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喜悦无边

纹十年来。骑兵短少是汉朝心头的射、马坐嫩卜,是骑兵的看家本领,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于此道最是精通,汉军骑兵要想在此道上与匈奴争雄,还真不容易。

汉军骑兵是用装备优势取胜。还是凭借娴熟的射术、犀利的砍杀获胜。其意义是不同的。

汉朝地大物博,拥有先进的明,发达的科技,能制造出匈奴望尘莫及的武器。拥有先进的武器,是战争获胜的重要因素。可是,光有此点小还不行。

若汉军的骑射、砍杀不如匈奴。只能靠精良的装备取胜,实际上这是一种失败。

匈奴有着高昂的斗志,娴熟的骑射,不错的砍杀。若汉军能在骑射砍杀上战而胜之,那么,汉军的骑兵才真正称得上是精锐之师,具备攻入大漠的实力。

对这支骑兵,周阳花费了不少心血。寄予了厚望。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得靠真刀真枪来检验,临到头来,不由得一阵紧张。

热切、期盼,而又紧张,正是周阳、李广他们此时心情的写照。

两军对驰,很快就进入了射程。仍是汉军威。之所以仍是汉军先下手,不在于别的,在于汉军的弓比匈奴的弓射程更远。这也是周阳特别要求,经过工匠的努力。给汉军创造的优势。

在战场上,射程越远,越早对敌人下手,越是有优势,一把好弓对汉军非常重要。“咻咻!”

破空声响成一片,不计其数的箭矢。织成一张矢网,对着匈奴罩去。

匈奴惨叫声不断,箭落马者不少。

“不错!不错!”李广晃着硕大的头颅,不住赞赏。

“这要看匈奴的了。”周阳眼睛瞪大了。虽说与匈奴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可是,匈奴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匈奴了,还真让人期待。

“咻咻!”周阳话音一落,只见匈奴弯弓搭箭,不计其数的箭矢对着汉军射去。

“车叮叮!”

一阵密集如炒豆的声响传来,匈奴的箭矢射在汉军身上,不外溅出一篷篷火光,就滑到一边去了,根本就破不了汉军的防。

只有极不走运的汉军,给射了眼睛、手、脚,发出一阵惨叫声。

同样是箭矢对射;其结果却大不相同,汉军的伤亡低得可怜,而匈奴的伤亡很大。汉军一轮射杀。匈奴就死伤数百。而汉军不过数十个不走运的人受伤罢了。射眼睛的是重伤,射手脚的那是轻伤。

“好!太好了!我们的骑射不在匈奴之平!”

周阳他们大声赞好,眼里闪着泪花。

自从汉朝创建以来,骑兵短少,不能对匈奴进行反击。汉朝并非不知道骑兵的重要性,而是没有那实力打造得出来,马匹太少,要想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那是不可能的。

拥有一支精锐骑兵,这一直是汉朝数十年的梦想。可是,一直没有实现。直到今日今时,汉朝方才拥有了一支骑兵,还是骑射不在匈奴之下的骑兵,这对汉朝来说,意义太过重大了,要周阳他们不激动都不行。

最激动的,莫过于李广了。他是边关名将,与匈奴大大小小的战役,没有一百,也有数十。他深知缺少骑兵的苦衷,骑兵不足,汉军只能靠两条腿,行动迟缓,拿来去如风的匈奴没办法。拥有一支骑兵。一直是李广的梦,他不知多少回盼望过,却是一直没得到。

并非汉军没有骑兵,并非李广没有统领过骑兵,而是那时的汉朝骑兵。一是数量少,二是装备不行,三是刮练不够,与匈奴不是一个级别。骑射砍杀比起匈奴,大为不如。

而眼下的骑兵,骑术、箭术都不在匈奴之下。匈奴的骑术和箭术。那是名闻天下,汉军骑兵不需要超过匈奴,只需要不在其下,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汉军还有装备优势,还有兵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优势全部发挥出来的话。一定能打败匈奴。

周阳激动得胸口急剧起伏,脸上泛着红光。汉军的骑兵,那是他的心血,如个,已经得到验证,在骑射上不比匈奴差,周阳无比的欣慰。为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所包裹。

