雨淋,上面已经长满了锈迹。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甲午战争之前北洋水师的表现,这样的管理水平,还奢谈什么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这位名叫高磊的经济学家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愤慨地评论说。

内田悠带着半信半疑的心理,把调查结果向董事会做了汇报,最终的结论是:中国人的确是在进行煤制油项目的研发,并且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比池谷制作所更好的进展。但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制造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池谷制作所有很大把握抢在中国人之前完成这项技术的研发,并占据市场先机。

那次调查的结果在一个小圈子里进行了传播,结果带动了池谷的股票又上升了几个百分点。没有人注意到,内田悠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己手上持有的池谷股票抛售了七成……

从那时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就在大家几乎要把中国的事情完全忘光的时候,关于中国在山北省开工建设400万吨级煤制油装置的消息,一下子就把大家给打懵了。

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中国人非但高调地宣布开工建设这套装置,还向全球各国的工业部门发出了邀请函,请他们派人前来观摩装置建设的现场,并举行了好几场技术展示会,向外界公开了许多此前秘而不宣的核心技术。

池谷制作所自然也派了包括田雄哲也在内的一干专家前去了解情况,田雄哲也在现场看到了中国人精湛的制造工艺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流程,其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丝毫也不亚于池谷制作所。田雄哲也是懂行的人,他一眼就看明白了,中国人绝对有能力完成这套装置的制造和安排工作。再结合中国人取得的各项核心专利,田雄哲也知道,池谷制作所在这种竞争中已经彻底输了。

“我们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用于这项技术研发的投入总共也不到5亿美元,而中国人在这项技术上仅直接投入就达到了30亿美元,这还不算那些能够间接为这项技术提供支持的研究项目。的确,池谷制作所比中国人有更多的工艺积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即便如此,6倍的投入差异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否认的。我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但我们依然输了,输在我们缺乏足够的支持。”

田雄哲也用一种愤懑的情绪对着一屋子的高管陈述着,全然没有了以往那种谦卑恭敬的神情。

白土纯张了张嘴,正准备继续反驳,高井浩司抬手拦住了他,对内田悠问道:“内田君,你是不是也可以向大家做一个解释。在此前,你的部门向董事会报告说,中国人不可能在池谷之前完成技术研发,他们在工艺和管理上与我们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此次田雄君到中国去考察,发现情况与你们所报告的完全相反,中国人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工艺能力,他们的管理水平也非常高。你们提供的错误情报,导致董事会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你对此有什么解释?”

“我对此非常抱歉。”内田悠把腰弯成了90度角并停留了一分钟之久。直到大家开始怀疑眼前这个长得像角尺一样的东西不是动物而是植物的时候,他才把腰恢复到大约150度的状态,对众人说道:

“一年前,我们按照总裁的要求,对中国在煤制油技术上的研发状况进行了调查,有关的调查方法和结论,我曾经向董事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调查的流程来看,我们的工作是没有瑕疵的,完全符合一般商业情报调查的规范。我们的调查报告仍保留在档案室,董事会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判断我们的工作是否存在差错。”

这就是典型的日式甩锅了。我是按照规范去做事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理论依据,每一个步骤都是真实可靠的,有详细的记录,至于结论是错的,那就对不起了,不是我无能,而是对方不按常理出牌,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高井浩司也明白这一点,日本企业里还就讲究这一套。你照着规范去做,做错了也无过错。你如果别出心裁,哪怕做出了成绩,大家也要挑三拣四,说如果不是这样做,肯定效果会更好。时间长了,大家都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切循规蹈矩,绝不越雷池半步。

顺便说一下,有人把日本人的这种习惯称为工匠精神……

“内田君做事,我们还是放心的。”高井浩司避开了关于规范的话题,问道:“既然你们的调查是完美无缺的,而现在却出现了和你们的预计完全不同的结果,你判断原因是什么呢?”

