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道依茨柴油机

发动机试车台上,一台发动机正在隆隆地响动着,涡轮增压器发出啸叫,甚至都已经看到有些发红了。

如果是熟悉的人,只要听这个声音,就知道这款发动机的转速已经到达了最大,而此时,在发动机试车台的前面,一台表正在咔嚓咔嚓地走动着,在各种轰鸣声中,却更是清晰起来。

这款发动机,和普通的发动机有些不同,正常的发动机在前面有水箱,全部都是一片片的形状的水箱,水箱前面还有一个旋转的风扇叶片。

这款发动机,前面也有一个风扇叶片,但是,并没有水箱,风扇叶片直接就吹到了后面,那里已经被包裹起来,并不能看到内部的状况,只能看到两边倾斜的气缸盖。

这是一款风冷柴油机!

此时,试车台前面,十几名技术人员正在那里紧张地等待着,他们穿着工厂的蓝色制服,制服前面,写着北华柴油机厂的小小的标志。

北华柴油机厂,现在并不为普通人知道,哪怕就算是在业内,也并不著名。

这个厂,最早是作为“五四二”工程开始的,作为国家“四五”期间三线建设重点项目之一。

那个特殊的年代,也是被人知晓的,北方的苏联,随时都会将滚滚的装甲洪流推过来,国内甚至做好了丧失半个国家的准备来打这场战争,而同时,大批的工厂,肯定是首先被对方袭击的。

所以,各种工厂,都要向三线转移,当年的东风厂,就是在这样的目标下组建的,同时,相同的工程也有很多。

建立在大山深处的北华柴油机厂,也是其中之一,当时原工程设定很庞大,有一个工程总指挥部、七个分厂,但是,从选址兴建到现在,一直都是坎坎坷坷的,工程经历了四次停建续建、五次撤销合并。

一直到现在,整个工程才合并为北华柴油机厂,专门生产柴油机。

当然,这也是因为北华柴油机厂的工人们的自强不息,由于长期经历了断断续续的建设,导致了他们并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来进行生产建设,但是他们发扬工程缓建人心不散的优良作风,坚持边基建边试制生产。

在这些年的工厂的建设中,他们先后试制出V8-135水冷柴油机、微旋破甲弹弹体,试制并批产了CY-750轻型运输车等产品。

其中,最让人瞩目的,还是在前几年,国家引进德国道依茨公司413系列风冷柴油机生产许可之后,这款柴油机分配给了国内的几个柴油机厂共同生产,而北华柴油机厂,不等不靠,也开始了这种柴油机的生产。

而到现在为止,这种道依茨柴油机,已经成为了北华柴油机厂的主打产品,到现在为止,已经生产了一千五百多台,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那这个试车台上的,又算是怎么回事?

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谜底终将揭晓。

“一千小时,一千小时!”终于,当钟表的指针指向了那个早就期待的位置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了。

北华柴油机厂厂长叶启明,在那里表情激动:“太好了,我们的产品,已经通过了1000小时可靠性全速全负荷及最大扭矩点工况试验,这台柴油机上,我们自己生产的零部件,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和其他的项目一样,引进技术之后,首先都是来件组装,用国外提供的零部件,自己组装起来,作为成品发动机,然后,再慢慢地自己试制部件,提高国产率。

现在,他们已经将这个指标提高到了百分之七十,而且,还通过了这个最重要的实验!

大部分的人都是交替来值班的,这个最终的时刻,才都聚集到一起来,但是,也有些人是一直守在这里的,比如说,主管技术的庄自成,就一直留在这里,他在旁边支了个军用床,守着试车台,一旦有状况,随时就能反应。

现在,庄自成的眼睛通红,脸上却是带着喜悦的:“太好了,咱们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国产化的工作,这下,上头再也不会抱怨咱们只能用国外的零部件组装了!”

这款道依茨柴油机,已经被国家列为了重点项目,目前,有很多的军车,都在等着用它来装配,汉阳厂的牵引车要,铁马厂的重卡要,各种装甲车,步兵战车也要。

这个优秀的动力,不能总是引进部件生产,自己提高它的国产化率,意义是相当重大的,在提高了之后,还得经过苛刻的测试!