数十年来,汉朝人才辈出。韩信、张良、周勃、萧何、陈平、贾谊、晃错,哪一个不是精通兵道之人?可是,他们没有打造出汉朝最需要的骑兵,而周阳做到了,无比的自豪。

匈奴虽然死伤惨重,仍是悍不畏死。泼风般朝汉军冲去,边冲边射箭。尽管他们的箭矢对汉军没什么威胁。

而汉军射出的箭矢,对匈奴的威胁非常大,每一轮箭矢过后,地上就会多出很多尸体。

很快的,两军就冲到近战范围了,不约而同的收了弓箭,汉军抄起长矛,匈奴绰起木棒,一场长矛对木棒的大对决上演了。

两万多枝木棒和上万枝长矛指着对方,就象数万条毒蛇即使展开腥风血雨的厮杀,堪称奇观。

周阳当初给汉军装备长矛,并不指望要捅死多少,而是在于要给匈奴制造混乱,为接下来的砍杀创造更大的优势。

自从汉军实行这种战术以来,匈奴吃足了苦头。

而匈奴却一直没有用此法进行反击。今天,匈奴终于要施之于汉军。这次碰撞必将精彩万分,周阳他们的眼睛瞪圆了。

“汉军威武!”

“乌特拉!”

汉军端着长矛,眼里闪着炽烈的光芒。斗志高昂,儿汉顾的对着匈奴冲尖;匈奴端着木棒,双眼赤红。好象缘凹洲诈狼。朝着汉军扑来。

两支大军对冲,就象两座大山,迅速靠近,轰然相撞!

迸溅出了无数的鲜血,一地的尸体!

临死前的惨叫声,战马的悲鸣声,冲天的战号声汇聚在一起,奏出了一曲雄浑的战歌!

这次撞击,坠马者很多,不计其数,不仅有匈奴,也有汉军。

汉军的长矛锐利异常,远非匈奴的皮甲所能抵挡,这点,早就在数年前一而再,再而三的验证过了。没有丝毫的悬念,匈奴死伤无数。

匈奴手端木棒。高速冲来,冲击力惊人,虽然木棒无法穿透汉军的盔甲。可是,把汉军撞下来马,不是问题。汉军的盔甲往往给木棒捅得变形,出现一个坑,在如此巨力面前,汉军要想不坠马都不行。在相撞的这一刻,两军都出现了混乱。匈奴的混乱,是建立在死,亡基础上的。给长矛刺,往往是透体而出,难有活命的希望。

而汉军的混乱,是建立在坠马的基础上,伤亡并不大,只需爬起来。重新上马便可。当然,在这期间,汉军还得承受头晕脑昏,以及坠马的疼痛。

长矛对木棒后,两军扔掉长兵器,匈奴拔出弯刀,汉军拔出环首刀。开始砍杀起来。

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一把弯刀自抡得动刀就在使用,其刀法非常精湛,砍杀犀利有力。可是,他们面对的是汉军,防护力好到夸张的汉军,尽管他们很卖力,悍不畏死。弯刀砍在汉军身上,不外一篷火星罢了,要想伤到汉军非常难。

汉军手的环首刀,刀法犀利,砍杀起来毫不留情,哪里是匈奴的皮甲所能抵挡的,凡给汉军砍,那是实打实的,不是死便是伤。

惨叫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匈奴接纷纷坠马。

若说骑射、刀法,汉军并不比匈奴逊色,可是,也不占优,即使有优势,也不大。在这点上。汉军耍想战胜匈奴。希望并不大。一旦有了良好的防护,汉军就无后顾之忧,只管拼命砍杀便是。

匈奴就没有这般幸运,没有汉军的铁甲,在环首刀的砍杀面前,要想不受伤,要想不死亡惨重都不行。

往往是汉军砍翻三五个,才会有一个被劈落马下。

这是在匈奴的战力发挥到最佳。匈奴拥有三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取得,汉军足以自豪了!

匈奴虽然行价高昂,在侯产儿的指挥下。毫不退缩,与汉军硬撼。

汉军在卫青的指挥下,热血奔涌,战意高炽,虽是兵力不占优。丝毫不惧,奋勇砍杀。

“汉军威武!”

“乌特拉”。

两军各自吼着自己的战号,奋勇冲杀,战号声此起彼伏,谁也压不

马鸣萧萧,惨叫连天,战号不歇,交汇出一首战地壮歌!

地上的尸体越积越多,断裂的肢体。破碎的内脏,涌动的鲜血。翻滚的兵士,受伤的战马,弥漫的血腥气,勾绘出古战场的悲壮!

望着两军冲杀,周阳双手紧握,很是激动。仗打到这份上,汉军骑兵所有的技巧全部经历过了考验,没有一样比匈奴差,这是天大的喜讯。周阳为一股巨大的幸福感所包围,真想放声高歌一曲。

骑兵,一直是汉朝的心病。是汉军的短板,从此以后,不再是短板,是优势了。

虽然汉军在骑射、砍杀上并不战多大优势,可是,说到底,战争之胜负不仅仅在于这些,还要在于装备、战术、谋略。

匈奴没有先进的明,发达的科技,在装备、战术、谋略上远远不如汉军,这点根本没法比。

可是,骑射二砍杀,是骑兵的基本技能,若是汉军过不了关。再好的装备、再先进的战术、再奇妙的谋略,都不过是纸上谈兵。唯有在骑射、砍杀上达到相当的水准,装备、战术、谋略的优势才能全部发挥

шωш☢тt kǎn☢c o

汉军在骑射、砍杀上不逊色于匈奴。完全达到了要求。

从此以后,汉军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具备了纵横大漠的实力!