“战略迷惑。”内田悠说,“中国人是非常喜欢搞阴谋诡计的,尤其是……,呃,尤其是这一次牵头组织煤制油技术研发的中国装备工业公司,它的总经理冯啸辰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一向喜欢搞各种战略迷惑手段。”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中国人和我们争夺阿根廷化肥设备订单的时候,内田君也上过中国人的当吧?”白土纯又找到了一个对手,继续开着嘲讽。

内田悠知道那件事是自己的把柄,想不让别人提起也是不可能的。他讷讷地点了点头,说:“是的,那一次对我们进行战略迷惑的,就是这位冯啸辰。他安排了一个人和假装我们谈判,要求我们提供合成氨工艺的授权,而事实上,他们却自己搞出了一套基于钌触媒的合成氨工艺。这一次,他们是故伎重演,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提供了他们工艺水平低下的虚假信息,目的是为了掩盖他们真实的研发进度。”

白土纯冷冷一笑,说:“也就是说,内田君上一次被中国人欺骗了,并没有汲取教训,这一次又被同一个中国人欺骗了。试问,这是因为这位中国人太聪明了,还是因为内田君自己……呵呵,我想我不必明说了吧?”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个胖子闪亮登场第五十二章 原来你都知道啊第四百七十二章 得罪谁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万别惹冯啸辰第二百零三章 你还回得去吗第四百九十三章 还是武器利润大第三十四章 很多东西没看明白第八百五十三章 有恃无恐第八百二十二章 双赢的合作第二百零九章 与虎谋皮第三百一十三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六百零六章 糖衣炮弹第八百八十三章 内田悠上门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后门的行为第八百八十七章 做最坏的准备第三百七十五章 因为我不服气第三百九十六章 让我看看你的本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额有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风第六百零九章 不容你们撒野第二百三十章 他乡遇故知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目的在哪第六百六十章 记住这些可爱的人第三百三十章 有七成把握第六百三十一章 包成明的代理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演得太拙劣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以后多帮助杉杉第六百七十五章 有人兜底第三百九十六章 让我看看你的本事第九百零八章 请不要低估我们的智慧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拉了一个单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要想富先招商第三百五十八章 调配资源第四百三十四章 这就叫废寝忘食第七百一十五章 去一趟非洲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刘处长有共同语言第三百八十九章 关门弟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到阵地上看看第四百八十五章 独立自主永不过时第五百一十二章 贪得无厌的冯助理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队有熟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冯助理要剪羊毛第九百一十一章 完美的协作第七百一十一章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第二十九章 还是部里出人才第二百零五章 我们不是来抓人的第四十五章 互相甩锅第八百八十九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九章 冯家的家庭会议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国人的技术更成熟第五百七十九章 最大的帮助第八百六十章 高见第八十七章 拍个工作证来吓死你第二百九十三章 跪求第一百九十一章 打基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专业对口第八百七十六章 请冯总帮忙第七百七十九章 你是来当说客的吧第六百三十八章 没有操纵汇率第三百九十三章 两难的境地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们不是在威胁第一百六十章 我的泰山是神级修理工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什么不能要钱第三百章 哪来的钱第七十九章 我给你当靠山第四百零六章 靠劳动赚钱不丢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愿立军令状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六百二十八章 唯一一根救命稻草第六百四十六章 这份光荣我们当之无愧第七百八十八章 原来都是菜鸟第六百五十四章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第九百零九章 订单的烦恼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刘处长有共同语言第六百三十二章 收购股权第四百三十六章 马尔可夫链第九百一十三章 卡脖子,怕什么!第七百三十五章 规模经济第五百零五章 这只是一次意外第五百五十九章 引咎辞职第八百一十七章 卖堆废铁给你第二百五十六章 只能屈服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冯林涛的职业选择第四百四十二章 政策性亏损第五百五十五章 财政困难第八百二十章 把它铸成钢锭我都认得出来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州重型机械厂第六百四十九章 紧急任务第八百八十九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喜欢吃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棒和胡萝卜都不能少第二十一章 变拉动为推动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值的投资第五百八十一章 赌一把第六百八十一章 内田悠的童年阴影第八百二十五章 否认三连第五百五十五章 财政困难第七百三十四章 WTO来了第二百一十章 自信满满的长谷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