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三节

拓跋帷和旭葵要求立即退回阴山一带,趁着汉军没有攻克阴山要隘切断大军退路的时候,迅速回援五原。拓跋帷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把阴山控制在手上,以确保大军进退自如,否则我们将生机尽绝,死路一条。

须卜弃阳接到须卜骨都侯要他紧急回援的消息后,立即下令自己的三万铁骑出城集结,准备连夜渡过荒干水撤回五原郡。白马铜生气地说,你匆忙撤军必将动摇军心,如果将士们知道九原城失陷,各部族众均被汉军掳掠而去,后果是什么你知道吗?他们会一哄而散逃回五原郡向汉人投降的,对他们来说,自己的部族和亲人要远远比单于庭重要。

须卜弃阳说,汉人在九原一带大肆屠杀我们的族人,单于庭也罢,部族也罢,将士的亲人也罢,早就死光了,我们除了报仇还能干什么?没有人会投降。

“你懂什么?”白马铜气得骂道,“于夫罗、刘豹、去卑,他们都率军跟随汉军出战,他们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汉人屠杀自己的族人?汉军为了攻占九原,当然要大开杀戒了,但九原城一旦被汉人拿下,他们就没有理由继续屠杀手无寸铁的老幼妇孺了。如果他们执意要杀,必定会激怒于夫罗、刘豹和各部首领,这对汉人有什么好处?汉人的目标是收复边郡,不是把我们屠杀一净,你知道吗?如果有部落首领愿意率部投降,汉人和于夫罗不但会举手欢迎,还会尽赦罪责。这样一来投降逃跑的人就更多了,最后我们还能剩下多少人?这仗还怎么打?到时恐怕我们连阴山都过不去。”

“我们不说,谁知道九原城已陷,五原郡已丢。”须卜弃阳十分恼怒地说道,“如果不尽早撤退,我们很快就会被汉人包围,大家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我们不说,他们就不知道吗?”白马铜嗤之以鼻,“军心一旦尽失,我们就死定了,谁都活不了。”

他杀气腾腾地看看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暂时不要撤。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击败豹子的机会,不能错过。”

拓跋帷和旭葵互相看看,眼里露出嘲讽之色。须卜弃阳吃惊地问道:“击败豹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击败豹子?”

“对。如果我们能在云中击败豹子,汉人的合围之策随即失败。”

白马铜指着地图说道,“你们看,汉人渡河之后可以迅速北上攻击阴山要隘。由九原到阴山只有一百多里,目前汉军肯定已经开始攻击高阙和卫阙,我们现在即使日夜兼程往回赶,也无法抢在汉人的前面先行赶到高阙会合大单于。当我们疲惫不堪地赶到大青山一带时,必将遭到汉人的阻击。徐荣会和随后赶来的豹子东西夹击,把我们包围在大青山南麓。”

“汉人为了迅速抢占九原和阴山要隘,完成对我们的合围,渡河北上的兵力一定非常庞大,我估计原来集结在度辽河的徐荣、麴义、杨凤和赵云的四支大军都会北上,再加上于夫罗、刘豹和去卑的铁骑,现在渡河北上的军队人数大概在十万以上

。”

“从九原城丢失到现在已经有四天了,如果我们急速后撤最快也要三天后才能赶到大青山。汉人在七天的时间内至少可以渡河七万人。这七万以逸待劳的汉人完全可以把我们的十万疲惫之师挡在大青山下。”白马铜看看大家,皱眉问道,“你们谁有本事击败这些汉军,冲破合围,顺利赶到阴山要隘?”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目前在云中战场上有兵力上的优势?”拓跋帷疑惑地问道,“你能肯定徐荣、麴义、杨凤和赵云的四支大军都会渡河北上?”

“我们和豹子已经交手一个月了,你们可看到这四个人的军队?”白马铜望着旭葵问道,“你一直在右路和徐荣对阵,但每次出兵攻击你的都是玉石,你看到过杨凤和赵云吗?你除了看到他们的战旗以外,和他们交过手吗?他们根本就没有在箕陵城渡河,那都是汉人的奸计,他们的目的是要把五原郡的兵力诱到云中来以便他们突袭九原城。”

旭葵苦笑摇头道:“我们一直以为徐荣是在蓄势待发,谁知道……”

“如今汉人突袭得手,我们基本上已经被包围,回撤是一条死路,要想击破汉人的合围反败为胜,唯一的办法就是击败豹子。”白马铜一拳砸在地图上,大声说道,“豹子一路狂攻而来,不但损失惨重而且士卒已经极度疲劳。从白渠水之战来看,他目前手下只有玉石、阎柔、颜良、楼麓、张?和庞德数支军队,兵力不会超过八万人,而且还有一半是步卒,我们完全有把握击败他。”

旭葵瞪大一双惊惧的眼晴望着白马铜,觉得他根本就是一个疯子,“你……你说你能击败豹子?”

