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节

一场噩梦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但足够让袁术心中的不安越来越严重,他甚至闻到了失败的血腥气味,看到了死亡的阴影正在一步步逼近自己。

自己先是挟持天子失败,后来又久攻定陶不下,张勋、桥蕤、孙策三支大军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至今还没赶到兖州,原定八月底三支大军和自己会师于兖州的计策看样子还要继续推迟,形势的发展和自己的预想相差太大。

侥幸的是,河北的局势正在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想到这,袁术心里就很苦涩,不管大将军李弘是不是相信自己,但最起码到目前为止,大将军李弘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如果此次攻占中原失败,只能怨自己没本事。我难道真的不如袁绍?我难道连那个阉人的后代都不如?

徐州有三万多军队,刘备带走了两万人,自己用三万大军同时从三个方向发动攻击,竟然连续受阻,为什么?是因为攻击时间太短吗?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从发动攻击到现在已经十几天了,曹操、刘备应该得到消息开始撤退了。如果曹操、刘备在本月底之前安全撤过黄河,而自己又迟迟未能攻占徐州和兖州,那自己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袁术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李业、阎象、纪灵先后走进了大帐。

“有什么消息吗?”袁术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示意三人坐下说话。

“徐州的粮草还在运往东武阳。”李业情绪低沉,有气无力地说道,“半个多月了,孙策还没有拿下广陵,实在难以想象。刘备为了防备我们突袭,重兵驻防于彭城和下邳,张勋和桥蕤因此久攻不下,可以理解,但孙策为什么也久攻不下?刘备难道在广陵驻有重兵?根据我们的探查,陈登只有三千人,而孙策也说陈登只有三千人,可以一鼓而下,但他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拿下广陵?”

袁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这小子也许遇到了什么麻烦。”

李业冷笑,“我早就对你说过,不要把这么重大的事交给他,但你不听。孙策这几年是打了不少胜仗,但这些胜仗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如果没有孙贲、朱治、程普这些人,他打得了胜仗吗?你因为对孙坚的死很愧疚,一直另眼相看孙策,这我们理解,但你不能……”

“好了,好了……”袁术冲着李业连连摇手,“我相信伯符(孙策),他很快就会拿下广陵。只要广陵拿下了,他就可以迅速北上会合桥蕤拿下下邳,会合张勋拿下彭城,然后赶到兖州和我们会合拿下定陶。他能不能北上,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占据中原。伯符不是小孩子,他知道事情的轻重。”

李业还要再说,坐在一旁的阎象拉住了他,“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想想补救之策吧。”

“怎么补救?我们试图攻击东平、济北,切断徐州运往河北的粮道,但夏侯渊手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万人马,反而把我们打得狼狈不堪。”李业忿忿不平地说道,“曹操、刘备对我们早有预防,这样耽搁下去,我们坚持不了多久。”

接着他看看袁术、阎象,十分郑重地问道:“你们不会指望李弘在河北全歼曹操、刘备,把中原拱手送给我们吧?”

纪灵苦笑。阎象轻叹。

袁术却两眼放光,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事完全有可能。北疆军一旦打疯了,曹操只有送死的命。”

李业嗤之以鼻。

袁术不以为意,挥手说道:“求人不如求己,拿下定陶我们就赢了一半。”

九月上,魏郡,清渊城东南二十里。

当曹操听说马腾回来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愣了片刻后,便飞一般冲出了大营。

马腾狼狈不堪,身上的血腥味和汗臭味让人作呕。曹操毫不嫌弃,抱着他大吼大叫,激动万分。到目前为止,东路大军只有马腾带着一百多骑逃了回来,其它人都下落不明。曹操仔细问了一下,吃惊地发现马腾对东光战场的情况还没有自己知道得多。马腾告诉曹操,田楷和自己杀出重围逃到平原城后就分手了。自己返回甘陵国会合大军,而田楷自感无颜再见曹操,带着百十人直接回青州了。

曹操无法掩饰自己的失望。他本来以为马腾会把东光战场的最后结局带回来,但还是空喜欢一场。他估计夏侯惇和文聘已经败亡,唯独能逃回青州的大概就是臧霸的军队了。

东路大军出人意料的迅速败亡,完全打乱了曹操的部署。现在北疆军投入到东光战场上的军队正在飞速赶来,北征军已经无法逃脱被围的命运。曹操为此懊悔不已,痛心疾首。不过,让他感到懊悔的不是分兵出击以致于让东路大军全军覆没,而是懊悔自己没有早两天撤退。如果自己在接到袁术背叛的消息后马上南撤,北疆军无论如何也围不住自己。一步错,步步错。

