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七节

董卓不愿意离开西凉,大将军何进就更不愿意西进凉州了。

大将军何进上奏天子,说最近青徐兖三州闹饥荒,蚁贼没有粮食支撑无法继续攻打城池,纷纷撤进了泰山和黄河沿岸,许多叛乱军队更是在一夜之间溃散一空。同时间冀州灾民人数暴增,青徐兖三州的百万灾民蜂拥越过黄河进入了冀州。现在冀州不堪重负,形势岌岌可危,暴乱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大将军何进恳求天子暂时延缓西进凉州的时间,以便大军驻守冀州控制局势。

冀州牧杨奇一日三奏,哀求天子火速调拨赈灾钱粮以安抚境内的流民

。杨奇说,陛下在冀州最危急的关头调走北军,根本就是瓦上添霜,会让冀州的形势更加恶化。冀州这几年连遭蚁贼祸乱,人口巨减,田地荒芜,如果今年再遭重创,冀州会象边郡一样荒无人烟了。

朝中大臣们也上书劝谏。太尉马日?说,西凉叛军已经给皇甫嵩打得落花流水,逃回了边塞荒凉之地,叛军对西凉和三辅的威胁已经解除了,此时征调大将军西进凉州平叛没有任何意义。相反,此时冀州的形势却非常危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京畿的安全,所以他认为大将军和北军应该暂时留在冀州。

天子置若罔闻,不予理睬。他命令三公大臣和尚书台诸臣开始筹措册封太子的准备工作,催促他们立即草拟废除皇后的话书。

天子下旨给左将军皇甫嵩,命令他携旨强行接管西凉军。命令中垒校尉皇甫鸿统帅两万北军立即启程赶赴并州。

天子又给董卓回了一封措辞极为严厉的圣旨,命令他接旨后立即去并州主将军政,剿杀并州越来越严重的灾民暴乱,确保大军出塞作战万无一失。假如他再执意不从,当以抗旨之罪予以严惩。

天子下旨给冀州牧杨奇,命令他再征一万郡国兵。如果灾民暴乱,杀无赦。至于赈灾钱粮朝廷将在最短时间内调拨到冀州,请冀州府耐心等待。

天子再次下旨催促大将军何进率部西进凉州。天子说,冀州的事和你无关,你不要找借口,立即给朕到西凉去。

鲜于辅急奏天子,说西河郡的暴乱愈演愈烈,而征北大将军李弘视而不见,强行带走了两万大军。目前鲜于银已经率五千兵赶赴西河平叛,孙亲率五千兵赶赴上党平叛,张燕率五千兵从句注要塞返回太原平叛,自己带着五千兵驻守晋阳,正在忙于给大军征调粮草辎重无法脱身。为了防止暴乱军队流窜河东威胁到京畿的安危,他已经紧急征调五万屯田兵封锁了南下河东的各处要道。鲜于辅恳求天子督促前将军董卓立即率两万北军进驻并州,以便自己和张燕能够迅速从并州脱身率部出塞参战。

赵岐和张燕联名上奏天子。赵岐发火了,他在奏章中大骂冀州牧杨奇是个祸害大汉社稷的奸臣。赵岐说,冀州牧杨奇为了一已之私,竟然不顾国家安危,动用大量郡国兵驱赶灾民进入并州。并州贫瘠之地,又正值大战之际,哪有财力物力安置这么多的灾民?并州灾民暴乱根本就是人祸,都是杨奇一手造成的。赵岐恳求天子严惩冀州牧杨奇,要求冀州府坚决阻止灾民涌入并州。赵岐威胁天子说,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遏制,他将关闭壶关,封锁进入并州的所要关隘。

征北大将军李弘急奏天子,说自己已经率九万四千大军从雁门郡的马邑城出发,正在向定襄郡攻击前进。目前玉石的大军正在攻打骆县,阎柔的大军已经逼近定襄郡郡治善无城,而自己也即将率军开始攻击中陵县。李弘信心十足地说,臣预计在四月底可以拿下整个定襄郡,直逼云中。为了保持正面攻击的兵力,臣恳求陛下立即督促前将军董卓率部进入并州,以便让鲜于辅和张燕迅速率部出塞,会合大军。

同时间,河东郡太守王瀚急奏天子,说盘驻在王屋山上的蚁贼白波余孽听闻北疆诸军已经出塞作战,胆气大壮,纷纷下山掳掠河东郡县

。王瀚焦急万分,他在奏章中说,目前正是春耕季节,如果不能及时击退蚁贼,可能会耽误春耕,后果十分严重。他恳求天子立即派兵支援。

天子气得破口大骂。征北大将军刚刚出塞,北疆就七处冒火八处冒烟,这仗还怎么打?并州一乱,征北大军的粮草补给就成了大问题,前线大军的处境非常危急。大臣们也没有想到并州的形势转眼间变得这样恶劣,大家措手不及,一个个忧心如焚。

“下旨给鲜于辅,命令他坐镇并州,代领征北大将军事并督令北疆兵事大权。另外还要提醒他一句,他现在是听朕指挥,不是听征北大将军指挥。让他在董卓没有进入并州之前务必不要出塞,竭尽全力给征北大军督办粮草辎重,如有失误,定斩不饶。”

