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四节

九月上,金雪原。

车骑大将军李弘先后接到了三路北进大军的军情禀报。目前三路大军已经按照李弘的要求顺利会师金雪原。

三路大军由于连番血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东路的张燕军歼敌近万,损失步骑大约五千多人。尤其是双雁山一战,阎柔李溯遭遇黑鹰铁骑的攻击,李溯的铁骑营折损过半,都尉红柏阵亡。中路的麴义军全歼北部鲜卑一万五千骑,诛杀北部鲜卑大人拓跋锋,自己也损失了大约四千多人。西路的徐荣军斩首八千级,杀了西部鲜卑的大帅律日推演,俘虏六千多人,自身折损六千多骑,都尉雁无心阵亡。高顺徐晃军在运粮过程中遭到鲜卑人的突袭,杀敌三千,折损二千。

汉军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历大小二十七战,以损失一万八千多人的代价占据了整个北部鲜卑和弹汗山的所有疆域,掳掠人口近二十四万,歼敌四万六千骑,其中斩首两万四千,俘两万二千,获牛马骡驴驼三百二十万九千七百余头。由于鲜卑诸多部落主要集中在北部鲜卑和弹汗山的广袤疆域,此战过后,直接导致了鲜卑近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了汉军的俘虏。

李弘一边向朝廷报捷,一边急书屯兵朝天原的诸军将领。李弘命令建威将军徐荣暂时统领诸军,各部将领皆归其节制。李弘同时告诉徐荣,鲜卑人虽然措手不及被我们远击到千里之外,但鲜卑人的东中西三部实力强悍。如果他们在慕容风的指挥下向我们发起反攻,大漠形势有可能出现逆转。李弘说,现在粮草辎重尚可支持,将士们也士气高涨,你务必要利用这段时间保持对鲜卑人的强大威慑,以保证汉北郡的筹建和稳定汉北郡疆域内的鲜卑诸部。如果鲜卑人迟迟没有集结,你要伺机出击,最好把慕容风赶到燕然山一带,减轻鲜卑人对汉北郡的威胁。

车骑大将军府行辕。

李弘站在大帐外,亲自把拓跋韬和拓跋貉迎进了大帐。

李弘说,我们之间的仇恨暂时不要说了。五年前在上谷,我们就交过手,那时你们入侵幽州。后来,你们还是不断地入侵,不断地占据我大汉疆土,杀戮我大汉子民,掳掠我大汉财物。今天,我大汉军队北上远征,可以说是报仇,也可以说是入侵。但不论怎么说,我们之间没有对错之说,只有成败之论。这次我赢了,至少目前我是赢了,你们输了,所以你们就得听我的。现在我们不谈仇杀的事,也不叙旧,我们谈谈将来的事。

拓跋韬和拓跋貉低头不语。当年拓跋锋入侵幽州,拓跋韬和他的数千铁骑被李弘包围,生机尽绝。然而李弘却没有趁机围歼他们,而是主动招降,两人不久就投降了。后来李弘和刘虞两人从北疆大局出发把他们都放了,拓跋韬和拓跋貉因此对李弘的不杀之恩非常感激。三年前和连和拓跋锋南下入侵西疆,两人为了避免和李弘对阵,没有随同南下,而是和魁头一起横扫阴山以南,占据了北方四郡。这次长云山之战,他们被汉军俘虏了,两人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谁知李弘再次给了他们一条生路。拓跋貉从李弘的笑容里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他小声问道:“大人,那拓跋族呢?”

李弘说,我现在既没有杀尽你们的族人,也没有杀尽你们拓跋族的士卒,当然是有心要让你们活下去,但你们拓跋族如果想继续生存在这片大漠上,就必须要听我的。拓趾韬和拓跋貉听说拓跋族还能继续存在,心里又惊又喜,急忙跪下表示愿意效忠大汉国,效忠李弘。李弘随即把重建鲜卑王庭的事说了一下。李弘说,和连之子骞曼已经被我们找到,现在正在来金雪原的路上。你们拓跋族立即联合北鲜卑诸部首领在金雪原筹建鲜卑王庭,骞曼就是鲜卑王庭的大王。骞曼一到,鲜卑王庭就向大汉国递交降书,同时,你们把鲜卑大王投降的消息遍传大漠。

拓跋韬和拓跋貉犹豫不决。此事重大,他们必须要和诸部首领商议。李弘筹建鲜卑王庭,以骞曼为鲜卑大王,其用意不过就是为了分裂鲜卑国,尽快安抚北鲜卑诸部。现在魁头和东中西三部鲜卑的大军就在朝天原,如果几个月后魁头打赢了,汉军败退大漠,那北鲜卑诸部首领的下场可想而知。

拓跋韬问道:“大人为什么不把王庭设在弹汗山?”