根据马腾的叙说,小梁亭之战北疆军用于围歼和用于阻击的大军加在一起至少有八万到九万人,那么毋庸置疑,李弘为了击败北征军,肯定从西路战场上抽调了兵力。也就是说,目前魏郡方向北疆军兵力单薄,曹操力主大军西撤,然后和袁绍会合,从黎阳和濮阳方向撤回中原的计策是正确的。

这时斥候在甘陵城方向发现了北疆铁骑,这个消息进一步证实了北疆军要在甘陵城一带包围北征军的意图。

曹操和刘表、刘备稍加商议后,随即急书袁绍,请他立即从邺城撤兵,向东南方向撤到魏城一带,以便和北征军主力会合,一起撤回中原。

曹操担心北疆铁骑迂回到馆陶一带切断自己的退路,于是下令大军连夜行军,争取尽快赶到魏城。

九月上,魏郡,邺城东南十里,平阳城。

袁绍轻轻扇动着手中的蒲扇,神态悠闲。

田丰、郭图、逢纪、辛评等人围在案几四周激烈争论。

“现在河北的形势对我们来说已经无利可图,我们还是尽早撤回,免得夜长梦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逢纪显得很激动,双手在地图上不停地指指点点。

北疆军主力目前正在东光战场围歼田楷。田楷有四万五千人,北疆军要想吃掉他们,至少需要一倍以上的兵力,需要一段时间。就算北疆军利用地形成功分割了田楷的大军,缩短了歼敌时间,但要想解决田楷后,再回头包围曹操,还是非常难。不过,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无论是河北李弘还是三家联盟的曹操、刘备,甚至荆州的刘表,实力都已遭受重创。

袁术现在在兖州一事无成,既没能挟持天子,也没能占据兖州全境。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当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撤回中原。曹操回到中原后,马上就会和袁术相争。我们只要耐心等一段时间,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了,我们就可以开始攻击中原了。

逢纪的意见得到了辛评等人的支持。

田丰提出了反对意见。

既然北疆军主力都在东光战场,那曹操为什么不直接南下甘陵,从东武阳方向撤回中原?他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要和我们会合,要从魏郡的黎阳、濮阳方向撤退?

曹操这么做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东光战场上的田楷已经败亡,四万五千大军已经被歼,北疆军的铁骑已经抢在曹操前面赶到了甘陵城,堵住了曹操的撤退之路。他没有办法,只能求助于我们,和我们会合后一起撤回中原。二是曹操识破了我们的意图,他为了确保自己击败袁术后,能够继续占据中原,想通过这种办法把北疆军引到魏郡战场,希望北疆军把我们包围,把我们吃掉。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如果我们现在撤走了,把曹操丢在冀州,李弘会不会遂我们所愿,继续不惜代价围歼曹操?李弘不是白痴,他不会替我们杀了曹操,拱手把中原相送。我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我们一撤,北疆军就会把曹操放回中原。如此一来,我们势必和曹操结下仇怨,中原必将战火纷飞,最后全部好了李弘,他可以轻轻松松拿下中原。

所以我们现在不但不能撤,反而要做足策应曹操撤退的姿态,以便将计就计,把曹操拖在河北,让北疆军吃掉他们。这样我们就能利用袁术至今未能占据兖州的机会,迅速击败袁术,拿下兖州,继而占据整个中原。

假如北疆军全歼了田楷,那么现在曹操只剩下了五万多人。北疆军在全歼田楷后实力已经受损,如果再围歼曹操,其实力损失会更大,这将会给我们稳定中原赢得足够的时间。

田丰的意见虽然得到了郭图的支持,但这其中有三个很关键的问题非常棘手。如果这三个问题处理不好,袁绍可能会遭受重创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首要问题就是田楷是否已经败亡。如果田楷已经败亡,北疆军主力已经从两翼包抄而至,此时曹操为了逃脱被歼的命运,只能求助于袁绍。但袁绍一旦展开援救,极有可能把自己也陷进北疆军的包围。

其次就是北疆军是否决心歼灭曹操。如果北疆军在包围了曹操的情况下,看到袁绍跑了,故意撤开包围圈放了曹操,那此事就功亏一篑,将来后患无穷。

其三就是为了迫使北疆军下定决心消灭曹操,袁绍自己就要牺牲一部分兵力,但袁绍是否愿意牺牲这部分兵力?如何保证袁绍在牺牲了这部分兵力后还能迅速击败袁术?

