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先辈遗风

二农大山,并不是现在湖北的神龙架,而是秦岭,汉入绷四旧山的便是。传说神农尝百草,便在此山中,因此而得名。

南山离长安不算远,周阳他们打马疾驰,到夕阳西下时分,就来到了南山。远远一望,南山耸峙,千峰万壑,雄峻异常,远异他山。

“墨家总院便在此山中。”剧孟手中马鞭朝南山一指,道:“太子,大帅,请随我入山吧。我们紧赶一程,能在天黑之前赶到。”

“墨家总院在哪里?”刘彻很是好奇。打量着眼前的南山:“南让很大,要是没人带路,无论如何也是找不到

“是呀对这说法,周阳非常赞同。秦岭绵亘千里,若无带路之人,要找到墨家总院,那是谈何容易。

“不远了。”剧孟头一昂,胸一挺,颇是自豪的道:“战国之时,祖师率领弟子,经历千辛万苦,方才发现一处世外仙境,建立墨家总院。这一路上去,都有关卡守护,有我在,自也无妨。”

墨家是战家时期的天下显学,是时,只有鬼谷子一派能与之并驾齐驱,至于儒家,根本就不入流,不过二流学派罢了。墨家总院,自有一番经营。

刘彻和周阳一道,跟着剧孟入山。一路上,全在崎岖的小道上前行

“是谁?”正行间,突然传来喝问之声。

“是我!剧孟”。剧孟大声回答。

“原来是剧师兄暗中之人再也没有声音了。自始至终,只闻其声,却是不见其人,刘彻转着明亮的眼珠,四下里搜索,想找出这人藏身何处,却是一无所获。

“太子有所不知,这是关卡,设在隐蔽之处,他本人离我们还有好几里远呢。”剧孟明白刘彻的意思,忙给他解释。

“不会吧?”周阳大是惊讶。他们还在数里之外就给发现了不说,这人的声音就在跟前响起,在现代社会,整个高音喇叭没问题,在汉朝就有如此技巧,周阳哪能不诧异的。

“墨家集天下巧匠于一处,这点小伎俩,不算什么。”剧孟明白周阳的心思,笑着道,言来颇是自豪:“祖师善工巧,墨家子弟多是工师算师,工算之道,远胜同侪,领袖群贤。”

正是因为墨子善长技巧之学,才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的物理成就之一,流传至今。

“墨家总院的设计,那才叫一个了得,可以说巧夺天工。”剧孟拈着胡须,声音略高,透着自豪。

周阳深知剧孟的脾性。他眼光极高。极少有什么事能入他之眼。他如此表现,是周阳识得他这么多年来的第一遭,想必不会假。

这也激起了周阳的好奇心,对墨家总院更加向往了。

一路前行,不时就有关卡喝问,有剧孟在,全部放行。

“每一道关卡,都有不同的暗语,若是不精通《墨子》者,绝对入了不山。不过。有我在,这些都免了剧孟给周阳他们解释。

《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用作暗语,也是正常的,周阳倒不惊奇。

眼看着天快黑了,剧孟笑道:“快了,快了,即时便到。”

“好嘞!”刘彻兴奋的欢呼一声。一路上听剧孟说起墨家总院的事,他的心早就飞到墨家总院了,想好好见识一番。

周阳也是这般心思,精神一振。就在这时,远远传来悠扬的歌声,只听有人唱道:“生民苦兮,人世忧患何太急!饥者不得食兮,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兮,劳者不得息!征夫无家园兮,妻儿失暖席;鲤寡无所依兮,道边人悲啼!念我生民苦兮,义士舞干戚!”

歌声极尽悲凉之能事,与晚景融为一体,说不完的苍凉,道不尽的悲伤,催人泪下,周阳眼里泪光莹莹,渭然叹息一声:“好悲凉的歌声”。

“悲天悯人!作此歌者。必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大要!”刘彻眼里闪着泪光,感慨一句。

“谢太子夸奖剧孟大是受用,一脸的肃然道:“这是祖师作的《忧患歌》。歌中道尽了战国之世,黎民百姓的悲与苦。其实,祖师所在的战国时代,百姓的日子比起歌中所唱更加悲苦,悲苦百倍!哎!”汉朝离战国之时并不算太远,战国时代百姓的悲苦之事还有不少在流传,周阳听了不少,大是赞同剧孟这话,感叹一句道:“战国大乱之世,诸侯力征,百姓苦战国,死于沟壑者亿万之数,天下归一,是百姓的心愿,秦始皇一统华夏,本是顺天应人的壮举,却给读书人骂为暴君,实是异数,异数!”

