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三十节

田丰认为,公孙瓒经过东光大战,磐河大战后,实力骤增,这是北疆和冀州事先都没有预料到的。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北疆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两线作战。现在即使我们不给他们提供粮草,北疆也要打,不打冀州就丢了,将来北疆的生存就成了问题。

“我们现在完全没有必要急着南下,相反,我们要充分利用目前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逼迫北疆在两个,甚至三个战场同时作战,最大程度地消耗他们的实力,为将来稳定社稷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田丰信心十足地说道。

“元皓,请仔细解释一下。”袁绍急忙说道。

田丰站起来,指着地图上的冀州,不急不慢地说道:“冀州对于我们来说,西有李弘,北有公孙瓒,南有黄巾军,很难立足。但对倚仗北疆的李弘和背靠幽州的公孙瓒来说,却是图谋霸业的根基之地。他们两个人不管最后谁占据了冀州,将来都会成为我们振兴社稷的巨大阻力。所以,消耗他们的实力,毁灭冀州,是减小和消除这种阻力的唯一办法。”

公孙瓒实力的突然暴增,给了我们减小和消除这种阻力的契机。目前公孙瓒有十几万大军,有铁骑,大雪来临后,他还会得到三到四个月的恢复和修整时间。所以到了明年春天,公孙瓒的实力会更加强大,李弘要想击败他,只能从塞外抽调兵力南下冀州。我们可以预见,明年冀州大战的规模将非常惊人。

为了确保李弘和公孙瓒在冀州决战,而且还要确保他们动用所有力量决战,我们要帮助李弘和公孙瓒。

李弘是头豹子,只有在确信自己可以捕获猎物的时候,他才会发出最凌厉的一击。所以帮助李弘的办法很简单,一个是给他提供大军粮饷,一个是和他联手出兵。

公孙瓒很勇猛,也很忠义,但他性格强横暴烈,为人骄恣不法,睚眦必报。如果公孙瓒能象李弘一样善待胡人和自己的部属,名扬天下的可能就是他。至于李弘,现在可能还是个戍守卢龙塞的校尉。以公孙瓒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和李弘抗衡,所以我们要帮他一下,给他发展时间,让他从容占据郡县和整顿军队,筹措大战所需的钱粮和军械。帮他的办法也是两个,一个是主动出兵,以便控制和迟滞冀州决战的时间。其次是秘密派人联系渤海、河间等郡国官吏,全力配合公孙瓒备战。同时,利用其他渠道给公孙瓒提供大量军械。

“主动出兵?”郭图诧异地问道,“我们如果把兵力全部抽调到冀州,那黑山黄巾军怎么办?豫州的事怎么办?我们何时南下占据洛阳?”

田丰捻须微笑,“公则兄,我们主动出兵,正是为了南下占据豫州和洛阳。”

郭图脸显愧色,拱手请教。

“诸位大人请看公孙瓒草草写就的这份檄文。”田丰拿起沮授从磐河大营抄送而来的讨袁檄文。“这份檄文里,从头至尾,一字未提我们拥戴刘虞为帝的事,换句话说,公孙瓒承认我们废黜天子重建皇统是对的,那么……”他看看在座诸人,一字一句地问道,“公孙瓒是不是也有心要重建皇统?”

公孙瓒有心重建皇统,和我们的想法一样,此时,骠骑大将军会怎么想?他会不会担心冀州的布局是我们和公孙瓒的密谋?会不会担心我们突然倒戈一击,置北疆于死地?

塞外大军如果南下冀州,李弘就不能败。一旦战败,北疆必然崩溃,大军可能覆灭。所以李弘在粮饷不足,北疆军两线作战的情况下,会非常非常谨慎。我可以肯定地说,李弘不会让我们和他一起参加决战,最多不过让我们在公孙瓒的侧翼予以牵制,因此,我们的兵力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我们主动退出黑山战场,把兵力抽调到邺城和甘陵国一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黑山黄巾军会不会趁机攻打邺城,让我们腹背受敌?”田丰摇摇头,“黄巾军绝对不会攻打邺城。”

北疆军以重兵南下冀州,公孙瓒有十几万大军陈兵甘陵国,这个时候,于毒和眭固绝不会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攻打邺城。于毒和眭固是黄巾军中很聪明的首领,他们一眼就能看到冀州即将开始的决战,他们会意识到,黄巾军夺取冀州的最好时机已经来到了。

