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玻璃纤维

两眼一抹黑地探索,是需要经历坚信的,至于成功,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大家都是有心理准备的,这次叫着祝老和秦振华等人过来,其实也是在通知他们,有关坦克装甲方面的研发,进展缓慢,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我们可是提前通知了的!

没办法啊,想要搞复合装甲,从无到有,是要走过一条曲折的漫长的道路的。

“陶瓷复合装甲是趋势,但是,如果这种装甲困难重重的话,我们为何不从最普通的开始?”秦振华开始提出自己的意见了。

他们当然期待国内的复合装甲能够赶紧研发出来,但是,很多时候,这种东西是急不来的。

陶瓷复合装甲,听起来原理很简单,就是在两个装甲板中间加装一层陶瓷,别看国内是世界瓷器的发源地,但是这种装甲上用的陶瓷片,那是要经过多少次摸索才能成功的,有的时候,甚至还要看运气,运气好了,或许一下子就搞出来了,运气不好,就在门口,却是始终不能破门而入。

这需要时间,需要积累。

大家都瞄准的是西方的标准,所以考虑的就是用陶瓷装甲来满足需要,而现在,秦振华却首先提出来了最普通的陶瓷复合装甲!

听到了秦振华的话,众人都皱起来了眉头。

“你是说,玻璃纤维装甲?”穆桂金问道。

秦振华点点头:“没错!西方用的是陶瓷装甲,苏联用的是玻璃纤维装甲,咱们不是一直师从苏联吗?大家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先从这种方式入手?”

苏联对装甲力量最为看重,所以,也是最早使用复合装甲的,他们在T-64主战坦克上就创造性地使用复合装甲。

按照对外公布的说法,这种装甲共三层,外层为80毫米厚钢质装甲,中间层为104毫米厚的玻璃纤维板,内层为2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也就是钢板中夹带玻璃纤维板。

同重量的玻璃纤维板抗弹能力要超过同重量的装甲钢,只是厚度有所增加而已,按照苏联人的说法,他们的T-64主战坦克这种改进,重量只增加4吨,前主装甲抗穿甲弹能力几乎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接近300毫米均质装甲钢的防护水准;抗破甲弹能力几乎增加百分之九十,达到约600毫米均质装甲钢的防护水准。

从复合装甲开始,坦克装甲衡量的指标,已经变成了等同于多少毫米均质钢的水平,同时,不同的穿甲方式,对抗的效果也开始有所不同。

听到了秦振华的话,众人无奈地摇头。

“其实,玻璃纤维,我们也研究过,后来发现,采用的方式,几乎和陶瓷装甲是一样的,既然都是一样的研究方式,我们何不用跳过玻璃纤维装甲的研究,直接上陶瓷装甲?”

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了,既然都要有的话,干脆就用更好的路线了。

今天叫所有人过来,就是商量这个路线问题的,听到了这个解释,秦振华摇摇头:“不,当然不同,玻璃纤维装甲,我们有现成的成品可以借鉴啊,听说…咱们正在计划搞一辆T-72回来?”

这个计划,其实早就有了,但是,却一直都不见动静,外事部门还在继续努力,而一旦搞回来了T-72,肯定是要给坦克设计所的。

“虽然我们能得到的是一种简化版的T-72,但是,它的前装甲,用的也是玻璃纤维复合装甲,所以,我们只要得到了这种坦克,拆开研究,肯定是有所收获的。”

其实,如果没有工艺,哪怕就算是样品放在了眼前,也是没有太多的效果的,不知道工艺,还是没法生产,其中的工艺稍稍有差错,出来的都可能是废品。

但是,有样品,总比没有样品好,至少还有个参考呢。

“我们以后,肯定还要出口更多的坦克的,我们国内的军队,也要装备先进的坦克,自用和出口,性能肯定是不同的。”秦振华继续说道:“如果国内可以搞的话,那自用的,用陶瓷装甲,出口的,用玻璃纤维装甲,这样,不是更好吗?”

如果军方在场的话,肯定会对秦振华的这个提议表示绝对的赞同的。

“有了样品,也不一定知道工艺啊。”穆桂金说道:“再说了,现在,T-72的进口,还八字没一撇呢。”

会议室内的气氛,到这里就有些冷场了。

就在大家的思考中,王晓玉的声音出现了:“那个,如果你们需要的话,能不能来找大学帮忙?我知道,我们学院里面有一名毛教授,是专门搞材料的,他在最近,就攻关出来了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叫做什么…”

“池窑拉丝法?”座位上的方老突然开口了:“是不是这个生产工艺?是不是?”