“下旨给张燕,让他暂领并州牧主掌并州军政,全面负责平叛诸事。着重告诉他,务必不要封锁冀州进入并州的各处关隘,否则以抗旨论罪,杀无赦。”

“下旨给张泽(就是张白骑),让他再起两万屯田兵,立即南下剿杀白波蚁贼。”

太尉马日?急忙阻止道:“陛下,屯田兵是黄巾军,白波蚁贼也是黄巾军,陛下让黄巾军去打黄巾军,这不是自取祸事,河东越打越乱嘛。”

“爱卿只想到他们都是贼,没想到他们一个是吃穿无忧的贼,一个是饿红了眼睛的贼,你怎么知道他们一定会狼狈为奸?”天子不屑地摇手道,“先这么办了。这燃眉之急无论如何都要解,否则下半年河东缺粮,京畿的日子很难过。北军赶到河东之后,再让他们回去屯田。”

“下旨给冀州牧杨奇,叫他不要做得太过份了。如果再驱赶灾民入晋,朕就把调拨冀州的赈灾钱粮统统转给并州。还有,下旨安慰一下赵岐。老大人大概气晕了,竟然连朕都敢威胁。”天子指着蹇硕说道,“派人给老大人送点上好的人参、鹿茸,给他补补身子。”

“再催董卓。”

董卓被逼无奈,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动身。此时去并州,自己几十年的努力将尽数化为泡影,自己几十年的威名将毁于一旦,董卓愤怒得几乎要造反了。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惹了什么祸,竟然成了天子和朝廷势必要杀之而后快的人。

今天的并州谁去都是一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为什么不让皇甫嵩去,非要让我去,这摆明了不就是要杀我嘛。李儒本来还想劝董卓两句,但被狂怒之下的董卓一脚踢了出去。董卓指着他痛骂不止。早知花钱买通士族就是这个下场,当初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听你的,我要是一直跟着奸阉绝不会有今天的绝境。天子和奸阉现在都知道我脚踩三条船,他们虽然嘴里说还在信任我,但心里恨不能把我生吞活剥了。这都是你出得好主意。你害苦了我,知道吗?

李弘刚刚出关,并州就乱成一团,现在谁能收拾并州这个混乱的局面?并州有黄巾军,有灾民,有军屯民屯,还要给北征大军运送粮草军械,这么多事情交织在一起,我董卓就是有十个脑袋一百只手也忙不过来。到时候不要等陛下下旨杀我,我自己就累得吐血而亡了。

我在并州没有根基,没有军队,我也不熟悉并州的军政事务,我去了之后,除了等死我还能干什么?我都快六十了,难道我这么大年纪还去并州再创基业?等根基打下来我早就化成灰了

董卓歇斯底里地咆哮了一会,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了不少。他把李儒扶起来,十分抱歉地拍拍他的肩膀,然后神色坚决地说道:“我绝不进并州。”

李儒说:“目前洛阳的形势对大将军和士人都非常不利,皇统的事估计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所以这个时候将军还是顺应时局伺机而动为好。前期我的判断的确有错误,我没想到当今天子竟然这样厉害,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将军的仕途和性命。从目前天子对你的使用来看,你对天子还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奸阉就不会派人来指责我们,更不会说要我们忠诚于陛下的话。现在将军虽然不愿意进并州,但也不能不离开西凉。将军要是惹恼了陛下,陛下一封圣旨就可以把你押进京城,因此,将军还是遵从圣旨速速离开西凉吧。”

“离开西凉?”董卓无奈地叹了口气,“离开西凉后我们到哪?”

“我们到河东。”李儒说,“河东距离洛阳只有几百里,渡河后旦夕即至,所以我们待在河东最安全,甚至要远远好过待在西凉这个偏远闭塞之地。”

“到河东?”董卓想了一下问道,“滞留河东总要有个理由,我们有什么理由?”

“剿杀白波蚁贼。”李儒说道,“白波蚁贼的首领杨奉不是投靠了将军吗?你让杨奉秘密赶到王屋山,和白波蚁贼取得联系。然后我们把这场平叛大战打上几个月。几个月一过,洛阳也好,并州也好,塞外大战也好,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变化,那时将军何去何从自然也就一清二楚了。”

“进京?”董卓蓦然醒悟,脸显惊喜之色,“陛下如今把何进逼上了绝路,他要么束手就缚引颈待死,要么秘密回京发动兵变,皇统之争必然要演变为一场血雨腥风。如果何进发动兵变,那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对。”李儒冷笑道,“何进要发动兵变,必然在朝中要取得士人的支持,但他们军队数量少,实力不足,而天子手握皇权,内有南军外有西园军,实力要远胜何进。所以何进的兵变能否成功,洛阳局势如何发展,我们无法估猜。但我们离洛阳近,将军手上又有军队,只要将军在河东静待时机,无论是天子胜出还是何进胜出,又或者是士人胜出,我们都能从中得益。”

Wшw◆ t tkan◆ CO

董卓笑了起来,“如此看来,天子待我不薄啊,给了我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一个铲除奸佞报效国家的机会。此举一旦成功,皇统继立,洛阳稳定,社稷安宁,我董卓可就是大汉国的第一功臣了。”

“正是。”李儒捻须笑道,“这西凉,将军是无论如何都要离开了,何况你就是不离开,皇甫嵩也要把你赶走。但那并州,将军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进。不过话也说回来,那并州,将军也未必能进。我就不相信李弘会把自己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并州交给你。如果出塞作战的是将军你,你愿意把自己和二十万将士的性命都交给李弘吗?又或者是皇甫嵩?”