拓跋帷沮丧地低头说道:“我宁愿和徐荣麴义对阵,也不愿意和豹子对阵。你要知道,豹子这几年纵横边塞从无败绩,要想击败他无疑是痴人说梦。他只要有一万人就能天下无敌,更不要说现在他有八万人。我们还是撤军吧。我们有十万铁骑,难道还不能冲破汉人几万大军的阻击?”

须卜弃阳小声劝道:“撤吧,我们还是撤吧。现在看来,我们已经很难坚守到雨季了。撤过阴山,我们好歹还有喘息的机会,还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白马铜指着三人愤怒地说道:“豹子现在已经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只要他们到了云中城下,我们就可以利用云中城的坚固和两河之间的狭窄地形和他进行决战。此时汉人已经没有援军,我们必能大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旭葵冷笑道:“此战即使如你所愿,我们打赢了,但我们还能剩下多少人?我们拿什么打徐荣?”

“此战打赢了,徐荣就失去了侧翼的支援,他孤军深入反而会陷入我们的包围和夹击,而豹子大败的消息也将动摇汉军的士气,汉人还能继续坚守九原吗?雨季来临后,黄河水暴涨,汉军粮草辎重的运输就成了大问题。一旦粮草不继,徐荣怎么办?”白马铜浓眉倒竖,怒不可遏,“只要我们打败了豹子,徐荣必将撤军,这么简单的事你们都看不出来?”

“我们的人都打完了,将来怎么办?豹子要是再攻塞外,我们怎么办?”须卜弃阳激动地说道,“你难道要我们灭族吗?”

“豹子大败,汉人的皇帝岂肯饶过他?他死定了

。”白马铜挥手说道,“这次汉人的皇帝倾尽国力,动用了二十万大军出击塞外,此战若败,汉人哪来的国力继续出兵作战?没有十年二十年,汉人休想恢复元气。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会怎么样?那时我们早就打过长城占据北疆了,哪里还会待在这里?”

“要是我们打败了呢?”拓跋帷说道,“你凭什么说我们一定能击败豹子?我们有数倍于豹子的兵力吗?我们有必胜的策略吗?现在九原城已失,五原郡的城池均被汉军占据,族众牲畜尽数被掳。我们吃什么喝什么?我们的后援在哪?我们吃草撑到雨季吗?”

“但是我们回撤,你们谁能保证大军一定可以冲破汉军的阻击顺利到达阴山要隘?”白马铜瞪着拓跋帷说道,“我们要是被汉军包围在大青山,就是全军覆没之局。这和留在云中与汉军决战相比,哪个成功的可能更大?”

“豹子和徐荣相比,哪个更厉害?”旭葵毫不示弱地说道,“如果豹子还有后援,如果渡河北上的汉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那回撤阴山以北当然是最妥当的了。”

白马铜气得睚眦欲裂,一拳砸到案几上,大声吼道:“此时回撤正中汉人合围之计,我们必死无疑。”

“此时不回撤,阴山要隘就要尽数丢失,那时我们才是必死无疑。”拓跋帷坚决地说道,“速速回撤。”

“要打,我们也要到阴山脚下打,而不能在这里打。在阴山打,我们不但进退自如,还能得到拓跋锋的支援。”旭葵说道,“过去我们就是这么定计的,现在不过稍稍提前而已。有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上上之策。”

白马铜和拓跋帷、旭葵、须卜弃阳三人争论了很久,但拓跋帷、旭葵和须卜弃阳为了保存实力,为了保住各自的身家性命,谁都不愿意冒险和豹子决战。白马铜无法说服三人,最好只好同意撤军云中。