从此以后,强汉大军可以纵横在大漠之上了!

这是新的篇章!

汉朝奉行了数十年的防守战略被彻底终结!

自从平城之围后,刘邦改弦易辙。行和亲之策,汉朝奉行本土防御战略,连长城都很少越过。不是汉朝不想改变这一尴尬的境地,是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没有一支能纵横于大漠的精锐之师。

要想追入大漠,骑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是骑兵战力不行,先靠陌刀和弩阵,汉军也许会赢,其战果并不大,会胜得很艰难。

精锐骑兵有了,陌刀与弩阵的威力就能全面发挥,是时候终结汉朝的本土防御战略了!

匈奴的伤亡越来越大,可是。侯产儿不想就此退出战场。他给周阳留书惹怒了。更别说。袖还有三倍的兵力优势。若是就此退走,那不是笑话吗?

在他的命令下,匈奴鼓起余勇,吼着“乌特拉”凶悍的砍杀。

汉军虽然兵力不占优,可是。他们的装备完全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威力全部发挥出来,丝毫不落下风。

一时间,战局处于胶着状态,一时三刻难以分出胜负。

周阳并没有派援军,因为这是在考验汉军。一支优秀的军队,不仅仅要有精良的装备,严格的…。不惧生死的勇与,更要有曳韧的真志!

这也是汉军必须要经历的考验!

足足打了一个时辰,战局仍是处于胶着。没有分出胜负。可是。一个时辰之后,胜负已经很明显了。胜利的天平在向汉军倾斜。

不是汉军更加勇猛,而是匈奴伤亡过大。兵力的优势不再明显。打到现在,匈奴已经伤亡上万人,原本三打一的兵力优势已经变成两打一了。匈奴没有良好的防护力,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就是因为匈奴有兵力优势,一旦兵力优势不再,不得不处于下风。

侯产儿浓眉一挑,虎目精光暴射,他是万分不甘心,可是,匈奴没有汉军那样的防护力,他想扭转战局都不能。

伤亡上万,对于手握二十万雄兵的侯产儿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只能是一点小伤。可是,这是气势之仗。是长城大战之后,汉匈两国的第一次大交兵,对军心士气的影响非常大。

更别说,汉军还是以一万对三万。一旦匈奴失利,对匈奴的影响就更大了。

匈奴的兵士就会想,以前的汉朝骑兵根本就是匈奴的对手,如今却能以一敌三,还打败了匈奴,汉军太强悍了,就会吓破他们的胆。

军心、士气、胆略,是战场决胜的条作。这一战失败,匈奴的军心士气胆略全输,侯产儿有心想撤出战场,却又很不甘心。

就在他犹豫之际。汉军的营门大开。两支骑兵泼风般冲了出来。对着匈奴后路抄略而去。

仗打到这份上,汉军完全经受住了考验,没必要再打下去了周阳命令一万骑兵从左右两翼抄到匈奴的后路上去。

这是明摆着要全歼侯产儿的军队,若是再不撤,一旦汉军合拢。匈奴就是插翅难逃。

侯产儿虽是万分不愿,也是不得不当机立断,大手一挥,喝道:“撤!”

如今的匈奴虽然已经具有不错的号令。约束严明多了,可是。打了半天,早就累了疲了,巴不得早点撤退。侯产儿的命令一传下,匈奴拨马便走。

“汉军威武!”

匈奴撤退,汉军的士气高昂,吼着战号,从后追杀过来。

匈奴撤,汉军追击,一路追杀。四条腿对四条腿,汉军要追上也难。追了数十里后,周阳下令撤退。

“大汉万岁!”

周阳的撤军命令一下,汉军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人人喜悦满脸。

这一仗的意义非凡,用骑兵与匈奴硬撼,还取得胜利,这在汉朝历史上是第一次!

即使数年前的大战,汉军大败匈奴,也没有用骑兵硬撼打败过的奴。

那一战,周阳曾用三千建章军打得伊稚斜五千精锐无还手之力。可是,那是建章军打的,汉朝有几千万人口,才不过数千建章军。那是精锐的精锐,这没法比。

眼下的汉军骑兵,是普通骑兵。周阳社练的骑兵,随便拉一支出来。都是这样的。用普通的骑兵与匈奴硬撼。还是在以一敌三的情况下。打败了匈奴,那是何等的激动人心。

“呜呜!”李广捂着脸,忍不住饮泣起来。他虽是在哭泣,脸上却尽是欢笑。仿佛有天大的喜事似的。

周阳抹着眼泪,挥着胳膊。大嗥起来:“大汉万岁!”

