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连还价的兴趣都没有

“取消这个政策?”

徐振波扭头去看王振斌,等着他表态。这个意见其实是徐振波自己先提出来的,但听到冯啸辰这样说,徐振波又有些心里打鼓,不知道这样做合适不合适。

关于风电产业的情况,徐振波是有所了解的。风电投资中的70%来自于风电设备,按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千瓦风电的设备投资大约是7000元左右。2008年,全国的风电装机预计在1500万千瓦的样子,计算下来的设备投资将高达1000亿元。这样大的一个市场,当然不能拱手送给外国企业,发改委规定设备的国产化率不能低于50%,就是为了迫使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合作,进而帮助中国企业掌握相关技术,最终实现进口替代。

为了这个大目标,商务部纵然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也得硬着头皮去扛。现在冯啸辰突然提出干脆放弃这个政策,徐振波一时竟有些不敢接受了。

“取消这个政策,你们能撑得住吗?”王振斌对冯啸辰问道。他说的“你们”,自然不光是指装备公司,而是指整个风机制造产业。目前,全国有70多家风机制造企业,其中20余家有自己的产品,其余的或者是正在研发,或者是在为国外企业代工,假以时日,这些企业也是能够成长起来的。

冯啸辰说:“我考虑过了,国内至少有10家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即使国家取消风机国产化率50%的要求,这些企业也不至于被国外企业挤垮。其余的企业,能发展起来的,就让它们发展。实力不行的,就让那10家企业把它们兼并掉。我们在技术上和欧洲企业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但如果要拼价格,我们是有绝对优势的。风电场招标的时候,把价格的权重定得高一点,欧盟总没什么话可说吧?凭着价格这一条,我们也能够让欧洲企业灰溜溜地滚回去。”

“也罢。”王振斌说,“其实,国产化率这件事情,发改委领导也曾几次提起过,说行业保护政策不能永远地搞下去,到适当的时候就该取消掉了,否则企业习惯于被保护,就没有上进心了。”

“老王你的意思是说,你们发改委也同意取消这个政策?”徐振波问。

王振斌点点头:“如果装备公司方面认为可行,我们也同意。”

“那可太好了!”徐振波脸露喜色,“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可以好好和欧盟谈一谈了。他们想让我们取消这个政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绝对不能轻易地答应他们。”

“不是说作为钻井平台项目的交换吗?”冯啸辰问。

徐振波笑道:“光换一个钻井平台的许可,太便宜欧盟了。你们算一下看,一个钻井平台,也就是20亿美元,合160亿人民币。风电是每年1000亿的盘子,照目前的趋势来看,至少10年之内市场规模是不会缩小的,只会扩大。欧盟垂涎这个市场已经很长时间了,就算我们向他们提出更多的要求,他们也是会答应的。”

“难怪你能在商务部工作,这真叫无奸不商啊。”冯啸辰感慨道。

徐振波笑着斥道:“我再奸,能比你冯总奸?你刚才说取消国产化率的政策,说得那么痛快,其中没有阴谋才怪呢。我现在还真有点期待,想看看那些欧洲企业怎么兴冲冲地跑过来,再灰溜溜地滚回去。”

三个人定下了原则,接下来就是论证和落实的工作了。徐振波和王振斌都分别需要向自己的领导汇报,冯啸辰则需要与各家风机企业联系,听取他们对于取消国产化率限制这件事的意见。

乍听说国家准备取消风机国产化率50%的要求,各家风机企业都有些错愕,也有些担忧。大家都清楚,中国的风机技术与欧洲老牌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国家取消了保护政策,各家企业与欧洲企业平等竞争,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冯啸辰召集了各家风机企业的负责人到京城会商,确定了未来的竞争原则。同时,由发改委和装备公司派出的联合工作小组,也开始紧急拜访各家风电投资机构,向他们传达发改委的最新政策,要求他们全力支持国产风机。当然,发改委也不会红口白牙地让地方政府凭空支持自己的工作,各种配套的优惠政策也是必须跟上的。

商务部与欧盟开展了新的谈判,在得到欧盟的一系列让步之后,商务部表示将对欧洲风电企业开放中国市场,中国发改委提出的关于风电设备必须满足50%国产化的要求,对欧洲企业暂不执行。

这一协议是由中欧双方秘密达成的,双方均承诺不向第三方透露协议内容。但就在协议签订之后的第二天,日本通产省和美国商务部都知道了这一消息,并且立即致电中国商务部,要求获得与欧洲同等的待遇。中国商务部答应与他们开展谈判,然后同样在对方做出若干让步的前提下,对日、美企业开放了风电市场。

“到中国去!”

普迈公司发出了宣言。

“同去同去!”

更多的欧洲风电企业随声附和。

相当于全球1/3份额的风电市场,这是多大的一块肥肉啊。过去受到中国发改委政策的限制,欧洲企业想吃下这块肥肉,却无从下口。现在好了,欧盟委员会终于干了一件人事,迫使中国政府取消了风电设备必须50%国产化的政策,各家欧洲企业都不约而同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市场完整地吞下去,连一口汤都不能留给中国同行。

带着垄断中国风电市场的野望,海因茨尔带着助手丘普踏进了中国东方嘉来能源技术投资公司的大门。

东方嘉来能源技术投资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风电场建设投资的公司,其背景是中国国内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和能源公司,资金实力雄厚,每年投资的风电装机容量占到了全中国的两成左右。目前,东方嘉来正酝酿在山北省一个名叫塔沟的地方建设一座装机120兆瓦的大型风电场,需要300台以上的大型风机,海因茨尔就是冲着这个项目而来的。

“普迈公司拥有60年的风机生产经验,累计建造过超过5000兆瓦的风机。我们能够为贵公司提供世界第一流的风机设备,我们的设备能够在25年的时间内不发生严重故障,这将极大地提高贵公司所投资风电场的竞争力。”

在东方嘉来公司副总经理王东峰面前,海因茨尔夸夸其谈。他努力地试图装出一些谦逊的样子,但那种国际大公司的骄狂之色却是难以掩饰住的。

“普迈公司的产品质量,我们一向都是非常信赖的。”王东峰并没有被海因茨尔的气势震住,他淡淡地说:“不过,塔沟风电场是一个装机120兆瓦的大型风电场,我们不得不重点考虑建设成本问题。请问,贵公司的风机产品,单位价格是多少?”

