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的并存

“勇气可嘉!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王伟龙再次翘起大拇指,又夸了阮守超一句。不过,在夸完之后,他又微微皱眉,说道:“半年时间就拿出可以完美替代兰纳和普拉斯特的芯片,这个难度可不是一般地大啊。小阮,你有什么把握吗?”

“这是领导的要求。”冯啸辰在一旁笑呵呵地替阮守超做了回答。

“领导?”王伟龙一愣,他不确信地用手向上指了指,意思是问是不是上面的领导,得到的是冯啸辰一个肯定的微笑。

“领导上星期视察了浦江集成电路产业园,指示我们各家驻园企业要勇于担当,拿出国家当年搞两弹一星的精神,务必要尽快突破技术障碍,打破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反击来自于国外的技术讹诈。我们超恒公司此前一直瞄准兰纳公司和普拉斯特公司的这几款控制芯片,已经做了不少技术积累,领导在听取了我们的汇报之后,要求我们半年之内拿出成品,满足罗冶等企业的需求。”阮守超报告道。

“这……”王伟龙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有领导的指示,他还真不好继续质疑下去,连领导都相信超恒公司能够做到,他王伟龙有什么资格质疑呢?但是,兰纳和普拉斯特是什么样的存在,王伟龙也是清楚的,单靠这么一个超恒公司,能够和他们抗衡?

“当然不会是超恒公司一家去和兰纳、普拉斯特它们竞争。”冯啸辰解开了王伟龙的疑惑,“领导指示,集成电路是我们目前最大的瓶颈,也是西方国家讹诈我们的最主要砝码。过去我们经济实力有限,难以在集成电路产业的投入太多的资金,导致了集成电路产业的落后,这是无法改变的。面对着中美贸易战这样的难关,我们必须下决心突破这个瓶颈,为此不惜调动举国之力。”

王伟龙愕然道:“举国之力,我的乖乖,你们打算怎么做?”

冯啸辰说:“应对办过两天要在京城召开一次集成电路产业攻关动员大会,小阮就是为这事来的。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地的集成电路企业,还有各省市发改委、国资委、财政厅局的负责人,以及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负责人,余下的就是各家大用户企业的代表,你们罗冶应当也接到通知了。

按照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已经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协商过了,准备分五年投入不少于5万亿元的资金,用于集成电路开发。至于人手方面,全国会调动不少于50万技术人员,组织若干个企业集群,分工协作,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反击讹诈!”

“5万亿,每年1万亿!”王伟龙觉得震撼了,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天文数字啊。他完全能够想象得出,这么大的一笔资金投进去,能激起多大的水花。阮守超声称半年之内拿出与LNC4028等国际顶尖工控芯片相媲美的国产芯片,或许还真不是一句大话。

“呵呵,这只是国家安排的投入,民间的投入还不算在内呢。”冯啸辰说。

阮福根挺了挺胸膛,说道:“我考虑好了,用我的公司做担保,筹10个亿投入到守超的公司里去。从前我跟着冯秘书长干,把秋间会社、池谷制作所都打垮了。这回是我儿子跟着冯秘书长干,我相信照样可以把那个什么兰纳,还有普什么的,也一样打垮!”

“老阮,你有这份心就行了,投入倒不用这么多。”冯啸辰赶紧劝道,“咱们要搞集成电路,但化工装备这些东西也不能丢。你量力而行就可以了,守超他们需要的资金,我会安排从国家的大基金里拿出来,毕竟超恒公司也是领导点过名要扶持的企业呢。”

“咱们搞这么大的动静,国外估计要有所反应了吧?”王伟龙担心地问道。

冯啸辰说:“这是美国人挑衅在先,我们不过是自保而已,梅普能说啥?我们一直说危机就是危与机的并存,梅普这样针对我们,其实倒是给我们提供了机会。”

国家之间,是有一些相互约束的,并非某个国家就可以为所欲为。这些约束,有的是以协议的方式存在,有的则仅仅是默契。

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英法意日五国就曾签订过《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各国发展主力军舰要符合约定的吨位比例,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擅自扩军。冷战期间,美苏也有过类似的协议,比如双方各自保留多少核弹头等等。签订这种协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国家间进行无谓的竞争,导致资源的浪费,这对于缔约各国都是有好处的。

在经济方面,国家间同样需要保持平衡,这样才能实现双赢。比如说,一个国家如果在某个领域大量投入资源,就会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其他国家出于自保,只能跟着进行投入,最终必然导致投入到这个领域的资源过多,对各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世贸协定中规定政府不能对产业进行补贴,就是担心这种政府行为会带来国家间的无谓竞争。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发展迅猛,占全球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不断攀升,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但由于中国的工业产业结构与西方是互补关系,中国的优势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恰恰是西方放弃的领域,所以中国与西方还能够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的升级,中国产品开始对西方构成威胁,中外经济摩擦因此而不断增加。西方对中国频频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其实质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使之免受“中国制造”的冲击。为了阻挠中国进入更高的工业层次,西方国家开始加大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采取设备禁运、中断技术交流、阻挠中资企业收购西方高技术企业、打击中国先进企业等各种手法。

为了避免对西方国家的刺激,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采取了较为低调的措施,尤其是尽可能不采用举国体制来推进某项技术的发展。通俗点说,就是做事留一线,让别人也有活路,以免让别人狗急跳墙。