他的心情有些激动。

“没错,就是这个工艺。”王晓玉说道:“工艺已经研发出来了,好像正在找工厂做实验。”

“好啊,果然,到处都是人才,就是咱们以前不会找,没有挖掘到啊!晓玉,你这次给咱们立了大功!”方老说道。

秦振华在脑子里急速地寻找着资料,不过,他也不是万能的,术业有专攻,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记忆里的有关这些的生产资料。

玻璃纤维在现在的工业生产中,已经有所应用,它毕竟有很多种优点,至于用在装甲上,当然就是抗拉强度大。具体的坦克装甲用的玻璃纤维,肯定工艺有所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和普通的玻璃纤维生产,是有很大关联的。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有两种:两次成型-坩埚拉丝法,一次成型-池窑拉丝法。

前面的工艺繁多,先把玻璃原料高温熔制成玻璃球,然后将玻璃球二次熔化,高速拉丝制成玻璃纤维原丝。由于要两次融化,所以能耗高、成型工艺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

而后者,是全新的生产方式,直接把叶腊石等原料在窑炉中熔制成玻璃溶液,排除气泡后经通路运送至多孔漏板,高速拉制成玻纤原丝。

由于这样的多孔漏板高达数百,同时生产的工艺工序简单、节能降耗、成型稳定、高效高产。

只是,这些工艺是不可能在坦克设计所研发出来的,现在,首都工业大学居然也有教授在专门研究这些工艺,正好可以取长补短啊,要是把T-72坦克的装甲夹层中的纤维板弄过来,找这个毛教授一起研究,或许还能很快就突破了呢。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可惜,可叹,可恶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匹配的问题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良苦用心第八百六十七章 自己行走的大炮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宣传的好机会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闹让你无家可归第一千三百六十三 遍地商机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重启哈立德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凑热闹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黑的示警第四百七十五章 阻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勒克莱尔坦克上场第六百二十七章 煽风点火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极限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推销VT-4坦克第三千二十二章 第二个环节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手动自动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将心比心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不带坦克第一百二十九章 拖延时间第九十五章 兴师问罪第四百五十八章 液冷背心第一千四十八章 还要比第四百一十五章 我们想买二手货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的比你的长第九百二十章 天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走啊,砸场子去了(加更5)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技术路线第五百二十六章 等以后奔驰主动上门第二百二十章 开除向永林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封锁什么就突破什么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一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冷静分析第两千九百七十二章 铁人第两千九百零五章 喝酒和饮料第七百五十二章 脚踏实地第二百三十一章 怎么刁难都不怕第一千六十四章 收购银行的提议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重型步兵战车第五百七十章 纳米是什么米第九百四十六章 混合编队的解决方案第四百三十九章 军工品质第两千九百四十二章 完胜第八百三十五章 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第七百章 送上门来的生意第两千九百零三章 点火测试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赞美和意见第六百五十九章 集体的功劳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第二十七章 几下的事儿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设计成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各种提议第两千九百一十三章 感悟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第一千零四章 麻烦来了第二十七章 几下的事儿第一百二十一章 领导视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技压群雄第两千九百四十五章 新的客户第一千一十一章 坦克低温启动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新装备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件小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赶时间第三十六章 下跪第九百八十八章 计算机中心的高材生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丢了面子第四十九章 ***时代的数控机床第二百零一章 为了咱们的茅台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T-72B坦克第五百一十四章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术上螺旋上升第七百三十六章 坦克的自重第二百二十七章 前往首都第九百四十四章 下马威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一醉解千愁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如此介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我们错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小白第二百六十章 自研的意义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好人不好当第二百九十六章 没人听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看门道第九百八十六章 认清现状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给你们用第五百五十八章 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百八十一章 开动第一百一十一章 夜间授课第两千九百零七章 电动化的潮流第两千九百四十四章 VT-5坦克的宣传第七百三十八章 合作的意向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动力舱不合格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我要当车长能打二十辆第两千九百二十四章 来抢风头第三百五十二章 别拿老解放糊弄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液冷背心第九百三十六章 照顾其他兄弟厂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老鼠没尊严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不让校炮第七百六十章 我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