“大汉万岁!”汉军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汉军威武!”周阳的漏*点无尽,嗥得更响了。

“汉军威武!”冲天的战号,震得大地都的颤抖,无尽的喜悦,弥漫在天地之间!

欢呼声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这才稍稍止歇。

汉军在周阳的率领下。向营地开去。

周阳骑在追风驹上,打量着汉军。只见汉军的盔甲上密布着刀痕。密密麻麻,少则三二十道,多则数十道。要是没有良好的防护,他们早就给匈奴大解八块了。可是,他们仍是欢蹦乱跳,挥着胳膊。欢呼

断。

回到营地,只见汉军正在打扫战场。清点伤亡。

当伤亡的数字报上来,周阳的眼睛瞪圆了:“有没有搞错?”

“大帅,这能错吗?”公孙贺一张嘴直接裂到耳朵了,眼里全是美妙的星星:“匈奴遗尸八千四百十二具。我们战殒才五百二十人。我们一个,就要换匈奴十个。”

这伤亡比,太夸张了,夸张得周阳都有些难以置信了。

数年前的那一战。匈奴虽是死伤数十万,汉军的伤亡也是极高,不过是一比四的伤亡比。这才几年过去,汉军就能创造一比十的伤亡比。

这还是只动用了骑兵这一个兵种的情况下,要是出动陌刀、弩阵,这伤亡比又该是多少呢?肯定会高的多。

当然,算上受伤的,汉军此战共有三千多人受伤或战死。饶是如此。能有如此惊人的伤亡比,仍是了不起的成就!

这只是战死的,要是算上受伤的,匈奴的代价会更高。

“大帅,这没什么好奇怪的,看看将士们身上的盔甲就明白了!”李广笑得鼻眼睛作了一家人。

“嗯!”周阳想起汉军盔甲上的刀痕,一切疑问不复存在了。

汉朝全盛之际,伤亡比是一比二十,唐朝全盛的时候,伤亡比在三四十,比起汉朝更大,汉军正在朝这一辉煌迈进!,

第84章 汉武帝的雄心第43章 秦朝遗民第11章 何为士第28章 气死你第3章 李陵第14章 寒士风骨第48章 出个主意第47章 横插一脚第2章 卫子夫第110 来自东方的狂飙第32章 天威震怒第18章 阿娇第92章 魂兮归来第3章 李陵第16章 周阳的变化第8章 亮剑第6章 淑女阿娇第10章 千古一帝第72章 动手了第19章 千年大计(中)第76章 血!血!血!(中)第38章 鸿瓴急使第3章 李陵第26章 穷追不舍第76章 血!血!血!(上)第75章 吓破你的胆第78章 杀鸡儆猴第27章 惹大祸了第72章 动手了第20章 汉武帝第23章 出击第90章 景帝下葬第74章 横扫第35章 千年鼎革第80章 景帝血诏第20章 龙城见第16章 嫁人当嫁周阳第11章 灭东胡(上)第63章 痛下杀手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43章 气象一新第53章 一个不留第36章 建章营的秘密第79章 对阵第45章 始皇憾事第68章 大战在即第75章 龙城决战(一)第29章 景帝的决心第48章 天赐良机第61章 高歌猛进第34章 先辈遗风第104 单于复位第40章 奔赴边关第35章 中华瑰宝第53章 一个不留第43章 秦朝遗民第51章 迷惑匈奴第41章 深入大漠第25章 彻夜激战第10章 东胡王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60章 浩劫降临第67章 撤,还是不撤?第75章 末日降临(九)第99章 伊稚斜做单于第59章 一把大火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99章 宣示兵威第22章 匈奴震恐第84章 汉武帝的雄心第81章 《破龙城》第14章 完胜第94章 留侯兵法第110 来自东方的狂飙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64章 血染大漠第13章 夜袭第17章 血染龙城(下)第82章 火烧闽王城第89章 决战来临(四)第47章 少年天子第13章 魔鬼训练第101章 喜悦满堂第72章 龙城到了!第16章 喜悦无边第4章 要变天了第106章 终结马其顿方阵的神话第28章 气死你第40章 奔赴边关第32章 卫青从军(上)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75章 龙城决战(一)第44章 景帝布局第3章 英雄归来(上)第29章 颠倒黑白第19章 千年大计(中)第74章 凯歌不断第53章 一个不留第46章 景帝驾崩第37章 入宫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