李弘笑道:“我已经把弹汗山和弹汗山所属的部分鲜卑诸部都赏给舞叶部落了。现在射墨赐正带领族众北迁弹汗山,估计很快就要到了。射墨赐到了弹汗山之后,立即就会筹建舞叶王庭。”

拓跋韬和拓跋貉吃惊地看着李弘。李弘微微一笑,摊开了案几上的地图。

“北部鲜卑和弹汗山的所有疆域已经被我大汉国占据,现在这里叫汉北郡,隶属于大汉国的并州。”李弘指着地图说道,“从汉北郡的东端开始,依次是白山乌丸黑翎王楼麓的领地,弹汗山鲜卑舞叶王射墨赐的领地,上谷乌丸白鹿王鹿破风的领地,代郡乌丸飞狐王冉冉的领地,北鲜卑王骞曼的领地,匈奴日逐王刘冥的领地,匈奴左贤王刘豹的领地,西凉羌族湟中王聂啸的领地,最西端是西凉羌族先零王狂风沙的领地。”

李弘拍拍这张崭新的地图,看看目瞪口呆的拓跋韬和拓跋貉,微微笑道:“大漠已经不是你们鲜卑人的天下了,尤其这大漠的南部,马上就是四族九王的天下了。这九个部落王除了骞曼,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战利品。北部鲜卑和弹汗山的所有部落都将成为这八王的族众。”

拓跋貉脸色苍白,张口结舌地问道:“鲜卑大王怎么转眼就成了北鲜卑王?北鲜卑王庭难道就我一个拓跋族?”

“鲜卑国既然投降了,当然就无权继续享有大漠。这大漠上的所有一切都是我大汉国的,包括你们的鲜卑大王。”李弘笑道,“如果你们愿意帮忙,我可以再给几个部落,给几千人口。”

拓跋韬和拓跋貉相视苦笑。从此后,大漠南部云集四族部众,九王鼎立,鲜卑人再也没有称雄大漠的希望了。

李弘目送拓跋韬和拓跋貉策马离去,转身走进了大帐。

田畴正在伏案仔细看着地图,他看到李弘走进来,急忙问道:“在人,刘冥大人不是校尉吗?他怎么变成匈奴单于庭的日逐王了?大人也要奏封刘大人为王?”

“目前刘豹的势力太大,要适当的控制一下,以免让他一家独大,影响到汉北郡诸部落王之间的实力平衡。”李弘说道,“刘冥本来就是匈奴贵族子弟,在我大汉国从军多年,屡建功勋,做一个单于庭的日逐王还是绰绰有余。我已经派人去美稷的单于庭了,于夫罗会答应的。”

田畴看看李弘,没有说话。他心想,于夫罗要是不答应呢?

李弘似乎看出了田畴的心思,他笑着说道:“子泰,刘豹的实力越强,对于夫罗的威胁也就越大,这对单于庭,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我能趁这个机会削弱刘豹的实力,于夫罗会感激不尽的。”

“还是大人考虑的周到。”田畴笑道,“那大人上书朝廷,要求奏封一批胡族将领为各部落小王也是为了削弱各部大王的实力了?”

“对,我们把这么多鲜卑族众和牲畜财产赏赐给各部落,他们的实力马上就会剧增,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削弱和分化他们的实力。”李弘说道,“我和鲜于大人、杨大人、玉大人商量了多次,觉得还是多封一点小王比较合适。恒祭、射缨彤、鹿欢洋、弧鼎、弃沉、心狐、百里杨这些人跟我打了很多年的仗,我不能亏待他们,我要给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还有木桃、木李和一些归属我们的鲜卑将领,这些人也要赏,也要封他们一个部落小王。封他们为部落小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立有战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事可以影响东中西三个鲜卑部的诸部首领。我要让他们知道投降或者归属我大汉国,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

田畴担忧地问道:“大人想过没有,这些大王、小王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稳定疆域,但将来呢?将来大漠里部族林立,纷争不休,也许会酿成大祸。”

“子泰啊,现在的问题是我要守住大漠南部,为北疆百姓的生存建下一道牢固的屏障,为大汉国的复苏争取更多的时间。”李弘苦笑道,“我能有多大本事?你们又能预测到多少年后的事?我们还是先就目前的条件解决眼前的问题,将来的事等北疆彻底稳定了再说吧。只要大汉国强盛了,大漠里我们就是霸主,所有的部落王都会臣服于我大汉,成为我大汉忠实的臣民。”

田畴沉默不语。他想再进言几句,想劝劝李弘看得长远一点,做得完美一点,但他又觉得李弘是对的,他无力反驳。李弘不是第一个率领大军打进大漠的人,也不是第一个打败大漠胡族的人,但他却是第一个试图永久占据大漠的人。这件事没有那个先辈能够完成,李弘没有可以借鉴的人和事,所以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个世上,没有谁的智慧能够看到和预测将来的事,如果有,这个世上就没有战火和杀戮了。

田豫抱着几捆竹简走进了大帐。

筹建汉北郡的事已经接近了尾声,田豫现在最着急的是缺乏人手。李弘为此紧急派人南下晋阳,要求赵岐和蔡邕立即从晋阳大学堂里征募几十名诸生到汉北郡府任职。田豫向李弘简要禀报了一下筹建府衙的事,然后说了一下分封诸部落领地的具体设想。田豫说,乌丸人和匈奴人久居大汉边郡,让他们全部迁出边郡,显然会遭到一部分胡人的强烈反对和抵触,所以还是留一部分胡人在边郡为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李弘同意了他的建议。

