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监修国史

造纸?

刘邦傻傻看向四皓,又猛然扭头,去看张良、韩信、萧何三人,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纸!

哪有读书人能扛得住啊!

寡人真傻,真的!

刘邦猛醒。

刘盈沉稳大方,冲着四皓躬身。

“造纸之功,并未晚生一人。诗书教化,也非贵人专享。孔夫子讲有教无类,乃是大德。四位老先生,不顾年迈,下山相助,亦是大德。”

刘盈环视众人,朗声道:“始皇帝曾经焚书禁学,项羽入关之后,更是火烧咸阳,造下了大孽。如今诸子百家之书,缺损严重,圣贤教诲,不足半数。如果不能及时整理恢复,若干年后,读过书卷的老人逝去,后人想要沐浴教化,也不知从何下手!”

“此乃读书人的损失,千古憾事!”

刘盈猛然扭头,对着商山四皓道:“四位老先生,不论用竹简,或是绢帛,都难以迅速恢复损失的书籍……唯独纸张可以!您四位前来,晚生斗胆恳请,为天下读书人重修经典,替先贤留下微言大义,以待后人习学,勿使传承断绝,遗恨千秋!”

刘盈说完,深深一躬。

这一番话,直接把高度拉满了,格局无限大。

做的事不是为了一家一派,而是为了所有读书人,为了文明!

四皓哪里不明白,连忙纷纷还礼,满怀感慨。

始皇帝焚毁官学之外的书籍,项羽又烧了秦朝的典藏,这俩人配合默契,一个治标,一个治本,达成了标本兼治的大成就。

诸子百家之学,损失惨重,孤本名篇,流落失传。

如今商山四皓这些人还在,不少东西还装在他们的脑袋里,可以挖掘出来。

如果再过些年,这些人没了,哪怕想恢复,也是不可能了。

历史上的尚书争议,就是这么来的。

而眼下刘盈抛出了抢救书籍,挽救百家之学的提议,是个读书人都没法拒绝。别说四皓了,就算是孔夫子、孟夫子活着,都会巴巴跑过来,听从刘盈号令。

果不其然,唐秉躬身道:“公子见识不凡,大德如天,老朽四人,必定鼎力相助,就算熬干这一腔心血,也要完成继绝存亡,再造重兴之功!”

吴实也笑道:“没错,过去竹简浩如烟海,绢帛昂贵如金。纵然有心,也无能为力,如今有了纸张,正好大显身手!我们这一把老骨头,总算还有点用处啊!”

四皓兴奋说着。

刘邦在一边脸色很难看,他扭头看向樊哙和周勃,第一次请人,是樊哙去的,第二次请人,是周勃去的。

这俩货不但没有请来四皓,还丢了大人!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事让竖子给轻松办成了,这不是显着他太没用了吗!

刘邦十分懊恼,想要责备,又不好说什么。

就在这时候,叔孙通、张苍、郦食其、娄敬,这几个文臣竟然一起拜倒,随后还有其余文官,也都如此。

刘邦眉头一皱,“你们有什么事?”

叔孙通抬起头,“大王,臣等知道军务紧急,钱粮匮乏,大王多有难处。但臣等还是恳请大王,能够如公子所言,用四位老先生,立刻整理典籍,修复诗书,以备平定项羽之后,再兴教化之用!”

叔孙通又道:“臣不才,愿意献出一半俸禄,共襄盛举!”

张苍也连忙道:“臣等也愿意献出俸禄,为修书效力!”

刘邦眉头微皱,他一向看不起儒生,觉得这帮人只会动嘴皮子,事到临头,又贪生怕死,好逸恶劳。

却没有想到,居然有让他们主动献出俸禄的事情!

看起来还是自己没有摸准这帮人的脉……

刘邦突然看向了刘盈,发现这个竖子正在那里,躬身耸立,一言不发……可刘邦却觉得这小竖子一定在笑,非常非常放肆地笑!

笑话自己无能!

刘邦忍着不痛快,深吸口气,冲着众人笑道:“用不着这样,寡人也不是不懂轻重的人。既然修书这么紧要,就让萧丞相负责吧!”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萧何身上。

“大王,臣要治理关中政务,还要调拨粮草军械,实在是分身乏术。更何况臣是小吏出身,学问低微,不懂修书之事,最多只能提供便利……臣斗胆请求,让公子负责此事!”

刘邦一愣,“他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

萧何正色,“大王,公子能造出纸张,能想到用纸张请四皓相助,便已经胜过臣百倍。更何况修书之事,有人负责,公子只要掌握大略即可。臣以为让公子来负责此事,最合适不过了。”

刘邦沉吟少许,这才道:“盈啊,你觉得自己行吗?”

刘盈向前两步,躬身道“阿父,孩儿哪懂修书的事情,不过是给诸位先生提供纸张饭食,让他们安心修书,闲暇时候,能教导孩儿几句,就求之不得了。”

四皓立刻点头,毫不迟疑,“老朽四人,必定不负公子。”

张苍竟然也道:“臣师承荀子,若是公子不嫌弃,臣愿意将所学悉数教给公子。”

刘盈大喜,“这么说我就是荀子嫡传了?多谢张先生。”

叔孙通绷着脸道:“公子,臣可是孔家嫡传啊!”

刘盈笑道:“我知道,放心,我都会用心学的。争取融会贯通,做一个通儒!哈哈哈!”

“只是通儒还不行,要通百家才是!”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说话的人却是郦食其!