由于田丰这个建议里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袁绍权衡了很久都难以做出决定。但田丰有句话是对的,如果自己跑了,李弘极有可能把曹操放回去。李弘把曹操放回去和曹操在自己的帮助下突围出去完全是两码事,会在中原战场上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就在袁绍无所适从的时候,从兖州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袁术攻占了定陶,把天子抢到了手。

定陶失守,不是袁术的军队打下来的,而是城内的守军发生了叛乱。兖州军中有一个都尉是陈留大儒边让的弟子,他为了替老师报仇,突然临阵倒戈,打开了城门,把扬州军放了进去。袁术控制了天子,占据了大半个兖州,形势立时大变。

袁绍再无退路,只能先到魏城会合曹操了。此时不论曹操出于何种目的西撤魏郡,自己都要先做出策应曹操的姿态,以保持两人之间的联盟关系。

九月上,巨鹿郡,广宗城。

司马阎志拿到了各路大军的急报后,立即向麴义解说目前各路大军所处的位置。

张燕大人急报,袁绍正在撤退。他将率领四营两万北军将士随后追击。

王当和徐晃两位大人的军队已经到达距离馆陶四十里外的清河北岸。由于曹操的前锋大军已经赶到清渊城,两位大人决定插到馆陶城前方三十里的大柳墟阻击叛军。

赵云大人在接到大将军的命令后,已经率军急赴馆陶、魏城一线,准备会合姜舞、卫峻和刘冥三位大人,集结三万铁骑阻击叛军。

在未来三天内,馆陶、魏城一线将有张燕大人的两万北军,王当和徐晃大人的两万步卒大军,赵云大人的三万铁骑共七万大军。这七万大军将承担阻击叛军突围,迂回包抄袁绍的重任。

文丑大人的一万大军已经追到临清亭,并和叛军发生了激战。稍后他们将迂回到清渊、馆陶一线的西北方向包围曹操。

楼麓、鹿欢洋两位乌丸首领已经奉命急赴发干、元城一线切断曹操的南撤之路。

张震、秦谊两位大人已经率军到达甘陵城,他们将奉命穿插到清渊、馆陶一线的东南方向包抄曹操。

颜良、高览两位大人将于明天到达贝丘、临清亭一线,从东面包围曹操。高顺大人的军队将在三天后和颜良会合。

在未来三天内,清渊、馆陶一线将有四万五千大军包围曹操。

吕布大人接到命令后,将率一万铁骑急驰五百里,赶到魏郡南部的阴安、繁阳、内黄一线包围袁绍。

张郃、张辽两位大人正在率军越过界桥,两天后,他们将到达馆陶和魏城一线,从北面包围袁绍。

九月中,当阎柔大人的两万南军赶到魏郡后,我们将集结十二万大军围歼袁绍。

打完袁绍后,我们再掉过头来围歼曹操。

按照我们的预计,九月下,我们将结束冀州大战。

麴义和田畴两人仔细看着地图上各路大军的位置,神情异常凝重。

“我们担心过早暴露围歼袁绍的意图,让他察觉后跑了,所以在馆陶、魏城一线的西面没有安排军队予以包抄。”阎志继续说道,“把吕布大人这支铁骑安排在内黄、繁阳一线,就是为了预防万一。一旦袁绍要跑,我们就让吕布大人抢先赶到黑山一带,挡住袁绍撤往河内郡的脚步。”

“阎柔的军队何时能到邺城?”麴义的手不停地敲击地图上的黑山,忧色重重。

阎志摇摇头,“从晋阳到邺城将近八百里,按日行百里数,最快也要八天,但由于大军要翻越太行山,这样算起来至少要十天到十一天,所以……”

麴义摇摇头,“时间太长了,袁绍一定会跑。实在不行,就十万人打六万人。”

田畴苦笑,“馆陶、魏城一带的地形不好,这里右边是大河故渎,左边是清河,两者之间最宽处不足五十里,中间还有十几条小河,非常不利于铁骑作战。如果袁绍的军队抱成一团,我们想重创他们都难。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军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先用步卒大军撕开他的防线,然后用铁骑予以冲杀。”

“如果我们能确保围住袁绍,为什么不先打曹操?”阎志问道。

田畴笑笑,“如果我们不能全歼袁绍,就不能全歼曹操,所以必须先打袁绍。”

阎志疑惑地看看田畴,又看看麴义,想问又不敢问。麴义轻轻拍拍他的脑袋,“好好想想,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这时有快马送来大将军的急书。

麴义看完之后,脸色马上就变了,“袁术拿下了定陶。”

田畴一惊,急忙从麴义手上拿过了书信,“真的假的?”

“大知堂弟子送来的消息,不会有假。”麴义愤愤地骂了一句,“这仗越来越难打了。”

ttyang书友对长安兵变的分析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七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七节三国人物介绍魏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一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七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十五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七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六十二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七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八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六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一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九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一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下)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五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一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九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三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节(下)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二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九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七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六节第16章 神威天将军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八节(下)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二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九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五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七节第21章 求索复国路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八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一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六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十二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七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四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二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六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一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八节罗兰死亡骑士书友的一些书评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四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四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一节-第二节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九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四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七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三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六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七节(中)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二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四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八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八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四节千古之谜传国玉玺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二节