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介绍技术

说起越野车来,一个必备的指标就是有几把锁。

锁是什么东西?

当车辆直线行驶的时候,左右两边走的距离是一样的,两边转动就是一样快的,但是,当转弯的时候就不同了,外侧的车轮走过的距离更长,如果两边的车轮用一根轴来连接的话,那这个车子是没法转弯的。

所以,车辆有两根轴,这两根轴是通过差速器和大齿轮,传动轴这些连接起来,传递动力的。

直线行驶的时候,两边都同时转动,转弯的时候,内侧受到了阻力,就不转了,转动交给外侧来转,就完成了转弯的任务。

这是有好处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起到反作用了。

当车子陷入到坑里呢?这个时候,需要另一边没掉下去的车轮使劲才行,但是,由于差速器的作用,这个掉下去的车轮受到的阻力小,它就开始疯狂地转动,不停地刨坑,而另一边在地面上原本该发挥作用的车轮,就不转了,就在那里等着越陷越深。

这很类似于手机的多核处理器,原本核心数量多了,是要发挥作用的,但是实际上是什么?一核有难,八核围观,就在那里看着一个核心疯狂地运转而已。

这个时候,差速器就不能再起作用了,必须要将两边的半轴连接到一起,让那个围观不动的车轮起到作用,这就是差速锁。

轮间差速锁,是缩两边的车轮,保持同步转速的,而轴间差速锁,是前后两根轴之间保持同步转速,一根轴掉下去了,另一根轴还能发挥作用。

很多越野爱好者都为自己的车子有三把锁而洋洋自得,宣传自己才是真正的越野车,那些SUV算什么?

实际上,对大货车来说,这东西就是必备。

大货车的车轴,都是设立了差速锁的,否则的话,脱困能力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了,买一个大货车的车头去玩越野,三十几万,就比什么五十万的牧马人,一百万的奔驰大G还要牛。

如果还觉得贵的话,十万块钱买个拖拉机,也绝对胜过那些专业的越野车了。

咳咳,说多了。

奔驰重卡的后桥,和斯太尔重卡的后桥,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差速锁!

斯太尔桥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车桥,在进入东方大国之后,很快就遍地开花,以至于一辆农用车,为了抢汽车的生意,都开始上什么斯太尔后桥了。

而这种后桥,在设计技术结构上,含有外置差速锁、轮边减速和中央一级减速,这款后桥在几十年的使用中,技术非常成熟并且配件十分便宜,在东方大国的市场普及率非常高

而奔驰后桥,也是一款轮边减速桥。在设计结构上包含了内置差速锁和加强差速器,同时桥壳厚度加厚,承载能力更强。

没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外置差速锁,一个内置差速锁,这就构成了外观上的差异。

车桥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只要找一套车桥过来,测绘仿制就可以了,至于其中的关键,就是材料和加工精度!

别的不说,就轴头上的行星齿轮组,就需要高强度的钢材,否则的话,几个月的时间就坏掉了,加工精度不够的话,那使用下来,就会磨下来不少的铁屑,增加磨损,还会增加运行中的噪音。

这些,在一机厂这里都不是事,高强度的钢材,在万吨液压机上压一下就可以了,质量提升好几个档次,加工精度?从专门的数控机床上加工出来的,完全达到了原版的精度。

对于这辆轮式装甲车来来说,一机厂主要攻克的技术难关,就是它的车桥!

毕竟,术业有专攻,在现在的情况下,只要攻克了车桥的技术,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他的,能外购的,就先外购,以后再慢慢地提高己方的国产化的能力。

毕竟,罗马又不是一天建成的,己方也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秦振华给大家介绍了起来,听说了这款车桥的技术达到了奔驰重卡的水准的时候,众人都很感兴趣。

然后,从后门进去,继续看着里面的装备,同时也听着秦振华的介绍。

作为一款轮式装甲车,当然要采用全封闭式车体,而且,内部采用了超压式半自动集体三防系统,毕竟,它是要具备在核生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的。