白马铜立即派人通知驻守在原阳、北舆的守军弃城西撤,同时命令大军分三路先后撤过了荒干水。

李弘接到胡族联军撤退的消息后大为兴奋,急忙指挥大军进占云中城,准备随时渡河追击。

徐荣的战报送到了李弘手上。

九原城被汉军攻占,五原郡大部已经收复的捷报立时传遍了汉军大营,将士们欢呼雀跃,士气空前高涨。

李弘和诸将高兴之余也有点担心。由于白马铜先于汉军得到九原城失陷的消息,他带着铁骑以最快的速度撤离了云中城,并且迅速渡过荒干水北上了。而李弘因为情况不明没有及时发起对云中城的攻击,结果让白马铜跑了。白马铜撤得快,留给徐荣部署兵力的时间就少,汉军在大青山一线阻击胡人撤退的难度就增加了许多。

李弘决定立即追击。这时,鲜于辅十万火急地送来了一封急书,天子驾崩了。

李弘霎时呆住了。

鲜于辅的这个消息来自河东卫阀

。他在信中说,天子突然病重驾崩,没有留下遗诏,也没有册立太子。现在京中形势不明,由谁继承大统不得而知。他建议李弘立即停止攻击,做好撤军的准备。

李弘十分恐惧。北疆大战已经进入最关键的合围阶段,如果此时朝廷命令撤军,或者洛阳因为皇统之争引发大乱从而导致粮饷断绝,北疆大战不但要前功尽弃,而且大军极有可能被胡族联军反戈一击惨败而归。尤其是已经渡河北上的徐荣,他的处境最为危险,现在他的前面有十万胡族联军,后面有滔滔黄河,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之局。

“陛下,陛下……”李弘咬着牙,低声自语,“陛下如果早点解决皇统何来今日危局?”

李玮看到李弘神情不对,急忙问道:“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李弘把鲜于辅的书信递给了李玮,自己提笔埋头疾书。他要鲜于辅想尽一切办法保证西路大军的粮草供应,一旦洛阳有乱,立即通知徐荣撤军。接着他又写了一封书信给徐荣,叫他不要再攻击阴山要隘了,而是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到大青山一线。一旦洛阳大乱,粮草供应断绝,立即全线撤军,不要有任何犹豫。

李玮玲笑一声,把鲜于辅的书信放到了案几上,“大人,这可是最好的时机了。”

李弘知道他想说什么,挥手阻止道:“我受陛下之托为大汉国收复边郡戍守北疆,绝不会挥军南下。你不要说那些没用的话,说点有用的给我听听。”

“天子驾崩,幼主登基,奸佞当政,洛阳即使今日不乱,将来还是要乱,国家还是要亡,大人为何执意要让天下生灵涂炭?”李玮激动地说道,“大人,陛下已经归天了,北疆之战无论是否继续,大人都将难逃一死。”

“死就死,我怕什么?”李弘毫不在意地说道,“我只要把兄弟们带回去就行。”

李玮气得甩手就走。

“命令各军,明天渡河北上。”

徐荣渡河之后立即率部进驻九原,麴义、赵云和刘豹各带铁骑迅速北上。

散居在阴山以南的匈奴各部族众被汉军全部掳获。刘豹命令手下带着这些人立即迁移到杨树湖一带,尽可能远离九原和大青山逃避战火。

赵云进入满夷谷,刘豹攻击高阙,两人各自率部发起了夺取阴山要隘的战斗。麴义和杨凤率军驻扎于大青山南麓的大青原,准备阻击回援的胡族联军。

徐荣接到了鲜于辅的急书。天子驾崩。

徐荣呆呆地坐在大帐内想了很久很久。

“大人,我们何时出发?”文丑走进大帐问道,“各营都已准备妥当。”

徐荣缓缓站起来,把书简递给站在身后的侍卫,“烧了。”

“命令各营,立即出发。”

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五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一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十七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九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九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九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六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三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九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十六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八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六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八节-第二十九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五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四节东汉末年各少数族的风俗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七节青梅煮酒董卓进京述论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九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六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六节转贴东汉和帝后盐铁不再官府专卖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节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九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二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三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二十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十六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九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九节(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七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五节-第二十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节三国人物介绍吴转贴东汉和帝后盐铁不再官府专卖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六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一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六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三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六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八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一节第19章 飞骑入赤谷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节起点浪子书友的书评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九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四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八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七节(上)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九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七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七节第24章 猛将的传承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六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五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节第11章 捷报入京师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八十一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二节中国古代军队的指挥与调遣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二十三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四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九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