董卓摇摇头,“我宁愿放弃出塞作战,也不愿意把自己和二十万将士的性命交给别人。此次出塞作战不同于以往,李弘所率的二十万大军不是胡人就是黄巾军,将来都是危害大汉社稷的隐忧,所以陛下绝不会让他们活着回到长城。李弘不让我进并州说明他很聪明,如果他让我进并州,说明他是大汉国最大的白痴,死了活该

。”随即他脑中灵光一闪,手指李儒冷森森地说道,“并州暴乱有可能是……”

“对,李弘终究还是我大汉国最大的威胁。”李儒担忧地说道,“此人不除,我大汉国绝无安宁可言。”

董卓神色一僵,两眼盯着李擂半晌无语,忽然他脸显无奈之色,喟然长叹道:“他的将来就是我的今天。虽然他本人无意祸乱国家,但陛下和朝廷的大臣们岂肯把一头豹子放在身边。”他苦笑着挥挥手,“算了,不说他了,今天的大汉国哪有武人的存身之地。上奏陛下,说并州现在形势危急,我要带亲兵营到并州去。”

李儒点头道:“此去河东,将军虽然可以指挥北军,但却不能随心所欲地指挥北军,所以将军大人还是多带一些铁骑以策安全。”

“带三千铁骑就足够了。”董卓不屑地说道,“无论是南军北军还是西园军,有谁能够挡住我西凉铁骑?”

董卓带着三千铁骑磨磨蹭蹭走到长安的时候,天子的回旨到了。天子同意他率自己的亲卫铁骑到并州,并再次催促他加快行军速度。此时皇甫鸿已经带着北军由蒲坂津渡河赶到了河东。河东太守王瀚看到北军来临,喜出望外,立即督请他们驻守安邑,以防屯田兵再次闹事。同时急令张白骑带着屯田兵返回临汾耕地种田,剿杀王屋山蚁贼的重任随即交给皇甫鸿了。

北军滞留河东的消息传到洛阳后,天子很生气,急忙下旨催请董卓立即率部北上并州,但这时从长安却传来了坏消息。董卓遇刺,身中三支弩箭,重伤不起。天子无奈只好调转矛头再催大将军何进。

何进上奏天子,说北军自渡河北上平叛后,由于连番作战,将士阵亡较大,需要临时征募士卒以补充军队,他恳求陛下再给他一段时间,他务必于四月底率部西进凉州。何进既然说明了原委,又给了肯定答复,天子不好再催,于是他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确立皇统册封太子的事。

这次朝议时间很长,一直拖到了深夜。大臣们刚刚离开嘉德殿,天子就昏了过去。小黄门蹇硕大惊失色,断然下令封锁永乐宫,任何人不得进出。太后泪流满面,一连喂了天子十颗金丹也没能把天子救醒。

小黄门蹇硕方寸大乱,急得团团乱转。太后说,还是急召医匠来给天子看看吧?蹇硕犹豫了很长时间都不敢拿定主意。此时如果传出天子病重的消息,洛阳势必要发生惊天剧变。他和太后商量了一下,派人把骠骑将军董重连夜请进了永乐宫。三人合计了很久,决定隐瞒天子重病的消息。

几个皇宫最好的医匠被请进了永乐宫,他们一致断定天子得了肝病,而且病情十分严重。蹇硕问,怎么严重?几个医匠战战兢兢地都不敢说。太后说,说实话吧,赦你们无罪。有个年纪较大的医匠悲痛地说,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太后痛哭,当场昏死过去。蹇硕对几个医匠说,你们暂时待在永乐宫给陛下治病,绝对不要泄漏陛下生病的消息,否则诛杀九族。

第二天天子还是昏迷不醒。这天上午蹇硕遍告大臣,说太后生病了,天子要陪侍左右,最近不上朝了,如果有急事就由我代为转奏。

这天下午,天显异象,天狗吞日,天地尽陷黑暗。

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二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节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六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九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七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七节(上)谶纬与白虎通义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四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五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八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八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六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八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四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七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一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七节(下)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二十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三节(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七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六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二十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七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七节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四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一节第15章 千钧一发间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一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一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九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一节第8章 破谋定龟兹汉代家庭的生活消费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八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九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六节(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二节第2章 班超固我愿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八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五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二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七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九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五节-第六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七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七节青梅煮酒董卓进京述论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一节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一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五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二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五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六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三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九节(下)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九节(上)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一节(下)青梅煮酒董卓进京述论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九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一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