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绿箭

第一天的测试,就以这种戏剧性的一幕作为结尾了,大家都可以看到对方是有些恼怒了。

对方的恼怒是可想而知的,打了三发,一发只命中了一个靶标,一发脱靶,一发故障,这要是平均下来,命中率低的可怕,今天再打下去,怕是要丢人丢到家了。

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再接下去干了,如果再接着下去捣鼓,如果还不成,哪里还有脸。

对方走了,冷场了,这边也就不方便再继续下去了,谢里夫笑呵呵地说道:“走,今天我们去庆功宴。”

其实,打完这两发,大家伙都已经心中有数了,两款导弹相比,陶式当然还是不错的,但是,红箭-8导弹,要比陶式导弹出色,就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选择,自然是选择更加又优势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了。

仅仅打了两枚,红箭-8导弹已经靠着杰出的性能,获得了大家的认同,尤其是,这款导弹完全就是尊崇实战的方式,按照实战来做的,这就更是难能可贵了。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美国人撂挑子走了,这边依旧是兴致勃勃的。

“多谢。”秦振华笑呵呵地说道,对方不说是什么接风洗尘,直接说是庆功宴,意思也是很明显的了。

这场宴会,就是要庆祝的,庆祝红箭-8导弹,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已经赢得了他们的认同!

赴宴不是第一次了,秦振华落落大方,等到一众人坐定,谢里夫说道:“我们对这款导弹很满意,如果引进生产线的话,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我们就能自己生产了?”

“如果全套引进我们的生产线,加上厂房建设,设备调试,我们认为,有两年的时间差不多。”秦振华看了一眼王利民教授,然后向着对方说道。

这个生产线,绝对不是国内的生产线拆过来的,而是要订购各种机器,然后运输过来安装,这样一来,肯定能带动起来不少的工厂,给他们利润。

而且,这两年的时间里,老巴想要拥有红箭-8导弹,那就应该是外购的方式,所以,己方还是能够有一定的销售订单的。

现在,国内已经不再为出口生产线而有所顾忌了,研制出来,就是要卖钱的,直接卖产品是卖钱,卖生产线,也是卖钱。

至于卖生产线,会不会挡住自己的买卖,这就要看怎么考虑了,己方是拥有足够的研发能力的,等到这边生产线建设起来,开始投入生产,国内新型的反坦克导弹,也已经开发完毕了,所以,对方还是有需求的,国际市场也是会有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影响到己方的出口的。

管他呢,先卖了赚钱再说,能赚了钱,也才方便获取更多的研发资金,从而研制出来更先进的武器,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那么,如果我们要求联合起来,一起共同开发呢?”就在这时,对面一个人开口了。

这是个新面孔,秦振华顿时一愣,看着对方。

“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阿卜杜勒-卡迪尔汗博士,他目前领导我们的军备发展实验室。”谢里夫向众人说道。

“如果要联合开发,那贵方有什么想法?”秦振华问道。

“我们要更远的射程,更高的穿甲深度,更多的瞄准方式,尤其是对付爆炸反应装甲,也要有这种能力,整体来说,要达到陶-2A的性能。”卡迪尔汗说道:“我们想要比现在的红箭-8导弹的性能,提升一个档次,这样作为我们应对未来的装甲威胁的主要武器。”

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的,虽然因为不是正式场合,没有把那些详细的公式数据等等拿过来,但是,还是有了一定的概念,要达到最新的陶-2A的水平。

虽然说陶式导弹是西方先进的,大量使用的导弹,但是,就和M1导弹一样,是有多种型号的。

早期的陶式,是在1970年的时候装备部队的,射程三千米,静破甲厚度600毫米,而老巴手头拥有的,就是这种最早期的陶式。

虽然美国人在给老巴军援,但是,最新的武器装备,是不会给老巴的,或许美国人是有顾虑的,什么东西,只要到了老巴手里,那就会落到东方大国手里,他们要防备着一些。反正这种导弹在越南战争中已经大量使用,对付越南的坦克,成功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已经相当不错了,同时,由于前前后后生产了十几年,也是数量最庞大的一批。