具体到集成电路的发展上,国家原本是可以投入得更多的,有些方面也可以采取一点贸易保护措施,促进国产技术的应用。但为了避免刺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我们没有这样做,而仅仅是借助于市场的力量,让超恒这样的民间企业悄然成长。

有人说,我自己发展技术,为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呢?这不是没骨气吗?事实上,发展技术不是光有骨气就可以的,全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离开别人而独立发展。你要搞集成电路,是不是要从国外买设备,是不是要看国外的技术资料,是不是要送技术人员到国外去学习?如果大家都撕破脸了,对你进行全面封锁,你凭着自己的力量的确能够突破这些障碍,但时间的损失将是你无法承担的。

现在,梅普发布了芯片禁令,这就相当于与中国撕破脸了。中国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求自保,谁又能说什么呢?其他西方国家看到这种情况,也只会说梅普挑衅在先,中国应对在后,并不是中国真的想抢大家的饭碗,实在是梅普欺负人太凶了。中国其实是很萌的,大家如果好好待它,它是不会跟大家为难的。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师出有名,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梅普把名义送到了中国人的手里,中国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名正言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那就是傻瓜了。至于说每年1万亿的投入,相对于中国的体量来说,完全不算什么。

“我明白了。”王伟龙释然了,有领导的指示,加上国家倾心全力的投入,国产芯片的问世,的确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罗冶现在还有一些库存的兰纳芯片,国外的一些订单也没有那么着急,拖上几个月是完全可以的,而届时如果超恒等公司真的能够拿出合格的芯片,罗冶的困境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啸辰,我们作为用户企业,能够做点什么呢?”王伟龙问。

冯啸辰说:“第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国家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措相应资金,你们企业如果有富余资金,欢迎你们购买债券,多多益善。还有,关于工控芯片的性能要求,你们用户企业是最有发言权的,届时需要你们派出得力的工程师,却帮助集成电路公司改进设计。”

“没有问题,我们完全能够做到。”王伟龙说。

“至于第二点嘛……”冯啸辰拖了个长腔,说道:“那就是你们要做一个承诺,一旦国内企业拿出了性能和品质能够与国外芯片相近的产品,哪怕稍微差一点,你们也要优先使用国产芯片。别到时候美国取消了芯片禁令,你们又一股脑买美国芯片去了。”

“哈哈,我明白了。啸辰,你放心,我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兰纳想卖芯片给我们也成,先把那50亿索赔交了,否则,一切免谈。”王伟龙哈哈笑着应道。

第五百八十章 难度大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第一百三十三章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第六百零八章 小姨子跟人家打起来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家的热情很高第五十七章 罗翔飞想一鱼两吃第四百三十二章 董老的支持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刚才那算是冲动吗第六百零七章 预研第七百三十一章 小舅子的烦恼第九百零一章 他现在不太方便第五百四十七章 雪中送炭的好消息第四百零四章 杀鸡儆猴的效果第九十二章 工业试验第六百六十章 记住这些可爱的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冯处长的背景很神秘第二百五十章 他不是业务科长第二十九章 还是部里出人才第四百四十六章 师傅家的窘况第五百一十七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正的发挥余热第四十五章 互相甩锅第二百四十七章 来了个小老板第五百八十一章 赌一把第七十一章 被人误解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们可以随意拍照第八百一十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零六章 糖衣炮弹第五百五十九章 引咎辞职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三百四十章 冯啸辰的秘密安排第六百一十二章 别听他吹牛第九十三章 只能智取不能强攻第五百九十三章 双方有分歧第二百四十七章 来了个小老板第八百九十五章 在非洲当农民第七百八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三十八章 极限制造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铁路通车庆典第七百零五章 故人来访第四百八十六章 被人讹上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形自走炮兵雷达第六百六十七章 碰上你这个行家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事先列出清单为好第四百六十一章 让他们尝到甜头第一百五十六章 张和平的身份(月底加更求票)第二百五十一章 鲇鱼第六百一十九章 找人买单第四百三十二章 董老的支持第八百三十二章 欧委会的专员来了第四百一十章 浦江分店第三百二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十八章 部长气得住院了(为盟主柳影2012加更)第八百零七章 杀鸡儆猴第三百一十八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六百三十八章 没有操纵汇率第四十章 不是省油的灯第五百六十八章 罗冶的人来了第八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二百九十章 建立联盟第八百零三章 一百倍的利润第五百六十二章 我们俩是猪吗第三百二十二章 那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地方第七十四章 又来了一个叔叔第七百三十三章 不虚此生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没有否定高老师的观点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六百二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先把工作开展起来第九十二章 工业试验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们的任务是什么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第七百五十章 真的是技术研讨会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万别惹冯啸辰第三百三十一章 基金招标开始第七百八十四章 现代企业制度第七百零七章 严禁收购第十四章 煤炭研究所资料室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术交流第五百六十九章 见见你们厂领导第七百五十五章 教科书般经典的操作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资的难题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术交流第四百七十七章 要注意小节第十二章 田秘书有点小心思第八百一十四章 冯总的名字可止小儿夜啼第四百三十五章 亏你说得出口哟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们不是在威胁第九百零九章 订单的烦恼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算哪根葱第四十章 不是省油的灯第一百零一章 我当然有办法第六百九十六章 这是我们高校的职责第四百七十一章 离了国家你啥都不是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们有生产资质吗第八百六十五章 一个重要的窗口期第五百八十二章 真是条汉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罗冶的人来了第二十七章 六品的武职第五百零九章 颜色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