田豫接着说到了边郡各部族北迁大漠的事。

张燕攻下弹汗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通知舞叶部落的射墨赐、白鹿部落的席破风,还有白山乌丸大帅度连牧各自带领部落铁骑北上驻防。五原郡的匈奴诸部现在都是左贤王刘豹的族众。李弘到达金雪原之后,立即命令刘豹的弟弟刘鹰带领部分族众进驻了受降城。

田豫说,楼麓、射墨赐、席破风、冉冉和刘豹的族众在接到大人的北迁命令后,会在近期内陆续北上。至于先零羌,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北迁,边郡二十多万各族胡人全部迁进大漠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在冬天来临之前可以基本完成。因为边郡里人口最多的就是匈奴人,刘豹的族众有十几万。所以只要匈奴人迁移完毕,这北迁的事其实也就差不多了。

田豫还担心湟中羌的事。李弘说,湟中羌本来就不是大漠里的胡族,他们远在西凉的金城郡,距离大漠两千多里,怎么可能会离乡背井迁移到陌生的大漠?现在金城郡给韩遂的叛军占据了,聂啸和他的手下无法回家,只能待在大漠里,算是第一批迁移到大漠的湟中羌人。等分配战利品的时候,多分一点各族女人给他们,让他们在大漠里繁衍后代。等将来西凉的叛乱平定了,再让聂啸他们把家人接到大漠来。

“按照大人的命令,弹汗山所属诸部落已经集中到弹汗山一带,北部鲜卑所属诸部落也将在几天后全部集中到吹寒原、金雪原和受降城三地。”田豫说道,“大人急于把这些鲜卑集中到一处,除了以后方便把这些鲜卑人分配给各部落大小王外,是不是还有坚壁清野的意思?”

李弘笑道:“国让,你看出来了?”

“中部和东部鲜卑距离朝天原有千里之遥,牲畜和武器很难迅速而安全地送到朝天原。因此,魁头、慕容风和弥加的数万大军只能靠西部鲜卑输送军需,但仅靠一个西部鲜卑根本无力支撑数万大军几个月的消耗。所以,他们要想把这仗持续打下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到汉北郡来抢。”田豫叹道,“大人先是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势横扫北部鲜卑和弹汗山,接着又坚壁清野,北迁胡族,始终牢牢掌握着大漠之战的主动,让鲜卑人步步受制,穷于应付。”

“鲜卑人要是不打,直接退守东中西三部,那么等到胡族北迁完毕,大漠南部的疆域就彻底丢了,他们以后不但不能称霸大漠,就连鲜卑国也会四分五裂。他们要是打吧,实力不够,不能一战而定。如果这一仗拖到雪季来临,我们就算在大漠站稳脚跟了,而他们却要饿死了。”田豫笑道,“依我看,这次慕容风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他总不能让鲜卑铁骑饿着肚子打仗吧。”

李弘笑道:“国让,你既然能看出大漠的形势,魁头和慕容风也会看出来,那你说说,魁头和慕容风将如何应对?”

田豫稍稍皱眉,略加思索,随即回道:“魁头和慕容风只有三条路,一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所有的鲜卑铁骑向我们发起反攻,这个成功的可能太小,而且正中我们的下怀,他们不会干的。二是退守,死守东中西三部鲜卑,但这样一来他们就丢失了大漠南部疆域,迟早都要被我们逐步蚕食。第三嘛,当然是大人心里最盼望的一件事了。”

李弘微仰身躯,摸摸脸上的黑须,眼含忧色。

“魁头失去了弹汗山就失去了一切,鲜卑国失去了弹汗山王庭也就不再成为鲜卑国,所以魁头和慕容风务必要击败我们。”田豫看看李弘,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如果想得偿所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彻底击败慕容风,让鲜卑人从此失去称雄大漠之心。”

李弘苦涩一笑,轻轻说道:“难道,我非要击败大帅才能得偿所愿吗?”

“大人,慕容风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他是鲜卑人心里的不败战神,是鲜卑人的希望所在,他即使不想打也得打。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力,他只能誓死血战。”

李弘望着案几上的地图,垂首不语。

“大人,你要下决心打,否则,大汉国雄霸大漠的机会也许就此失去。”

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一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一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八节-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四节(下)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四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七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四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六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二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二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三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三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节(下)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八十三节正视历史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九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四节(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三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二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十二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一节(上)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五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九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八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五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五节第16章 神威天将军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二节汉代的一些官制名词解释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十八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一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五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三十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八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四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七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八节(下)第5章 风云突变 第十八节-第二十一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九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八节-第二十九节汉代官员的俸禄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二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十一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九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五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九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三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六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七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十五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七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八节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骑兵和汉朝步兵介绍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四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六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八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五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二节(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四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十三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二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三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节第7章 席卷猛如虎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