刘盈抬头,发现其余各家各派文臣也像是看到了肉的恶狼,阴森森盯着他……

刘盈顿感不妙,连忙转身,竟然到了武人这边。

曹参尴尬咳嗽了一声,“公子,臣等可不懂修书,你要是缺钱,臣倒是能拿出来一些。”

刘盈摆手,“仲父说笑了,不过你确实该拿点钱出来。”

曹参皱眉。

刘盈笑道:“修书之余,还要宣扬教化,培养门人弟子……若是有合适的曹家子弟,还请仲父送过来,和我一起聆听教诲。”

“啊!”曹参惊呼一声,原本还有些不以为然,心说修书不过是文人的事情罢了,如今自家的孩子也能去读书,那可就大不相同了!

荀子门人,公子伴读……天上掉馅饼了,还他妈是两块!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曹参没口子感谢。

他们这一说,其余人都明白过来。

周勃、夏侯婴、灌婴,一起涌过来。

只不过最积极的还是樊哙,他晃着硕大无朋的身躯,冲在了最前面。

“公子,请你务必帮忙,我们樊家要是能出一个读书人,我樊哙这条命就是你的!”

好家伙!

刘邦的鼻子都气歪了,UU看书 www.uukanshu.net 乃公对你们不薄,你们这帮混球,怎么都成了竖子的人?

刘盈好容易应付了热情爆表的武人,一回头,看到了刘邦漆黑的面庞……老流氓嫉妒了?

既然这样,那就贯彻到底好了!

刘盈向前几步,到了刘邦面前,“阿父,孩儿斗胆恳请,设置国史馆,以供诸位先生修书之用,另外在国史馆外,设置太学,教导文臣诸臣子弟。”

刘邦重重吸了口气,颔了颔首。

这时候张良竟然也开口了,“大王,公子所言极是,修书著史,乃是流传万古的大事,马虎不得。如今书写的每一个字,在千百年之后,都重有千钧。臣以为,可以让公子监修国史!”

张良发话,刘邦只能点头,“就按子房先生的意思办。”

刘邦实在是郁闷,事情都是好事,他也明白,只是彩头儿都让竖子给得了去,实在是让他这个汉王没面子。

寡人还不如一个稚童?

虽说是寡人自己的,那也不行啊!

刘邦眼珠乱转,突然一低头,发现自己手里还攥着刘盈写给四皓的请帖,他拿起来看了看……前半部分是歪歪扭扭的狗爬字,后半部分是介绍纸的基本情况和用途。

四皓就是被这个薄薄的东西请下山的!

刘邦叹息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盈啊,你此番立了大功,就把你手书的请帖放在国史馆,以供后人瞻仰吧!”

说完,刘邦看向刘盈,这小子的脸瞬间垮下来,刘邦竟然眉开眼笑,乐不可支……可算是出了口气。

第四章 谋圣第三十章 儿尚幼,阿父勉之第五十章 道歉一个月第四十六章 分孤一杯羹第一十六章 你不如寡人第一十九章 剑来第一十二章 丞相手段第三十一章 汉王天下无敌第一十九章 剑来第五十七章 恭迎凯旋第五十章 道歉一个月第六章 尊师重道的公子盈第六十一章 霸王的贴心人第六章 尊师重道的公子盈第一十四章 新秦人第三十四章 我们是大汉的主人第五十九章 愿为太子耳目第一十四章 新秦人第二章 舅舅来了第六章 尊师重道的公子盈第三十七章 吕雉不容易第七章 参乘陈平第二章 舅舅来了第六十二章 谁是小儿辈?第二十五章 大汉三贤第四十七章 大汉容得下二个王第四十九章 大汉的有为青年第四十二章 吕雉的胜利第二十八章 大恩大德公子盈第五十七章 恭迎凯旋第一十八章 刘邦的偶像第六章 尊师重道的公子盈第五十四章 代号穿山甲第六十三章 喜极而泣的吕雉第六十四章 阿父果然神勇第九章 四万金第四十九章 大汉的有为青年第二章 舅舅来了第三十九章 驱逐戚夫人第六十三章 喜极而泣的吕雉第一十三章 老秦人第二十四章 刘邦吐了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第一十七章 始皇已死,汉王继之第六十一章 霸王的贴心人第二十四章 刘邦吐了第三十九章 驱逐戚夫人第二十九章 监修国史第一十七章 始皇已死,汉王继之第一十二章 丞相手段第三十四章 我们是大汉的主人第四十五章 寡人有一言,请诸位静听第三章 大靠山第二十九章 监修国史第九章 四万金第二十章 薅儿子的羊毛第三十四章 我们是大汉的主人第一十七章 始皇已死,汉王继之第一十六章 你不如寡人第三十七章 吕雉不容易第二十四章 刘邦吐了第二十五章 大汉三贤第六十五章 攻守之势异也第一十一章 这里是大汉第四十四章 父子同心第四十七章 大汉容得下二个王第四十八章 欲坏我阿父性命?第五十二章 双面间谍第一十一章 这里是大汉第一十七章 始皇已死,汉王继之第四十二章 吕雉的胜利第五十三章 气死寡人了第五章 汉王行天道第三十一章 汉王天下无敌第三十九章 驱逐戚夫人第二十八章 大恩大德公子盈第四十七章 大汉容得下二个王第四章 谋圣第一十七章 始皇已死,汉王继之第四十四章 父子同心第四十八章 欲坏我阿父性命?第五十四章 代号穿山甲第六十五章 攻守之势异也第四十章 汉王的待客之道第三十六章 保下韩信第七章 参乘陈平第五十六章 吾儿,怎么是你?第六十五章 攻守之势异也第二十一章 逆子第六十一章 霸王的贴心人第五十八章 阿父送你个弟弟第三十章 儿尚幼,阿父勉之第四十四章 父子同心第五十六章 吾儿,怎么是你?第五十八章 阿父送你个弟弟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