这番感慨不是赞扬秦始皇,而是有感而发。这首《忧患歌》。让人心酸,周阳这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儒家?”刘彻以轻蔑的口气道:“那些腐儒除了胡说八道他们又会做什么呢?孔孟之道,用来盅惑人心,效用还不错,真要用来治国,一定误国。儒家务虚,法家务实,可是,法家强横霸道,虽然实用,却让人听着不舒服,要是能有儒家那般委婉,那就好了。”

刘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拱得高高的。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儒家只能当姆二了。却不能用来治国六可是,后世户人不明他的意凶“匀心独尊儒术,禁绝百家,遗害千年。

要不是周阳如今对战国百姓有所了解的话,听了刘彻这话,一定会很惊讶,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把儒家捧得那般高的人,竟然心底里对儒家不屑一顾。

“太子所言极是。”剧孟称赞一句,接着道:“大帅的感慨极是有理。战国之际,诸侯力征,百姓苦战国,战死沟壑者不知其数。为平息战国之纷争,祖师与鬼谷先生,蝉精竭虑,想找到解除忧患的法子。鬼谷先生以为。要想平息战国之争,必要人才,隐居鬼谷调教出了商鞍、孙脑、庞消、张仪、苏秦这些纵横天下的人才。”

摇摇头,不无感慨的道:“而祖师却以为,鬼谷先生之法虽好,却是费时太长,效用还不一定好。于是,祖师广招天下贤士。教以强身健体之法,要他们扶危济弱,列国侧目。可是,这法子也不管用,列国表面上听从祖师的,平息纷争,实则攻伐不断。为此,祖师苦恼不已,苦思善策,却是束手无策。直到商鞋出现,在秦国变法,开阵陌,废井田,祖师未察其详情,勃然大怒。遣墨家剑士击杀商鞍,差点碍手。为此事,孝公入墨家总院,面见祖师,与祖师大辩数日,祖师幡然而悟,支持秦国变法。”

目光在刘彻身上一凝,笑着问道:“太子可知,商鞍变法后的秦国是什么样儿的吗?”

“商鞍变法之后,秦国变强,六国不敢樱其锋芒。”刘彻眉头一轩,大声道:“究其原委,就在于商君之法甚得民心。在秦国做百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从不遗漏。六国其土地百姓,是秦国的数十倍之多,却是敌不过区区秦国,说到底,就是他们的国策有问题。六国之君用人,用亲不是用贤,赏罚不明,是以越来越弱。”

“太子所言极是中肯。”剧孟点头赞同:“商鞍被秦国百姓尊称为法圣,他行事,一切以律法为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商鞍渭水决囚,一日而杀七百余,天下震动,为天下读书人骂为残暴。然,究其实,这七百余人皆有取死之道,无一冤枉。即使这七百余人的家人,也不觉得冤。可是,读书人却是喊冤了,真是天大的笑话。祖师一开始很震怒,深入了解之后,反而赞赏商鞍。”

微一停顿,接着道:“做秦国的百姓。只要不偷懒,勤奋努力,总会过上好日子。而在六国,无论百姓如何努力,总是吃不饱穿不暖,一年忙到头,粮食全为权贵们夺去,百姓怨声载道。六国百姓,暗中流传一句话:悔不为秦人!商鞍、张仪、范睢、蒙武、李斯,哪一个是秦人?还不都是为六国不用,这才辗转而入秦。在当时,秦国的官员,三成中有两成是来自六国的,真正的秦人不到一成。这些人才,在六国不得志,不为人所用,这才入秦,成就了秦国的大业。”“三成中有两成来自六国?”周阳大是惊讶,这比例太高了。可是,这话是剧孟说出来的,周阳不敢有丝毫怀疑。

战国七雄中,土地最广,人口最多的是楚国;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是魏国,秦国在人口土地、强盛上根本无法与之比,属于二流国家,而秦国却后来居上,一统华夏,并不是韦致,而是有其根本原委的。

糊夫,这是真的。”刘彻笑着肯定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是,要想得到民心,就先得人才,有了人才,方能有心民。方能有天下!前朝这点做得非常好。远非六国所能比。姐夫建议父皇培养人才,便是一个了不得的举措!”