北疆军和冀州军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就是黄巾军北上夺取冀州的最佳时间,但黑山黄巾的实力不足,他们必须再次南下黄河会合青州黄巾军。青州黄巾军为了报仇,也为了生存,必定会和黑山黄巾军再次联手北上冀州。

因为我们让开了黑山黄巾军南下的道路,他们会很快和青州黄巾军会合,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迅速北上。

北疆军和幽州军两败俱伤后,立即就要和铺天盖地的黄巾军作战,冀州随即会陷入烽火连天的血战。

最后无论是谁胜出,都会实力巨损,拿到手的不过是一片废墟,一个破损不堪的冀州而已。无论是李弘,公孙瓒,还是黄巾军,败亡之期指日可待。

“北疆军和幽州军决战了,黄巾军渡河北上了,我们的机会也就来了。”田丰手指地图王的黑山,狠狠地戳了两下,“我们南下攻打黑山,把黄巾军的老巢端了,以确保河内郡的稳定,确保我们进入洛阳的道路畅通无阻。”

占据洛阳和豫州有二个办法。一是利用讨伐黄巾军的名义,迅速进军河内和豫州。大人亲率大军,趁着黑山黄巾军主力南下会合青州黄巾军的时候,彻底消灭黑山留守兵力,然后直接从河阳渡河,由孟津关和小平津关进入洛阳。与此同时,大人再派一路大军进入豫州,和荆州的刘表前后夹攻,把袁术赶出荆、豫两地。

“第二个办法要立即开始实施。”田丰对站在自己身边凝神细听的袁绍说道,“朱俊大人最近急书各地州郡,要求各地分别派遣五百到一千人马迅速赶到洛阳,帮助朝廷重建南北两军。我看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大人千万不要错过。”

“我知道你的意思。”袁绍笑道,“我和朱俊大人在皇统一事上有很大分歧,他不信任我,我派去的兵他不会要的。另外,淳于琼的五千大军本来就在洛阳,如果我再派兵过去,意图太明显了。我已经书告周乾、张邈、袁遗等十几位大人,请他们尽力帮助朱俊大人,多给一点兵也无所谓。”接着他拍拍地图,“元皓,你这个办法的确不错。北疆军的主力全部到了冀州后,我们可以趁机占据洛阳和豫州,只是……”

“大人所担心的,无非是关西和关东方向的北疆军。”田丰摇手道,“大人无须担心,董卓经过了一年时间的休养生息后,实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只要我们及时把冀州的消息送到关中,董卓必会出兵。这可是重创北疆军最好的机会,相信董卓还没有老糊涂,他会倾尽全力猛攻北疆的。北疆军陷入两线作战的险境后,即使能全身而退,实力上也会遭到致命的折损。”

田丰想想,忽然叹了一口气,“骠骑大将军在北疆忍了两年,好不容易创造了这么一个出兵冀州的机会,却突然冒出了一个实力骤增的公孙瓒,致使前功尽弃,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败亡的命运,想起来,也是无可奈何啊。”

袁绍得意地一笑,“大将军这次即使能击败公孙瓒和黄巾军,占据冀州,甚至能让徐荣从关西、关东从容而退,但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冀州,他大概也只能仰天长叹,自怨时运不济了。”

“如果冀州被毁,北疆兵力又折损严重,那么北疆的危机将会延续,尤其是塞外的稳定,是个很大的隐忧。”许攸笑道,“这样一来,给我们发展的时间就很充足了。一两年后,大人霸业初成,和董卓、李弘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社稷振兴随即也就快了。”

袁绍和众人仔细商量了细节,经过一番讨论后,由田丰、许攸、郭图等人起草了数篇文书。

在给长公主和骠骑大将军李弘的书中,袁绍详细介绍了冀州形势,恳求长公主和李弘立即征调大军南下冀州平叛。

在给车骑将军朱俊和龙骧将军徐荣的书信中,袁绍细述了冀州的困境,希望能把淳于琼的大军撤回冀州。如果关东形势紧张,淳于琼大军的撤退可以延迟到南北两军重建之后。

袁绍给兖州牧刘岱、徐州刺史陶谦、扬州刺史周乾、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河内太守王匡等诸多大吏也写了一份书信,恳请他们以社稷为重,尽可能抽调兵力赶到洛阳帮助朱俊重建南北两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西上讨董,稳定社稷。