车体内部很传统,分为驾驶舱、动力舱和战斗舱三部分。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可以通过前面两个防弹玻璃的窗口观察,在高强度区域内,也可以关闭了前面的装甲板,通过潜望镜来观察,里面安装有观察仪器、检测仪表、无线电台、车长和驾驶员座椅以及三防灭火控制盒等。

动力舱位于车体左中部,在驾驶舱后面。这个布局,其实和重卡没什么区别,整个底盘,就是按照重卡的方案来布置的。

战斗舱位于动力舱之后,空间最大,左右两侧为乘员座椅。两侧装甲板上有供乘员在车上射击用的球形射击孔。同时,上面还有一个炮塔。

因为匆忙,所以并没有研制全新的炮塔,上面不过是一个简陋的炮塔,而且只装了一门12.7毫米的机枪作为武器。

只要底盘搞出来了,其他的,可以等到以后再细化,而且,这也记不得,部队需要什么,咱们就增加什么。

同时,为了具备水上航行能力,在车体的后面两侧,采用桨舵合一的导管螺旋桨推进装置,结构简单,操纵轻便,水上推力大。同时,车体内部也有专门的电动排水泵。

装甲车要保证全面密封不漏水,很难做到,所以采用的办法就是进水无所谓,进来的水都抽掉就可以了,实打实的泡水车。

众人听的都很认真,毕竟,履带式车辆的采购和使用成本都高,部队想要向机械化部队转变的话,以后,轮式步兵战车的需求量,估计会远远地超过履带式步兵战车。

一机厂,还真是会瞅准机会啊,部队需要什么,他们就造什么。

第两千九百六十九章 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第九百五十四章 筹备国际防务展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核动力坦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吸引眼球第一千零五章 闹剧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以前的设想被验证第一千零三章 59坦克小身板扛大炮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我们也可以试试第一千八十一章 王晓强的打算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市场广阔第一百五十六章 厂招待所第三千一十六章 好饭不怕晚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杂志社蒸蒸日上第四百八十章 T-72M到了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从引进到自研第一百三十七章 出手第三百零三章 如此收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指鹿为马第八百六十二章 双功能击发第三千一十六章 好饭不怕晚第五百零九章 兄弟工厂考察第八百零二章 四步走第八百二十三章 校办工厂第两千九百二十章 听天书第六百六十六章 500毫米的穿深第两千八百九十九章 智能化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地盘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85坦克排第三第一千五十四章 技术来源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起步很猛第一千七十七章 猜想第两千九百七十三章 99改型坦克交付部队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还有机会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都跪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我们的速度第八百九十三章 医院的改变第两千九百一十五章 竞标的准备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同的技术路线第两千九百九十三章 参观海军科研所第一百一十六章 挖掘潜力第八百八十八章 霸气的刘翠花第九百三十八章 后来者居上第一千三百章 被冷落的展台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绕过去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五百二十章 朋友第八百五十七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第五百一十四章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第一千四十一章 先进的高科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讲道理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凑合的直升机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意向达成第七百三十四章 烟雾发射器的妙用第二百一十七章 紧急任务第五十七章 别在这里出洋相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土豪的采购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释放天性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做世界第一的坦克第二百九十八章 慢走不送第三十二章 神秘老者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研究理论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船用柴油机第八十三章 拆考官的台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样车生产的讨论第四百零四章 风暴坦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送温暖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好东西来了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颠簸第一千四百章 技术人员的傲气第五十一章 大比武泄题第三百五十六章 继续前进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等着看笑话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不管用任何手段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们要研制二代坦克(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三章 推销更多的军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给一个交代第七百六十三章 新的考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不同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最长的炮管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发动机不好用第四百六十五章 眼看要输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推销第七百三十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三百四十一章 他可是你亲弟弟第三千二十五章 一马当先第五百九十二章 假想敌部队第两千九百一十二章 小号的99坦克第六百六十一章 走我们自己的道路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末代工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坦克抢修车的用处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狂暴的风格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太凑巧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抓阄确定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专业的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邀请第三千章 强大的功能第七百六十四章 M1坦克和莱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