“呵呵!是呀,是呀!”剧孟也来赞叹道:“太子说得太对了,要想得几心,就先得人才,有了人才,什么都有了。到了,这就是墨家总院。”

剧孟幕前一指,周阳一望之下,却不见房屋,只见一些黄色的物事,大是惊讶。刘彻率先问道:“在哪默怎么没看见?”

“那黄色的便是。”剧孟指点着道:“这些黄色是为通讯而设。祖师在世时,关心天下安危,于天下之事无不是了若指掌,全在一群信鸽。这些黄色的物事,便是吸引信鸽的,信鸽只要一到,便能找到地方。”

“哦!”周阳和刘彻恍然。

果然,朝前行走了一里路程,便看见绿色的城墙。这些绿色的城墙不是年久失修,长满的青苔,而是给人涂成这种色彩,远远一看,与环境融为一体,还真不引人注意。

“墨家总院依山而建,占地数里,每道石墙长约一里,就是比起战国时代的小国诸侯的三里之城,五里之郭,一点也不逊色。”剧孟指着墨家总院,为周阳和刘彻介绍起来:“里面共有六十余口水井,上千间房屋,数百亩田土。在这里,墨家弟子,不用出山,就能丰衣足食,要是有人想围攻墨家总院,妄图把我们饿死,那是休想。”

略一停顿,剧孟接着道:“祖师发现这里,与弟子们一道修建。历时四十余年,方才有眼前这般盛况。

这里风景优美,四季温暖如春,是隐居的佳处。”

他说得没错,这里的气温与他处“外巳经嘉隆冬时节。非常冷,而泣里却是一派联明记开的景象,处处有吐绿的草木,处处有盛开的百花,鸟鸣啾啾,暖风习习,周阳仿佛置身在春天一般。

“竟有如此仙境!”周阳大是感慨,造化之奇,让人惊讶。

“太美了!”刘彻一双明亮的眼睛,这里瞅瞅,那里瞧瞧,惊奇不置,赞不绝口:“怪不得,那些千古名士,宁愿放弃功名富贵,隐居在此处!如此美景,让人流恋,孤要是不做皇帝了,就来这里隐居!”

“等打完匈奴,我就来隐居了周阳大是赞同刘彻的说法。

“请!”初来此处的人,都会如此感慨,剧孟见得多了,也不以为奇,侧身相邀。

每道城墙都有一道门,有几个墨家弟子值守,他们身着墨衣,腰悬佩剑,身板壮硕,站到那里,就象出鞘的利剑一般挺拔,周阳暗中赞叹,墨家不愧是享誉数百年的显学,底蕴厚实,才有如此气象。

刘彻在眼睛在值守弟子身上溜来溜去:“如此壮士,屈居山中,不去破击匈奴,实是可惜了!可惜了!”

“的确如此!”周阳对这话很是赞同。

“别看他们长得壮,他们却是不错的工师,说到打匈奴,远不如在工算之道上拿手剧孟笑着为二人释疑。

“可惜了!可惜了”。刘彻很是惋惜。

“剧大侠,此言可真?,小周阳的声调陡然转高。

“句句属实剧孟很是诧异的打量着周阳:“墨家总院的弟子,十有八九都是工算了得之士,要是在山外,就是朝廷的那些良匠也不过如此”。

“太好了!太好了!”周阳心头一跳,一个念头闪电般掠过大是欣喜。

“姐夫,有什么好事?刘彻眨着明亮的眼睛,打量着周阳。

“走,去见了晃错再说。”周阳兴奋得紧紧握着拳头,用力一挥。

“姐夫,姐夫,给我说说。”刘彻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拉着周阳的胳膊。

“太子,你是知道的,大汉比起匈奴。最大的优势便是技艺。大汉能造出陌刀、新的盔甲,而匈奴却是造不出,虽然匈奴一心想拥有这些东西。”周阳脸上泛着红光:“太子,你想呀,这里有这么多精于工算之学的人才,与其让他们老死于斯,不如要他们下山去,调教出更多的工算之士。”

“这想法好是好,可是,他们不愿去。”剧孟笑着给周阳泼冷水:“昔年,皇上驾临之时,就提出过此事,最终只能作罢。”

“真的?”周阳眼珠一转,笑道:“看来要费些手脚了,可是,并非没有办法,我一定要让他们下山去。”