“按人民币计价的话,每千瓦大约是7200元,这个价格是按照120兆瓦的建设规模来计算的。如果你们只打算把其中一部分风机交给我们建造,那么单位成本会略有提高。”海因茨尔说。他既然要做中国人的生意,自然是要把报价换算成人民币的。

王东峰摇摇头:“如果是这样,那非常抱歉,我们恐怕不会有合作的机会了。”

“什么意思?”海因茨尔问。

王东峰说:“很简单,贵公司的产品报价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按照这个报价,我们甚至连还价的兴趣都没有了,因为这个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我并不认为这个价格太高了。”海因茨尔辩解说,“据我们了解,中国目前风电设备的平均价格在680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大量技术极其落后的中国国产风机。如果考虑到中国国产风机的故障率非常高这个因素,我们的风机价格事实上是优于中国国产风机的。”

海因茨尔报出每千瓦7200元的价格,当然不是随便拍拍脑袋就定下来的。这个价格是由普迈的技术部和市场部共同商议出来的,其中考虑了风机的生产成本,也考虑了中国市场的价格承受能力。凭心而论,按照这个价格交易,普迈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低到近乎亏本的状态。

普迈这样做也是有其原因的,中国目前至少有20家风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机产品,普迈要想从他们手里把市场抢过来,除了技术和质量上的优势之外,价格方面也不能太过偏离。风电投资的规模很大,单位成本降低一点点,整个风电场的投资就能节省很大一截,各家风电投资公司对于价格都是非常敏感的。

普迈以及其他的欧洲风机企业已经商量过,趁着中国发改委取消风机国产化率要求的机会,哪怕是赔本赚吆喝,也得占领中国大部分的市场,把中国企业挤垮,然后再对它们进行兼并。等到中国本土的风机企业全军覆没,欧洲企业想报多高的价格,中国的投资公司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报出来的这样一个良心价,居然没有打动王东峰,对方反而说这个价格高到他连还价的兴趣都没有了,难道,这是一种中国风格的还价策略吗?

第三百三十章 有七成把握第八百九十七章 协会就是放嘴炮的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给企业去做第六百七十三章 资金是个大困难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项换两项第四百五十五章 幕后黑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内田悠的童年阴影第四百七十章 一切取决于时间第二十六章 液压阀第二百三十三章 博美人一笑第八百一十三章 雷霆万钧第九百一十章 前店后厂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起来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给企业去做第九百零一章 他现在不太方便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要对欧洲负责第三百三十三章 所谓的论资排辈第五百一十九章 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第七百九十五章 都是戏精第三百九十二章 很低级的错误第三百五十一章 闹了半天是个误会第五百零一章 咱们自己做第三百四十六章 遇到了一些障碍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额有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库克船长的祖宗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问题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愧对这个时代第三百六十一章 挖掘机哪家强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八十九章 出乎意料的毛遂自荐第八百五十六章 不知不觉间的逆转第四百三十三章 谁的企业第一百一十六章 原来是上级领导第六十章 收取穿越者的福利第八百五十一章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来了个小老板第七百九十三章 原来是这样第九百一十章 前店后厂第一百九十九章 轴承大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签字画押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子门生们的闲聊第八百九十八章 我是他的老相识第九十章 人生能有几回搏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八百八十三章 内田悠上门第五十八章 剁手一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学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个当分母的小讲师第四百九十九章 其实是售后服务第四百七十七章 要注意小节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家都像你这样怎么办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九百零五章 时不我待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负责弄钱第九百零一章 他现在不太方便第七百五十九章 多好的同志啊第一百九十八章 吃货的春天第三百五十四章 总得有人去做的第八百八十三章 内田悠上门第二百三十二章 我想吃面条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们应当算是朋友吧第二百一十章 自信满满的长谷佑都第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形自走炮兵雷达第六十三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五百七十四章 技术差能怨我们吗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术交流第六百九十六章 这是我们高校的职责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弹来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有钱的才是大爷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个月还有钱呢第二十五章 来了就别回去第一百九十八章 吃货的春天第八百零八章 零排放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贸尾单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个巨大的坑第八百五十七章 丘马铜矿第四百五十八章 广场协议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德才兼备还不够第六百零四章 渐进式改革第二百二十章 这么一个二愣子第六百七十七章 夹道相迎第九百零八章 请不要低估我们的智慧第四百八十八章 盖詹的野望第九百章 期待和冯会长见见第八百二十六章 回避原则第七百八十章 阮守超的小伙伴们第六百九十八章 功臣赵辛未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总是个优秀企业家第三百六十章 冯啸辰的大数据思维第五百六十五章 冯啸辰的疯狂建议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个月还有钱呢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风第五百八十六章 天上掉下大馅饼第六百九十六章 这是我们高校的职责第一百三十章 找着机会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付点小费第八百六十一章 厉害了我的国第六百零二章 他一定是教艺术体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