袁绍密信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务必于明年初春向南阳发起攻击,以配合自己的大军占据洛阳和豫州。

袁绍命令屯兵于陈留郡的长子袁谭,侄子高干等诸将,迅速征募兵马,准备攻击豫州。

袁绍命令正在黑山一带激战的冀州军,立即撤回魏郡,急速支援甘陵国,阻止公孙瓒的进攻。

十二月上,豫州。

龙骧将军徐荣和武毅中郎将高览匆忙赶到豫州阳翟城,和后将军袁术紧急商议破虏将军孙坚的后事。

汝南太守徐璆、陈国相许玚、粱国相程景也派人前来吊唁,三人在给徐荣的书信中都提到了豫州刺史的事。徐荣的意思是由后将军袁术暂时兼领,但随即遭到了三位大人的坚决反对。车骑将军朱俊也认为此议不妥。

徐荣很奇怪,豫州是袁阀的根基之地,袁术还是袁阀的家主,怎么几位大吏异口同声的反对袁术兼领豫州?

陈国相许玚在回信中说明了原委。袁术为了扩展实力,大肆募兵。扩军要钱,要粮食,要军械,但这两年荆州和豫州战火不断,尤其是南阳和颗州两郡,被交战双方掳掠一空,两郡今年秋收甚至没有粮食入库。荆州的南阳、豫州的颖川已经空了,荆州南部的郡县又给刘表占据了,袁术无奈之下,只好向豫州的汝南、陈国和梁国三个郡国强行索取钱财。不过袁术做得太过分了,他不但把郡国库房搬空了,还把一些门阀富豪的私人库房也搬空了。袁术美其名曰是赊借,但谁都知道路中悍鬼袁长水的大名,他是有借无还,和强抢是一回事。袁术这么做的结果不言而喻。

徐荣为难了。请袁术兼领豫州刺史,这些豫州官吏嘴里不说但私下坚决不答应。请某个豫州大吏兼领,袁术不答应。徐荣无奈之下,把朱俊请到了豫州。

朱俊面子很大。他说目前天子在长安,音讯全无,而长公主和朝廷在晋阳,路途遥远,一时很难有回音。如果黄河封冻了,新的豫州刺史至少要到三月才能到任,所以还是暂时让孙坚的侄子孙贲代理吧。

众人都同意了。朱俊和徐荣随即回洛阳,高览留在了豫州。现在北疆从各地购买的粮食正在陆续北运,豫州乃是保证粮食运输安全的重中之重,谁都不敢麻痹大意。

十二月中,关西。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烛水河战场也逐渐安静下来。北军和北疆军各自坚守在烛水河两岸,谁都没有撤军后退的意思。

在茅津渡口和弘农城渡口,数百条漕船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二条南北贯通的船桥。先期运到这里的粮食和各类物资,由数千屯田兵运到对岸,再由候在对岸的辎重大车运往晋阳。

折冲将军玉石和新任河东太守王邑、新任典农中郎将左彦顶着凛冽的寒风,站在弘农城楼上说着话。

“你们看,这天大概什么时候下雪?”

王邑眯着眼睛看看灰暗低沉的天空,缩了缩脖子,“快了吧,应该就在这几天。”

十二月中,冀州,甘陵国。

麴义带领大军撤到东武城后,歇了两天,然后不待公孙瓒领军赶到,突然弃城而去,沿着清河直接退回了广宗城。他让文丑带着前锋大军屯兵于广宗城十里之外的界桥,阻止公孙瓒大军渡河。

公孙瓒率领大军一路西进,占据了东武城,包围了甘陵城。甘陵国相季雍无奈之下,投靠了公孙瓒。

这时袁绍领军赶到清渊、馆陶一线,严阵以待。

甘陵城、广宗城、清渊城各自相距一百里,三路大军正好形成对峙之势。

这是三方都需要的局面,于是,随着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冀州安静了下来。

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五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六节第2章 班超固我愿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八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八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十七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节(上)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五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九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钱穆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八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十四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节-第四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二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九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节(上)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六节(下)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一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七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三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十三节第14章 壮士断腕计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一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八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六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九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八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七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四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十六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一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下)之人物传记诸生传八姚国华百年中国的思想脑震荡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七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三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七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三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四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三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一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五节-第六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上)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二节(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三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七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八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五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八节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五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九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六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五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八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二节两汉的印玺节制度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八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七节-第九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三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