后来,1981 年又定型了陶1导弹装备部队。这种导弹将发射管缩短到1067 毫米,有利于克服在较大横向风条件下操纵发射装置的困难。配装了 AN/TAS-4 夜间瞄准具,可以夜间瞄准,同时,在战斗部内腔中安装了可伸缩的长约 305 毫米的圆柱形探针,大大提高了性能,让它的破甲能力达800 毫米。

不过这种导弹没有生产几年,到了1983年,真正的大改款陶2出来了,增加了直径和重量,弹头前部探针由 305毫米增至540毫米,破甲厚度达逆天的一千毫米。采用增程发动机,提高了射程,增加了二氧化碳激光器光标,提高了导弹在烟幕灰尘或恶劣气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这种导弹出现之后,修斯公司再接再厉,跟着改进出来了陶 2A 型,今年正式装备部队,和陶 2相比,它采用了两级串联空心装药,提高精度和威力,用于攻击披挂反应装甲的目标。

老巴的目光是相当长远的,既然要搞,就要搞世界先进的,他们对红箭-8很满意,相比他们自己装备的陶式导弹,已经是一个逆天的性能提升了,但是,他们依旧不满足,还想要更好的。

听到了这些要求,秦振华认真地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他们说的,也正好是己方的红箭-8导弹的改进方案,对方能提供研发资金,自然是更好的了。

“嗯,我们希望这款导弹,能够在我们国内自己研发,由我们主持。”卡迪尔汗露出了笑容:“我们计划把这款导弹,叫做绿箭。”

第七百九十八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脚油门的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我们不允许(加更4)第三百九十一章 当兵的出路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起聚聚第三百六十四章 偶遇第一千六十三章 拍强哥马屁第九百三十七章 工艺交流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一定有问题第六百九十八章 意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四国弹道协议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末代工程第五百零三章 工厂之间的大锅饭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卡车自动变速箱第六百零七章 优点和缺点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走啊,砸场子去了(加更5)第一千一十八章 起飞第两千九百零一章 技术路线第一百二十四章 这里有惊喜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强哥坐这里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倒打一耙第两千九百七十章 医疗康复公司的项目第两千九百七十九章 报国之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合作的意向第二百八十七章 物资需求第四百二十五章 制度要改革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破大锅饭第九百五十三章 86式步兵战车的前途第二百八十七章 物资需求第一千六十九章 定调第六百五十章 阿猫阿狗也敢来撒野第六百八十八章 希伯来利刃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走啊,砸场子去了(加更5)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刘大军试车第三百三十三章 狗脸无情第两千九百九十七章 演习装备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出行车队第四百二十一章 有求必应第两千九百九十章 默哀第六百八十七章 库宾卡试验场的测试第九百二十七章 准备项目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原来如此第九百七十七章 记者杰克逊第五百八十九章 紧张生活中的插曲第一千七十八章 一本正经地胡扯第四十四章 我真是来看书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判卷(一)(求收藏)第一千五十九章 死缠烂打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人生的第一次第九十九章 等着来求我去帮忙第六百二十五章 坦克技术研讨会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用T-72的变速箱第二百三十一章 怎么刁难都不怕第五百八十八章 焊花中的青春第八十一章 读一读标准答案第七十七章 领导发言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炮管当通气管第九百二十七章 准备项目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家来找茬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备份计划第五百六十一章 测绘仿制的道路走不通第三百四十章 再加块砖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劳务费(加更1)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来试车第四百五十四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第两千九百九十二章 术业有专攻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先进的理念第三千一十三章 一家独大第九百二十一章 炮决第七章 坦克报废场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先进的理念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不同的发动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输不起的样子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技术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祝老的决心第六百一十六章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第八百八十八章 霸气的刘翠花第两千九百八十五章 秦国庆的发言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从引进到自研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车族第八百五十章 一个新的开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见到老朋友第两千九百二十一章 震撼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术上螺旋上升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背水一战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96坦克够用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难得热闹一次(加更五)第一千七十五章 美好的心情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蓝军的福音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坦克模拟游戏(加更3)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完美的新发动机第三百九十一章 当兵的出路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脱靶和十环第六百七十六章 半自动装弹机第六百六十三章 煤省柴油机厂的选择第九百八十章 抗议无效第七百二十九章 两条路线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夜话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