这可是现成的“教员”周阳绝对不会罢休。自从景帝采纳周阳的建议之后,招收了各行各业的人才,一派欣欣向荣之象。耳是,周阳远远不会满足,因为这些人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基础很差,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

周阳到是有不错的理论知识。可是,周阳军务缠身,没时间来处理此事。一路行来,周阳见识了墨家那么多的奇巧之技,对墨家弟子有了大概的了解,依他们掌握的工算之术,只需要稍加点拨,就可以教人,在汉朝办一所“科技大学。不是问题了。

要是在汉朝办起了“科技大学”就可以培养出更多的科学家、良工,汉朝就会有更多的工具,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汉军就可以驰骋天下。

这前景实在是太美妙了,周阳之所以一直没有做,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员”。如今,来到墨家总院,周阳这想法更加炽烈了。

“好啊!好啊”。刘彻大声叫好。

剧孟摇摇头,没有说话。这些弟子连景帝都请不动,周阳能让他们下山吗?周阳打仗是有一套,说到这事,就不那么拿手了。

一个身着青衣的长者,大袖飘飘而来,一身的飘然之气,让人一见便生出好感,一股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见过门主剧孟冲青衣人施礼。

“剧大侠免了青衣人挥挥手,动作优美流畅,极具美航他的声音清越动听,一点也不苍老。

“这就是晃错?”周阳心中一震,打量着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卓越政治家。

晃错一身青衣,一派仙风道骨之慨,眼睛明亮有神,清澈若泉,浑身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让人一见便生好感。

“见过先生。”刘彻冲晃错见礼道:“刘彻代父皇向先生叩头”。跪在地上,咚咚的叩起了响头。

晃错与景帝名虽君臣,实则父子般的情谊,景帝对晃错的呵护教导之恩,一直深藏心底。这次,特的叮嘱刘彻,要向晃错问候,刘彻哪敢不以后辈之齐匕相见的。

“太子,快快请起。”晃错忙来相扶,刘彻叩完头,站起身。

晃错扶起刘彻,这才盯着周阳,眼中精光四射,在周阳身上溜来溜去,瞧个不住,好象周阳宝贝似的。

第8章 始皇遗策第11章 何为士第3章 英雄归来(下)第13章 夜袭第13章 夜袭第42章 收百越之议第96章 中华文明Vs罗马文明第67章 匈奴的伤痛第42章 收百越之议第75章 龙城决战(一)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4章 东胡第32章 周阳的号令第80章 景帝血诏第31章 破击匈奴第42章 收百越之议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电第59章 一把大火第19章 惊天血战(一)第32章 周阳的号令第10章 兵临城下第34章 先辈遗风第74章 血染龙城(六)第116章 激战地中海第49章 改弦更张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98章 张骞出使第19章 惊天血战(六)第8章 单于的怒火第55章 新军之威第33章 御前对质第69章 处处烽火第1章 汉家宫阙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15章 再战匈奴第109章 灭亡罗马帝国的计划第1章 汉家宫阙第95章 第五大发明第83章 对阵第22章 天遂人愿第60章 浩劫降临第19章 惊天血战(一)第10章 千古一帝第93章 功德圆满第23章 明白人第96章 骄人战绩第20章 龙城见第89章 单于屈服第80章 一个不留第84章 阵前相遇第24章 周阳的谋划第75章 末日降临(六)第33章 赐官第53章 调兵遣将第61章 晴天霹雳第46章 风云突变第12章 再胜一阵第91章 晋升列侯第114章 罗马军团第25章 环首刀第46章 景帝的难题第83章 对阵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41章 董仲舒第9章 面对汉武帝第4章 东胡第59章 一把大火第24章 就此了结第29章 万分危急第89章 决战来临(二)第37章 挑战墨家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36章 弩阵第57章 恶有恶报第74章 血染龙城(六)第13章 魔鬼训练第81章 破敌之策第29章 赐婚第36章 弩阵第70章 单于的臭着第75章 汉奸第70章 吓破你的胆第8章 单于的怒火第6章 建章营第25章 东方朔来了第65章 血染大漠第93章 李广神威第33章 陌刀问世第7章 惹事精第26章 穷追不舍第75章 龙城决战(三)第54章 始皇伟哉第11章 灭东胡(中)第106章 终结马其顿方阵的神话第51章 迷惑匈奴第74章 横扫第22章 兴师问罪第76章 血!血!血!(下)第81章 《破龙城》第21章 由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