现在,它已经在最大转速的区间内,稳定地工作了一千个小时!它的性能依旧是相当可靠的,这说明了北华柴油机厂的努力是值得的!

“厂长,外面来了客人。”就在大家欢呼雀跃的时候,一名工人跑了进来,向着叶启明和庄自成说道。

“客人?哪里来的?”

“草原市,一机厂。”

一机厂?

在整个系统内,一机厂是大名鼎鼎,人家可是赚美元的!听到了这话,顿时,叶启明和庄自成就是大喜:“他们在哪里?”

“大家辛苦了,叶厂长,庄厂长,你们好啊。”就在这时,外面已经传来了声音,秦振华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

除了一线的大厂管理严格之外,这种三线的小厂,管理就不咋地了,在以前,或许三线厂里的保卫还要认真一点,但是现在…

谁还愿意呆在穷山沟里啊!有能力的人,都在往大城市里面跑了,不用说技术人员,一个保卫干事,也巴不得赶紧调离呢。

叶启明和庄自成两人面面相觑,尤其是看到在来的队伍里,居然有一个女人,还是一个外国女人的时候,就更是惊讶了。

“您是,一机厂的秦助理?这位是?”叶启明只能根据对方的年龄,气质,以及现在的情况来分析,对方应该就是那个秦助理了,而这个女的呢?

“米娅,以前就职于MTU柴油机公司,现在作为奔驰重卡在我们东方大国的全权负责人,说起来,你们还是同行呢。我们过来看看。”秦振华笑着说道。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和陶式导弹的较量第两千九百六十三章 忽悠第九百七十九章 天真第五百八十章 沙漠遭遇第九百三十三章 ABC第六十五章 承诺第七百四十一章 打起来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样车生产的讨论第八百零四章 挖人的坏名声第五百四十四章 推卸责任第九百五十六章 搞自行的155毫米炮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加宽加长第五百零七章 订购测试弹第六百八十章 堵门第十二章 对得起国家和军队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非主流第八十九章 只仿制一个部件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系列化第六百二十五章 坦克技术研讨会第八百九十七章 处处都算计到了第两千九百八十四章 电磁装甲第三百一十七章 祭奠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江郎才尽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有情有义第一千九十三章 进去感受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军迷聊天室第三百五十五章 开火第一百五十四章 赵叔有关系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术路线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狂暴的风格第一千章 看人下菜碟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两种不同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良苦用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两边一起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无托步枪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测试开始第一百零九章 大白兔第一千章 看人下菜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经费短缺第二十四章 事已至此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异想天开第八百三十章 峰回路转第八百七十七章 合成化编制第三百四十九章 咦,好巧啊第九百八十六章 认清现状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唬住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偶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反对的声音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一机厂的实力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市场广阔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可靠性和先进性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带着参观第四十一章 如法炮制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我们的导弹第四百三十一章 轩然大波第七百九十一章 年号命名规则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掉泥坑第六百四十八章 添油加醋第七十八章 两个错别字(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纸上谈兵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历经波折的哈立德坦克第三十章 温暖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言谈甚欢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应急保障能力第三十九章 东门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老鼠没尊严第七百八十一章 责任感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雷劈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一起出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一千零一章 有钱就生产,没钱靠边站第八百三十三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想当年第三百七十七章 军转民第八百三十一章 争论第八百七十六章 人心浮动第一千六十章 不比了第一千七十八章 一本正经地胡扯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购买意向第两千九百二十八章 经验不够技术凑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井底之蛙(加更)第七百一十六章 长途测试(二)第两千九百九十章 默哀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没有救世主第七百零四章 动脑子的工厂第三千二十三章 揭老底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WM-80火箭炮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不让校炮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坚持和放弃第两千九百八十三章 不是科幻第七十六章 看客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算我们输第两千九百六十七章 军民联合第八百一十八章 红箭-8导弹发射车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刘大军试车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工不出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绿箭第七百五十四章 还有惊喜第二百五十九章 发动机所的意见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炮射导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